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一名80初电脑玩家撰写,经他授权现在PCEVA全文发布。接上一篇:http://bbs.pceva.com.cn/thread-146664-1-1.html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人生,没有永远的巅峰,更没有永远的低谷,我们面对的,总是下蹲,起跳,然后,准备一次次尝试跨越下一个高度。
巅峰陨落,AMD“失去”的十年
接上回,钱多了,人的想法就会变得有趣,做的事情也会变得大胆,很正常。但是这也意味着,有些时候我们会过于乐观的预支自己,超出自己可支配财富的能力。那么,一旦你的收入出现危机,你的所有将不再是你能所掌控的,继而会出现经典的一幕——你被财富绑架了。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也就不言而喻了。
彼时,AMD一两年间内疯狂的摧城拔寨,在市场上横扫千军,纵横寰宇,积累了相当雄厚的一大笔资金。而Intel看着自家满门上下高频低能的火炉胶水奔腾4奔腾D死伤惨重,哀鸿遍野,哭惨声此起彼伏,毅然选择了闭关冥想。
时间很快来到了2006年下半年,AMD的收购意向也终于明朗,同年7月,AMD耗资54亿美金完成了对ATI的收购。
当然,ATI和Radeon的品牌商标被保留了下来,使得当时一大批ATI镭信徒喜极而泣,誓要终身拥护AMD。
HAPPY ENDING?
其实,当时AMD的CEO鲁毅智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AMD需要进入新的市场后才能有继续和Intel掰手腕的实力,那就是GPU。毕竟GPU在电脑和游戏主机方面都有广大的市场需求,在并行计算能力方面,GPU也是远远强于CPU的。而AMD希望将CPU和GPU融合成APU处理器,然后才能够真正的与Intel正面交锋。
实际上,Intel在CPU中集成一个独立核显,与AMD的APU在同一个核心里面分别有CPU与GPU两个核心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AMD确实在理念上高出一筹,这也是为什么那个年代AMD特别喜欢将Fusion这个词挂在嘴边的原因。
有趣的是,当时濒临破产的Nvdia是最早寻求AMD收购的,那时,对AMD全系列CPU的优化Nvdia都已经做好了,而鉴于两者之前在主板方面的良好合作关系,AMD的首个收购意向目标也是Nvdia,这个选择,从当年的财务数据上看,黄仁勋是正确的。不过,最后却因为黄仁勋坚持要出任收购后的新公司CEO而告吹。
接下来,收购的尘嚣刚刚落地,超出自己能力的强大反噬却比预计来的更早,更猛,AMD自己也没料到。
本来,AMD当时能拿出来的现金其实只有不到30亿美金,而另外的25亿美金,是AMD向摩根士丹利借的。这几乎相当于又借出一个AMD来,那么多负债,压力大的可想而知。
同时,为了维持在战场上与Intel的生死斗,价格战,大量的维护资金投入也是无可避免的,所以,第一波可怕的反噬来了。
AMD在2007,2008两年爆出巨大亏损,最终直接导致CEO鲁毅智走人,而这第一波反噬直到 2009年才勉强走出困局。
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
有时候,商场比战场更残忍,在牺牲了无数低能宝宝P4PD之后,眼泪哭干了的Intel在AMD刚刚完成收购ATI,正值高朋满座,喜笑春风的同一个月,也就是 2006年7月。
Intel的第一大杀器重磅临世,恐怖的让人颤栗的新一代处理器Core 2来了,放弃高频唯物论的Core 2在主频不到2GHz情况下,实现了超过4成的效能增长,同时减少4成的功耗。
一刹那,AMD当时的天选之子Athlon 64 X2 一秒内暗淡了下来,欢呼声,喝彩声消失了,鼓熄了,风,
停了。
谁能想到,Intel这种级别的对手竟然强大至如此境地,在市场上各种大火炉,烤肉机,胶水片被AMD砍瓜切菜般屠戮的时候,Intel却提出了Tick-Tock大战略。
时间回到Core 2发布的前一年,看着眼前风雨飘摇,血雨腥风的市场,Intel一边疲于应付,一边却悄然制定了Tick-Tock——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钟摆战略。
Tick代表着两年一次的工艺制程进步,Tock代表着相同制程前提下微架构的革新。
这个Tick-Tock战略,也预示着Intel启动了历史上最为频繁的产品更迭计划。
在近乎苛刻的执行条件准则下,Intel曾经创造出在150天内连续推出了40多款处理器的可怕记录。
其实这也从侧面印证,AMD在这几十年间面对的究竟是何种恐怖级别的竞争对手。
之前说过,绝顶高手间的对决,不是抡王八拳,而是一招致命。
与此同时,负债前进的AMD,面临着这突如其来排山倒海一样的攻势,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而当时被众多A粉众望期盼的代号为巴塞罗那的四核 Opteron,发布推迟的同时,还出现了严重缺陷……
三年的至暗时刻,2006到2009年,留给了AMD粉心中深深的一道伤痕。
这世上好巧不巧的事情很多,这三年间,ATI的显卡也被Nvdia压了一头,2006年Nvdia号称有史以来显卡最大飞跃的的8800GTX留给玩家们心中的印象和震撼,完全不亚于Intel的Core 2。
从2009年开始,硬接下来这记绝命连环杀的AMD调整好了气息,开始稳步向Intel发起一波波冲击。
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开核。
而且不是某一款,是大量型号批次的CPU均可以,那时候网上总结的AMD开核列表天天更新丰富,好是一片壮丽景象。
那时用AMD的官方解释,这些属于不良产品,也就是对没有达到技术要求的CPU的某个核心进行屏蔽,来保证CPU的稳定性云云,无论是开核还是开3级。
但实际上,多少玩家买来直接开核用了好几年,一点问题都没有,那时就有人质疑,这是得到了赛扬的真传吗?又是800块变2000块的节奏。
不管外界如何,开核这个操作从那时起就像超频一样的延续下来了,当然,仅仅是这种招式,还是不足以撼动Intel建立的超级护城墙的,这支当时由i7坐镇,i5,i3上顶下抗的军团固若金汤。
而我们其实从AMD之后这些年的CPU命名上也可以看出些有意思的端倪。
推土机、打桩机、压路机、挖掘机……几乎可以凑齐一个大力神了。
那些年,无不尽所能的,AMD想要冲破护城墙,掀翻Intel的意愿是有多么强烈。
但是,十年间,Intel靠着Core 2打造出的i系列绝对领域犹如神威将军一样巍然不动,而AMD的“消失”的十年也就这样一点一滴的过去了。
这世上的事,光看表面的话,无论看的多么透彻,依旧会百密一疏。
让我们快速简单回顾一下局面,看这些场景与之前是多么的相似,屠杀,隐忍,爆发,AMD看似消失的日子里,本质上是与之前的Intel面临相同的局面。但是,AMD的这次厚积薄发比要比Core 2那次隐忍的更久,积蓄的更长,爆发的更猛烈。
这就是,一个恐怖强大的足以让Intel员工都纷纷去买AMD股票的,让业内人士足以疯狂的,让竞争对手大跌眼镜的,同时创造了又一次超高巅峰的
ZEN架构的Ryzen
锐龙
降临了。
稍安勿躁,终极篇即将COME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