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靠收购洋品牌不良资产能够提升中国企业形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basic 发表于 2016-6-14 1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10624|回复数:65
非转载。以下内容仅为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今天中午被一条自媒体标题吸引了,海尔惊天收购美国通用!

第一感觉,什么?美国通用?通用汽车(GM)?不可能啊,海尔和通用哪儿跟哪儿啊。再看一眼,哦原来是美国通用电器(GE),再研读一番,原来是收购了美国通用电器的家电业务而已。家电业务只不过是通用电气的一个低科技含量产品部门,除家电外通用电器还有航空发动机、电力设备、医疗器械以及金融服务等部门,给海尔再大的气魄也没能力将通用电器完整吃下。也正是因为家电业务科技含量低,所以收购才能顺利通过相关的审查。

其实收购已经是7号的消息了,现在都已经变成旧闻了,今天我也不想讨伐自媒体一贯的标题党,就只想讨论下中国品牌尤其是家电消费电子品牌为何热衷于收购国外品牌的不良资产。

简单数一下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品牌收购国外洋品牌资产的历史:括号里的东西总是被一些人忘记,特别得用括号标出来引起注意

2004年TCL收购了汤姆逊的彩电业务,同年还收购了欧洲实际制造商阿尔卡特朗讯(的手机部门)
2011年海尔收购三洋(的白色家电部门)
2015年创维收购德国美兹的电视机业务
2015年海信收购夏普墨西哥彩电工厂和夏普除巴西之外的美洲地区五年品牌使用权
2015年长虹收购三洋在华电视业务
2016年美的收购东芝家电业务

中国品牌收购洋品牌的不良资产,到底获得了什么?按照官方宣传来说一般都是获得了洋品牌的海外市场、提升了自身品牌形象,好像只要买的起就能说明自身形象变得高大了。事实上中国品牌买下的都是人家的不良自产,盈利能力下降增收发展无望甚至是资不抵债的部门。洋品牌在把这部分不良资产业务出售给中国企业的同时往往也会附加若干年的品牌使用授权,我看这才是中国品牌真正的收购目标——牌子。

收购了业务不见得能够获得该品牌在国外地区原本占据的市场份额。家电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中国品牌才能在成本控制上胜过洋品牌,最终将他们挤垮。洋品牌在出售或授权给中国企业使用后,并不见得能延续原品牌的精细制造水平,靠廉价低质发展几年也就把品牌剩余价值糟蹋光了。听说某洋品牌被收购了,人们的反应恐怕不光是说这个企业牛逼有钱,还会感觉这个洋品牌以后质量恐怕不行了。国外企业搞不下去的原因并不总是这些收购者嘴里说的“经营思维老化”,而是在低科技附加值、劳动密集型行业难敌中国对手的竞争。

收购来洋品牌回来如果只是混个名声挣个钱,真不见得就能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靠收购就能做成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吗?光靠收购发展低附加值产品,把大饼越摊越大就能提升品牌形象并获得可持续发展?

2#
shmwyd 发表于 2016-6-14 15:17 | 只看该作者
嗨,是的,全是收购的消息
3#
小天天 发表于 2016-6-14 15:39 | 只看该作者
也只能靠收购了,靠自己研发?八百年都赶不上别人
4#
维他命W 发表于 2016-6-14 15:44 | 只看该作者
1、混到了名声(正面的声誉)、挣到了钱(正当的钱),怎么就不能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请在剔出正面的声誉和钱之后,论述啥是品牌价值~
2、企业家根本不在意能不能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做享誉世界的世界品牌也不错咯;
3、在还没有能力做高附加值产品的现有条件下,觉得低附加值太Low,不做……这种人通常会饿死~

评分

参与人数 1绝对值 +1 收起 理由
tommycai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5#
karl.12 发表于 2016-6-14 16:05 | 只看该作者
笨球收购西门子,直接把自己玩死了
6#
atmosphere 发表于 2016-6-14 16:39 | 只看该作者
维他命W 发表于 2016-6-14 15:44
1、混到了名声(正面的声誉)、挣到了钱(正当的钱),怎么就不能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请在剔出正面的声誉 ...

所以为毛大家都去玩灯了。。。。因为没东西可做了嘛
7#
basic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6:45 | 只看该作者
维他命W 发表于 2016-6-14 15:44
1、混到了名声(正面的声誉)、挣到了钱(正当的钱),怎么就不能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请在剔出正面的声誉 ...

收购别人家的破烂还能为自己提高名声?我把歪果仁的厂子都买下了,好光荣...
GE还造客机发动机呢,海尔能收购到个皮毛吗?
靠收购牌子根本不能提升品牌口碑,反而是被收购的那些牌子最后知名度也降低了,这是资产贬值
收来牌子最后装外国牌,对自己自有品牌有什么帮助?能意淫一下收购到了外国技术?谁都知道家电行业已经没什么技术壁垒是需要收购来破除的
8#
basic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6:56 | 只看该作者
小天天 发表于 2016-6-14 15:39
也只能靠收购了,靠自己研发?八百年都赶不上别人

但是家电里没有什么技术是自己研发不出来的,反而是老牌厂商都被中国品牌打败了,因为拼不过劳动成本低。
自己品牌也可以好好经营,为什么非要靠收个洋品牌给自己脸上贴金呢,如果能收购到技术也罢了...
9#
tommycai 发表于 2016-6-14 17: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ommycai 于 2016-6-14 17:32 编辑
basic 发表于 2016-6-14 16:45
收购别人家的破烂还能为自己提高名声?我把歪果仁的厂子都买下了,好光荣...
GE还造客机发动机呢,海尔能 ...

白色家电的本土的用工成本比现在在柬埔寨,孟加拉国新建厂要低得多,详见船井电机,海尔的收购案例而且收购还可以实现平稳的本土化过渡

话说回GE,不存在GE被海外公司收购其汽轮机,涡轮发动机的可能,美国本身就是禁止关键技术出口的
可以参考Curtiss-Wright出口的coolant pump中的具体技术转让协议
还可以参考Tektronix的部分示波器
10#
tommycai 发表于 2016-6-14 17:34 | 只看该作者
想来想去,觉得楼主大概是少见多怪了

我感到近来比较失败的收购案例:微软收购诺基亚,东芝收购WESTINGHOUSE
11#
维他命W 发表于 2016-6-14 18:52 | 只看该作者
basic 发表于 2016-6-14 16:45
收购别人家的破烂还能为自己提高名声?我把歪果仁的厂子都买下了,好光荣...
GE还造客机发动机呢,海尔能 ...

1、事物具有多面性,并非只有一面。你所谓的 “不良资产” 它是一个复合体,有 “不良” 的一面,也有 “良” 的一面,可能是品牌认知度,可能是在某个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可能是在某个区域的销售渠道等等等等~
2、买下外国人的厂子,面上有光……这只是你个人的意Ying而已~ 不要强加到别人头上;
3、苹果收购了Beats,Beats的品牌价值是提升了,还是降低了?资产贬值的 必然性 在哪里?
4、“装” 外国牌子是你个人的狭隘想法,也许别人根本不在意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眼光在 世界的
5、收购为啥一定要着眼在获取技术?为啥不可以是市场、消费认知、渠道?谁规定的?你么??

12#
维他命W 发表于 2016-6-14 18:54 | 只看该作者
再者~ 一项资产良或不良,具有相对性,不是绝对的。

一坨便便,在你手里,是不良资产;在农民伯伯手里,那是肥料好啵~
13#
basic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20:25 | 只看该作者
维他命W 发表于 2016-6-14 18:52
1、事物具有多面性,并非只有一面。你所谓的 “不良资产” 它是一个复合体,有 “不良” 的一面,也有 “ ...

你举的例子很好,苹果收购beats是为了获取技术与专利,而中国家电企业收购到了什么?除了“牌子”还有什么?收购的资产会不会贬值也要看他收购的是什么


如果不是为了在国内装,而是仅仅为了拓展海外市场,难道中国品牌在国外不能卖的?难道中国企业没有依靠自己走出去的?只有收购海外品牌才能走的出去?
不管美的海尔收购了谁,在我眼中都比不上格力,做好自己比收购牌子更值得尊敬。要收购也可以啊,把对方整个吃掉,而不是捡回别人的破烂回来。如果这次海尔真的把通用电器整体收购了我还真的为他点赞

垃圾是放在错误地方的资源这话不假,那么你来说说除了牌子这些家电企业还收购到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TCL收了阿尔特朗讯的手机业务,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阿尔特朗讯的手机,TCL的手机又能排到什么位置
三洋的品牌被多家倒卖过,三洋现在还剩下什么品牌口碑,你买电视会考虑三洋电视?
收购来的东西不能被用来加强自身实力,那这笔收购就单纯为个名?

你可能说这些都是国内的状况,国外的我不晓得,那我不争论什么了,国外情况我的确不了解,也许这些中国企业觉得国外市场更大,随他们去吧
低端产业收购1+1不会等于2
14#
basic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2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asic 于 2016-6-14 20:31 编辑
tommycai 发表于 2016-6-14 17:34
想来想去,觉得楼主大概是少见多怪了

我感到近来比较失败的收购案例:微软收购诺基亚,东芝收购WESTINGHOU ...

诺基亚和西屋都不是低技术附加值的家电行业,微软收购诺基亚并非因为诺基亚这个牌子比叫大,而是希望拓展移动领域的业务,虽然最后手机业务发展并不及预期,这收购出发点还是好的,成败暂且不论。西屋的核电资产也是基础设施方面的,这个我不了解,你了解的话何不详细说说?日本地震核泄漏对于核电发展是有影响的,很多国家都暂停甚至要逐渐关停核电。你说的这两个仅仅是收购后发展不成功,而我说的是仅为品牌之名而进行的收购
难道你就是想谈谈都有哪些收购案例是失败的?

15#
basic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2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asic 于 2016-6-14 20:35 编辑
tommycai 发表于 2016-6-14 17:31
白色家电的本土的用工成本比现在在柬埔寨,孟加拉国新建厂要低得多,详见船井电机,海尔的收购案例而且收 ...

我就问一句,收购来的这些品牌发展壮大了吗?单单靠人力成本优势能持久发展吗?中国用工成本迟早会提升到超过东南亚国家而且你不收购国外品牌就不能依靠自身成本优势在国内外竞争发展吗?收购一个牌子对自己的好处何在
16#
basic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20:38 | 只看该作者
收购的资产如果能和自身资源互补,那是有价值的
假如鸿海收购同样做代工的和硕,大家觉得这笔收购能实现什么价值
17#
话痨患者 发表于 2016-6-14 21:23 | 只看该作者
人民币贬值压力太大~~
别的手段不能保证资产保值,

只能用收购的手段,把手中的人民币资产换成美元资产,保值

顺便还能转移出去使得自己的资产减轻被监管的压力程度~~
18#
basic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21:28 | 只看该作者
话痨患者 发表于 2016-6-14 21:23
人民币贬值压力太大~~
别的手段不能保证资产保值,

好吧这样能说的通...
作为一介平民,资本运作的确不够了解
19#
话痨患者 发表于 2016-6-14 21:28 | 只看该作者
basic 发表于 2016-6-14 20:25
你举的例子很好,苹果收购beats是为了获取技术与专利,而中国家电企业收购到了什么?除了“牌子”还有什 ...

举个例子吧~~

首先收购了肯定有一部分专利的~~

这就能卖钱吧?

其二,现在主要压力是人民币贬值预期太大~~

去年年初620亿人民币能换100亿美元,现在620亿人民币只能换94亿美元,

况且照央行现在的放水速度,未来人民币的走势不是可以预测的问题,而且一定要OOXX的问题~~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万达之类的大公司都要向国外转移资产了~~
20#
话痨患者 发表于 2016-6-14 21:30 | 只看该作者
basic 发表于 2016-6-14 21:28
好吧这样能说的通...
作为一介平民,资本运作的确不够了解

主要还是保证优质资产,

外汇兑换越来越难了,

你去银行转转就知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