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从数学角度谈谈为什么AS SSD Benchmark跑分无意义

[复制链接]
41#
仙賢戀軒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21:16 | 只看该作者
Pale_Cheung 发表于 2013-5-19 20:50
6组有效就够,高数学的好可以用行列式。

如果还给老师了,那就慢慢的消元法吧。 ...

其实消元法更快你信么

Cramer要6阶行列式。。。会算死人的。。。

42#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5-19 21:17 | 只看该作者
Windyson 发表于 2013-5-19 21:05
其实硬盘性能就是看大文件读写和小文件读写再加上延迟时间的情况

文件读写性能是很难有量化对比标准的,因为硬盘本身并没有文件的概念。硬盘只认识数据,并不认识文件。文件是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才认识的概念。

以我所知,目前也没有磁盘测试软件是测试文件读写性能的,实际测的都是数据读写性能。
43#
仙賢戀軒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21:25 | 只看该作者
mustardgs 发表于 2013-5-19 20:41
0.1,1,1
多脑残的权重啊

其实吧,只要是线性关系,估计都好不到哪里去
44#
mustardgs 发表于 2013-5-19 21:29 | 只看该作者
仙賢戀軒 发表于 2013-5-19 21:25
其实吧,只要是线性关系,估计都好不到哪里去

话说 不是线性的话还能反推算法吗
45#
仙賢戀軒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21:31 | 只看该作者
mustardgs 发表于 2013-5-19 21:29
话说 不是线性的话还能反推算法吗

当然能。

但是需要大量数据

46#
Pale_Cheung 发表于 2013-5-19 21:32 | 只看该作者
仙賢戀軒 发表于 2013-5-19 21:16
其实消元法更快你信么

Cramer要6阶行列式。。。会算死人的。。。

matlab 好像可以直接可以解?
好久没用了。
47#
yddzhandao 发表于 2013-5-19 22:26 | 只看该作者
线性回归什么的都忘光了!
48#
keeper 发表于 2013-5-20 01:26 | 只看该作者
newcob 发表于 2013-5-19 01:58
个人认为,4K读+持续读对家庭用户的影响最大,写的影响不大(当然也不能差得太离谱),QD64更是几乎不用考 ...

我有个朋友也是搞网吧工程的,他说他搞的那些,回写最多的尺寸不是4K,是64K。
49#
showp1874 发表于 2013-5-20 10: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不说话!
50#
newcob 发表于 2013-5-20 13:28 | 只看该作者
keeper 发表于 2013-5-20 01:26
我有个朋友也是搞网吧工程的,他说他搞的那些,回写最多的尺寸不是4K,是64K。 ...

这个倒没怎么关注,只知道回写盘上基本都是小文件读写,IOPS的需求比持续读写速度要高~
51#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5-20 13:42 | 只看该作者
newcob 发表于 2013-5-20 13:28
这个倒没怎么关注,只知道回写盘上基本都是小文件读写,IOPS的需求比持续读写速度要高~
...

小文件读写并不完全等同于随机或持续数据读写,这点是需要区分清楚的。硬盘不会有文件的概念。
52#
unicornsy17 发表于 2013-5-20 14:04 | 只看该作者
我就用AS来检测2个OK的……
53#
sk1215001 发表于 2013-5-20 17:15 | 只看该作者
我表示我只看懂一星半点
54#
gmx168 发表于 2013-5-20 17:44 | 只看该作者
一句话总结~~~加权系数配置不科学导致分数失真
55#
zzzasd1 发表于 2013-5-20 18:26 | 只看该作者
hyqb 发表于 2013-5-19 15:33
虽然说家用环境很难打到QD64
但在运行一些大型软件时还是能用上较高的QD

恩恩恩,比如as ssd可以用到qd64...........
56#
newcob 发表于 2013-5-20 20:20 | 只看该作者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5-20 13:42
小文件读写并不完全等同于随机或持续数据读写,这点是需要区分清楚的。硬盘不会有文件的概念。 ...

这里用“小文件”确实不合适,或许用“小片数据”更贴切一点~
57#
沉默的海龟 发表于 2013-5-21 09:0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几年大学没白念啊
58#
cwjragnarok 发表于 2013-5-21 10:07 | 只看该作者
但是我有疑问了,家用还是能用到qd4左右的。那么qd64高我能否理解成每个队列深度提升的幅度会比qd64低的高呢?
59#
peng 发表于 2013-5-21 12:27 | 只看该作者
太牛B了  看不太懂
60#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5-21 13: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ames007ss 于 2013-5-21 13:15 编辑
cwjragnarok 发表于 2013-5-21 10:07
但是我有疑问了,家用还是能用到qd4左右的。那么qd64高我能否理解成每个队列深度提升的幅度会比qd64低的高 ...

单纯的从理论上面说,你的说法并非不正确。

http://www.pceva.com.cn/article-1357-3.html
http://www.pceva.com.cn/article-1357-6.html

从PCEVA的一些评测成绩可以看出,一些情况下是符合你的说法。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你甚至可以直接把单QD成绩乘QD深度(QD4就乘4)来得知特定QD深度的理论性能

但要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理论性能,不是实用性能,例如以开车为例,你买的法拉利极速可以达到300km/h,这是这车的理论速度,但若你在大塞车的马路上开它,那你的实用速度很可能只有3m/h;换一个例子,一条生产线理论上每天能生产最多10000件产品,但你每周最大的销售能力只能卖出30000件产品,那你实际只要让这生产线每周生产出3万件产品即可,而不是生产出7万件,多余的4万件生产力于你以言并没有办法利用。

现在相信你应该能明白,理论性能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性能,这是两回事,理论性能只等同于实际可用的最高性能,而实际使用性能,你可以参考评测内PCM7的测试成绩,PCM7所获得的成绩与理论成绩的差距,就是实际使用性能和实际可用最高性能的差距(这里指的是一般的家用环境条件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