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迈入3D新时代,浦科特M9PeG 1TB评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Essence 发表于 2018-2-21 2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9063|回复数:19
本帖最后由 Essence 于 2018-2-27 15:12 编辑

正如M7V开创TLC时代一样,M9Pe对于浦科特的意义同样重大,它的问世终于将3D闪存带入浦科特大家族。在浦科特强大制造能力的推动下,无论是AIC插卡、M.2各种规格都将有适合不同人群的选择。


浦科特M9Pe依然有AIC、M.2带散热片以及M.2普通三种版本,散热片的外观设计沿用了曾获德国iF设计奖的流线造型。 本次我们评测的是带有散热片的M.2版——M9PeG 1TB。




M9PeG的小型散热片能够在散热效能与空间兼容性取得平衡,部分笔记本电脑也能它来取得更强的散热效果。在散热片之下有导热贴与主控、颗粒接触传导热量。之前PCEVA对M8SeG的测试已经充分证明了该种散热片的确切效果。



SSD背后贴纸显示固件版本1.00,评测开始前我们收到浦科特的1.02版本固件并成功更新。

主控是NVMe固态硬盘中的发热大户,浦科特M9PeG使用的Marvell 88SS1093用了较为先进的28nm工艺制造,有助于降低发热改善性能。主控内置三个ARM Cortex-R5处理器,内建LDPC纠错引擎,支持8个闪存通道,能够搭配从15nm 2D MLC到3D TLC在内的各类闪存。



与强劲Marvell主控搭档的是来自东芝的TH58TFT1T23BAEF闪存颗粒,共有4颗BiCS 3 64层3D TLC闪存,浦科特M9PeG 1TB当中每颗闪存内封装有8个Die,每个Die 32GB。每个BGA封装的闪存容量为256GB并引出2通道,因而能够在紧凑的M.2板型上兼顾容量与性能。



虽然无外置缓存方案正在逐渐兴起,但对于高性能固态硬盘来说,充足的外置缓存依然是非常必要的。 浦科特M9PeG 1TB配备有来自三星的K4E8E324EB-EGCF LPDDR3 1866Mhz 缓存,容量1GB。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7 [url=mailto:\[email\]7700K@4\.8Ghz\[\/email\]]\[email\]7700K@4\.8Ghz\[\/email\][/url](所有CPU节能特性关闭)
主板:华硕ROG STRIX Z270F Gaming
内存:影驰Gamer II DDR4 3000 8GB*2
硬盘:金士顿HyperX Fury 240G(系统盘)
         浦科特M9PeG 1TB(FW:1.02)
系统:Windows 10 Pro 1709,16299
驱动:系统默认stornvme

由于浦科特暂时没有推出专用NVMe驱动,以下所有测试中均使用微软默认stornvme,并关闭写入缓冲区刷新尽可能减少影响。

基准测试
基准测试1:CDM 1GB , ATTO 1GB 和ASSSD 10GB测试


1GB范围测试查看最大读写速率接近官标的3200MB/s读取和2100MB/s写入。

ASSSD测试范围设置到10GB后性能表现毫不逊色。

基准测试2:PC Mark 7测试


PCMARK 7基准跑分6127,RAW跑分16449,拥有当今旗舰SSD的水准。

基准测试3:PC Mark 8测试


浦科特在微软默认驱动下PCMARK 8基准跑分5092,成绩非常出色,属于当前PCIe系列SSD顶级性能,同时超越了过去浦科特M8Se与M8Pe的表现。

基准测试3:SLC Cache验证

使用HDTune文件基准测试,浦科特M9PeG 1T的SLC容量在10GB出头,缓存外持续写入速度接近1GB/s。与此相对应的是上代M8Se 1T的SLC容量仅为3.7GB左右,缓存外持续写入速度约500MB/s。升级3D闪存后带来的效能提升明显。



基准测试4:温度测试

测试环境室温20摄氏度,被动散热条件下浦科特M9PeY 512G闲置状态持续10分钟以上,SMART报告温度43度。


红外成像仪实际测试显示,最热点出现在主控上方散热片位置,大约有53度。M9Pe和M8Se一样,测温点不在主控内部,而是更靠近闪存颗粒,所以报告温度与盘体最高温度会有一些差异。实际限速控温依据的是传感器提供的温度,也就是SSD报告的温度,限温大约为75度。

由于FLIR ONE的红外与可见光采集使用独立的摄像头,合成后的热成像图像与实际物体位置会有一点点偏移。

持续填盘写入5分钟,M9Pe报告温度从闲置待机的43度上升至69度。


继续写入至10分钟,报告温度达到72度,距离限温点还有一点点距离。


在终止写入、回到闲置状态后,M9PeG 1T的报告温度可在3分钟内由72度下降至50度。


接下来去掉散热片重复以上测试,闲置待机状态下报告温度为44度(接近闪存颗粒的温度,与实测43.9度基本一致),实际测量显示主控温度已经达到76.3度。



满载写入测试15分钟图后,拆掉散热片的M9PeG 1T主控温度达到113度,闪存颗粒附近测温点大约74度。


对比来看,浦科特M9PeG自带的散热片作用比较明显。


进阶测试

进阶测试项目1:4KB QD32 随机写入离散度测试,时间5000秒。


无文件系统下使用IOMeter进行128K QD32持续写入半小时,空闲15分钟后改用4K QD32随机写入5000秒并每秒记录。浦科特M9Pe在稳定态下的离散度控制较好,最低在12000 IOPS附近,保证了在SLC Cache和TLC垃圾回收释放时不会出现卡顿现象。

进阶测试项目2:QD1下,不同读写块下的持续和随机传输率



随机读取上,M9Pe由于是采用3D TLC闪存,延迟比M8Pe的2D MLC缓存稍高,所以小块数据败下阵来,当数据块大于256KB后,性能追上,SLC Cache的爆发力显现。随机写入上,M9Pe的SLC cache让小文件块表现非常抢眼,64KB时基本到达稳定写入满载速度900MB/s(3D TLC闪存瓶颈),而采用MLC闪存的2款SSD不受此影响。

持续读取方面M9Pe和M8Pe的策略相同,这里性能受限于闪存实际性能,而RD400采用捆绑操作,持续读取性能翻倍但是会直接影响了小文件随机读的表现,持续写入方面和随机写入表现接近,M9Pe满载速度900MB/s成为了文件块增大后的瓶颈。

进阶测试项目3:QD1下,不同读写块下的持续读/写混合传输率


持续混合读写表现上,M9Pe小文件表现比M8Pe强,32KB-128KB区间出现SLC Cache和TLC闪存适配的优化断层导致性能较弱,再大点的文件读取上M9Pe占优,写入则受限于TLC闪存影响。

进阶测试项目4:QD1下,不同读写块下的随机读/写混合传输率


随机混合读写表现上,M9Pe小文件表现比M8Pe弱,文件增大后读取占比高的话性能就强。

进阶测试项目5:QD1下,不同读写块下的持续读/写混合稳定态传输率


稳定态下M9Pe持续小文件偏重读取的地方不如M8Pe,写入部分则由于SLC Cache优化表现更佳。

进阶测试项目6:QD1下,不同读写块下的随机读/写混合稳定态传输率


稳定态下随机混合读写非常考验固件垃圾回收效率,SLC Cache的读取优化基本无法发挥导致M9Pe小文件读取受限于3D TLC闪存延迟高而偏弱,所以M9Pe只有在偏重写入的地方占优优势,总体来说强于上一代M8Pe没有任何悬念。

总结

从PCEVA Storage Score可以清楚的看到浦科特M9Pe明确地处于旗舰级位置,3D闪存接替2D MLC在一些玩家心中可能还有所抵触,不过综合性能提升以及成本考量,M9Pe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浦科特M9Pe系列和上一代旗舰M8Pe都提供5年保修,这次的主要改变是首次在旗舰产品上采用原装东芝BICS3 64层3D TLC闪存,在保证了耐久度的同时,通过独家研发的固件算法发挥出SLC Cache的爆发力,增强家用环境游戏体验的同时,合理适配了SLC Cache往TLC闪存缓存释放时的性能损失。

依照《PCEVA产品评价标准》,浦科特M9PeG 1TB的PC Mark 8存储分5000以上,性能体验获得5分;使用缓存且离散型高低相差范围在5%到20%之间,负载表现获得3分,在这里使用缓存少得1分,5%以内离散成绩对SSD要求非常高,这一分M9Pe和多数消费级SSD一样未能拿到;东芝原厂3D TLC已能媲美过去的2D MLC,自带散热片,做工用料获评5分;PCIe+NVME,接口协议获评5分;5年质保并由厂商提供直接送修服务,浦科特M9Pe在消费体验中获得3分,由于工具箱软件和增值功能类软件(如NVMe驱动)暂缺,消费体验一项未能获得满5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七月流火 发表于 2018-2-23 21:42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二楼
附赠1t m8pey的本站评测
http://bbs.pceva.com.cn/forum.ph ... 4680&highlight=m8pe

3#
Atom 发表于 2018-2-23 22:21 | 只看该作者
缓存外还有500M的速度,很给力啊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4#
Y6-0785 发表于 2018-2-24 02:19 | 只看该作者
M8Se的价格,超越M8Pe的性能,最主要的黑点就是TLC带来的心魔了
5#
tcgg1983 发表于 2018-2-24 11:26 | 只看该作者
别纠结TLC了  马上QLC都要来了 ~~~
6#
devondon 发表于 2018-2-24 13:16 | 只看该作者
M2的温度还是有点高
7#
konglang_616 发表于 2018-2-24 16:35 | 只看该作者
这秋裤温度有点高啊
8#
dboy99 发表于 2018-2-24 1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boy99 于 2018-2-24 18:32 编辑

缓存外500M的速度已经告诉你了,这个东芝第二代3D nand的素质相当的高,耐久度基本不用担心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对于同一架构的颗粒,写入速度跟寿命是正相关,速度越快意味着寿命越长,这个规律从最初的SLC一直延伸到现在QLC,从未改变,类似于摩尔定律

东芝这个颗粒的裸速度能比之前的快了将近3倍,寿命肯定也是原来的好几倍,我猜其寿命能达到3000pe左右

9#
tangti02 发表于 2018-2-25 21:43 | 只看该作者
室温20~~持续写入最高72~~的确是有点高啊~~
10#
tualatin 发表于 2018-2-26 21:40 | 只看该作者
性能真不错啊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11#
贱狗在飞啊 发表于 2018-2-27 06:21 | 只看该作者
深度好文。。谢谢楼主评测。。
12#
doymll 发表于 2018-2-27 10:01 | 只看该作者
1T  容量真不错.就等着看价格能否降到承载
13#
McLaren 发表于 2018-2-27 13:52 | 只看该作者
戴散热片居然可以差40+度,看来很有必要
14#
jasssamba 发表于 2018-3-1 09:17 | 只看该作者
全面碾压M9啊,M8se有点后悔买早了
15#
wlpqj 发表于 2018-3-1 10:57 | 只看该作者
几时开团啊,为了吃鸡,突然变成刚需了。
16#
DGX 发表于 2018-3-1 20:42 | 只看该作者
dboy99 发表于 2018-2-24 18:27
缓存外500M的速度已经告诉你了,这个东芝第二代3D nand的素质相当的高,耐久度基本不用担心

也许很多人都 ...

有科普否?!

17#
faninx 发表于 2018-3-2 01:32 | 只看该作者
看包装盒,还以为 RGB
18#
石头 发表于 2018-3-2 13:47 | 只看该作者
wlpqj 发表于 2018-3-1 10:57
几时开团啊,为了吃鸡,突然变成刚需了。

京东现在促销中,论坛活动需要提交帖子,自己权衡
19#
NuclearBomb 发表于 2018-3-2 15:44 | 只看该作者
dboy99 发表于 2018-2-24 18:27
缓存外500M的速度已经告诉你了,这个东芝第二代3D nand的素质相当的高,耐久度基本不用担心

也许很多人都 ...

速度越快不是磨损越快嘛

20#
暇米 发表于 2018-4-18 14:50 | 只看该作者
深度好文,支持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