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开启左侧

搭载RDNA 3核显+Ryzen AI NPU,锐龙8000G处理器首发评测

[复制链接]
橙黄鼠标 发表于 2024-1-29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数:1983|回复数:3
前言
什么是AI PC?我们又为什么需要一台AI PC?

想要理解AI PC的概念,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AI。我们在使用软件时,经常会遇到“自动”键。“自动”在传统的计算机概念里更偏向于系统结构的构建,它是通过预设值实现的自动化;而“AI”则更偏向于用大数据、统计学,从过去的经验数据进行算法上的推导,实现自动化。本质上,我们可以认为“AI”是实现自动化的工具,它比过去单纯通过预设值实现的自动化要更先进、准确和智能。



根据Windows Central的报道,下一代Windows(12/24H2)更新的亮点将会聚焦在AI应用上,例如全新的Copilot应用可以通过NPU来实现对“关键字”、“图像”、“应用”的快速搜索,而目前的Windows 11 22H2已经实现通过NPU来实现摄像头的眼部对焦、背景模糊、自动取景、底噪抑制等功能,但受制于硬件和系统支持,目前仅有ARM架构的Windows设备可以使用。AMD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是世界上首款集成了专用AI NPU单元的桌面级处理器,全面支持次世代的AI运算需求,为即将到来的AI应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采用Zen 4架构CPU核心和RDNA3架构GPU核心,同时集成了AMD XDNA架构的Ryzen AI NPU加速单元,CPU+GPU+NPU的峰值单精度浮点算力可达39 TFLOPs。我们都知道AMD去年率先在移动平台发布了首款集成Ryzen AI NPU单元的锐龙7040系列处理器,打响了X86平台进军AI技术的第一枪,而锐龙8000G则是AMD在桌面平台进军AI技术的第二枪,这一枪同样打在了业界的前面,目前其他厂商还没有对应产品与锐龙8000G竞争。


除了Windows本身的系统功能,未来还将会有超过100种AI功能在第三方软件中支持Ryzen AI NPU,例如ADOBE全家桶,就可以在PS中实现AI抠图、在PR中实现音频转换文本、自动重构图、检测场景变化插入分镜等等;视频调色软件达芬奇,也可以通过AI来增强视频和音频的剪辑效率,包括色彩校正、选取遮罩、滤镜应用等等;直播推流软件OBS,也可以通过AI来实现绿幕抠像和智能抠像。其他还有许多应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可以预见的是一个AI PC的时代即将来临。

规格与产品介绍

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共有四款,首发型号是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两款。锐龙7 8700G采用Zen 4架构、4nm制程工艺,拥有8核心16线程,最大加速频率5.1GHz,24MB高速缓存,内置Ryzen AI NPU加速单元和Radeon 780M核显(RDNA3架构,768流处理器),可用PCIe 4.0通道有16条,其中分配给显卡插槽的是8条,另外8条则取决于主板通道分配方案,TDP热设计功耗65W,随盒附送AMD Wraith Spire散热器,首发秒杀价2499元;锐龙5 8600G拥有6核心12线程,最大加速频率5.0GHz,22MB高速缓存,内置Radeon 760M核显(RDNA3架构,512流处理器),随盒附送AMD Wraith Stealth散热器,首发秒杀价1699元,其他规格与锐龙7 8700G相同。

锐龙5 8500G和锐龙3 8300G是比较有意思的两颗处理器,因为这两颗处理器均采用了AMD最新的Zen4+Zen 4c架构,和英特尔的混合架构不同的是,AMD的Zen4架构和Zen4c架构基本保持了技术指标和指令集的一致,Zen4c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Zen4的低功耗、小核心面积版本,可以理解为“大核”和“频率更高的大核”,唯一有差距的技术指标是Zen4c的每核心共享三缓从4MB降至2MB,但整体性能指标差距不大。锐龙5 8500G目前尚未正式上市,具体的性能数据和更多架构细节,我们仍需等待AMD公布。


本次评测的处理器是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这两颗处理器的外包装风格是在锐龙7000的基础上增加了醒目的橘黄色RYZEN AI标识,一定程度上表明AMD对RYZEN AI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比3D V-CACHE差多少。包装侧面则是突出了Ryzen AI引擎、Radeon显卡、AM5平台、Zen4架构四大处理器特性,同时标注了包装内置AMD幽灵散热器。


锐龙7 8700G的Wraith Spire散热器和锐龙5 8600G的Wraith Stealth散热器略有不同,前者的散热片更大,散热性能自然也会更好,本次评测也会测试两颗处理器的原装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处理器本体和其他锐龙7000处理器差别不大,还是经典的八爪鱼造型,但是没有了PCB上的电容设计。


背部还是AM5接口,支持X670、B650、A620系列主板,但需要将BIOS更新至最新版本以适配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

测试平台介绍
处理器:Ryzen 7 8700G、Ryzen 5 8600G
主板:B650 GAMING PLUS WIFI
内存:G.SKILL DDR5-6000MHz CL30
显卡:Radeon 780M、Radeon 760M
硬盘:ZHITAI TiPro7000 1TB
散热器:AMD Wraith散热器、ROG STRIX LC 240水冷
电源:ANTEC HCG X1000
室温:15度


AMD的测试平台采用微星B650 GAMING PLUS WIFI主板搭配锐龙8000G进行测试,主板外观以灰黑条纹配色为主,采用12+2+1相供电设计,轻松满足锐龙8000G处理器的供电需求,内存最高支持超频至DDR5-7200MHz+。


拥有2条PCIe插槽和1条PCIe x 1插槽以及2个M.2接口,第一根PCIe插槽采用金属加固设计,防止超重的显卡拉扯,第一个M.2插槽配备散热片设计。


拆开M.2散热片,我们来具体说一下这张主板的信道分配情况。第一根PCIe插槽最大支持PCIe 4.0 x 16带宽,但它是和第一个M.2插槽以及第二个M.2插槽共享带宽,当M.2插槽安装了固态硬盘时,第一根PCIe插槽则降为PCIe 4.0 x 8带宽,另外两个M.2插槽保持PCIe 4.0 x 4速率。第二根短的PCIe插槽是PCIe 3.0 x 1速率,信道来自芯片组;第三根全尺寸的PCIe插槽是PCIe 4.0 x 4速率,信道同样来自芯片组。


另外还有4个SATA 3.0接口,可以接2.5寸和3.5寸的固态硬盘/机械硬盘。


背部接口也比较丰富,7A1C的USB接口配置,其中4个(蓝色)是USB 3.2Gen1 5Gbps规格,3个(红色)是USB3.2 Gen2 10Gbps规格,1C则是USB 3.2 Gen2x2 20Gbps的USB-C口,并配备HDMI和DP接口以及Flash BIOS快捷按键。


处理器:intel Core i9 14900K
主板:ASUS ROG MAXIMUS Z790 EXTREME
内存:KingSton FURY DDR5-6000MHz CL30
显卡:intel UHD770
硬盘:ZHITAI TiPlus 5000 1TB
散热器:DEEPCOOL LS720 360
电源:NZXT C1200 GOLD
室温:15度

处理器:intel Core i5 13490F
主板:B760M AORUS ELITE X AX
内存:KingSton FURY DDR5-6000MHz CL30
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1650、NVIDIA GeForce GTX 1050 Ti
硬盘:SAMSUNG 980 1TB
散热器:NZXT KRAKEN Z53 RGB
电源:NZXT C1200 GOLD
室温:15度
英特尔的测试平台共有两组,一组主要测试UHD770核显,一组主要测试酷睿i5-13490F搭配GTX 1650和GTX 1050 Ti两张独显,相信大家都想知道锐龙8000G的核显性能能不能彻底取代一些入门级独显。

处理器基准性能

锐龙8000G的目标用户,多数还是更看重核显的性能,因此CPU部分我们就简单测试一下。可以看到锐龙7 8700G的性能要强于酷睿i5 13490F,锐龙5 8600G的性能则要比酷睿i5 13490F逊色一分。功耗部分,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都保持了88W的最大功耗,要低于酷睿i5 13490F的105W。

处理器核显性能

先来看3Dmark的基准测试。在5组配置中,锐龙7 8700G的Radeon 780M毫无意外的对i9-14900K的UHD770形成降维打击,平均领先幅度高达2-3倍,基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图形性能水平。Radeon 780M对阵GTX 1650,在Fire Strike里略微落后3%,在TimeSpy和NightRaid里分别落后10%和16%;Radeon 760M对阵GTX 1050 Ti,在Fire Strike里略微落后2%,在TimeSpy领先7%,在NightRaid里落后4%。另外,Radeon 780M和Radeon 760M均支持光追功能,这在桌面级核显里目前是独一份,即使是老一代的GTX 1650和GTX 1050 Ti也不支持光追功能。


游戏实测部分,性能差距拉得更大,锐龙7 8700G的Radeon 780的领先幅度提高至3-4倍,基本是秒杀UHD770核显。另外,UHD770在开启《星空》时,因为无法满足游戏最低显卡要求,无法启动游戏,所以没有成绩。


锐龙7 8700G的Radeon 780M对上i5-13490F+GTX 1650的组合,在优化比较好的新游戏《极限竞速:地平线5》、《星空》、《赛博朋克2077》里表现较好,成绩分别能领先竞品配置6%、22%、7%,但是在《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孤岛惊魂6》里的成绩则要比竞品配置略差一些,分别落后20%、9%和8%,算下来这应该算是个打平的成绩。


锐龙5 8600G的Radeon 760M对上i5-13490F+GTX 1050 Ti更占优势,在我们测试的6个游戏中,只有《地平线:零之曙光》落后1帧,在《古墓丽影:暗影》、《极限竞速:地平线5》、《孤岛惊魂6》、《星空》、《赛博朋克2077》里分别领先竞品配置5%、28%、7%、48%和41%,可以说锐龙8000G的核显确实有了比肩独显的游戏性能,不再局限于《英雄联盟》之类的电竞游戏中。


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可以说是目前唯一可以流畅运行《赛博朋克2077》游戏的核显,并且在和GTX 1650、GTX 1050Ti独显的对比测试中,表现出了更强的游戏性能。更强的是这两颗处理器的核显还支持FSR超分辨率技术,在游戏图形选项中打开FSR技术还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帧数提升。


通过我们的测试,锐龙7 8700G在FSR质量模式、平衡模式和性能模式下,《赛博朋克2077》的游戏平均帧数可以从49帧提高到64.6帧、70.5帧和79.1帧;锐龙5 8600G在FSR质量模式、平衡模式和性能模式下,《赛博朋克2077》的游戏平均帧数可以从41.2帧提高到53帧、60.7帧和69帧,两颗处理器在开启FSR后都能以超过60帧的流畅帧数畅玩《赛博朋克2077》。


(图片来源:AFMF评测)
另外根据AMD透露,锐龙8000G的核显还支持“AMD Fluid Motion Frames(AFMF)”,也就是FSR3的帧生成技术,但目前Beta驱动尚未更新该功能,所以我们未能测试,但AFMF对是可以让帧数翻倍的技术,用核显在高刷帧数下玩《赛博朋克2077》可以说是指日可待。


Ryzen AI NPU

Ryzen AI NPU将是AMD甚至是微软的下一代重点战略技术,目前受制于系统原因,我们只能通过第三方软件Hwinfo来识别它。当然,硬件比系统先一步落地,我觉得也属于比较合理的事情。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TMP2.0伴随Windows 11落地时就是系统比硬件先一步落地,那时候大家都相当尴尬,只能通过野办法跳过TPM的安全要求来升级Windows 11。这次,微软吸取经验教训,让硬件比系统先一步落地,尴尬的只有程序员和评测工作者,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在有限的系统条件下,除了Hwinfo还有国产软件游戏加加也可以识别到        Ryzen AI NPU,并且可以通过Beta版软件通过NPU开启“超能时刻”,也就是自动录制游戏的击杀视频。相较普通模式,Ryzen AI NPU可以在不占用处理器和GPU负载时,完成“击杀视频”的录制,对游戏帧数的影响无疑是降到最低。


实测该功能也确实起效了,但因为系统限制,我们没能截取到NPU在录制视频时的负载和频率状态。


Ryzen AI NPU的战略意义在于,它可以被称做第二代AI技术。第一代AI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类似于ChatGPT的云端生成式AI技术,它通过用户在本地输入指令,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完成AI技术的交互。而第二代AI则是依赖于本地硬件进行处理,实现多元化的AI技术交互。这里面的代表作无疑是Stable Diffusion,只要你提前完成了部署,SD是可以离线依靠本地硬件运行的。不过目前SD只能使用CPU或GPU来完成运算,也许等NPU伴随新系统落地,就可以通过NPU来画图了。


我们也顺便测试了一下AMD Radeon 780M跑SD的算力大约在1.8s/it。


事实上,很多实用的第三方软件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AI技术,并且是通过本地硬件来进行运算。例如Topaz Photo AI是一款对图像进行修复、去噪、放大的图片处理软件,它也可以使用CPU或GPU来实时处理图像,SD生成的小图片就可以用这个软件来进行放大到高清图片,效果相当不错,比直接在PS里输出要强不少。

总的来说,Ryzen AI NPU将会是AI PC重要的战略技术,不单是下一代Windows的焦点,也会是未来更多第三方软件AI功能的硬件基础。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是AMD走在业界前端的重要战略产品,目前业界还没有对应的桌面级产品与其竞争。

负载测试与温度表现

锐龙8000G的负载测试共测试两组,一组是分别用原装散热进行测试,一组是用240水冷进行测试,测试方法都是用AIDA64 FPU保持15分钟的高负载压力,在第10分钟时进行数据清零,到第15分钟统计处理器的平均温度。


测试结果比较有意思,锐龙7 8700G不管是使用原装散热还是240水冷,处理器的温度都没有达到95度的上限。与之相反的是锐龙5 8600G使用原装散热时,处理器温度基本都在95度左右,使用240水冷时处理器温度降至79度左右。

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都是65W的TDP热设计功耗、88W的PPT最大插槽功耗,但锐龙5 8600G的核心数比锐龙7 8700G少两个,这就意味着在高负载时锐龙5 8600G能达到更高的加速频率,所以处理器温度也会相对高一些。建议锐龙5 8600G的用户选购一个中端风冷或水冷散热器,锐龙7 8700G如果不超频的话,原装散热就基本够用。

总结

总的来说,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已经实现从核显跨越到比肩独显的图形性能,在游戏性能上可以以低画质甚至高画质在1920 x 1080分辨率下畅玩一些单机游戏,甚至《赛博朋克2077》这种显卡杀手级的游戏也可以实现超过60帧的流畅帧数,彻底摆脱了过去核显只能玩一些电竞游戏的刻板印象,加上这两颗处理器都配备了Ryzen AI NPU以及光追单元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可以说不但赢了现在更是能战未来。

锐龙7 8700G和锐龙5 8600G是目前首个配备NPU的桌面级处理器,这代表了我们可以通过PC实现更多AI功能,而不仅仅是在手机上和ChatGPT聊天。如我们开头所说,我们可以认为“AI”是实现自动化的工具,它比过去单纯通过预设值实现的自动化要更先进、准确和智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经常上B站的小伙伴应该经常能看到评论里有AI助手给视频进行总结,如果说我们可以依赖本地硬件实现AI功能,那有没有可能我们用电脑看视频时,就可以边浏览边获得总结呢?这是不是比倍速观看视频要更便捷、高效?AI PC的概念虽然听起来总让人一头雾水,但我们可以将其视作这是一台更聪明、高效的电脑。


随着AI技术从各种应用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一个崭新的AI PC时代即将到来。作为行业领军者的AMD已经开始提前布局,从去年锐龙7040发布打响了X86平台AI技术的第一枪,到现在锐龙8000G处理器打响了桌面处理器AI技术的第二枪,无不体现AMD走在了业界前端。未来将会有超过100种AI功能在第三方软件中支持Ryzen AI NPU,覆盖了工作、生活、游戏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通过Ryzen AI来获得更高效、智能的使用体验,Ryzen AI已经为即将到来的AI应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最后,AMD 锐龙8000G系列AI台式机处理器将于2024年1月31日晚上22点正式发售,电商首发秒杀价分别是2499元和1699元以及1329元,请前往AMD京东商城自营旗舰店选购:https://mall.jd.com/index-1000000706.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pphiuyt 发表于 2024-1-30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8700G上边有一根猫毛
橙黄鼠标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pphiuyt 发表于 2024-1-30 17:30
8700G上边有一根猫毛

你英文名是不是叫列文虎克
temp2009 发表于 2024-2-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发价格不太香  2000以内有市场, 2499的话 对扩展性要求不高的客户,直接780M的miniPC   更合理一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