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从硬盘各类门事件看数据安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ggxuelei 发表于 2015-2-26 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25077|回复数:74
以诋毁他人抬高自己而闻名的三星在春节期间也栽了跟头,号称“全球最快”、十年保修、采用最先进3D NAND的850Pro,在更新了三星推送的固件更新之后直接变砖。三星对固件门事件反映迟钝,不幸变砖的用户无法获得有效信息,因此有不少国外网友在Facebook上发出恶搞图片(下图中文字含义:当给三星更新固件后您就找个最近的坑把盘扔进去吧)

这次固件门事件不再是840Evo读取掉速缺陷那般隐蔽,更新固件之后的850Pro变成了只能看到乱码的砖头,到现在三星也没有做出什么官方反应。(下图中文字含义:三星850Pro,生于2014.7.21,死于2015.2.23)

作为汉字文化圈国家,韩国也过春节(也称“旧正”구정),并且春节是韩国国内仅次于中秋的第二大节日。或许是三星人想赶在节前修补一个潜在BUG,不成想却把自家脸面产品做成了一个大爆竹送给了大家。从乱码的CK CK CK看,或许程序猿正想着买CK内裤哈哈~

无意于借此事讨伐三星,只是想说失误谁都会有,谁也不要幸灾乐祸。历史上看,不管牌子大小,BUG是永远存在的,数据安全谁也不能马虎。

数数印象中的硬盘“门事件”:

IBM:玻璃硬盘门。IBM从2000年开始使用玻璃代替金属作为盘片材质,IBM曾表示新技术有助于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存储容量和稳定性。然而接下来玻璃硬盘被发现存在严重缺陷,大量坏道出现,从而引爆了故障率高的危机,并最终导致IBM将硬盘业务出售给日立,也就是后来的HGST(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后被西部数据收购又转售给东芝)。


希捷:7200.11固件门。2009年的希捷固件门同样发生在春节期间,包括7200.11系列和酷鱼ES.2 SATA、SV35系列和迈拓MiamondMax 22系列产品,大范围出现硬盘扇区重映射和卡死现象。希捷在随后的固件更新中宣传修复了BUG,不过据信这一修补并不完美。经历固件门事件,希捷的产品质量形象一落千丈。

西部数据:C1门。C1是SMART中表示磁头加载/卸载次数的项目。C1门最早见于西数绿盘当中,有用户发现硬盘频繁发出磁头伸缩和收回的噪音,并且SMART C1项疯狂增高,由此引发忧虑。西部数据并不认为“C1门”是BUG,官方声称磁头可以经历30万次以上的伸缩,并不会造成寿命问题,但用户仍然不满磁头频繁伸缩带来的噪音以及读写延迟,最终西部数据提供了工具软件wdidle3用以修改磁头空闲回缩计时器。


看完了机械硬盘的门事件,再来看SSD上更多的门事件:

M4:5200小时门。2011年9月,美光为旗下广受好评的Crucial M4固态硬盘发布了新固件0009,大幅提高了M4的性能表现。直到2011年底,有越来越多的重度使用用户开始发现自己的M4陷入定时卡顿和蓝屏当中,他们的M4固态硬盘通电使用时长都超过了5184小时。最终美光终于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在2012年初发布0309固件修补了这个严重的BUG。M4的固件版本号在后来依旧跑的很欢,虽然导致5200小时门的BUG被成功修复,不过掉盘似乎是赖上了美光,直到美光现在增加了掉电保护的新型号还是有用户报告掉盘和卡顿。


Intel:8M门。某些意外情况下包括Intel G2、Intel 320在内的多款Intel固态硬盘会变砖,由于变砖后容量显示只有8MB,所以这一BUG也被称为8M门事件。Intel在随后的固件中进行了改善,降低了发生几率,但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根除这一现象。

三星:840/840Evo掉速门。去年9月,有国外网友发现三星840Evo在使用超过一个月后会有显著的读取速度掉落现象,并且随着时间增长掉速会更加明显。已经停产的三星840也被发现有同样问题。三星在10月发布性能恢复工具,不过在今年1月,大家发现三星的修复措施根本没有生效,读取掉速BUG依然存在,对此三星表示需要在3月份才能拿出补丁的补丁。其实除了掉速门之外,840Evo在跑分成绩中也采取了作弊手法,以便使840Evo的小容量型号也能够在测试软件中跑出虚假的高分,这点即便是百度固态硬盘吧著名的三星枪吧主都默认了,按他的说法大家应该买大容量型号来跑分,用小容量跑分原来是用户的不对了呵呵~原来是使用姿势不对啊,那SandForce不用ATTO跑分也是用户使用姿势不对咯?

浦科特:1.05固件门。去年11月浦科特为M6S放出了1.05版固件,部分用户更新后出现掉盘现象,但也有人表示更新后没有问题。浦科特随后紧急发布1.06固件修复了BUG。

三星:850Pro固件门。2015年春节期间爆发,除夕三星通过Magician工具箱软件向全球850Pro用户推送了新版EXM02B6Q固件。由于三星对于RAPID Mode内存加速的积极宣传推广,很多三星用户都安装了Magician软件,而Magician软件具备在线自动检测新固件提示更新的功能,很多受影响用户都是在春节期间更新了三星的问题固件导致SSD变砖。有时候太相信品牌信仰,自己也会受伤~


浴大在帖子里的建议很重要:升级固件要谨慎,保修不保手贱折腾。并非所有固件升级都是必要的,升级有风险,数据需备份。不同SSD厂商固件升级的频率差异很大,经常更新固件意味着厂商在修补潜在问题上的努力更多,本来应予肯定,不过有些固件更新的内容并非每个用户都会遇到,那么有选择性的更新提示似乎更为稳妥。比如OCZ官网上对于固件更新就有一个分级机制:重要、建议和可选,让用户能够不遗漏对严重致命BUG的修补,同时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性忽略一些非重要更新,减少出问题的可能。

其实除了固件BUG,有些测试版的软件同样暗藏风险,不少尝鲜微软Windows 10的用户就遇到了机械硬盘变砖事件,原因是版本号为9879的测试版系统存在缺陷。其实对于测试版系统来说,自担风险进行测试已经是常识。

这个世界上有绝对安全的存储手段吗?目前看是很难说的,即便是RAID阵列也有多盘同时挂的可能,也保不了人为误操作。企业级数据安全都需要异地灾备了,我们当然难达到这样的水平,不过勤备份真没坏处,他能给你世上难觅的后悔药。对于特别重要的数据不但要备份,还有必要保留多个独立备份,如果你经历过软盘时代的话,一定不会忘记DOS提示磁盘未格式化时的悲催;优盘里存储的文件相信也有不少人遇到过无法读出的情况;光存储号称记录100年,但盘片也经不起磨损。如果有些数据对你真的很重要,那多留一手没坏处。

养不成备份习惯很多时候是因为觉得手工备份很麻烦,耽误电脑使用,其实Windows 8.1里的“文件历史记录”功能已经可以实现对特定文件夹的自动备份功能,备份目标可选移动硬盘或者网络位置,应该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备份手段了。对于有收藏癖好的人来说,隔一段时间整理下文件刻张光盘保存也不麻烦,8.5GB容量的单面双层DVD+R DL刻录盘京东每张也就3块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FlankerWang 发表于 2015-2-26 23:02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无关痛痒,我还是想说,HGST现在仍旧是WD的,东芝只是收了老日立的家用盘生产线而已
3#
ggxuelei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23:08 | 只看该作者
FlankerWang 发表于 2015-2-26 23:02
虽然无关痛痒,我还是想说,HGST现在仍旧是WD的,东芝只是收了老日立的家用盘生产线而已 ...

我记得是3.5寸桌面硬盘产线,其实也正好是平时接触最多的
4#
zqqlee 发表于 2015-2-26 23:39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收益匪浅。intel的8M门亲身经历过。
5#
dboy99 发表于 2015-2-26 23:52 发自PCEVA移动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刻录光盘的保存寿命超级短,跟压制盘不是一回事
6#
dboy99 发表于 2015-2-26 23:53 发自PCEVA移动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还漏了一个苹果在2012年的ssd召回门,源凶是东芝
7#
维他命W 发表于 2015-2-26 23:54 | 只看该作者
你列举的机械硬盘三个“门事件”……我全部都亲身经历了……真是苦命啊~

除了40G的IBM DESKSTAR玻璃一代因年代久远早已废弃外……遭遇“固件门”的希捷1T 7200.11 和遭遇“C1门”的西数1.5T 绿盘,现在仍然在我正在用的这台电脑里服役……

40G的玻璃盘是开始出现大面积坏道,然后不定期掉盘……数次折腾之后……伤心了,买了块迈拓的金钻二代了事。

希捷的1T 7200.11是突然变砖,上网查询,才知道有“固件门”这档子事儿……第二天跑到电脑城买了根手机用USB线,回家照着网上的修复教程,依样画葫芦,通过硬盘上调试用的串行口,把修复固件刷了进去……救回来了(死马当做活马医)……目前还活得劲劲儿的~

至于西数的1.5T 绿盘么~我现在看了一下,C1值97万……
8#
FlankerWang 发表于 2015-2-27 00:54 | 只看该作者
ggxuelei 发表于 2015-2-26 23:08
我记得是3.5寸桌面硬盘产线,其实也正好是平时接触最多的

家用盘就是3.5寸桌面盘嘛,反正日立精华的那点东西WD都收着呢
9#
badaa 发表于 2015-2-27 01:48 | 只看该作者
IBM那个丢数据比较多,ST那次没丢数据
10#
devondon 发表于 2015-2-27 08:38 | 只看该作者
经历过玻璃硬盘门,还好及时更换,没有损失数据。
11#
Calvi 发表于 2015-2-27 08:51 | 只看该作者
40G的玻璃盘是我家第一台笔记本里的,单核IBM。坏道啥的的确碰上了。
M4 5200门亲身经历过。
因为一直坚持不用三星的SSD,所以有幸避开了好几个门
12#
applelovekula 发表于 2015-2-27 09:10 | 只看该作者
...给两个朋友都上了840EVO。。现在有种深深的蛋碎感。。。不过他们都是轻量级用户。应该没什么问题。。
13#
overthink 发表于 2015-2-27 09:39 | 只看该作者
INTEL 8M门经历过,返修了。
ST固件门经历过。
WD绿盘的C1门经历过,C5 C6黄,有坏道,返修了。

目前在用东芝。
14#
cfaj 发表于 2015-2-27 09:46 | 只看该作者
道理是这么样没错,但事实上只能挑非常重要的来备份,否则,那将是天价……价……价……
15#
风小无痕 发表于 2015-2-27 10:14 | 只看该作者
好在我的东西现在都云备份了,几次出现SSD的误操作,没什么损失
16#
nighttob 发表于 2015-2-27 10:20 | 只看该作者
dboy99 发表于 2015-2-26 23:53
还漏了一个苹果在2012年的ssd召回门,源凶是东芝

最终还是苹果的责任
自己完全掌控整个生态系统,放任东芝用beta版的2281固件
苹果不可能不清楚这件事

2281早期固件问题非常多
17#
Pale_Cheung 发表于 2015-2-27 10:23 | 只看该作者
8.5G的dvd刻录盘,对刻录机要求很高。

即使刻录成功后期读取错误概率很高。
18#
dboy99 发表于 2015-2-27 10:41 | 只看该作者
nighttob 发表于 2015-2-27 10:20
最终还是苹果的责任
自己完全掌控整个生态系统,放任东芝用beta版的2281固件
苹果不可能不清楚这件事

虽然责任在苹果,但是做错事的人说到底还是东芝

另外总结国外的发帖,三星这次可能问题不在固件上,而是出在magician这个软件上。

出现不认盘故障的用户都是通过magician升级固件的,目前的情况是用ISO升级固件的成功率是100%,而采用magician升级固件有一定概率变砖。
19#
星洛 发表于 2015-2-27 10:41 | 只看该作者
数据对我来说都是浮云。。。也就自己照片
20#
NOIP117 发表于 2015-2-27 11:23 | 只看该作者
光驱现在虽然用的少了,但是感觉个人用户用光盘备份还是比较保险的,起码不要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