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敌方已团灭!锐龙 9 5900X、锐龙 7 5800X处理器首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橙黄鼠标 发表于 2020-11-5 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26052|回复数:34
前言
10月9日,AMD正式发布Zen 3架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核心代号Vermeer。AMD将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游戏处理器”,继“多核心翻盘”后,AMD又一次瞄准了单核心性能,并补上Zen 2架构的最后一个短板,大幅度提升游戏性能表现。



Zen 2到Zen 3架构的升级,我更愿意用“一处的不同,是处处不同”来形容它。表面上看,Zen 3架构最重要的升级是CCX部分的设计,从每CCX 4个核心升级到每CCX 8个核心,此为“一处的不同”。而实际上CCX结构的改变,带来的好处是每核心可访问三级缓存容量翻倍的提升,同时降低核心访问缓存数据的流水操作数和延迟,提高每时钟周期流水线的效率。除了CCX结构和缓存结构的改变,Zen 3架构还带来了执行引擎、前端设计以及加载/读写单元的架构改良,AMD表示这带来了19%的IPC性能提升,这是“处处的不同”。



百分之19的IPC性能提升并非部分玩家以为的同频下的单核性能提升,IPC指的是 Instructions Per Clock(每时钟周期执行指令数),可以理解为每个时钟周期,处理器能执行更多的指令或处理器能处理更复杂、更多的工作。它并不直接等于性能的提升,但在一些合适的工作负载中,性能提升可能会远超19%。Zen2架构相比前代Zen +架构的IPC提升是15%,而Zen 3架构是19%,也就是说,在Zen 3架构上,我们将迎来比Zen 2架构更可观的性能提升。



Zen 3架构细节

这是Zen 3与Zen 2架构的概览图,AMD在Zen 2架构已经十分完善的基础上,对前端、分支预测、预取、解码、执行引擎、整数执行单元、浮点执行单元、读取储存单元以及缓存流水线进行了再度整合和优化,形成了效率更高的Zen 3架构。19%的IPC提升来自于架构的方方面面,这也是我们说的“处处不同”。




前端部分,AMD在Zen 2架构中采用了全新的TAGE分支预测器,强化了分支预测功能。在Zen 3架构中,AMD对分支预测功能再度强化,重新分配了BTBs(分支目标缓冲器),L1 BTB从原本的512条目指令提升至1024个条目指令,L2 BTB则从7K略降至6.5K,再度加大了ITA(间接目标阵列),从1K提升至1.5K,同时优化了32KB一级缓存和缓存流水线,降低了误预判率以及误判后退回上一级流水线的延迟,提高Op-cache(操作缓存)预测流水线效率和在Op-cache(操作缓存)和I-cache(指令缓存)流水线之间的切换效率。



数执行单元是Zen 3架构改进较大的地方,整数单元每个时钟周期可以接收6个微操作,这些操作被输入Integer Rename(重命名寄存器),Integer Rename(重命名寄存器)旁边应该还有一个Reorder Buffer(重排序缓冲区),用于对指令流水线的排序和重排序,Reorder Buffer(重排序缓冲区)从原本的224个条目指令升级至256个条目指令,然后进入4组24条指令的ALU/AGU调度器,调度器由原本的92条指令升级至96条指令,分配好的指令队列进入通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可接收的指令也从原本的180条升级到192条目指令,最后是4个ALU(算数逻辑单元)和3个AGU(地址生成单元),和Zen 2保持了一致,但额外增加了1个专用分支单元和2个St-Data数据接收单元,每个时钟周期可执行10次输出。



总体来说,Zen 3架构的整数运算单元虽然和Zen 2架构保持一致,但调度灵活性和寄存器指令队列长度有所提升,增加了同一个时钟周期可执行的并行运算和发射数。



浮点单元部分,Micro-Op Dispatch(微操作分发器)从4个通道提升至6个通道,可从前端接收6个微操作送入物理寄存器中,在Zen 2架构中MUL(乘法运算器)和ADD(加法运算器)还需要执行储存和寻址的工作,在Zen 3架构则设计了独立的F2I/Store单元,用于储存和寻址的工作,等于释放了更多的MUL(乘法运算器)和ADD(加法运算器)用于计算,同时FMAC乘积运算器的延迟再度降低1个周期。




前边说了这么多,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提高处理器的运算吞吐量,吞吐量提升了,各缓存级的数据搬运效率也得对应提升,因此存取单元也是改进较大的地方。存取队列从48个条目升级至64个条目,L1 32KB数据缓存每个时钟周期可以执行3次载入操作和2次储存(输出到上级单元)操作,如果是256Bit的数据,则降为2次和1次(与Zen 2相同)。在移动短字符串数据时,Zen 3架构能获得更高的带宽和灵活性。另外TLB Walkers也从2个增加到了6个,如果按比例计算,是Zen 2架构的3倍。TLB Walkers是一个寻址单元,用来辅助TLB(页表缓存)在出现缓存Miss时,进行下级的虚拟地址/物理地址转换和寻址,用于提升缓存效率。




最后最重要的自然是CCX结构的变化,Zen 3架构将CCX的4个物理核心+16MB三级缓存设计翻倍成了8个物理核心+32MB三级缓存设计。有的玩家可能会说“不就是把两个CCX合在一起嘛,有什么区别?”。实际上,CCX结构的变化有2个重要的提升,其一是对于CCX里的每个核心来说,能直接访问的三级缓存从16MB翻倍到了32MB。当处理器里的某个核心在L1和L2出现miss时,就要去L3找数据,以往单个CCX里的L3缓存只有16MB,而现在升级成了32MB。其二,Zen 2架构的核心如果L1、L2缓存出现miss,并在另一个CCX的L3中出现tag,那就需要通过IF总线连接到另外一个CCX中调用L3缓存里的数据,一来一回无形中增大了核心的延迟以及降低了效率。在Zen 3架构中则没有这个情况,8个核心在一个CCX中,IF总线连接的就是IO Die和另外一个CCD,降低了核心延迟,提升三级缓存的使用效率和相应时间。



在架构层面,Zen架构到Zen 2架构再到Zen 3架构,每一代处理器架构都经过AMD的精细改良,从Zen架构到Zen 2采用了翻倍的缓存设计、 缓存一致性的结合、全新的分支预测器和256bit乘积运算器以及最关键的MCM多芯片封装设计;再从Zen 2架构到Zen 3架构的每核心可访问L3缓存翻倍、分支预测功能的再度提升、缓存结构的再度优化,执行单元每时钟周期执行效率的优化,所谓“细微处见真章”,Zen 3这一代架构或许没有Zen 2架构那样大刀阔斧的架构改革,但却是精雕细琢的精品之作。



除了架构层面的东西,Zen 3架构还有一个地方有了提升。之前我们详细介绍过Zen 2架构IF总线与内存频率的同、异步关系,现在Zen 3架构的IF总线频率已经有机会可以超频至2000MHz,而在Zen 2架构上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体质比较好的锐龙5000处理器,可以在同步模式下使用DDR4 4000MHz或更高频率的内存。


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介绍

Zen 3架构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首发一共有四款,分别是锐龙9 5950X、锐龙9 5900X、锐龙7 5800X、锐龙5 5600X。如我们在前文提到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主要着重IPC和单核性能的提升,在核心数量依然和上代保持了一致,维持了16核、12核、8核以及6核的核心数配置。

核心频率上,锐龙5000系列相较上代基础频率降低0.1GHz,最大加速频率提高0.2GHz,加速频率的提升也让锐龙5000系列保持了更强的单核性能,在我们的实测部分,单核最大加速频率甚至比官标频率要更高。CCX的设计从每CCX 4核心提升至每CCX 8核心,同时每核心可直接访问三级缓存亦有翻倍的提升,大幅度降低每个时钟周期中需要做的操作以及降低了延迟。


售价方面
锐龙5 5600X:2129元
锐龙7 5800X:3199元
锐龙9 5900X:4099元
锐龙9 5950X:6049元
相比于上代的锐龙9 3950X、锐龙9 3900X、锐龙7 3800X、锐龙5 3600X,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在首发价格上分别只贵了300元、200元、0元和130元。



散热器方面,这代处理器锐龙9和锐龙7处理器都不会附送风冷散热器,只有锐龙5会附送Wraith Stealth风冷散热器。AMD建议使用高性能一体式液冷散热器或高端风冷散热器,来搭配高端锐龙9和锐龙7处理器,同时在官网还列出了https://www.amd.com/zh-hans/processors/ryzen-thermal-solutions推荐使用的水冷散热器型号。


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图赏


这代锐龙处理器包装盒和上一代风格类似,但因为不包含风冷散热器,所以在体积上要小不少。





锐龙5000的顶盖样式和布局与锐龙3000基本一样,但是激光刻印的颜色似乎更深一些。生产周期分别是20年35周和36周,也就是差不多9月底到10月份左右,时间也是非常紧张了。



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适配500系列芯片组主板,AMD并没有推出600系列芯片组的打算,同时部分厂商可能会针对锐龙5000处理器推出新型号的X570及B550主板,建议没有500系列主板的玩家优先选购新型号主板。400系列芯片组也会支持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但支持时间稍晚一些,会在2021年1月推出更新BIOS。



测试平台我们使用的是X570 AORUS MASTER主板,需要注意使用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一定要将主板BIOS更新到最新版本,支持 AGESA ComboV2 1.1.0.0 或更新版本微代码为优,否则可能会出现点不亮或是效能不正常的现象。


测试平台信息
AMD

Zen 3
处理器:AMD Ryzen 9 5900X/Ryzen 7 5800X
主板:Gigabyte X570 AORUS MASTER
BIOS版本:F31e-AGESA Combo AM4v2PI 1.1.0.0
内存:Corsair VENGERANCE LPX DDR4 4000MHz 8GB x 2
显卡:Gigabyte RTX 3080 GAMING OC
硬盘:OCZ-TRION150 480G/Samsung 980 Pro 1TB
电源:Enermax Revolution 85+ 1050W
散热器:NZXT KRAKEN Z73 360mm
系统:Window 10 2004(May 2020 Update)
注:Zen 3架构处理器需Window 10 2004以及更新版本系统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Zen 2
处理器:AMD Ryzen 9 3900X/Ryzen 7 3800X
主板:Gigabyte X570 AORUS MASTER
BIOS版本:F31e-AGESA Combo AM4v2PI 1.1.0.0
内存:Corsair VENGERANCE LPX DDR4 4000MHz 8GB x 2
显卡:Gigabyte RTX 3080 GAMING OC
硬盘:OCZ-TRION150 480G/Samsung 980 Pro 1TB
电源:Enermax Revolution 85+ 1050W
散热器:NZXT KRAKEN Z73 360mm
系统:Window 10 2004(May 2020 Update)


Intel

处理器:Intel Core i9 10900K/Core i7 10700K
主板:ROG MAXIMUS XII EXTREME
内存:HyperX Predator DDR4 4000MHz 8GB x 2
显卡:Gigabyte RTX 3080 GAMING OC
硬盘:OCZ-TRION150 480G/UNIC P400 2TB
电源:NZXT C850
散热器:Corsair H115 RGB PLATINUM
系统:Window 10 2004(May 2020 Update)


基准性能测试
基准测试部分我们使用锐龙9 5900X、锐龙 7 5800X、酷睿i9 10900K、酷睿i7 10700K以及上一代的锐龙9 3900X、锐龙7 3800X来进行对比,因为数据较多,且看我们娓娓道来。

首先是大伙最关心的基准性能,在同样使用DDR4 4000MHz频率内存,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的成绩彻底反杀酷睿i9 10900K和酷睿i7 10700K,即使是之前英特尔的传统艺能super pi测试项目,这回AMD通过对缓存流水线的提升以及延迟、调度的改良,也将测试成绩提升了上来。

单线程项目上,锐龙 9 5900X和锐龙 7 5800X在Cinebench R20项目上跑出了惊人的638分和628分,比酷睿i9 10900K和酷睿i7 10700K高出17%和19%,同时Cinebench R20 1T是一个测试时间较长的单线程跑分项目,能在该测试项目取得高分,也证明了锐龙5000处理器在单线程加速频率上有着极高的稳定性,而10代酷睿的睿频技术则是有PL1和PL2的档位、时间限制,在长时间的单核测试中并不能持久,这也是之前酷睿处理器能在Super Pi 1M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原因之一。而这次,不管是Super pi、CPU-Z 单线程测试还是Cinebench R20/R15单线程测试,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的成绩都超过了酷睿i9 10900K和酷睿i7 10700K。

在多线程项目上,因为锐龙 5000系列处理器对单核性能的提升,多核性能也随之加成。锐龙9 5900X的多线程性能要优于酷睿i9 10900K 25%-50%,抵消了10代酷睿增加核心数拉回的差距。即使是核心数相同的情况下,锐龙 7 5800X的多线程性能也要优于酷睿i7 10700K 19%-30%,这优势来源于Zen 3架构的优越性和超大的32MB三级缓存,相较于英特尔 5年不变的SkyLake架构,AMD的Zen架构已经多次改良,达到了在频率更低(4.5Ghz vs 4.7GHz)核心数相同,亦有更胜一筹的多核心、单核心性能。



作为Zen 2架构更新迭代的产品,锐龙5000系列的性能也大幅超越了3000系列。首先要说的还是Super pi项目,上一代的锐龙 3000处理器在Super pi这种单核密集指令运算上,受限于整数单元运算效率和指令效率,在Super Pi的成绩上会偏低一些。而Zen 3架构的改良包含了运算吞吐量和整数单元的调度灵活性,更大程度释放了整数单元的效能,因此在Super Pi这一项目上,锐龙 9 5900X和锐龙 7 5800X相对锐龙 9 3900X和锐龙 7 3800X提升20%-28%左右。其他单线程项目例如CPU-Z Benchmark单线程测试、Cinebench R20/R15单线程测试均有超过20%以上的性能提升。多线程部分,代表压缩/解压缩性能的7-Zip、代表图形渲染性能的3DMark和Cinebench R20/R15 MT以及转码/解码的X264 FHD Benchmark 同样有15%-27%的性能提升。Zen 3架构通过对指令集流水线的精雕细琢,可以说是获得了在单线程和多线程性能的全面提升。


关于内存带宽测试

因为评测期间,测试软件、主板BIOS对处理器的支持都属于比较初期的阶段,内存带宽测试暂时无法完全支持Zen 3架构,我们后续会继续关注测试软件和BIOS方面的更新,给大家继续带来更准确的性能评测。


游戏性能测试
游戏部分的测试我们分为电竞/网游和单机游戏两个部分来进行测试,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网游和电竞部分。

LOL作为风靡世界的电竞游戏,玩家群体十分庞大。Zen 3架构的锐龙 9 5900X和锐龙 7 5800X在LOL的游戏帧数上提升巨大,相较Zen 2架构的锐龙9 3900X和锐龙7 3800X提升幅度达到69%和62%左右,更是超过酷睿i9 10900K 42%和47%。在搭配RTX 3080 10GB显卡的情况下,游戏平均帧数达到了300帧以上,已经超过目前高刷新率显示器所能支持的范围,接下来恐怕是显示器是瓶颈了,而非处理器。



CS GO,这是一个偏单机的电竞游戏,而且因为画面简单,通常帧数能达到好几百帧。在这款游戏上,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性能提升同样耀眼,并且锐龙 7 5800X的游戏帧数还超过了酷睿i9 10900K,达到了659帧。



Dota 2与LOL的情况类似,不过Dota 2似乎对处理器并不是十分敏感,且LOL和Dota 2我们尝试在4K分辨率下进行测试,均得出和1080P分辨率下相近的平均帧数,不知是配置太过强大,导致帧数差别不大,还是这俩电竞游戏的4K并非真的用上4K贴图。言归正传,在Dota 2上,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依然拿下性能桂冠,不过锐龙7 5800X和酷睿i9 10900K并没有拉开明显差距,锐龙9 5900X被AMD称为the best gaming processor,凭借着更高一筹的加速频率,确实在游戏性能上有着更好表现。



绝地求生,也被大家戏称为“吃鸡”。在Zen 2架构上,AMD已经对这个游戏进行了优化,所以锐龙9 3900X和锐龙 7 3800X的表现也尚可,但拥有更高频率和效能的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的性能提升依然让人眼前一亮,锐龙9 5900X搭配RTX 3080显卡已经将绝地求生的游戏帧数推到了190帧以上,这同样是一个超越高刷新率显示器的帧数。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3A大作级的单机游戏测试,首先是古墓丽影:暗影,3A大作级的单机游戏,通常处理器对游戏帧数的提升不会很大,但在这款游戏上,锐龙9 5900X和锐龙7 5800X的游戏性能提升还是十分明显的,相较锐龙9 3900X和锐龙 7 3800X提升幅度达到20%以上,即使相较之前宣传“地表最强游戏处理器”的酷睿i9 10900K亦有小幅度的游戏性能提升。



地平线:黎明时分,这是最近从PS4上移植到PC平台的3A大作游戏,获得的奖项双手之数都数不过来,不过这款游戏似乎有点刺客信条:奥德赛的味道,跑出来的性能差异颇为“众生平等”。在这款游戏上,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相较酷睿i9 10900K和酷睿i7 10700K有小幅度提升。



杀手6,老牌DX 12游戏,对于早期的DX 12游戏,我本以为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这种新架构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性能优势,但事实上核心架构带来的影响,对这类游戏依然十分显著。可以看到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在这款游戏上性能依然超过了十代酷睿。



奇点灰烬,情况和杀手6类似,是最早期支持DX 12的3A大作游戏,且因为这款游戏的AI计算单位较多,普遍被用来测试处理器性能。在这款游戏上,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依然取得了小幅度的游戏性能优势。



战争机器5,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测试出来唯一一款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游戏性能要略低于酷睿i9 10900K和酷睿i7 10700K的游戏,但目前主板BIOS和系统支持度仍有提升空间,现在不如,以后可就不好说了……


总的来说,在游戏性能上,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已经实现反杀。如果这是一场游戏,那评测写到这里,就应该是“Double Kill”了。在基准性能和游戏性能上,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处理器均反超酷睿i9 10900K和酷睿i7 10700K。如果让我选出最好的游戏处理器,目前看是锐龙9 5900X夺下桂冠,但锐龙7 5800X的游戏性能也已经足够强大,和锐龙9 5900X也没有拉开太大差距。基于预算的考虑,如果要选出一个价位适中的游戏处理器,锐龙7 5800X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生产力工具性能测试
人人皆up主的时代,PS、PR是一项常见技能,选择合适的生产力工具是用户在装机时会考虑的问题,所以生产力工具性能测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首先是PhotoShop,我们的生产力工具测试均使用PugetSystem的Benchmark工具,在后文中,这点不再重复赘述。单以PhotoShop来说,多核性能在这里拉不开明显差距,PS更考验单核频率和核心效能,Zen 3架构的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有着更明显的优势,锐龙9 5900X比酷睿i9 10900K得分更高,酷睿i9 10900K得分则和锐龙 7 5800X基本相当。



Premiere Pro作为视频剪辑的工具,显然更吃多核心性能和内存,多核心作为AMD的强项,自然也是性能更胜一筹。不过有一点特殊的地方在于,PR对于核心效能似乎不是十分敏感。在PR测试中,锐龙 9 3900X性能表现也相当不错,锐龙9 5900X也没有拉开明显差距,但依然还是锐龙9 5900X拿到最高分就对了。



AE是制作动画特效的工具,我们对AE并不十分熟悉。从测试结果看,AE对多核心和单核心性能都比较敏感,算是一个对多核和单核都有较好优化的软件。锐龙9 5900X比酷睿i9 10900K和锐龙9 3900X高出接近100分,而锐龙9 3900X和酷睿i9 10900K性能基本相当。



达芬奇,类似于PR的视频制作工具。从测试结果看,达芬奇是比较吃多核心性能的,因此锐龙9 5900X和锐龙9 3900X均有较好性能表现,并且在Benchmark的系统要求中,4K分辨率就需要16GB的内存,8K会达到32GB的要求,如果你是一个经常使用达芬奇的Up主,建议配备更多核心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


超频性能与功耗、温度表现


在默频、内存DDR4 4000MHz的设定下,锐龙9 5900X和锐龙 7 5800X进行AIDA64 FPU高负载拷机测试,锐龙9 5900X全核加速频率在4.2GHz-4.25GHz左右,锐龙 7 5800X全核加速频率在4.5GHz左右,虽然5900X全核加速频率略低一些,但核心多,锐龙 7 5800X虽然核心少4个,但频率略高,一定程度上精准定位了两颗处理器的性能差距。温度上,使用NZXT KRAKEN Z73 360水冷散热器进行散热,锐龙9 5900X因为频率较低,核心温度在62度左右;锐龙 7 5800X因为频率较高,核心温度在86度左右。




超频部分,我们手上的处理器体质只能说一般。锐龙 9 5900X在核心电压1.375V的设定下可以跑4.8GHz的核心频率并通过Cinebench R20测试;锐龙 7 5800X体制则稍差,在核心电压1.375V的设定下只能超到4.7GHz。两颗处理器分别超频至4.8GHz和4.7GHz跑Cinebench R20 MT测试,得分分别是9428和6256分,相较默频成绩分别提升10.6%和2.2%。提升幅度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相信聪明的玩家看到这里已经了然了。锐龙 9 5900X的全核加速频率在4.2GHz左右,所以它相当于是从4.2GHz超频至4.8GHz,提升幅度自然高一些;而锐龙 7 5800X的全核加速频率在4.5GHz,相当于是从4.5GHz超频至4.7GHz,超频后的性能提升幅度自然小一些。


有没有必要超频?
从目前的测试结果看,锐龙 7 5800X其实没有必要进行去超频,其一是默认设定的加速频率已经比较高,其二是超频获得的性能提升并不大,没必要去折腾;锐龙 9 5900X可以稍微玩一下,如果有性能较好的水冷散热,自己又会超频的,不妨一试,10%的性能提升确实不低。

注:目前超频测试得出的结论仅针对当前BIOS,据AMD透露,下个版本的1.1.8.0微码会强化超频功能。PCEVA届时会再进行超频测试,并发布超频教程。


PCIe 4.0与固态硬盘测试


三星980Pro属于第二代PCIe 4.0固态硬盘,在降低闪存读写延迟、提高Toggle闪存接口带宽、增强主控队列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重优化,可以实现7000MB/s的顺序读写带宽和1000K随机读写IOPS,充分发挥了PCIe 4.0接口和NVMe协议的性能优势,是当代PCIe 4.0 SSD的性能标杆。

X570和B550目前仍是市面上唯二的支持PCIe 4.0的桌面级PC平台,所以在Zen 3架构的评测中,我们也加入了PCIe 4.0的固态硬盘测试,使用三星 980 Pro 1TB进行CrystalDiskMark测试,持续读取速度达到7000MB/s以上,持续写入速度达到5000MB/s以上。




我们使用的RTX 3080也是支持PCIe 4.0接口的显卡,在X570和锐龙5000处理器平台上,相较英特尔Z490平台,能实现翻倍的带宽速率提升。


总结

Zen 3架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在Zen 2架构的性能基础上再度提升,多核/单核处理器性能实现“质”的飞跃,补上了单核性能和游戏性能略弱的短板,加上其超频潜力、对PCIe 4.0的支持以及4099元和3199元的售价,使得Intel同规格十代酷睿团灭! “游戏选intel处理器”的说法被推翻,与此对应的是,AMD 锐龙5000系列绝对称得上最全面的游戏处理器,同时兼顾游戏性能和生产力应用。我们不想说太多溢美之词,只能承认:当前阶段装机,用锐龙5000系列处理显然是最明智的选择。

锐龙 5 5600X与锐龙9 5950X评测正在紧张进行中,敬请玩家期待。

AMD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上市页面链接:
京东:
PC端:
https://pro.jd.com/mall/active/2 ... Cqrv6xyM/index.html
APP端:
https://pro.m.jd.com/mall/active ... Cqrv6xyM/index.html
天猫:
http://amddnyj.tmall.com/campaign-11287-32.htm?wh_weex=tru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duo_luo 发表于 2020-11-5 22:06 | 只看该作者
占楼慢看
3#
alphaboy 发表于 2020-11-5 22:17 | 只看该作者
太强大,不服不行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4#
wsy2220 发表于 2020-11-5 22:23 | 只看该作者
5800x已在路上
5#
nighttob 发表于 2020-11-5 22:33 | 只看该作者
相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代产品。
这一代除了内存延迟(Chiplet架构所致)以外其他性能完胜Intel,一场完美的歼灭战。
生产力方面还是如预期一样的提升;游戏方面也还是吃显卡的区别小,不吃显卡的区别大,这个“定律”也都存续几十年了。
6#
mustardgs 发表于 2020-11-5 22:39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早已知道会强 还是相当震惊
本人不是跟风追随之流 但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还好点开页面已经被秒光

PS猥琐爷下手真快
7#
anlizheng 发表于 2020-11-5 22:40 | 只看该作者
预定了5800x,坐等
8#
sunlory 发表于 2020-11-5 23:25 | 只看该作者
当年U踢NV卡爆intel,现在U爆intel卡踢NV了。
9#
DGX 发表于 2020-11-6 02:59 | 只看该作者
DDR4-4000
Fclk2000么?
没说明啊
10#
lmh88lmh 发表于 2020-11-6 08:12 | 只看该作者
厉害,,这么快就有评测了,,,谢谢分享
11#
werita 发表于 2020-11-6 08:31 | 只看该作者
这次温度貌似都蛮高的,想买58X拿回来想稳定4.7用的话,是不是必须上水冷?
12#
redyan9985 发表于 2020-11-6 08:46 | 只看该作者
太强大了,5800x性价比不错
13#
lzf19750908 发表于 2020-11-6 09:03 | 只看该作者
等5600X的评测,看看情况再说
14#
Kanepan 发表于 2020-11-6 09:50 | 只看该作者
好强...  可惜我的 470x 迟迟不出 ZEN3的 BIOS
只能忍一手了
15#
luoyu_1980 发表于 2020-11-6 10:19 | 只看该作者
5600x的价格没降价了,jd 10600k卖1300了,10700ka卖2599了,10850k卖2999了
等降价啊
值得买的也就是5800x了
16#
zhutf0916 发表于 2020-11-6 11:30 | 只看该作者
这一代的按摩店简直是丧心病狂的性能提升,总之一句话AMD YES,等到大量上货了可以走一波试水了。
17#
gangkang 发表于 2020-11-6 13:40 | 只看该作者
5900口水。。。。
18#
橙黄鼠标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4:24 | 只看该作者
DGX 发表于 2020-11-6 02:59
DDR4-4000
Fclk2000么?
没说明啊

Fclk 2000等下版BIOS我们会继续测试
19#
橙黄鼠标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4:26 | 只看该作者
werita 发表于 2020-11-6 08:31
这次温度貌似都蛮高的,想买58X拿回来想稳定4.7用的话,是不是必须上水冷? ...

这代温度表现跟上代差不多。。
20#
橙黄鼠标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4:28 | 只看该作者
Kanepan 发表于 2020-11-6 09:50
好强...  可惜我的 470x 迟迟不出 ZEN3的 BIOS
只能忍一手了

400芯片组都只能等明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