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九州风神冰棱400低端散热测试.

  [复制链接]
13#
oys 发表于 2010-5-21 1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一下看看~回复 4# 世纪冰雷
12#
笑笑 发表于 2010-2-3 11:48 | 只看该作者
冰泪板地盘  来+人妻
11#
无心飘落 发表于 2010-1-28 23:58 | 只看该作者
:lol九州啥时候出14cm的风扇。。。

好想要一把....
10#
世纪冰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1:35 | 只看该作者
9CM怎么和MLGB靠齐。。哈哈。
百元级拉。
9#
无心飘落 发表于 2010-1-27 18:05 | 只看该作者
价格怎么样?
8#
无心飘落 发表于 2010-1-27 18:05 | 只看该作者
有点在像MLGB靠齐。。。
7#
hitclxy 发表于 2010-1-27 17:4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小冰同志费心了
6#
smatk768 发表于 2010-1-27 17:46 | 只看该作者
在看一次 一样很不错
5#
世纪冰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5: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世纪冰雷 于 2011-3-9 09:02 编辑

最后。

对九州风神冰棱400这个产品提一点个人的意见。



底座,希望加大底座吸热面积。

其实这种底座设计很好。希望厂家以后能多用这种方案。

但这次面积实在是小了。。虽然似乎好像不太影响效能,

但或多或少的应该会有一点影响的。

希望厂家能够重视。
4#
世纪冰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世纪冰雷 于 2011-11-5 14:05 编辑

INTEL 平台篇

测试平台:


INTEL E5300
DFI UT P45
镁光1GX2
双敏9800GT

首先依然是个人比较喜欢长用的频率。
334*9=3G,电压为1.136V,内存异步5:6,正好800MHZ。
也是非常省电的长用设置




在这个频率下,得到的OCCT图







这里我们会看到,处理器温度曲线

出现了波浪式的数据,也是我们常说的“峰”

查看VCORE也并无发现VDROP的现象

风扇也是直接接到电源满速运行,也并非PWM造成。

多次重新安装散热器,磨合硅脂,更换硅脂(测试使用过GT-ICE,OC3 A1,原配硅脂.思民指甲油.Prolimatech)

都同样得到类似的曲线。。

不明的低谷。。。奇怪。。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平均温度约为53,最高为55度。

这个温度对于中低端产品而言,还是可以接受的。

或者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那么。相信大家都想看下高频下的温度吧。

来吧。4G!





设置为364*11,电压为1.264V
(本U稳4G电压约为1.216V.但这里为了提升外频,并加大发热量进行测试,所以如此设置)

所得OCCT图




(依然出现了较大的波峰。。)

这里我们看到,处理器温度已经高达74度.

只在短短的数分钟里。。

相信这是散热面积过小所造成的散热不足。

相当遗憾的,冰棱400并没有通过4G的考试。
3#
世纪冰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世纪冰雷 于 2011-11-5 14:01 编辑

那个啥。

该到什么测试了?


哦。散热器应该测试温度吧。。。哈哈

废话不多说了。

直接以数据示人。

想看?回复吧。嘿嘿。回复是美德。





再次强调:以下为本人亲测数据,无花无假无作弊,

认为以下数据是忽悠人的可以掠过了。多谢。


测试环境为室温30度,无空调,封闭机箱环境。

AMD平台篇

CPU:3800+CZ
内存:芝奇8000PI
主板:映泰TA790GX 128M V5.X

这台机器给家里人用了..所以放得比较宽.省电为上.

先来测试大众型长用频率260X10=2.6G,1.216V,866 CL5





测试软件为OCCT满载所得CPU核心温度






核心温度基本平衡在47度左右,算是比较满意的温度

再来把CPU超频到3G试试?






测试所得,核心温度在49-50之间徘徊,

增加了400MHZ的频率,温度也只升高了2度左右

这是本人感觉比较满意的。

那么再来看看发热量稍微高点的环境下

冰棱400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
2#
世纪冰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世纪冰雷 于 2010-1-27 16:30 编辑

那么,前面本人提到,

冰棱400的底座感觉偏小,


只有4CM X 3CM.

很多准备入手的完家应该就会拿起自己的爱U准备量一下了吧?

不用拉。这里本人给大家做出了个测试。


INTEL篇

大家都知道,INTEL的CPU外壳比AMD的要小一点。

我们来看看冰棱400的底座能否全覆盖INTEL的CPU

本人使用的是E5300.

《这里说句抱歉,CPU图忘拍了》

这是上机后的硅脂痕迹。





硅脂并未完全覆盖整个底座,

也能够明显的看到CPU的印记

说明冰棱400底座能够完全覆盖INTEL的CPU。

大家可以放心了!


AMD篇

至于AMD平台,

本人使用的是一颗日久经超,并被我打磨过的3800+CZ

相信很多玩家对此U的印象非常深刻吧。

这里我用部分涂抹法,

在几个部位涂抹上硅脂




再使用平行移动法,将硅脂涂抹均匀。







" />" />" /> 冰棱400的底座果然不能完全覆盖AMD的CPU啊

" />" />" />

再来看看。。。

突出了一点。。





突出突出。。" />" />" />






大家都能看到了。

这里也是9风可以进步的空间

底座是一个散热器很重要的部分,必须重视呀。。

不过嘛。

始终还是要看效能才能下定论,

CPU发热端在中间

两边的发热也算是比较小的,

想知道效能如何?

请继续往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