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巧改DC-II散热,让我的290X华丽转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点击数:22655|回复数:61
今天正好是入手骇客290X整1个月的日子,先吐槽下,刚买完10多天,立马降价,直接损失小1000块。。。。不提也罢,谁让我喜欢呢。

这1个月用下来,基本上各种满意,温度也还好,目前北京的室温基本都在23-26度,游戏时候也基本没超过85度(看门狗最高,就是85度)。

买之前的时候就对DC-II散热早有耳闻,都说热管直触技术的最边上2条无法接触到核心,导致这个散热的效能略有下降,不如微星和蓝宝的散热给力。所以这次的改装就从这里下手。边看图边说:

如此帅气的一张卡,怎能金玉其外呢?



环境简照



室温23.5度



拆卡,这里可以看到5条热管,核心实际只接触到了2条半,另外2条半热管基本处于半工作状态,只能靠中间接触到的热管的接触面来吸收热量。



这就是导致散热效能低下的原因,不过就算这样,依然能把290X满载游戏温度压制在85度,可见还是有独到的地方的。



今天的主角登场,超薄紫铜片,超薄是多薄呢,下图右边的是0.1MM厚度,大概是2张A4纸的厚度,而左边的0.2MM的,也就是4张A4纸。



表面很光滑,比一般点的CPU散热器底面都要光滑



看下厚度,横向的是0.2MM的,竖向的是0.1MM。









测了下尺寸,大概需要4*4CM的大小,剪裁、修边、压平、2000砂纸打磨。



放在上面比比大小,这是借鉴了CPU顶盖的思路。



贴合度我已经做到极限了,毕竟这铜片太薄,太软,我用的是0.2MM的,0.1MM的瞬间吸热能力比0.2MM的要差一些,但是太厚的也不行,会影响到散热器的组装,而且也并不是越厚越好。






拿下来涂硅脂,我用的是MX-4,基本上CPU和显卡的硅脂,每年都会从新涂抹一次,关键是MX-4的效能非常好,而且好涂。



薄薄一层,以完全盖住看不到铜为准。



盖到散热器上,用手指均匀的按压铜片,让铜片与散热器完全接触。



四周会有少许溢出,强迫症者可用棉签或牙签清理。






接好风扇与信仰灯的线,准备合体。顺便把核心部分的硅脂也再次涂抹均匀。



希望能有个惊喜~~~~
--------------------------------------------------------------------------------------------------------------------------------

下面是改装前与改装后的对比测试图

首先是待机状态,核心38度,风扇转速20%,1021转。



跑3D,核心72度,风扇转速40%,1734转。



furmark 5分钟,核心93度,风扇转速60%,2488转。



-------------------------------------------------------------------------------------------------------------------------------

下面是加了铜片后的测试



待机状态,核心35度,风扇转速20%,转速1013转。



跑3D,核心67度,风扇转速36%,转速1513转



furmark 5分钟,核心91度,风扇转速58%,转速2425转。




通过上面的一组对比,可以看到,装上铜片之后,待机下降了3度,跑3D最明显,下降了5度,而且风扇转速也低了,更静音。FURMARK满载下降了2度,风扇转速也有所降低。看来与跑游戏相似度最高的3D测试是最明显的,下面就上几张游戏的温度图。

尘埃2,2560*1080, 8msaa,打了增加尘土的高清材质包。



跑游戏自带测试,GPU占用率100%,最高温度62度。




超级房车赛-赛车运动,2560*1080, 8MSAA,全最高。






跑游戏自带测试,GPU占有率100%,最高温度68度。




以上2个游戏,在没加铜片之前游戏温度都在71-75度左右

由此可见,此次小改效果非常显著,虽然不能保证把5条热管用到极致,但至少比之前要强很多,核心的热量传导的更加均匀了。5元成本让游戏温度下降了5度,风扇更静音了~~~

希望此次小改能带给其他用DC-II散热的兄弟们一些启发。感谢观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活跃度 +30 收起 理由
johnnyqr + 5 很给力!
realj301 + 20 很给力!
longe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61#
Y6-0785 发表于 2015-9-30 03:16 | 只看该作者
猫调 发表于 2015-9-27 23:47
真心不厚道,华硕就差这一道工艺吗。。。匪夷所思。

赞同啊!每张卡省5元,以这种高端卡的出货量,省不了多少。
60#
terror77 发表于 2015-9-29 16:18 | 只看该作者
纠结温度的,可以用华硕的温控软件调整一下风扇策略,貌似R9 290系列的如果用默认的策略的话风扇都不会满速运转,所以造成热量散不掉!当然调整策略的后果就是风扇噪音变大,呵呵
59#
猫调 发表于 2015-9-27 23:47 | 只看该作者
真心不厚道,华硕就差这一道工艺吗。。。匪夷所思。
58#
hklbr 发表于 2015-9-27 17:3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只把四个热管连起来了?找个接触面积大的地方
57#
佑希的爹爹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22:55 | 只看该作者
zhuhaowen 发表于 2015-9-25 17:48
热管之间的缝隙用焊锡填上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5根热管是冲压固定的,水都渗不进去,何况是焊锡了。
56#
zhuhaowen 发表于 2015-9-25 17:48 | 只看该作者
热管之间的缝隙用焊锡填上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55#
Lensee 发表于 2014-10-26 04:28 | 只看该作者
动手能力不错,5元5度性价比赞
54#
111alan 发表于 2014-10-20 14:19 | 只看该作者
上锡膏 风枪 厚铜片或者均热板
HDT底座横向导热能力太差了
53#
Demon0824 发表于 2014-10-20 13:18 | 只看该作者
手很巧 小小的铜片效果这么好
52#
547737657 发表于 2014-10-20 00:25 发自PCEVA移动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固特异轮胎 发表于 2014-10-10 23:01
不敢用液金的话可以考虑变相啥的
尘埃果然是a卡游戏啊。。。,lz应该漂一个看看 ...

有什么好的TIM推荐不
51#
星辰海洋 发表于 2014-10-18 23:24 | 只看该作者
蓝宝的R9 290X Tri-X也降价了。现在就比GTX970贵一点。如果买新显卡是蓝宝R9 290X Tri-X合算还是GTX970合算?
50#
yjc32007 发表于 2014-10-16 14:10 | 只看该作者
lz动手能力不错啊,不过拆了散热,显卡还有保修吗?还有铜片可以在哪里搞到啊?
49#
佑希的爹爹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23:02 | 只看该作者
LuoZX 发表于 2014-10-15 09:36
好奇不加铜片,只换硅脂,温度相差有多少

买来的当天,我就拆了换了MX-4硅脂了,也有有个2度左右的下降,不是很明显,也可以理解为误差。所以才动了加铜片的念头。
48#
Mendel四九 发表于 2014-10-15 14:31 | 只看该作者
想法不错···值得表扬····
47#
LuoZX 发表于 2014-10-15 09:36 | 只看该作者
好奇不加铜片,只换硅脂,温度相差有多少
46#
lzwxx123 发表于 2014-10-13 19:35 发自PCEVA移动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漂一个看看。
45#
Calvi 发表于 2014-10-13 12:38 | 只看该作者
1. 这样操作其实增加了一层硅脂,而硅脂的导热效能其实并不好,跟金属直接接触比起来
2. 你那硅脂涂的真心,。。。难看了
44#
随风而来‰ 发表于 2014-10-13 01:2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很漂亮
43#
gzitck 发表于 2014-10-12 17:57 | 只看该作者
实践证明华硕这些DC只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已,还可以变相宣传“热管直触”。对于没有顶盖的核心,根本就是华而不实的东西。
42#
神谕之冠 发表于 2014-10-12 10:04 | 只看该作者
会玩的熊孩纸啊!低成本,折腾过了还有效果,真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