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PCEVA产品评价标准-2016讨论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royalk 发表于 2016-2-29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53436|回复数:99
在建站初期,我们就力图以“还原产品本来面目”的目标来看待产品,因此制定了产品评价标准的框架,就是想搞清楚每个产品到底适合做什么。
与时俱进,现在产品评价的框架应该update了。之前的分级原则是“唯性能论”,那是为了迎合超频的需求,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下。
因此,这次我们想与大家一起讨论产品的分类框架,目的就是,消费者看到这个产品分类后,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对应的产品,进而减少纠结的时间,少一点加钱党、减钱党、装逼党等等口水,在满足体验的前提下降低采购与使用成本。

整体的认知框架分为两个逻辑步骤:
第一步先确认产品的分类——分类名称就很值得讨论。
第二步在分类中细分评分选项——通过经验打分比较高低。

以下先说我们的想法,您可以跟帖说明对产品分类与细分选项的意见。不要灌水,谢绝zhuangbility。同时,会PS的网友请注意,结尾部分平面设计有奖征集。

第一步:产品分类,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如下六大类
:桌面应用——较低功率消耗,满足日常办公、互联网访问
:场景娱乐——流畅运行各种高资源占用的虚拟场景的娱乐应用,可多任务,可连接各种外设
:媒体创作——用于快速生成、制作流媒体、平面处理、3D建模等
:科学计算——能快速进行各种高负荷运算
:数据中心——存储大容量数据,可网络共享
:豪华全能——高性能为主,适用性较全面,拥有较多发烧元素
以上的产品分类,仅针对机箱中的核心配件,包括:处理器、内存、主板、显卡、SSD/HDD、电源,最后整体结合为一个主机。我们希望,在选购配件的时候,先从整机的需求角度出发,再选择对应分类的配件。这个分类也用于以后的装机讨论。

有一个疑问是,实际产品并没有泾渭分明的定位区间,这样分类是否显得偏颇?由于X86架构是通用运算,只要软件能运行,最廉价的电脑也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应用,只是性能上有高有低,最终往往是看价格,也就是常说的:“您装机预算是多少钱”,这就是最令人纠结的地方。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如下,同时也是我们作此产品分类的逻辑起点:

1、往大了说,现在是体验经济时代,消费目的已经度过了满足基本需求的阶段,进化为更好的体验,成本考量退居次席;或者说,如果纠结成本,就会放弃一定的体验。我相信只要不是有特别原因,各位的生活水平每年都在提升,如果还用匮乏时代的性价比消费观,反倒更容易掉坑里,一分钱一分货。如果您实在在意成本,那么选择二手性价比是最高的,但在体验方面依旧符合上述产品分类的定义。所以本版评价标准会很少考虑价格问题——其实分类本身已经隐含了价位的属性——我们建议,消费者在购物之前先确定自己的应用体验方向,然后从中再找寻价格承受范围内的产品。

2、用此分类定义的某个产品,并不意味它无法用到其他分类所描述的应用场景——只是用起来不那么“爽”。这一点是借鉴了汽车行业的分类方式,比如A级车也可以载5个乘客,但乘坐舒适度就不如B级车了;反之,如果大部分时间是1、2个人乘坐,A级车则有灵活省油的优势。举电脑应用中的例子,比如“用”这个分类下的PC,那么在玩大型3D游戏的时候体验就会有卡顿,画质也不会太好;反之,一个“奢”定位的整机但每天只是上上网、处理文本,则是性能与功率上的浪费。分类的意义就在于此,我们希望消费者在看到我们的文章后,能对产品有准确的认知,省却之后的纠结。


以上是产品分类的想法。在理解我们思路的基础上,希望参与讨论的玩家也想想怎么分类更合适,目的是能看清产品。

第二步:评分,每个产品线里定义若干评分项目,画雷达图做为总体评价的呈现
为简化分析过程,每个项目只分为“优、良、中、差、极差”五档,分别对应5、4、3、2、1分。以下分别介绍我们对CPU、内存、主板、显卡、SSD的评分项目定义:

CPU:首先要说明,CPU已经是intel一家独大,那么CPU的分类就只能根据intel的规则来,赛扬、奔腾、i3对应桌面应用;i5、i7对应“玩、创、算、云”;至尊系列则对应“奢”。
CPU评分项目
说明
评分原则
基准性能
评测软件的综合表现
“用”分类中以i3最高性能处理器为5分,赛扬最低性能为1分,其余分布其间。
“玩、创、算、云”分类中以i7最高性能处理器为5分,i5最低性能处理器为3分。
“奢”以至尊版最高性能处理器为5分,最低性能处理器为3分
超频余量
睿频幅度、手动超频的幅度
有睿频视为3分,手动超频空间较高者为5分,次等4分;其余为1
平均功率
根据intel公布的TDP数据与实测数据结合
功率越高得分越低。某些型号的处理器在超频后功率提升幅度较大,也会影响评分。
散热需求
根据实际应用体验
仅需要普通风冷为5分,需要水冷为4分,开盖前后温度差距大为1分。
扩展功能
指令集、超线程、GPU等等
功能越全面得分越高。

主板:依据主板设计、宣传卖点分类,并有相应的特色体验测试方案及评分。
主板评分项目
说明
评分原则
综合品质
主板供电设计、基本规格是否满足需求,正常工作时元件的发热情况。
主板供电设计满足CPU默频运行最大功率需求,芯片组基本规格做足,正常使用时元件发热正常,这三点都满足给5分,有一点欠缺的3-4分,两点有欠缺的2分,都差的1分。
外设支持
主板对外接设备的扩展性支持。
考察范围包括主板后置IO接口、视频输出、主板上的针脚、插槽、第三方芯片等规格,以及对外设的支持情况。
消费体验
主板附带的附件、功能软件,售后政策。
主板附送附件不符合定位、功能软件未达到宣传效果的扣分,售后渠道不畅或质保期不足3年的直接1分。
实用体验
主板常规功能体验,如人性化、可玩性、BIOS功能、兼容性、外观、超频能力等。
依主板具体使用情况评分。
特色体验
依照主板所属分类订制的相关功能测试反馈情况。
按照测试情况及产品在同类竞品中的表现对比评分。

主板评分细则备注:
1.综合品质,包括常规测试和压力测试两部分。

常规测试

一次测试跑两套数据,默认(开节能)和超频(关节能)。

CPU项目:Fritz Chess Benchmark 4.3.

内存项目:AIDA64内存及缓存测试。

显卡项目:3DMark FireStrike,GPU分,物理分。

存储项目:TxBench,系统盘系统分区,静置后跑。

综合项目:PCMark 8 Home、Creative、Work三项。

其它项目:针对主板卖点、特色功能设计对应的测试方案。

最后列表对比超频前后性能提升幅度。

压力测试

非超频主板压力测试标准:

1.全默认AIDA64 FPU满载测试15分钟,热成像仪扫描供电温度,超过85度扣1分,超过105度扣2分。CPU 12V输入功率,仅展示。

2.用户日常使用频率(通常4.5G)及最低稳定该频率的CPU电压,内存超频到可稳定的最高值,运行Prime 95 28.7版本,通过至少15分钟的稳定性测试。在室温26度、裸机条件下,使用热成像仪扫描供电温度,如超过85度,则不建议用户超频使用,如超过105度,则加强散热再测(通过CPU散热水冷改风冷,给供电加风扇等手段),均不作为评分项目(只要不出现致命性故障,例如炸管子)。

3.超频后CPU 12V输入功率,仅展示。

超频主板超频压力测试标准:

1.全默认AIDA64 FPU满载测试15分钟,热成像仪扫描供电温度,仅展示,不作为评分项目。

2.CPU超到最大能稳定的频率(例如因碰触Tjmax降频、CPU电压过高无法稳定等),内存超频到可稳定的最高值,运行Prime 95 28.7版本,通过至少15分钟的稳定性测试。在室温26度、裸机条件下,使用热成像仪扫描供电温度,如超过70度扣1分,超过85度扣2分,超过105度扣3分,超过120度扣4分。

3.超频后CPU 12V输入功率,仅展示。

基本规格包括芯片组应有规格,如内存插槽数量、SATA接口数量、USB接口数量、PCIE等主板上可见的接口是否足量,以及芯片组应有的功能例如SLI/CF等是否具备,少一项扣1分。如受外界条件制约的如mini-ITX主板,可酌情降低标准。

2.外设支持评分标准细则
a. 视频输出接口,无DP扣1分,HDMI和DVI两个皆无扣1分,只有一种视频输出接口的扣1分,无视频输出接口的扣2分。不支持核显的芯片组不考核此项。
b. 音频接口,仅支持2.1声道的扣1分。
c. USB2.0和USB3.0接口一起少于4个的扣1分。
d. 1499元(含)以上主板无第三方芯片或额外规格的扣2分。
e. 1499元(含)以下主板无PCI或PCIE1X的扣2分。
f. 支持USB3.0的芯片组无机箱前置面板插槽的扣2分。

3.消费体验
a.附件偏少不符合定位的扣2分
b.功能软件未达到宣传效果的扣2分
c.售后渠道不畅或质保期少于3年的以1分计

4.实用体验部分的测试,包括
a. BIOS稳定性、易用性、功能体验论述
b. 超频CPU、内存到日常使用水平(睿频或XMP允许的范围)后的Prime 95稳定性测试,热成像仪扫供电温度
c. 人性化、兼容性、外观的论述
以上三点,表现欠佳的每项视情况严重性扣1-2分。

5.特色体验测试,包括
a. 卖点验证
b. 其它特色功能体验测试
以上,卖点或特色功能未能符合宣传的每项扣1-2分,完全未能符合的扣4分。

内存:
因产品线特性,内存的分类暂定为“用”与“玩”两大类。
内存评分项目说明评分原则
基础性能内存标注的频率和时序,性能发挥是否正常。普条规格(DDR3-1600C11、DDR4-2133C15)为1分,入门级小超(D3-2133、D4-2666)2分,主流级中等频率(D3-2400、D4-3200)为3分,高端(D3-2666、D4-3600)为4分,发烧级5分,时序优化较好、性能发挥较好的可加1分,性能发挥不好的扣1分。
做工用料包装、散热片、PCB、元件的做工。初始分5分,每发现一项可说明原因并影响体验的瑕疵扣1分。
超频潜力内存剩余的超频潜力不影响性能的最高跑过SuperPi32M频率,一点也不能超的1分,仅能缩时序,频率提升10%以内的2分,频率提升10%以上20%以下的3分,提升20-35%的4分,提升35%以上的5分。超频同时时序还可以缩紧的额外加1分。
发热量内存满负载运行时的温度表现。初始分5分,超频后室温26度裸机运行memtest至少10分钟后用热成像仪扫描,有任何一处温度超过50度的扣1分,每多5度加扣1分。
兼容性包括散热片高度、以及多条同时使用时对工作频率的影响。初始分5分,散热片高度会挡散热器的扣2分,插满四条需要降频的视情况扣1-2分。

显卡:
因产品线特性,显卡的分类暂定为“用”与“玩”两大类。
显卡评分项目说明评分原则
综合品质产品规格、性能表现、超频余量,是否因过热或TDP限制降频而导致性能无法完全发挥产品未达到公版规格(包括GPU、显存频率,各接口,供电规格)的每项扣2分,超频余量性能提升不足5%的扣1分,出现过热降频或TDP限制导致降频的各扣1分。
散热能力正常运行游戏时的GPU温度、显存温度、供电温度显卡正常工作时GPU温度大于80度的扣1分,每高5度加扣1分,显存温度大于85度的扣2分,供电温度大于85度的扣1分,大于100度的扣2分,大于120度的扣4分。
使用体验风扇噪音、电感是否啸叫,风扇长度、高度、厚度和供电接口兼容性显卡正常工作时风扇噪音大于55dB的扣2分,每多5dB加扣1分。任何负载下出现电感啸叫的扣2分,兼容性不佳的每出现一处扣1分。
消费体验附件、功能软件、售后政策显卡附送附件不能满足基本需求、功能软件未达到宣传效果的扣2分,售后渠道不畅或质保期不足3年的直接1分。
特色体验软件技术、特色功能体验验证产品卖点,如只有公版特性的给2分,如公版特性都未能完全发挥的给1分。


SSD:
存储类产品与板卡类的特征有较多区别,家用、企业、商用对应本站分类如下:
家用SSD:用(低)/玩(中)/创(高)/奢(超)
商用SSD:用 (低+功)
企业SSD:算(稳)/云(容)/奢(耐)

具体评分方式如下:
家用/商用级固态硬盘评分项目说明评分原则
接口协议硬件接口和软件协议SATA+AHCI(mSATA、M.2) = 3分,  PCIe+AHCI(AIC、M.2)=4分,PCIe+NVMe(AIC、M.2、U.2)=5分
性能体验爆发和日常用性能PCM8评分为基准,4900以下2分,4900-4950的3分,4950-5000的4分,5000以上的5分。
负载表现稳定态和离散性能凡是用缓存加速的1分,没有的2分,离散性高低相差范围超过50%的1分,20%内的2分,5%内的3分,前后相加最高5分
做工用料产品硬件品质与搭配附件颗粒品质分1-4分,假标、无标等=1,三方封TLC=2,原厂TLC或者三方封MLC=3,原厂MLC=4,有附件(数据线,架子,增厚垫等齐全的+1分)
消费体验软件功能和售后策略标准工具箱+1分,增值功能软件+1分,售后政策3年给1分,5年以上给2分,保修方便的例如厂家直接接受返修的+1分
企业级固态硬盘评分项目说明评分原则
接口协议硬件接口和软件协议SATA+AHCI(mSATA、M.2) = 3分,  PCIe+AHCI(AIC、M.2)=4分,PCIe+NVMe(AIC、M.2、U.2)=5分
综合表现全局性能表现根据即将发布的PCEVA企业级SSD测试流程,会根据数据块大小,混合读写测试全局带宽,IOPS和延迟并判定评分
容量耐久最大容量和耐久度同系产品最大容量< 2TB的1分, > 2TB的2分。DWPD < 1的1分,DWPD 1 - 5的2分,DWPD >  5的3分
健壮程度产品硬件与固件品质颗粒品质:eMLC=3,MLC=2,TLC=1,固件保护特性例如完整PLP+1,有XOR的再+1。
消费体验软件功能和售后策略标准工具箱+1分,提供企业用管理和增强软件视功能+1或者2分,售后政策3年给1分,5年以上给2分

评分效果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6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az6338890 发表于 2016-3-6 11:16
cpu 算,云最高很明显不应该用i7开评级啊

算的话,用E5的很多吧,并且还有双路情况,应该允许x2

这个评分标准仅针对民用级桌面产品,E5和双路不在其内
3#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6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团结 发表于 2016-3-6 15:43
“用”分类中以i3最高性能处理器为5分,赛扬最低性能为1分,其余分布其间。

“玩、创、算、云”分类中以i7 ...

这个评分标准是希望能通过产品分类帮助消费者选择产品,而不是去计较那一分一毫性能的提升,文章里自然会有相关的性能测试,差距自然也会反应清楚。你说的按比例来打分会把问题复杂化,背离了这套评分系统的初衷。

现在很多网站有做天梯图,虽然能很直观反映出产品的性能,谁强谁弱,强多少,一目了然,对天天关注硬件的人而言无疑适合,但对于需要自己选产品的人而言,他们看了之后依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性能,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希望能通过这套评分系统解决“你到底需要什么”这一问题。

对于你说的问题,拿“用”来说,性能过剩的自然全是5分,这样就很好的反应了用户需求,因为谁都知道,对于“用”而言,i3和i7是没区别的。
4#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6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6 14:36
r大,有没有考虑将外观设计是否符合工业美学这一项评价标准也加入PCEVA产品评价标准之中? ...

你一天挂在嘴边的所谓工业美,到底是什么东西?我等你写一篇论文,写得好我给你3精。
5#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Y6-0785 发表于 2016-3-5 21:03
内存和显卡也可以有“奢”。
内存的“玩”主要看频率,D3-2133、D4-2666以上为“玩”,三星黑武士、镁光黄 ...

价格这东西,是人为操作的,属于主观因素,所以我认为不应以价格论分类,更不能因为价高就定位为“奢”,对于“奢”的定位,我认为还是以规格为主要衡量依据。

噪音的问题,容我再想想,我意见还是不要以瓦数分标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买个高端显卡噪音大一点也可以接受,而低端显卡就必须要求静音。

显卡PCB拉长这事,我认为不应扣分,毕竟这只是属于消费者觉得心理不舒服,属于主管因素,并非产品本身问题。当然如果是因为PCB拉长而出现的其他问题,比如导致PCB容易弯,或者装不下普通机箱的,另当别论。
6#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6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jie_chen 发表于 2016-3-6 16:55
消费者是说了不算的,厂商是考虑成本的,去看一下品牌机的主板,H61、H81满天飞。零售市场有多少散热器用PW ...

我们本来也没打算谈“性价比”,因为价格这东西本来就是主观因素。3960X刚上市的时候8000元,谁想到现在4年过去变1000元?我们的责任是评价产品,不做市场分析和预测。
7#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6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团结 发表于 2016-3-6 17:06
呵呵。。。你这么弄出来个不同分类不同评分我觉得失去了直观性,对于时间捉襟见肘的人们来说还是不适用。 ...

你觉得我是直接告诉你需要什么省时间,还是我告诉你哪个好哪个不好你自己决定省时间?
8#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Y6-0785 发表于 2016-3-6 23:44
接受R大的观点,不以价格论“奢”。那么,就规格而论“奢”,按我的理解,是指功耗高、用途特殊、日常实用 ...

内存我觉得当前市面上存在最好颗粒经过特挑而产生的型号,限量供应的,可以为“奢”,现在三星B Die挑出来的3600C16也都还算不上,而D3的HY MFR标3000以上的型号可以算。

显卡的问题就简单得多,我觉得卖信仰卖情怀的才能称为奢,例如Titan X和Fury X,或者一些奇葩堆料卡比如七彩虹的九段,也可以算奢,当然合理性另外说。常规的980Ti这样的虽然是高端毕竟还是定位为游戏卡,销量还都不差。


噪音的问题,100W以下的显卡可以考虑放低标准吧,毕竟150w都到970这样的级别了,以后显卡的功耗可能还会被限制得更加低。风扇停转现在已经很普遍了,但因为只是第一代产品这样做,很多厂商都把它宣传作为卖点,倒不能成为加分项目。在这个技术成为普遍应用之前,扣分也不合适。

评分

参与人数 1绝对值 +1 收起 理由
Y6-0785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9#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流火 发表于 2016-3-7 03:05
看到CPU不同类别评分标准不一样,那么是每个产品都要在这5个级别分别评分?
1:分类很好,建议增加一个排行 ...

建议2很好,我考虑一下这样分是不是“用”也要细分上网和办公,“玩”也要分玩的程度和方式,会不会把问题复杂化。

建议345,还是陷入了性能细分化的问题,之前那套评分系统品质取向其实已经纳入了你说的这些评估点,但今年改版这套评分系统主要是为了解决用户端选择性问题,所以我认为你说的这些细节,大多是局部性问题,难以定论或不能因为某些好或者不好的因素而决定一个产品的整体定性。你说的这些细节,都可以在评测文字中去体现,如非当前分类或评分项目中造成普遍影响的项目,则不用体现到评分系统上。
10#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al_wenxue 发表于 2016-3-8 07:31
主板供电设计满足CPU默频运行最大功率需求,芯片组基本规格做足,正常使用时元件发热正常,这三点都满足给5 ...

全日系=用料好这个观念应该纠正,那都是电解电容时代的观点。现在的固态电容首先不会爆浆,其次很少有出故障的情况。现在的主板大多用105度/5000小时的固态电容,日系台系都有标5000小时的,日系也同样有2000-3000小时,高端也有1万小时以上的,况且这些也都不是电容产品线里最高端的,那何谓用料好?何谓高端?如何证明台系同规格就不如日系?这些问题都无法回答的话,那么日系比台系好自然就成了伪命题,而且过去几年低端主板使用2000小时台系电容的经验已经完全足够为我们证明这个规格已经够用,5000小时其实都已经有富余。所以我认为一定不要被marketing statement给蒙蔽了,该做足的东西做足了就行。
11#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darkion 发表于 2016-3-8 08:01
对呀,既然都是工业产品,对于工业设计能不能也算是测评的一项呢,要是人机交互设备能不能把人体工程的加分 ...

工业设计对用户有用的部分可以算上,只是纯技术而论的工业设计,就没必要算进评分当中。对于前者你能否举些例子?
12#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主板测试方案细则。
13#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Y6-0785 发表于 2016-3-8 13:51
非超频主板指低端Z170吗?不然何来4.5G。
默频拷机是否用6700K(最高频的i7)?
...

非超频主板指除主打超频功能外的其它Z字头主板
默认是用6700K
14#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号跳蚤 发表于 2016-3-9 00:17
R大,我看有人在说保留评分制,你看能把这个图中分数拿部分做成gif类型的或者用什么方式让鼠标移上去就是评 ...

那要通过html实现,纯图片不能感知鼠标的。评分制是指以前旧的那套评分系统?
15#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apostle0000 发表于 2016-3-9 08:16
并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说Z97跟带K的更配,超频之类应该更合适,同样的有些85里的只有大板小板和mini的,针 ...

4790K配B85的也大有人在,他们认为跑默认已经够了,Z97纯属浪费钱。我觉得是否更配,要从客观上考量,存在即合理,不要有主管倾向性。
16#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yhhx 发表于 2016-3-10 17:43
我觉得可以再加个PCEVA的第七大特色分类——美   有些外貌协会的人救是以好看为第一要务  配置真是惨不忍睹 ...

美已经包含在主板的实用体验当中了,而且美这东西主观性也太强,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所以从客观来讲只能说是厂商专门为外观做了特别的设计,此项就该给分。另外3000多的电脑桌我也觉得很正常啊,毕竟桌子属于家装建材的一部分,跟电脑配件没得比。
17#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shandianleo 发表于 2016-3-15 19:01
产品先以大方向 消费类、工业类、企业类来分类,然后再以评分标准来评分,分数一致的以用户体验来评定(可 ...

本评价系统仅限于消费类。
18#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EYESX 发表于 2016-3-15 12:07
不是专做这行的··试着做了一个试试看哈·······
http://huaban.com/pins/644335488/

造型不错,不过我还是希望能有五边形雷达图。。
19#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EYESX 发表于 2016-3-17 00:59
我擦···传了一个晚上才传上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

造型不错,还有个小小的要求,不同产品五边形评分的项目名字不太一样,能快速载入excel文档的图表吗?
20#
royalk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EYESX 发表于 2016-3-17 12:20
我做的是Ai文件·······可以改成Excel文件上面的字都能改,输入数据雷达图就能自己变形

...

我是excel 2010,可以实现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