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2014年度固态硬盘产品回顾及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royalk 发表于 2014-12-27 1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14994|回复数:19
前言

又到年底时分,还在上班的小伙伴们在写年终总结了吗?我给大家带来了2014年固态硬盘市场发展回顾与热门固态硬盘点评,欢迎大家品评。

回首2014年,作为影响固态硬盘售价的主要因素,闪存的制程全面进入1y nm级(东芝A19/美光16nm/SK海力士16nm),单Die容量突破128Gb, 影响固态硬盘主流容量开始向256GB迈进。另一方面,固态硬盘厂商数量继续增长,除了一些不知名的新品牌外也不乏一些响当当的“新人”:建兴品牌决定回归民用消费级固态硬盘市场、松下借鸡下蛋,由OCZ OEM推出了一款固态硬盘产品、AMD同样和OCZ合作推出了Radeon R7固态硬盘。更多厂商的加入将带来充分的市场竞争,也将给玩家带来更多实惠。

2D闪存制程提升接近极限,除了由MLC向TLC发展的方向之外,闪存也将有望在明年全面迎来向3D结构的转换,除了已经在今年进入3D制程的三星,包括Intel、东芝、SK海力士都已经宣布了各自的3D闪存计划。为了应对未来闪存技术的发展,各家厂商也开始加强对主控及固件技术的重视。而对于没有主控及固件自研能力的厂商来说,机会同样存在,第三方主控市场依然充满活力。慧荣在今年发布了支持TLC闪存和LDPC纠错技术的SM2256主控,采用该主控的固态硬盘成品将在明年面世;SandForce 3700经历了多次跳票,但依然有望在明年正式和大家见面。

2014年度固态硬盘新品回顾

2014年1月:OCZ Vector 150上市
自去年底被东芝收购之后,OCZ大幅简化原有固态硬盘产品线,仅保留了旗舰级Vector系列和主流级Vertex系列。作为收购之后的新作,OCZ Vector 150使用了东芝原厂19nm颗粒,配合自主Barefoot 2 M00主控。作为消费级新旗舰产品,OCZ Vector 150的质保时间是5年。


本站评测:Barefoot 3主控分析与OCZ Vertex 460 和 Vector 150系列产品评测

2014年4月:英睿达M550上市
Crucial英睿达是美光旗下的存储品牌, 英睿达M4曾一度是固态硬盘市场上的明星产品,不过在M4之后,英睿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产品换代空档期。2011年上市的M4一直坚持到2013年M500的推出后才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过新上市的M500在性能表现上差强人意,发烧级产品缺失的状况在今年4月份M500上市后终于有了改观。英睿达M550的主控更换为Marvell 88SS9189,闪存依旧是美光自产的20nm MLC,只不过在128GB和256GB型号上更换为L84C 单颗64Gb(16GB)闪存从而提高了写入速度,同时128G和256G型号也配备上了与512GB容量型号相同的512MB容量DRAM外置缓存,美光通过这样一系列改进使得M550的小容量型号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而在512G与1TB型号上M550沿用了M500上曾用过的L85A单颗128Gb(16GB)容量的闪存。M550具备RAIN冗余技术和初级的断电保护特性,能减少断电导致的FTL表损坏。


PCEVA玩家体验:M550 256G简单开箱

2014年4月:浦科特M6S上市
M6S是浦科特6系固态硬盘产品中第一个上市的。尽管经历了一系列的延期,最终M6S上市后还是取得了玩家的认可。作为中端主流级定位的产品,M6S不再使用上代M5S在旗舰产品上进行限速的做法,而是使用了独立的硬件搭配:Marvell 88SS9188主控与东芝最新的A19 MLC颗粒。尽管主控通道数量减半,但凭借放开限制的固件与A19颗粒的强大性能,M6S的性能表现依旧接近上代旗舰M5Pro的水平,但价格相比M5Pro却有了很大优惠。


本站评测:浦科特M6S 128GB和256GB SSD评测

2014年4月:OCZ Vertex 460上市
背靠大树好乘凉,OCZ在Vertex系列新品Vertex 460中也用上了东芝的原厂19nm MLC颗粒,通过Barefoot 3主控降频调节,Vertex 460定位在主流级市场。在今年11月,Vertex 460更新A19闪存,型号也同时变为Vertex 460A。


本站评测:Barefoot 3主控分析与OCZ Vertex 460 和 Vector 150系列产品评测

2014年5月:浦科特M6e/M6M上市
M6S上市后一个月,M6e和M6M几乎是同时到来。M6e是浦科特第一款PCIE接口固态硬盘。持续读写速度超越SATA带宽极限、Marvell 88SS9183原生PCIE主控、可免驱动作为系统盘使用等一系列光环使得浦科特M6e成为PCIE接口固态硬盘这个新兴市场上的佼佼者。M6M则是M5M的接班者,mSATA接口,使用与M6S相同的Marvell 88SS9188主控及东芝A19 MLC颗粒(BGA)。


本站评测:浦科特M6M 128GB和256GB SSD评测

2014年6月:Intel 730上市
Intel 730是基于Intel在2013年发布的企业级固态硬盘DC S3700基础上提高主控与闪存颗粒运行频率而来,并保留了掉电保护特性。继承了企业级基因的Intel 730面向高端发烧玩家与工作站用户,在性能一致性表现上非常出色。


本站评测:Intel 730 480GB 评测 - 不只是骨灰级那么简单

2014年6月:英睿达MX100上市
为应对TLC介质固态硬盘产品的冲击,美光在入门级MX100当中用上了最新的16nm MLC颗粒,更新的制程带来了更高的记录密度,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不过可能是考虑到耐久度问题,英睿达MX100的120GB入门型号仍旧使用20nm颗粒,仅在256G和512G容量中使用了代号为L95B的16nm制程颗粒。RAIN冗余技术和初级的断电保护特性也在MX100上得到了保留。


2014年度固态硬盘新品回顾(续)

2014年7月:闪迪至尊超极速(Extreme Pro)上市
7月,闪迪推出至尊超极速(Extreme Pro)取代Extreme II成为闪迪SSD新旗舰。主控延续使用Marvell 88SS9187,颗粒则是闪迪19nm eX2 ABL MLC(出自闪迪与东芝合资工厂)。闪迪的nCache特性也是SLC Mode的一种形态,根据我们之前对闪迪Ultra Plus测试的结果,nCache只缓冲随机写入数据,不缓冲持续写入数据,主要目的是将零碎小文件合并写入。至尊超极速(Extreme Pro)也是今年首个提供10年质保的民用主流级固态硬盘。以目前的固态硬盘产品更迭周期来看,产品停产后的质保方式估计是用其他更新型号产品替代为用户更换。


2014年8月:三星850Pro上市
作为840Pro的换代产品,三星850Pro首次使用3D V-NAND闪存,获取了更高的记录密度。850Pro紧随闪迪至尊超极速(Extreme Pro)之后,也提供了10年质保,不过保修条款同时限制了写入量指标。


2014年9月:浦科特M6Pro上市
M6Pro是浦科特6系固态硬盘家族中最晚到来的成员,M6S的成功曾一度让人以为M6Pro将不再出现,以中端产品达到近旗舰级性能的M6S火爆程度可见一斑。M6Pro使用Marvell 88SS9187主控搭配东芝A19颗粒,并搭载了浦科特的内存加速技术PlexTurbo。在经历了上市前漫长的等待之后,有观点认为M6Pro的表现不够惊艳,事实上由于系统性能瓶颈的转移,发烧级固态硬盘在家庭使用条件下的提升空间已然十分有限,而在使用性能极度接近的发烧级固态硬盘产品中,M6Pro的价格相对较低。


本站评测:千呼万唤始出来,浦科特M6Pro评测

2014年10月:OCZ ARC100上市
OCZ ARC100使用OCZ自主研发的INDILINX Barefoot 3 M10主控搭配东芝A19 MLC颗粒,相比更新A19颗粒之后的Vertex 460A来说,ARC 100的性能要略低一些,3.5寸硬盘支架和Acronis True Image HD系统迁移程序也不再附送,这也体现了其入门级的定位。虽然固件有所限速,ARC 100在稳定态的表现上依然傲视同侪,在同等级固态硬盘产品表现出众。


本站评测:剑指苍穹,OCZ ARC 100评测

2014年12月:影驰GAMER 128G PLUS上市
掌握主控与颗粒资源就是掌握了固态硬盘的核心科技,影驰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旗下战将系列固态硬盘大量使用JMF667H主控的情况下,影驰加强了与Jmicron的合作,推出了代号为Heracles的新主控。影驰GAMER 128G PLUS就是使用Heracles主控的首个固态硬盘产品。通过超额配置的OP容量与SLC Mode的应用,影驰GAMER 128G PLUS性能大增,使影驰摆脱了过去只有入门级产品的形象。


本站评测:超越百分百的OP 影驰GAMER 128GB Plus 评测

2014年12月:建兴ZETA上市
在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沉寂许久的建兴宣布重回消费级固态硬盘市场。作为回归之作的LiteOn ZETA定位入门级,使用SMI 2246EN主控搭配SK海力士原厂16nm MLC颗粒,主打性价比。


本站评测:建兴品牌回归,LiteOn ZETA首发评测

热门固态硬盘点评——发烧级

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发烧玩家以及完美党来说,一块发烧级固态硬盘是完美主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用发烧级固态硬盘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企业级产品。虽然部分发烧级固态硬盘继承了部分企业级产品的特性,在稳定态性能一致性上表现也不错,但对于民用发烧级固态硬盘来说,他的主要目标依然是满足家用及一些工作站需求,并不能简单地替代企业级产品。

Intel 730是继320之后Intel自家主控首度回归民用级固态硬盘。实际上Intel 730正是在企业级DC S3700/S3500固态硬盘的基础上针对高端玩家、数字媒体创作和工作站环境应用而设计的,主控和闪存特挑并分别超频到600Mhz和100Mhz(DDR 200Mhz每通道)。Intel 730 淘宝售价240G型号在830元左右,480G型号约为1800元。


浦科特M6Pro的主要特点还是TrueSpeed带来的爆发性强,在SATA接口固态硬盘性能提升普遍乏力的现在,M6Pro完整挖掘了主控与颗粒的潜力,并增加PlexTurbo内存加速技术,向完美又更近了一步。M6Pro 128G现在的淘宝售价是669元包邮,256G淘宝售价999元包邮,可以在多数玩家可承受的价位上提供旗舰级的性能体验。


闪迪至尊超极速(Extreme Pro)支持全球联保,并且在国外市场上经常有好价出现,因此如果能接受海淘的繁琐和到货时间上的不确定性,10年质保的至尊超极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除了直接海淘之外,淘宝上也有一些卖家提供代购服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淘宝代购服务大多不支持7天无理由换货,有冲动购物倾向的朋友在购买前一定要想好。


OCZ Vector 150是OCZ归入东芝旗下后的新产品,成熟的Barefoot 3主控与东芝原厂19nm MLC颗粒为Vector 150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最近一段时间OCZ的优惠力度较大,Vector 150 240G型号在淘宝的价格约为999元包邮。


热门固态硬盘点评——主流级

如果说发烧级产品是一个品牌实力的体现,在主流级产品中我们将会找到更多诚意之作,也就是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Intel 520作为一个服役近3年的老兵,在下半年大幅降价之后性价比再次得到凸显。有了Intel售后的金字招牌,再加上足够低廉的价格,Intel的魅力顿时势不可挡,在已经开始的2014PCEVA年度最受用户喜爱硬件评选SSD篇的投票中,Intel毫无悬念的拔得头筹,Intel 520自然功不可没。Intel 520 120G在淘宝的售价现在约为410元,相比前段时间已经有所上涨。


浦科特M6S是今年市场上最为热门的主流级固态硬盘之一,凭借合理的价格和不错的性能表现,M6S的销量一直不错。浦科特M6S的各种团购活动和双11促销给不少网友带来了实惠。M6S 128G目前淘宝售价是459元包邮,能满足装机第一块固态硬盘的需求。M6S 256G 799元包邮,差不多也正是850Pro 128G的价位水平。


东芝Q Pro作为东芝的原厂固态硬盘产品,使用的是比较独特的无外置缓存Marvell方案,理论随机性能一般,SLC Mode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无缓存方案带来的随机写入下写放大较高的问题。价格上东芝Q Pro相比M6S更便宜一些。


热门固态硬盘点评——入门级

入门级是最热闹的市场层次,如果说发烧级市场会有比较明确的王者,主流级大家也可以比较轻松的叫出几个热门的名字,那么入门级市场的竞争就显得更为复杂。即便是入门级的固态硬盘,相比于机械硬盘而言也能给用户带来质变的提升,因此对于很多一般电脑用户来说,他们更倾向于花最少的钱办成事,而并不太关心跑分的高低。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优先CPU与显卡,搭配入门级固态硬盘显然可以收到比压缩显卡预算使用高端固态硬盘更好的整机使用体验。

OCZ ARC100是今年10月刚刚上市的新品,ARC100 的定位明确,瞄准入门级固态硬盘市场,希望以价格优势赢取用户。ARC 100在常规跑分成绩上并不出色,不过继承了Barefoot 3主控基因的ARC 100在混合读写性能和稳定态IOPS上表现较为突出。


英睿达MX100以当前最新的16nm制程颗粒来降低成本,以更先进制程的MLC来挑战TLC的成本优势。英睿达MX100 512G容量型号淘宝售价1250元左右,使玩家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取一块大容量的固态硬盘。


入门级的固态硬盘型号非常多,价格竞争激烈,也是不少山寨品牌聚集之地,建议大家在选择的过程中尽量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一方面可以保证品质可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获得相对更有保障的售后服务。

总结

在网友讨论中我们观察到一些现象,用户容易受到厂商宣传的影响,过度关注一些参数指标和高估一些技术特性对于用户自身的价值。比如前几年比拼IOPS参数和持续读写速度,还有今年的3D 闪存概念。三星的3D V-NAND技术当前处于领先水平,不过该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存储密度,这和使用更新制程一样都是为了提高单个Die的容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技术领先虽然是信仰的一部分,但对用户来说价格的意义更为重大。从理性消费的角度来说,为“3D概念”而买单并不值。

另外对于玩家们关心较多的掉电保护问题,现在大多数民用级固态硬盘并不具备掉电保护特性,在选购固态硬盘的过程中也没有必要一定追求掉电保护,毕竟掉电保护只是防灾的一部分。如果电脑主机没有UPS不间断电源供应,异常掉电仍有可能会丢失未保存的数据。另外少数做了掉电保护的民用级固态硬盘产品,大多也只有比较初级的掉电保护功能。以英睿达为例,M500/M550/MX100只具备初级的掉电保护,板载的少量电容仅能满足对DRAM外置缓存中FTL表的保护作用,减少异常断电导致的掉盘故障,而对用户数据来说,也只能用户保护静态数据,不能保护运行中数据。真正的企业级数据安全保护不仅仅是固态硬盘具备掉电保护而已,ECC内存、UPS不间断电源和冗余存储等要求是大多数普通家庭用户所不具备的。说简单些就是:家用情况固态硬盘能做到异常断电不变砖就好,不要纠结更多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icesof 发表于 2015-1-1 17:3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不知道有考虑到2013中的经典产品到本文做一个综合评价。这样是否更有意义
3#
ashuang333 发表于 2015-1-2 20:5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电脑没有SSD 真的很慢呀
4#
shmwyd 发表于 2015-1-3 09:02 | 只看该作者
ashuang333 发表于 2015-1-2 20:52
现在电脑没有SSD 真的很慢呀

我觉得未必...
5#
gudubendan 发表于 2015-1-3 10:0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对2015的展望么,,2015 价格会怎么样,技术除了天天说的3D什么的,还能有什么,,可以YY猜想下,
6#
超级噼里啪啦 发表于 2015-1-3 11:2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显示器的解析汇总吗?
7#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1:46 | 只看该作者
gudubendan 发表于 2015-1-3 10:00
没有对2015的展望么,,2015 价格会怎么样,技术除了天天说的3D什么的,还能有什么,,可以YY猜想下, ...

价格除了一跌再跌还能怎样
8#
T2BTZ 发表于 2015-1-3 15:48 | 只看该作者
价位相同的情况下,SSD的稳定性才是第一位的~
9#
crisfun 发表于 2015-1-3 16:1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就想问问大白菜几时有.....
10#
mdsstmac 发表于 2015-1-3 17:43 | 只看该作者
入了M500 240G再用机械硬盘实在是。。。。。
11#
ChineseBoy 发表于 2015-1-3 20:09 | 只看该作者
intel 520三年没更新固件了
12#
668lyf 发表于 2015-1-3 20:55 | 只看该作者
固态硬盘是好东西啊,希望大容量价钱快点亲民。
13#
mc0713 发表于 2015-1-4 00:36 | 只看该作者
不是还有 镁光M600 ?
14#
jackyi 发表于 2015-1-4 10:5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年度精彩总结,2014年感觉家用SSD普及开始提速,双11前JD忍不住入手镁光MX100 256G,至今有过3次小区突然停电导致的意外断电计数,写入量约为530G,使用正常,未发现掉盘。
15#
cloudpopo 发表于 2015-1-4 20:23 | 只看该作者
14入了M6S,使用起来跟13年的金士顿V300感觉差不多。。
16#
我们在成长 发表于 2015-1-5 10:37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新上市的M500在性能表现上差强人意,发烧级产品缺失的状况在今年4月份M500上市后终于有了改观。


此处的M500应该是M550吧

240性能级别的什么时候才能掉到600内啊,好期待
17#
yzy193993 发表于 2015-1-6 09:11 | 只看该作者
一度选定了闪迪,最后因为价格不太友好海淘慢选择了M6S
18#
1113588047 发表于 2015-1-14 13:35 | 只看该作者
浦科特感觉很厉害的样子、之前入的m5m用着感觉还不错
19#
1113588047 发表于 2015-1-14 13:36 | 只看该作者
突然发现我大三星那?840系列怎么没看到?
20#
轩小元 发表于 2015-2-21 01:11 | 只看该作者
M550和M6S选哪一个比较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