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5月30日IT大事件,一周新闻回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点击数:4696|回复数:2
本帖最后由 奇趣怪谈 于 2020-5-30 20:09 编辑

因为最近评测室更换地址,所以周报栏目暂停了一段时间。现在我们评测室的迁移也告一段落,未来将会为大家带来更优质的内容。

1.        锐龙3000XT系列处理器曝光,瞄准更强的单核性能和游戏性能

近日,网传AMD有锐龙3000XT系列处理器计划,并将于6月16日发布,7月7日开始上市。锐龙3000XT系列处理器核心规格与目前的锐龙3000基本相同,但核心频率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目前已经确定的型号有三个,分别是锐龙9 3900XT、锐龙7 3800XT和锐龙5 3600XT,分别对应6核、8核、12核的规格。



锐龙9 3900XT基础频率由3.8GHz提升至4.1GHz、加速频率由4.6GHz提升至4.8GHz;锐龙7 3800XT基础频率由3.9GHz提升至4.2GHz、加速频率由4.5GHz提升至4.7GHz;锐龙5 3600XT基础频率由3.8GHz提升至4.0GHz、加速频率由4.4GHz提升至4.7GHz。




初步的Cinbench R15和R20跑分成绩也有了曝光,锐龙9 3900XT高达4.8GHz的最大加速频率,Cinbench R20跑分,单线程得分542,甚至比英特尔i9 10900K单线程539的成绩还要高。而锐龙 7 3800XT也以531分的单线程成绩击败了其竞品i7 10700K。

这个成绩表明锐龙3000XT系列处理器的推出旨在提升核心频率、增强单线程性能以及游戏性能,至于处理器的TDP、功耗以及纳米制程有没有进步,我们仍需等待6月16才能确定。


2.        i9 10900K开盖,核心面积增加14%,温度降低7度

i9 10900K最大核心数提升至十核,核心面积也有明显提升。著名超频玩家der8auer把i9 10900K开盖证实了这一观点。I9 10900K核心宽度与i9 9900K相同,长度多出2.8mm,核心面积提高14%。



同时,为了提高处理器的散热能力,i9 10900K压缩了核心Die的厚度或者说高度,原本i9 9900K的核心Die厚度为0.88mm,i9 10900K厚度仅有0.58mm。


对应的好处就是STIM(钎焊)部分以及顶盖厚度都能做得更厚,从而强化处理器的散热性能。



超频大神Der8auer还给处理器换了液态金属,相较原装的钎焊导热介质,核心平均温度下降6.6度左右。考虑到i7 8700K 、i9 9900K、i9 10900K每代核心数的增长也伴随着核心面积的增长。预计英特尔如果不更换架构,酷睿系列处理器最大就是十核心,没可能提升到12核。并且从核心照可以看出处理器Die中占据最大面积的除了核心,下来就是核显,一个核显的面积约等于四个物理核心和缓存的面积。


国外玩家也普遍表示英特尔在高端处理器附带核显的策略,其实并不科学,大多数购买i9 10900K或i7 10700K的玩家基本都会购买独立显卡,核显的存在显得有点鸡肋。而如果去掉核显,处理器将释放更多核心面积出来,可以做更多的核心或是更大的缓存。有玩家可能会问,英特尔不是有KF系列吗?那个就没核显。
其实英特尔的KF系列只是屏蔽了核显,并非没有核显,核显依然在处理器Die中占据空间,和酷睿其他处理器并没有什么区别。


3.        四大主板厂商对酷睿处理器基础频率普提,香不香?

英特尔对于处理器的睿频频率有着明确的定义,PL1档位下等于基础频率,在满足一定的功耗、负载以及温度条件下,处理器频率会自动睿频到PL2挡位,并在持续一定时间后回落到PL1档位,这个就是我们俗称的睿频功能。通常在”Z“系芯片组中,主板厂商通过对功耗上限和PL2持续时间的调整会让PL1和PL2的界限变得比较模糊,能让处理器长时间的保持较高频率。而”B“字头的B460芯片组也将采用这种调整。



华硕在B460有一个功能叫ASUS Performance Enhancement(APE),它的作用就是提高PL1档位的功耗上限,以提升处理器长时间负载下的稳定频率,变相提高了处理器的基础频率。各家主板厂商、甚至主板型号对于PL1的设定均不相同,例如华硕的B460-F GAMING,PL1功耗上限甚至更高达210W,而华擎将该功能称为BFB,Base Frequency Boost,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名字不同。


VC站整理出来的各家对PL1功耗上限的调整,微星的B450战斧和迫击炮甚至达到了255W,在这个功耗设定下,PL2的定义其实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因为PL1的基础频率在睿频机制下会被拉升到等同于PL2的地步。


通过华擎公布的数据,BFB技术可以让第十代酷睿能达到比英特尔标称值更高的“基础频率”。按照华擎的数据,将默认65瓦(TDP)限制放宽到125瓦,可以令CPU基础频率提高1GHz左右,Cinebench R20得分提高至多29%。

各厂家对PL1功耗上限不同的设定可能会衍生出另外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同样的非K酷睿处理器在不同的B460主板上,可能跑出的成绩是不同的,尤其是类似于Cinbench R15 R20这种较长时间高负载的测试,分数会有差距,类似于super Π估计就没什么区别。


4.        Zen 2架构锐龙APU 3DMark跑分曝光


近日,Ryzen APU 4000 PRO系列处理器的3DMark跑分曝光,Ryzen APU PRO和普通的Ryzen APU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一些加密和企业级功能。

Ryzen APU 4000系列对应的是7nm、Zen 2架构的锐龙处理器。从3DMark的系统信息上可以看到锐龙7 PRO 4700G拥有8核16线程,配备Radeon核显,核心频率2100MHz,相较上一代的3400G,提高了700MHz;锐龙5 PRO 4400G拥有6核12线程,锐龙3 PRO 4200G拥有4核8线程。这一代Ryzen APU应该是提升最大的一代,比上一代Ryzen APU 3400G 4核心8线程的规格翻了一倍。



再来看看跑分成绩,锐龙3 4200G和锐龙3 3200G拥有相同的4核心8线程配置,但4200G因为较高的频率以及优异的Zen 2架构,处理器性能相较上一代3200G成绩提高57%,但图形分降低了7%,这可能与分配的显存大小和核心频率有关。


5.        非K酷睿i5有两个版本,Q0版本是硅脂U

根据TPU的爆料,酷睿i5的非K处理器存在两种不同的步进,一种是G1步进,一种是Q0步进,两种步进背部的电容位置、内部的导热设计截然不同。Q0步进的i5是由10核心的Comet Lake屏蔽而成,G1步进的i5则是基于九代六核心处理器改版而来,没有使用第十代酷睿处理器的薄芯片STIM设计,依然是硅脂散热。

逻辑上,两种步进的处理器性能上不会有什么差距,但因为内部的散热设计不同,G1步进的散热能力可能会稍差一些。



那两种步进要如何区分呢?在处理器顶盖频率前边的位置,有一串编码。I5 10400F和i5 10400的Q0步进对应SRH79和SRH78,G1步进则对应SRH3D和SRH3C,i5 10500和i5 10600目前尚未发现Q0步进,也许以后会有,i5 10600K和i5 10600KF因为不锁倍频设计,对散热要求最高,所以目前全部是Q0步进,没有G1步进。
2#
saintluffy 发表于 2020-6-2 10:50 | 只看该作者
分别是锐龙9 3900XT、锐龙7 3800XT和锐龙5 3600XT,分别对应6核、8核、12核的规格。
是不是写反了
3#
cswithme 发表于 2020-6-3 09:47 | 只看该作者
“5.        非K酷睿i5有两个版本,Q0版本是硅脂U
G1步进的i5则是基于九代六核心处理器改版而来,没有使用第十代酷睿处理器的薄芯片STIM设计,依然是硅脂散热。”

标题写错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