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闪迪至尊超极速 SanDisk Extreme Pro 评测

[复制链接]
1#
OstCollector 发表于 2015-5-21 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stCollector 于 2015-5-21 02:49 编辑

深夜围观

有几个问题
1、在目前看来,使用超过4k的page size已经成为事实标准,而目前NTFS仍然以4k作为主要簇大小,Linux内核干脆不支持超过arch page size的block size,也就是在目前的环境中,4k 粒度的IO仍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为此,SSD固件做了什么优化,而用户又能如何干预?
如mkfs.ext3的 stripe-width、stride 参数,该参数原本是设计给RAID用的,是否可能用于SSD的优化?

这里优化特别关注和PE相关的部分,性能也可以介绍一下。

2、根据我的理解,ATAPI命令一次只能处理连续的若干逻辑扇区,在这种情形下,“连续”、“随机”这两个词究竟应该如何定义?

3、
在SSD的闪存磨损后期,可以把不能当成MLC用的闪存(错误太多,ECC纠错不能)回收并切换成SLC缓存模式使用提高利用率,虽然可用容量减半,但是比直接标记坏块来说划算。

这个是什么意思?直接减小用户容量?

4、
1、当MLC的闪存工作在SLC缓存模式下的时候,万一突发掉电,主控在紧急模式下能够更快的把关键数据写入到SLC缓存区域,还能避免MLC闪存的Lower Page出错问题,可以明显降低变砖率。

既然没有掉电保护,这个优势在这次测试的SSD中并不能显现出来?
2#
OstCollector 发表于 2015-5-31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浴室啊,4楼和11楼的问题能够解答吗?
3#
OstCollector 发表于 2015-7-19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教,IOMeter随机测试的4k写能够到接近300MB/s,然而离散测试最高也就40k IOPS,这是为啥?
离散测试末期也就15k IOPS,到了FIO又能到接近40k IOPS。这又是什么原理?
4#
OstCollector 发表于 2015-7-19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neeyuese 发表于 2015-7-19 15:26
iometer随机4KB测试是8GB LBA,盘还是空的情况下有足够OP最高峰值。离散测试是全盘填满后的性能。

FIO那 ...

我指的是:

WSAT (Write Saturation) Test
5#
OstCollector 发表于 2015-7-19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stCollector 于 2015-7-19 20:40 编辑
neeyuese 发表于 2015-7-19 16:13
Make Secure Erase
While not written 4x User Capacity or 24h
Carry out random write, 4k block size  ...

谢谢,还有两个问题:
IOmeter的带宽/深度/块大小测试需要运行多久?
FIO能否和IOmeter一样,获取每秒钟的最大响应时间?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在测试之前进行Secure Erase?特别是写测试,每个深度/块大小的组合都要进行一次擦除?

Linux下面折腾iometer太烦了,好像还要搞wine之类的,就放弃了


  1. fio --ioengine=libaio --iodepth=1 --direct=1 --runtime=200 --filename=/dev/sda --group-reporting --name=test --filesize=8G --bs=4k --rw=randwrite
复制代码


是这样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