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标题: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三明治:超频三南海6(与U120E对决) [打印本页]

作者: royalk    时间: 2011-1-11 17:08
标题: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三明治:超频三南海6(与U120E对决)
本帖最后由 royalk 于 2011-1-11 22:12 编辑

虽然早在3个月前大家就已经看到了南海6的曝光图,但是超频三对新旗舰的散热性能精益求精,在不断改进之后,直到去年12月才正式放出了正式的南海6产品。
超频三这一次是头一回采用双塔散热结构,同时也是第一次放弃了HDT,让这个新旗舰改头换面。还记得09年夏天的Tuniq Tower 120 Extreme么?南海6和它有几分相似之处,但是,这一年多的经验让南海6的效能会比TT120E更上一层楼。

基本介绍
先来看包装:还是保持了蓝白色调,并且可以直接看到散热器本体


南海6支持目前市面上的所有主流平台,包括LGA1366/1155/1156/775和AMD平台
包装背面还用多国语言标注了南海6的基本规格
尺寸:161x137x102(mm)
净重:1040克
额定电压:12V 直流
额定电流:0.07-0.29±0.02A
风扇转速:800-2000RPM ±10%
最大风量:28-70CFM
噪音:18-38.5dBA±10%
轴承:液压轴承


南海6包装盒内的所有附件:散热器本体、扣具包、说明书,还有两条内存散热片,其实它就是超频三的内存伴侣R5。


南海6本体:采用6热管双塔交错式鳍片设计,整体镀镍,中置风扇。所以又称为“三明治”。


南海6顶部:风扇罩刻画出一个X字型,中间是超频三的LOGO。装在机箱里还是挺美观的。




南海6侧面:侧边鳍片全部封闭,但没有采用扣Fin,风扇罩也把双塔之间的侧边封闭,让内部形成笔直风道。


南海6细节:可以看到6条热管,和交错式鳍片。据说超频三这次为南海6的热管品控进行了特挑,因而效能提升也有这个因素的影响。而这种交错式鳍片在南海自立版上首次采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超频三这次在南海6上继续使用,鳍片和热管的连接依然是穿Fin。另外在出厂时底座上的扣具已经帮我们装好,它是可以两边摆动一定角度的。由于南海6的体积较大,这样设计在安装时会比较方便。

记得装好后要用附送的压条固定好扣具。这样扣具就不会松动了。


拆掉风扇罩,就可以看到南海6的双塔结构,它在向外的一侧是波浪形鳍片,向内的一侧,则是几乎平整的,只有一段稍微凹下去。




南海6底座:前面已经提到,超频三在南海6上首次放弃了HDT设计,而改用镜面的底座,这个镜面程度也非常光滑。


热管弯折部分,不可避免的有一点褶皱,但是从弯折的程度上看,已经超出了别的国内厂商的工艺水准了。

作者: royalk    时间: 2011-1-11 17:08
本帖最后由 royalk 于 2011-1-11 22:15 编辑

内存散热片
超频三这次随南海6附送了内存梳子散热片,它拥有磨砂质感,黑色喷漆

那么这个好处我就收下了,装上我的威刚2000X

装好之后的效果


兼容性
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南海6的热管排布方向和别的散热器不一样,是转所以扣具也要重新设计。但是,超频三这次在扣具上设计得并不令人满意,我个人感觉是“非常复杂”。本来底座已经去掉了鳍片变得平整,扣具的发挥空间其实就变得很大,完全可以效仿利民、猫头鹰、采融等厂商的扣具设计,他们的扣具都做得挺好。但是超频三的设计思维好像被全平台兼容底座所局限,南海6这次的扣具设计在原有的双层扣具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压条,虽然底座那一层的扣具有重新设计,但却不能在AMD平台上侧吹。并且,由于南海6的体积较大,在AMD平台上如果是隔着双通道的主板,将不能使用梳子内存。

不过,在X58平台上兼容良好


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7 920 @ 200x20
主板:Gigabyte EX58-UD3R
内存:承启 Apogee GT DDR3-2000
显卡:MSI R6850 CYCLONE PE
硬盘:西数 320G蓝盘
电源:安耐美冰核 REVOLUTION 85+ 1050W
散热器:超频三 南海6

测试条件:
室温:12度,裸机
使用硅脂:南海6原配硅脂
风扇PWM关闭

测试方法:
1.线性电压测试:
在第一组测试中,我把Core i7 920的频率固定到200x20也就是4GHz,电压从1.175v开始,每次加0.0125v,直到1.250v为止。在每个电压设定下均运行15分钟的Prime 95 Blend模式,在Test2开始时,打开AIDA64监控温度,并记录平均温度,到第15分钟时截图并把表面温度的记录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表面温度,四个核心温度的记录平均值再平均,作为最后的核心温度。这样我一共可以得到7组数据,每组数据应该会随着电压的提升而提升。在这组测试中,我会加入U120E的对比数据,为了保证测试的公平性,我在U120E上搭配南海6的原配风扇,并且在每一组测试时监控室温的变化,把软件记录的读数减去室温的变化值作为最后的对比数值。


2.热阻测试:
关于热阻的介绍,以及处理器表面温度数据的获得,大家可以看看石头老大发的帖子:http://bbs.pceva.com.cn/thread-626-1-1.html
另外关于处理器功耗数据的获得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之前我写的帖子:http://bbs.pceva.com.cn/thread-9057-1-1.html
在这里我继续采用他的方法做测试。同样通过线性电压测试中不同电压下的表现,每一组数据都记录一组热阻数据,看看热阻是如何变化的。

3. 双风扇测试:
由于南海6是中置风扇,它对两个塔的鳍片来说分别是吸风和吹风,那么吸风的一侧可能散热效果不是太好。不过南海6配了两套胶钉,而在双塔的外侧都是可以装风扇的,所以南海6理论上共可以装3个风扇。在这组测试中,我会对单风扇和双风扇测试,做温度差距对比。

4.AMD平台侧吹解决方案?
作者: royalk    时间: 2011-1-11 17:08
本帖最后由 royalk 于 2011-1-11 22:09 编辑

测试结果及结论

1. 线性电压测试:
线性电压测试:表面温度


线性电压测试:核心温度


结论:南海6在单风扇1850转下表现非常接近U120E,表面温度与U120E的差距在1度左右,与冰阵600的差距大约在0.6度。而核心温度与U120E的差距在2.7度左右,强于冰阵600大约1.2度。但是别忘了单风扇并不是南海6的最强效能,并且U120E搭配1800转左右的风扇已经能吹透,效能已经是比较理想的了,南海6能做到这样已经是很不错了。

2. 热阻测试



结论:由于热阻测试可以排除测试环境和测试平台的影响,一切数据都由硬件获得,因此数据可以直接对比。热阻的含义是“摄氏度每瓦”,也就是热功耗每提高1瓦,被散热的热源温度提高的温度值,这个数值越小说明散热能力越好。在热阻测试中南海6的表现不错,Core i7 920超频到4GHz的满载功耗随着电压的提升从135W提高到170W,而在这段功耗提升的区间内随着热管两端温差的变大,热管效率变高,热阻也在理所当然地随之变小。南海6的热阻从0.176℃/W降至0.163℃/W。而从之前石头老大的测试数据来对比,猫头鹰NH-D14的热阻为0.160℃/W,采融Megahalems搭配猫头鹰P12时热阻为0.163℃/W,搭配2000转暴力扇的热阻为0.140℃/W。所以从南海6的热阻数据来看,它已经有与国外顶级散热一较高低的能力。

3. 单风扇 vs 双风扇
由于南海6体积太大,三风扇装上去基本所有平台无法使用梳子内存,并且由于南海6每个塔的鳍片并不厚,其实比较容易吹透,我们只要在进风那一侧加一个风扇,即可得到比较好的效果。顺便把平台转到AMD平台侧吹,其实使用梳子内存也一样无法从前往后吹。
测试平台:
CPU:AMD Phenom II X6 1055T OC 4.05GHz
主板:Gigabyte 890FXA-UD7
内存:A-DATA Xtreme Series DDR3-2000X
显卡:MSI R6850 CYCLONE PE
硬盘:西数 320G蓝盘
电源:安耐美冰核REVOLUTION 85+ 1050W
散热器:超频三 南海6



先来看单风扇的,依然是南海6原配风扇,全速:


双风扇:表面低1.9度,核心低1.7度,这个提升其实并不大。


这个侧吹的方法,其实是用U120E的AMD第二版扣具,采用在U120E上不侧吹的安装方式来实现。但是注意,U120E的扣具底下是有一颗暗钉的,而南海6的底座并不像U120E那样有个凹槽。所以直接固定上去不但不稳定而且会伤底座,所以我找来一点缓冲垫垫在扣具和底座之间,而附送的内存散热片的导热贴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写在最后:
做工:南海6在做工上确实改进了不少。波浪形交错式鳍片显得很美观,风扇罩也很有霸气,热管的弯折也做得不错。底座抛弃了HDT的概念,采用镜面底座,而且镜面底座做得非常不错。不过鳍片上的凸点有点影响美观,建议去掉。做工上,我给南海6打9分。

效能:南海6作为超频三的新旗舰,它的效能对于国内的散热厂商而言,确实具有革命性的突破,虽然还与台系存在一定距离,但是这个差距已经很小。所以,在效能上,超频三做出的努力和进步值得肯定。这里可以给10分。

兼容性:在AMD平台不能侧吹,估计会成为南海6被玩家所诟病的一大因素。并且南海6体积庞大,想安装双风扇再装梳子内存变得比较困难。不过好在双风扇的效能差异并不大。兼容性只能给5分。

风扇:南海6的原配风扇,在全速运行时噪音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好在支持PWM,建议打开PWM调速使用。这方面给8分。

市场定位:目前刚上市,价格399元,有些偏高。希望过一阵子能降下来,如果能降到280元附近,性价比就会比较理想。目前的价格,性价比我给6分。
作者: 世纪冰雷    时间: 2011-1-11 17:53
坐等测试数据。巨型双塔山啊。
原来高产R和OC3也有一腿。。。
作者: wgs2llz    时间: 2011-1-11 19:12
神速啊!呵呵
作者: smatk768    时间: 2011-1-11 23:06
回复 7# 112777013


   南海6确实有很多可以吐槽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当然价格方面目前确实不太给力,不过考虑到OC3的价格策略 肯定会降的。
作者: jasu30    时间: 2011-1-11 23:07
R大和谁没一腿。。拜读精华~
作者: 大笨蛋熊熊    时间: 2011-1-12 00:54
看了就得回复 内存梳子 不错的我有
作者: adan88    时间: 2011-1-12 16:15
...价位高了点哈
作者: DR.tang    时间: 2011-1-12 16:31
风冷不关注。
作者: 世纪冰雷    时间: 2011-1-12 16:40
我只能说U120E真NND是神器。。这么多年被群P都毫不逊色。。
作者: 大D来了    时间: 2011-1-12 16:56
除了样子,没有实际优势...
作者: dodo168vip    时间: 2011-1-12 18:21
ocp那边拿到的样品?
作者: royalk    时间: 2011-1-12 18:24
ocp那边拿到的样品?
dodo168vip 发表于 2011-1-12 18:21

必须不是
作者: dodo168vip    时间: 2011-1-12 18:24
真是杯具,连PK冰阵600都没啥优势。
作者: dodo168vip    时间: 2011-1-12 18:27
必须不是
royalk 发表于 2011-1-12 18:24



    南海6看来效能确实比较杯具
作者: royalk    时间: 2011-1-12 18:28
南海6看来效能确实比较杯具
dodo168vip 发表于 2011-1-12 18:27


效能还算凑合吧,只是不值399这个价格。。
作者: dodo168vip    时间: 2011-1-12 18:36
效能还算凑合吧,只是不值399这个价格。。
royalk 发表于 2011-1-12 18:28



    399这价格基本没销量,对目前4XX的顶级风冷毫无压力,价格砍掉1/3,260左右还可以考虑。
作者: royalk    时间: 2011-1-12 18:40
399这价格基本没销量,对目前4XX的顶级风冷毫无压力,价格砍掉1/3,260左右还可以考虑。 ...
dodo168vip 发表于 2011-1-12 18:36


应该会降下去的。。上市初期虚高,可以理解。。
作者: tangti02    时间: 2011-1-12 22:32
这样看起来~~~超值版必须出了~~~
作者: jeffrey913    时间: 2011-1-13 03:51
价格 不给力啊
全新U120E都 不要这么贵
作者: jacklin78    时间: 2011-1-13 18:17
本帖最后由 jacklin78 于 2011-1-13 18:19 编辑

效能 小失望 。
A平台兼容性不好
性价比 没有。
作者: 诚实的旦旦    时间: 2011-1-16 10:33
国货当自强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1-1-18 07:44
对于这种散热片面积大的产品,在夏天优势会比较明显,可以看到随着功率的提升热阻呈降低趋势,也就是还有很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南海6推出的时间有点不太合适,嘿嘿
作者: lk111wlq    时间: 2011-1-18 14:04
純粹吐槽  。 。
作者: soleck    时间: 2011-1-22 18:43
好安装吗?要求主板不拆,直接拆散热,现在用南海5超值,可以达到
作者: royalk    时间: 2011-1-22 18:58
好安装吗?要求主板不拆,直接拆散热,现在用南海5超值,可以达到
soleck 发表于 2011-1-22 18:43


这货不拆主板有点难下手
作者: xiaomudou    时间: 2011-2-2 13:51
就是价格太高了。
作者: quanx    时间: 2011-2-19 16:24
这个价钱实在不给力!
作者: readium    时间: 2011-3-30 17:42
有热阻曲线。真好。LZ万用表挺高级。一直买不到小型化的一根细丝的K型热电偶接万用表。
作者: 蓝罂粟    时间: 2011-4-3 11:34
超频三的做工的确有进步,扣具还是不太给力!
作者: 小夜叉    时间: 2016-11-8 10:22
现在这货的库存价格不错想买个玩玩,毕竟大霜塔什么的没有全镀镍实在蛋疼
作者: hhm73    时间: 2016-11-8 12:43
放弃了HDT可以考虑
作者: 迷途小书童    时间: 2016-11-17 16:16
好一记洛阳铲

作者: 反清复明    时间: 2016-11-17 17:33
和楼上一起来盗墓




欢迎光临 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https://bbs.pceva.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