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yuese 发表于 2016-9-24 23:32

SM2256方案写放大计算的问题



随着低价低品质的TLC颗粒普及,支持LDPC的SM2256主控成为知名品牌SATA接口中低端定位SSD的香馍馍。(由于SMI开卡工具的泛滥,支持的颗粒种类繁多,不厚道寨牌会直接给你拆机2246EN+拆机/打磨假标颗粒赚取更多利润差)

理论使用SLC缓冲区优化的固件方案,内部SLC和TLC的P/E就应该分开计数。



例如上面这颗Biostar G300系列SSD,采用的就是SMI2256方案,虽然厂商给出明确的TLC磨损Smart信息,但是却没有SLC部分磨损的信息,这就给写放大计算上的严谨性带来了挑战,一般来说用户会认为把图中F5/F1就是写放大(NAND总写入量/主机请求写入量),其实并不完全准确。

甚至不少用户可能会发现自己的SM2256主控方案SSD,主机写入量大于闪存写入量的情况,但是SMI主控并没有数据压缩支持,觉得很迷惑,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个问题,下面针对Transcend SSD220S系列240GB SSD进行写放大测试,这颗SSD采用的是SM2256搭配美光B95(16nm TLC)。







对这颗SSD进行持续128KB的写入,测试15分钟观察速度和写入量。







因为数据会先进入SLC缓冲区,再被释放到TLC数据区,等于写了2次,因为是持续写入,所以写放大接近2。

连着验证3次,均是如此。







接下来通过内部指令,激活强制SLC模式验证,依然是持续128KB写入15分钟。







可以发现SMI固件层把SLC缓冲区当做临时存放区,写入的数据量不计入NAND总写入量(除非这些数据继续被搬运到TLC数据区),这就会对写放大验证产生比较明显的干扰了。

所以搭配TLC颗粒的SM2256方案SSD写放大如何计算才准确?我也不知道。{:6_243:}




ice_xd 发表于 2016-9-25 00:10

请问浴大,“通过内部指令,激活强制SLC模式验证”是怎么回事?能否使整盘的所有空间都强制使用SLC模式(同时使用TLC颗粒的情况下,可用容量变为1/3)?如果可以的话,倒也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玩法。

fjzjk1 发表于 2016-9-25 09:34

233333.我也不知道。
不过把slc写入量不算主机写入量.........

laress 发表于 2016-9-25 11:04

求强制slc方法

az6338890 发表于 2016-9-25 12:05

slc的基本都没法算吧...

zhangnuannuan 发表于 2016-9-25 13:17

网上一直没有看到SSD220的拆解,感谢浴室的分享,看来这款产品在现在SSD都普遍涨价的大环境下可以做到底价销售(差不多和寨厂一个价格了)还是可敬可贺的。

马克吐槽 发表于 2016-9-25 19:33

SLC缓存的全部扔掉写入TLC才计入的意思?固件就是这样还是厂商可以自己定义?

yhhekeda 发表于 2016-9-26 08:51

创见这款的方案跟英睿达bx200不是一样的吗,不知道有没有人测测bx200,看看固件有什么不同,嘿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SM2256方案写放大计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