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荣耀与辉煌:回顾显卡发展史的兴衰荣辱

  [复制链接]
101#
醉梦寻花 发表于 2013-4-19 23:1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棒,支持一下啊!
102#
milkbaby 发表于 2013-4-22 16:57 | 只看该作者
很详细,有些勾起了曾经的回忆,看着里面有自己曾买过的第一块显卡的身影,觉得时间真的是最厉害的,一切都是过眼烟云。
更期待看到之后对整个图形界的演绎和阐述,顺便顶下楼主的菊花,我好,你也好嘛~
103#
Cmius 发表于 2013-4-23 01:02 | 只看该作者
哎呀 第一块卡是拿压岁钱偷偷买的 帝盟还是丽台的TNT2 Ultra 盒子什么的当时直接扔了没敢拿回家 。。。

Yes, I'm a Quaker!!
104#
Cmius 发表于 2013-4-23 01:17 | 只看该作者
记得那时候有个杂志叫《个人电脑》吧, 初一就开始每期必看,到初2的时候防止我玩游戏的电脑除了机箱显示器电源跟键盘,基本都被我狸猫换太子了。

记得那时候的赛扬U挺能超的,有个同学还叫嚣拿赛扬300A灭了我大PII450
105#
edison35 发表于 2013-4-27 01:08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好长,,,,,看了20多分钟眼睛累了,直接拉到最低先顶贴哈!
106#
nonsole 发表于 2013-4-27 08:36 | 只看该作者
大制作,支持
107#
fastone 发表于 2013-4-27 16:20 | 只看该作者
明年开始,GPU领域会有很欢乐的事情发生,期待吧
108#
XLNYHUY 发表于 2013-4-28 23:30 | 只看该作者
coollab 发表于 2013-4-28 23:09
我记得《微型计算机》的特刊出过更详细的GPU发展史和DX发展史,比楼主的详细多了

楼主的确有几处错误…… ...

h版错了你就直接指出来啊,这遮遮掩掩的算什么呢?故弄玄虚?
109#
musicinlove 发表于 2013-4-29 0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usicinlove 于 2013-4-29 01:45 编辑

随便看几点:

Direct 5  应该是DirectX 5。

NVIDIA准确的写法应该是全部大写。

楼主很多段落没有明确分句,一个逗号从开始到结束,这是错误的。

大量的细节字词错误,病句存在,应该是没有校对的原因。比如这一句:“而Nvidia让人可怕的地方处理(除了)市场运作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就是市场推广能力了,无能(无论)是和Matrox的画质之争”

“Nvidia对DirectX 8.0/8.1寿命的错误估计,导致了GeForce 4系列依然采用DX8架构。”这句话所提到的历史是不够严谨甚至错误的。

有关GF FX系列的性能问题,架构设计4×2和内部寄存器设计不合理才是最重要原因,FX是一个以DX8的硬件架构作出支持DX9功能的混合型产品,甚至更靠近DX8,在纯粹的DX9中无法发挥性能也是很正常的。

“命途多舛的R600,从2006年发表Radeon X1 Series的时候”——这里的Radeon X1 Series按照惯例应该是Radeon X1000 Series

“这还得从PhysX说起,由于PhysX名叫物理加速,实质却是物理加速,因为单卡在游戏中开启PhysX to GPU后会不堪重负”——都看出来错了吧

“RV770整个家族都广受人们喜爱,价格平易近人,性能强劲,可玩性高,对AMD的意义也很重大,直接降低了Nvidia的利润并且迫使对手去推出55nm的版本进而拖慢了Fermi的进度。 ”——这两个说法是错误的。

“换句话说,DirectX 11实际上就是DirectX 10.1的扩展集,所有DirectX 10.1硬件所遵循的API对于DirectX 11同样适用。”——任何一个后代API都是前代的超集,但如果说成是扩展集的话,的确不够恰当。

“而在像素渲染环节,DirectX 11则新增了计算着色器(Computer Shader,简称CS),这些新增的部分也就是DirectX 11的关键所在。”——CS似乎不能直接归类成像素渲染环节的着色器吧?后文又提到矛盾的“CS并不是渲染管线的一部分,它的主要用途在于增强GPU的通用计算能力”。

“带来更先进的Deferred Shading(延迟着色)技术、后处理效果(Post processing effect)等等,CS都可以大放异彩。”DF Shading和CS的关系并非这样。

“通用计算的开发接口比较常见的就是Nvidia的CUDA、AMD的FireStream、Khronos的OpenCL和微软的Direct Compute,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Khronos的OpenCL”——这里的应用最广泛不清楚指的是何种应用和如何统计的数据,最好有数据来源。CUDA在通用计算上的技术能力和量级,远远超出Khronos、DirectCompute,OpenCL源代码抄袭CUDA的事情还没扯清楚。


从这一代开始Nvidia开始使用物理学家的名字来称呼自己的显卡朝代,Fermi系列的首款芯片正是代号为GF100的Geforce GTX480”——实际上从GF6甚至更早就开始了。


“GF100的这一架构基础直接影响到了下一代的Kepler架构,而Kepler的改动基本只是基于Streaming Multiprocessor(流处理器集群)的改动。”完全错误。


简单看看就这些,大部分内容属于堆叠参数,楼主文笔还需要加强,看起来很枯燥。
110#
石头 发表于 2013-4-29 01:52 |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H版一个业余玩家受到圈内职业五毛人士如此厚爱,H,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111#
musicinlove 发表于 2013-4-29 1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usicinlove 于 2013-4-29 11:30 编辑
石头 发表于 2013-4-29 01:52
没想到H版一个业余玩家受到圈内职业五毛人士如此厚爱,H,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

业余玩家?呵呵。。。。。

也不要张口闭口就说谁谁谁是职业五毛,人心并非都如此。好心在论坛玩玩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活跃度 -213 收起 理由
石头 -213 理由见下楼

查看全部评分

112#
石头 发表于 2013-4-29 14:19 | 只看该作者
musicinlove 发表于 2013-4-29 11:16
业余玩家?呵呵。。。。。

也不要张口闭口就说谁谁谁是职业五毛,人心并非都如此。好心在论坛玩玩而已。 ...

说假话小心遭雷劈,明显职业写手的身份来教育人,职业的欺负业余的有意思吗,你还真给职业人士长脸。标点符号都扣上了,是你交稿的时候标点写错了要扣稿费吧……H就是个版主,我也没给他稿费,他平常上班也很忙,所以根本无须去挑错,大家交流就好。这篇文章充分表现他对DIY的热情。H版写的不对的地方多了,可不止NV一家,但你就揪着NV部分的文字,有意思。如果不是五毛,那么只能证明你比五毛还贱。或者是做了五毛还不敢承认,那更是属于毫无人格可言的卑贱物种。

最后郑重警告:N炮们,你们弄脏弄乱多少论坛,扪心自问一下。你们以为是替主子办事光荣?但殊不知真正的用户早已经被恶心跑了。这就是你们的所谓“好心”,好好的电脑DIY论坛被弄得乌烟瘴气。被你们毁掉的网站就不用我举例了吧。别打着“好心”的旗号在这里乱喷,PCEVA你们爱看看,不看滚,以后直接无痕封号,懒得讲道理了。以上警告也包括A炮,不过显然A炮势力没有N炮大
113#
nbnnbn9641 发表于 2013-4-29 14:33 | 只看该作者
a炮还真少见,n炮无处不在
114#
魔焕 发表于 2013-4-29 15:39 | 只看该作者
坐下来慢慢看···谢谢LZ的资料收集和辛勤劳动····阁下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枢纽之一····感谢
115#
无根无相 发表于 2013-4-29 20: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6#
xckai123 发表于 2013-4-30 23:47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学习了  
117#
Sprite扬 发表于 2013-5-1 08:16 | 只看该作者
我哩个区,好大的信息量啊。楼主辛苦撒。受教了,以前只知道英伟达和ATI
118#
暗黑破坏神三 发表于 2013-5-3 23:4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精彩文章,这篇幅说句实话 从质量 范围 内容各方面都是很全面的。
至少比其这么多年各种教育教材出版的看着来劲。当年我是用过S3 和TNT的,显卡确实很值得回忆。
119#
lin41411 发表于 2013-5-4 16:21 | 只看该作者
花了两口气看完。
好有幸用过其中一些经典显卡。
太老的已经忘了,那时候我还不懂diy就没关注型号
自从我开始接触diy开始
我用过的显卡有(不分先后)
7300GT(七彩虹)、7300LE(牌子忘了)、8600GT(铭鑫SLI、MSI、Inno3D)、8800GT(XFX SLI)、8800GTX(XFX BIOS to Ultra)、9600GSO 384M(昂达)、GT240(昂达、Inno3D)、GTS250(MSI)、GTX260+(MSI)、GTX470(影驰公版)、GTX670(Inno3D)、GT540M(ASUS NB)

HD3870(蓝宝石)、HD4200(MSI MB)、HD4650(昂达)、HD4670(ASUS)、HD4830(迪兰)、
HD5670(蓝宝、迪兰)、HD5750(迪兰、MSI)、HD7660D(A10-5800K)、HD4570(ASUS NB)

暂时能想起的就这么多了。。
120#
hyenax1950xtx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23:35 | 只看该作者
lin41411 发表于 2013-5-4 16:21
花了两口气看完。
好有幸用过其中一些经典显卡。
太老的已经忘了,那时候我还不懂diy就没关注型号

用过的还真不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