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心得】研究了段时间,最终选择NZXT H2/白金静蝶500W/HR0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点击数:8470|回复数:27
本帖最后由 phk.cn 于 2012-9-11 13:25 编辑

实在是受不了之前的老机的嗓音和灰尘的侵袭,所以决定换个机箱和升级。

期间在网上搜索和研究了很久,包括没少看本论坛的相关文章,个人觉的这里相比其他网站的测评和观点水份较少,能更相对客观,而且有不少测评和理论依据。

用了4年的老机平台的CPU是intel X6800,双核2.93Ghz,常用FF14开多标签,在WIN7下能明显感觉到这个CPU已经很吃力了,动不动就100%和卡顿。虽然这块CPU没锁倍频,但我不喜欢超频。大部份时间也不需要高频应用。搞的又热又高功耗,让CPU透支体力,个人认为没什么好处。

老平台上的X1950Pro是最大的噪音源,早先这显卡上的那个AC龙卷风扇还是相当安静的,但现在风扇老化一开机就响。
(还有一块G80 8800GTS 640M,这玩意儿真心很热很热,而且耗电量大。再加上我不怎么玩游戏,用段时间干脆拆下来了。不过这块显卡的2D效果真心不错,因为有段时间我一直用CRT来做图)

这次升级,我考虑平时游戏时间少,95%的时间都用在浏览网页、视频、工作上面,所以干脆就不要显卡了,就用集显。

4年都没怎么关注过硬件方面的信息,又要重新研究,真的很费脑子,众说纷云,而且每一个硬件在网上都有不同的说法,但我觉的人云亦云的多,真正有使用经验和理性的观点很少。在各种论坛,有些正确的观点反倒是某个不知名ID的一句话。

所以最终选择的配置是:



机箱: NZXT H2
价格便宜量又足,最重要的是它的外观非常符合个人的审美,而且都带好风扇和调速器,还有隔音棉和防尘网,省心省时!



电源:振华白金静蝶500W
80Plus白金认证,无风扇,符合我对安静和节能的要求。
我对电源了解不多,但我相信一分钱一分货,整机再省也不能省电源。硬盘挂掉,除了硬盘本身的问题以外,多半是电源造成的。
让我意外的是,网上关于这个电源的使用心得极少。对于电源我不追求高功率,因为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整机我用工具实测过,真心用不了多少功率。反倒是现在流行标注800W、1000W却没多少通过80PLUS银牌以上认证的电源倒让我觉的怀疑。我觉的现在很多人都被误导了。
研究这款电源时,除了测评,我在网上找到了几个值得可信的观点(其实也就是某不知名的ID的几句话和回贴):
“...用了一年,稳定,持续观察中..”
“...开机很久,手摸也是微温..”,
“...安装顶部铝散热片实际上都没什么必要,只是为了做余量...但我本人还是喜欢这种谨慎的设计态度...”
“...很少有人发现这款电源的价值...”



散热器:HR-02
永远都不想再清理CPU风扇上的灰尘了,清一次恶心一次。
这款散热器让我眼前一亮,通过搜索得知,不超频、机箱有一定的风道、不需要加风扇也可以把I7 CPU压在一个合适的温度。
所以也没怎么多想直接就决定了。


其它:
CPU:i7 3770
不带K,个人从来不超频,一直原频应用,另外VT-D也是项实用的技术。
主板:技嘉Z77X-UD3H
虽然按“高手”的观点,用这个主板就得配带K的处理器,但我真没发现市场有什么不支持超频用料和功能还好的主板。而且之前的技嘉965P-DS3也很稳定的运行了4年,让我对技嘉很有好感。
内存:芝奇8G DDR3单条 X 2
不是假的,能稳定就行,其它的没什么要求。
声卡/耳机(原平台):创新X-Fi Titanium HD & 森海塞尔HD598
显示器(原平台):惠普ZR24W IPS 图形工作站显示器,24",16:10,1920 x 1200。
不用校色颜色就很准。
鼠标(原平台):罗技G9X
键盘(原平台):樱桃G80-3000青轴
硬盘(原平台):镁光M4 128G SSD + 希捷320G + 希捷2T x 2
椅子(原平台):Ergohuman金豪B01
长期坐着,好椅子对身体是很重要的,坐了3年,网面也没凹陷依旧舒服。

包装



实测:
首先完全无声非常安静,其次未开空调,开机7小时,手摸散热片仅仅是微温。
超高的转换效率降温效果明显。怪不得根本就不需要散热风扇。验证了我之前的判断。
接下来就看稳定性如何了。



线



另一面



换下来的老电源,航嘉冷静王至尊版,十分稳定和安静的运行了4年,除了里面有很多灰尘。



主板和CPU



另一面



上好HR02散热器后。安装这个不难,像我这种从来没装过第三方散热器的人也能轻松上手。



安装完成
这次安装NZXT H2最痛苦的就是那个硬盘架,简直是要人命,手都被搞的很痛。
又是搜索又是查资料,最终自己搞明白了安装硬盘架最好的方法:
1、参考某论坛网友的意见,先用H2自带的手拧螺丝拧进硬盘的螺丝位,直到能很顺利的让手拧螺丝滑进滑出。相当于把硬盘螺丝孔变大点,以适应H2硬盘架胶垫上的那个凸钉。
2、再将H2硬盘架胶垫上的凸钉卸下来,插到硬盘螺丝孔,让其能够顺利的出入。
3、然后再将硬盘安装到硬盘架上,此时胶垫上的凸钉就可以很顺利的塞进硬盘位。
4、万万不要上硬盘架下面的螺丝用来固定硬盘,这个绝对是脑残设计,并且也是为什么硬盘架安装后拿不出来最大的原因!因为上了螺丝后,就会使硬盘架前面的那个卡槽无法向内收缩,导致卡在那里无法向前抽出!我第一次上好螺丝后就卡在那里拿不出来了,最后用暴力把它从后面给硬推出来! 现在不知道不上下面的螺丝会不会让硬盘有共震之类的问题,但目前看起来硬盘在上面还是很稳的。

不怪有人说H2的硬盘架设计绝对是反人类的。



另一角度



内部



上面



正面,不贴点东西,显的正面很呆板,贴上后感觉好多了



后面,只用DisplayPort接口,其它给罩上。



电源的位置,完全无声。



顶部的热插拔硬盘位,很方便,开启BIOS中的热插拔,在WIN7里随用随插



上机运行时的前置风扇,一档很安静



显示器 & 键盘



手柄和鼠标,偶尔玩的游戏就是模拟器,FC、SFC、街机模拟器之类的,无线手柄很方便。
PC游戏最常玩的就是NFS9和COH,让我难以置信的是i7的HD4000集成显卡跑起来居然还可以,CPU集显真有巨大的进步。



常年听音乐,很喜欢创新X-Fi Titanium HD这一代回归2.0音乐卡的本质,就像回归了创新AWE64 GOLD时代。音乐模式,开启精确位播放下声音细腻而干净。
多声道对于我没什么意义,听音乐也用不到。



原来平台上的M4 128 SSD。
老平台主板只支持到SATA2,但是换上M4后依然能感到质的飞跃。
以至于这次升级后,在开机、关机、启动软件的速度上觉的和原来差不多。
升级为SSD硬盘的速度感绝对比换CPU要来的更直接。





附上平时使用时的温度记录,此时,H2机箱风扇速度1档,室温29.8度



运行2个小时以后,其间就是用FF14开多标签页(27个标签)同时一直用迅雷全速下载,用Foobar2000听音乐。



持续运行6小时44分以后,只启动了迅雷下载,温度不会太高。
手摸白金静蝶500W电源的散热片,依然微温,人类手心的温度一般是30度左右,而我只感到微温,可见电源已经足够凉快。





整机开机后,几乎静不可闻,总算安心了。

希望能给大家装机和选择配件提供参考和帮助.

评分

参与人数 3活跃度 +15 收起 理由
ahfncj + 5 很给力!很详细
乞丐 + 5 最好给个游戏温度测试
liwenchao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2#
jaey 发表于 2012-8-18 12:4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用的h2机箱。个人感觉
1、螺丝很难拧。
2、安装硬盘/ssd,我没用H2自带的手拧螺丝,用硬盘架下面的螺丝来固定硬盘/ssd。

另外,楼主你机箱风扇调速线是如何接的?我就没找到机箱风扇调速线。。。
3#
phk.cn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12:49 | 只看该作者
jaey 发表于 2012-8-18 12:44
我也用的h2机箱。个人感觉
1、螺丝很难拧。
2、安装硬盘/ssd,我没用H2自带的手拧螺丝,用硬盘架下面的螺丝 ...


这个机箱到时,我看到线都已经接好了。空着未接的有2个4PIN电源接口,1个和接风扇一样的小电源接口。

只要再把空余的那两个4PIN 电源接口(一个是顶部SATA热插拔电源,一个是风扇电源)接上电源就OK了。

至于剩下的那1个和接风扇一样的小电源接口,我没接。

至此就可以用调速器同时控制H2自带的三个风扇了。

4#
liwenchao 发表于 2012-8-18 13:04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早期的双核cpu快不行了。
硬件发展了。
5#
phk.cn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13:14 | 只看该作者
liwenchao 发表于 2012-8-18 13:04
看来早期的双核cpu快不行了。
硬件发展了。

是的,用X6800时,我从XP换到WIN7后能明显感觉系统有点慢了,并不像网上所说是变快了。

老平台是也是8G内存,和内存关系不大,重点还是在CPU上。
6#
ahfncj 发表于 2012-8-18 14: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很用心  图片拍的也不错
7#
phk.cn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14:49 | 只看该作者
ahfncj 发表于 2012-8-18 14:46
楼主很用心  图片拍的也不错

谢谢
8#
csnumb 发表于 2012-8-18 16:3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米人,同时写的好认真,过来学习了。

9#
oys 发表于 2012-8-18 17:30 | 只看该作者
通用h2,除了硬盘架真心变态,其他都还好~
10#
YDestinyD98 发表于 2012-8-18 20:42 | 只看该作者
硬盘位这么BT?
11#
phk.cn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2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hk.cn 于 2012-8-18 23:26 编辑

多谢LS几位回复~

我认为硬盘位可以用BT二字来形容,不过参考上面我写的心得,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费点时间罢了。

另外给我评分的那位ID为“乞丐”的朋友.. 我真没有多少想玩大型游戏的心情,只能等有机会再跑大游戏试试看了,总不能玩个FC模拟器来测温吧,哈哈


另外,如果将来想插块显卡,我非常喜欢下面这款:

蓝宝石 HD7750 ULTIMATE 1GB GDDR5 静音版显卡




个人认为这块显卡在静音、功耗、性能,三者之间有着完美的平衡。

相关测评:
http://www.expreview.com/19746-all.html

但目前为止该显卡未在国内上市,看了下amazon上的价格是$149.99,即使国内上市价格应该也不会越过1K。

该显卡非常适合HTPC、偶尔玩玩游戏、工作时间大于游戏、在乎静音,并且对于清理散热器灰尘深恶痛绝之人。

个人认为显卡发展至今,越是高端显卡,越是根本不考虑那破散热器将来的清理问题,完全是给人找罪受。

如果有人能在清理这东西时产生所谓DIYer特有的快感,当我没说...

12#
七弦吹毛 发表于 2012-9-5 04:42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不是前置USB3.0口得拖一条线到后面主板上?
13#
hsw0826 发表于 2012-9-8 09: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哈、本身DIY就得随心所欲、不错、不错
14#
空闲逛 发表于 2012-9-11 12:54 | 只看该作者
白色H2顶一个。
15#
phk.cn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3:26 | 只看该作者
七弦吹毛 发表于 2012-9-5 04:42
还是不是前置USB3.0口得拖一条线到后面主板上?


不需要,那是老版本的,新版本是内置插在主板上的~
16#
phk.cn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3:45 | 只看该作者
hsw0826 发表于 2012-9-8 09:47
支持哈、本身DIY就得随心所欲、不错、不错

正是~ 深入的东西 我也不太懂 简单搞搞就OK了
17#
phk.cn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3:45 | 只看该作者
空闲逛 发表于 2012-9-11 12:54
白色H2顶一个。

恭喜~ 赶上特价 实惠啊
18#
lygccwx 发表于 2012-9-11 2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ygccwx 于 2012-9-11 21:20 编辑

我确定买H2 真漂亮~~ 上大板小板都可以~~~~~~~~不知道楼主背后走线方便?方便上个背后走线图!!
19#
phk.cn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08:54 | 只看该作者
lygccwx 发表于 2012-9-11 21:16
我确定买H2 真漂亮~~ 上大板小板都可以~~~~~~~~不知道楼主背后走线方便?方便上个背后走线图!!
...


我不太会理线,嫌麻烦,所以基本上把那堆线塞在那里就完事,即使这样,盖上侧板也没什么问题。

除了我堆的线多的地方,侧板的隔音棉挨上会觉的稍有点挤。但换成会理线的人,这些就都解决了,因为走背线的空间还是挺宽的。

图就不上了,我自己都觉的惨不忍睹啊。
20#
zxy2000721 发表于 2012-9-13 19:11 | 只看该作者
显卡散热和CPU散热冲突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