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2-25 22:35

Orange_ou 发表于 2013-2-25 22: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这个也是,32位跟64位的都这样。。。。。。。。。

你的平台是?

Orange_ou 发表于 2013-2-25 22:47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2-25 22: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平台是?

如图。。。。。。win7 sp1 X64

mithras 发表于 2013-2-26 10:01

我的也是。更新了还是原来的算法,小于1

i7 2670的笔记本平台。hm67芯片组,微软驱动。Win8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2-26 16:15

mithras 发表于 2013-2-26 10: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也是。更新了还是原来的算法,小于1

i7 2670的笔记本平台。hm67芯片组,微软驱动。Win8 ...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找到的台机平台,写入量计算都准确,而这边你们3位笔记本平台的则都不准,暂时看起来,似乎跟平台有关。

wolfinchina 发表于 2013-2-27 21:31

感谢贴主,受教,多谢{:1_465:}

qinshanchao 发表于 2013-2-28 08:53

原来这样。。。。。。。

wangchao10010 发表于 2013-2-28 20:46

弱弱问下现在M5S还能刷成M5P吗?

ilywang 发表于 2013-3-5 22:38

版主真厉害,这都能找出原因

fengyunsnake 发表于 2013-3-15 00:02

我这也是这种问题,能解释一下F1,F2的含义及计算公式吗?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3-15 00:03

fengyunsnake 发表于 2013-3-15 00: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这也是这种问题,能解释一下F1,F2的含义及计算公式吗?

主机读写计算单位是32MB=1

drbu 发表于 2013-3-15 08:53

请给我的硬盘把把脉

kingbill 发表于 2013-3-15 18:05

我也是笔记本,写放大也<1,版本是5.4.2的

yuan18 发表于 2013-5-12 11:22

看了lz的理论,我用AS SSD Benchmark1.7测试了我的m5s-128g。平台是thinkpad w530 win8 pro-x64-中配,下面附图,一张是测试前所测,一张是测试后,AS SSD Benchmark1.7确实是写入5G,但是SSD实际(NAND)量和主机写入的整体数据还是不相同,但都是写入的5G,CrystalDiskInfo5_6_0ShizukuX64应该最新版,所以我大胆猜想:之所以两个写入整体数据不同,可能是CrystalDiskInfo新版只读取使用新版CrystalDiskInfo后写入的数据,而之前没有改变算法前的老版本所产生数据只是简单加上去,所以产生了现在两个写入数据相同而整体数据不同的客观事实,不知我说清楚了没有?大家探讨!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5-12 16:31

yuan18 发表于 2013-5-12 1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了lz的理论,我用AS SSD Benchmark1.7测试了我的m5s-128g。平台是thinkpad w530 win8 pro-x64-中配,下面 ...

你要知道,SSD本身是存在WA(写放大)的,除非是如SF这样具备压缩能力的SSD,否则WA一定大于1。

你的M5S应该是新版,所以NAND写入是被算少一半的。测试前按你的数据换算,颗粒写入量是900.375GB,测试后则是910.125GB,测试前被记录的主机写入量为674.46875GB,测试后是679.59375GB,主机写入量这数据是没出问题的,所以能看到测试后的写入量数据是增加5GB,但我不清楚你的盘的状态,如果盘在你测试时同时正好执行了GC操作,那仅就此次测试而言,WA达到2是很正常的。

若假设你的主机写入量记录是完全正常没出过问题的话,以910.125/679.59375算,约等于1.34的WA,写放大也完全正常。CDI显示的写入量数据,完全只是根据程序内既定的计算公式来对相应的SMART数据进行换算而得出,由于M5P和M5S前后都更换过颗粒,CDI所用的颗粒写入量计算公式内有参数发生了变化,但CDI未必能完全正确识别这种变化,所有某些平台上就出现了颗粒写入量不正确的现象。

CDI本身并非驱动级的专业软件,它并没有办法监控用户对硬盘的读写操作,它只是对硬盘提供的SMART数据进行了适当的翻译显示,让我们更容易看懂而已,如果它对数据的识别发生错误,那显示给我们的数据也就都会出错。

yuan18 发表于 2013-5-12 20:33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5-12 16: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要知道,SSD本身是存在WA(写放大)的,除非是如SF这样具备压缩能力的SSD,否则WA一定大于1。

你的M5S ...

你的测算,颗粒写入量是900.375GB,个人感觉不太可能,我的盘刚买不到1月,也就20天多点,我是正常使用的,平均每天45g左右的写入量是完全没有可能的,我自己使用`频率`我是知道的,我估计是不到700g的写入量,和host写入量应该差不多。至于你提到的-执行了GC操作,我不懂,也不知道是否执行过。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5-12 21:18

本帖最后由 James007ss 于 2013-5-12 21:21 编辑

yuan18 发表于 2013-5-12 20: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测算,颗粒写入量是900.375GB,个人感觉不太可能,我的盘刚买不到1月,也就20天多点,我是正常使用的 ...
你需要注意,900G不只是你本身使用时造成的写入量,这个写入量是包含SSD本身内部其它操作,对颗粒造成的写入量的,所以如果对SSD的写入量很感兴趣,想要钻研,就必需要理解WA的意思。

关于WA,你可以参考这个页面:
http://www.pceva.com.cn/topic/Plextor/index-jc-7.html

主机写入的写入量才能算是你使用所造成的写入量,从CDI的数据来看你的盘是不到700G。

另外不存在没有GC(垃圾回收)的闪存存储产品,没有GC的闪存存储产品根本不可能被正常使用。关于GC、WA等等概念,你可以参考上面连接的专题各项基础知识内容,都有清楚的说明。

yuan18 发表于 2013-5-12 21:29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5-12 2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需要注意,900G不只是你本身使用时造成的写入量,这个写入量是包含SSD本身内部其它操作,对颗粒造成的写 ...

学习中,不过非专业我来说有点难,呵呵!

michelelee 发表于 2013-5-12 22:08


版主帮我的硬盘把下脉,我的放大也小于1了?平台是3770K+M5F。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3-5-12 22:09

michelelee 发表于 2013-5-12 22: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版主帮我的硬盘把下脉,我的放大也小于1了?平台是3770K+M5F。

CDI显示的NAND写入量需要x2。

evenfive 发表于 2013-6-26 17:46

tiebingli 发表于 2013-2-25 19: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的,请楼主大人指教

咦。。这个sl410的配置为毛和我以前那台sl400完全一样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CDI浦科特M5系列SSD写入量数据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