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跨洋直击AMD TECH DAY 新品技术一手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huilailewo 发表于 2013-5-23 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2750|回复数:3
跨洋直击AMD TECH DAY 新品技术一手汇

来源:INPAI.COM.CN/硬派网【原创】2013-05-23 12:14:43 作者:吴东 责任编辑:吴东


第1页:2013 AMD TECH DAY 多伦多上演


    和去年类似,今年5月初我们再次受AMD的邀请,与其他来自全球的一些主要媒体共同参加了一年一度的“AMD TECH DAY”大会。去年的“AMD TECH DAY”在AMD的总部所在地——美国 奥斯丁 举行,今年则选择了加拿大的 多伦多。

CN TOWER 堪称 多伦多 的标志性建筑
    相信对AMD的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已经想到,多伦多 是昔日ATI的总部所在地,与AMD合并后,自然就成了AMD的另一个大本营,在这里举办“AMD TECH DAY”可谓顺理成章。
    按照惯例,AMD会借助“AMD TECH DAY”对本年度最重要的产品、技术以及市场策勒进行介绍,并与全球的媒体展开面地面的交流。对我们而言,这也是近距离了解AMD第一手资料的最好时机。

基于“Temash”的WIN8平板现场展示,宣告AMD开始努力切入平板电脑领域

采用新一代APU的笔记本产品是AMD在2013年的重中之重
    尽管2013年“AMD TECH DAY”是于5月7日举行的,但限于资料保密的需要,所有在“AMD TECH DAY”上提前获得的信息都需要等到合适的时间才能对外公布。本次大会上对AMD的整个产品线的2013年的规划都有介绍,但大部分都要等到5月23日,也就是今天才能公布;移动显卡部分在5月15日已经提前解禁了,而关于新一代桌面版APU的细节则要到6月5日才能公布。
    AMD副总裁John Taylor的致词为本次“AMD TECH DAY”拉开了帷幕。他首先表示欢迎来自全球的媒体参与这次大会,随后对本次大会的各主要议题进行了扼要的介绍,并引出AMD的其他重量级高层陆续登台演讲。
第2页:揭示2013年战略布局 期待Kaveri



AMD副总裁Lisa Su重点讲解AMD在2013年的战略布局
    AMD将大力发挥“模块化”的设计优势,按照能耗/性能的不同需求,按比例迅速设计出或大或小的不同核心面积方案。
    AMD已经和HP惠普这样的大型系统厂商合作,年内就会推出11瓦级别的低能耗服务器,采用代号“京都”的首款服务器APU。
    AMD和SONY的合作成果——PS4主机已经在几个月前公布了,它的核心芯片采用了半定制设计的APU方案,也是第一个宣布的半定制设计APU方案,这种合作方式是AMD未来会大力开拓的商机。
    从2013年的AMD产品路线图看,显卡部分较为吸引人的是会引入代号“Sea Island”的新GPU架构,而最令人期待的产品无疑是针对高性能桌面平台的“Kaveri”APU,它将同时采用AMD最新的CPU与GPU架构设计,可谓集大成者,只可惜时间点上要到今年第四季度了。
第3页:APU三大系列覆盖整个移动平台


    接着Kevin Lensing先生登台,为大家介绍2013年整个APU产品线的具体产品系列以及相应特点,包括即将于5月23日发布的超低功耗设计“Temash”(定位平板电脑或可变形超薄笔记本)和“Kabini”(定位超薄或主流笔记本),以及早前已经发布的“Richland”(定位主流或高性能笔记本)。
    值得大家重点关注的是,“Temash”和“Kabini”已经是完整的SoC单芯片设计了,这是它们实现低功耗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也非常利于系统厂商设计制造各类小型系统,对于成本控制自然也是大有裨益。这部分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有专门的相关评测文章“超轻薄均衡佳选!AMD Kabini笔记本评测”予以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

“Temash”家族中的A6-1450 APU游戏性能优于Core i3-3217U
    “Temash”家族的A4系列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压制Intel的Atom系列,但是目前代号“Clovertrail”的Atom系列并不能很好支持OPENCL,因此“Temash”A4毫不意外的占据了明显优势。

“Clovertrail”版Atom对OPENGL的支持也较差,“Temash”A4仍旧领先。
    显然,代号“Clovertrail”的Atom系列因为采用的技术较为落后,因此全方位落后于“Temash”A4,这其实也是Intel接下来会大力更新Atom系列的重要原因。
    而基于“Kabini”的A4系列则主要对位Intel的Pentium系列,据AMD介绍,A4-5000的图像处理能力可以优于Pentium 2117U。
    AMD开始提供“无线显示”功能,让基于APU的笔记本或平板电脑可以较为容易的通过无线网络,将屏幕上的内容直接传送带到大屏幕的显示设备(比如打大屏幕高清电视)上,方便多人共享。
第4页:与AMD技术“大神”面对面交流


    介绍完了具体产品后,AMD几位院士级的技术“大神”上场讲解架构内部的细节特性和设计理念。首先登场的就是AMD资深院士 Joe Macri 先生,他负责介绍“Jaguar”架构的设计思路。无论是“Temash”还是“Kabini”这两款新出炉的SOC方案,甚至是PS4主机的主芯片,其CPU单元都是采用“Jaguar”架构,因此这个以低功耗为首要设计准则的CPU架构堪称AMD目前的明星。

Michael Mantor 先生介绍“Temash”/“Kabini”中GPU部分对GCN架构的应用

Samuel Naffziger先生介绍“Temash”/“Kabini”中至关重要的能耗管理技术
    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我们还在会后与Joe Macri先生、Michael Mantor 先生以及Samuel Naffziger先生展开了短暂的技术交流。
    我们提到4K分辨率的相关产品在今年获得了爆发式的亮相,而相应4K分辨率的视频也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但AMD的GPU目前并未提供4K分辨率的视频硬件加速,这其中原因何在。对此Joe Macri先生表示,他们对4K很重视,因此AMD的GPU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大面积实现了对这一分辨率的显示支持,而之所以尚未提供相应的视频硬件加速,并不是存在技术障碍,而是认为4K分辨率的视频要规范化并真正流行应该要到2015年了,因此现在他们还不打算提供该功能支持,想把总是觉得有限的芯片面积(或者说晶体管)留给其他更迫切的功能需求。
     在“Temash”/“Kabini”之后,AMD是不是已经有计划推出ARM架构的SOC这个问题上,我们得到了比较肯定的答复。尽管具体时间没有透露,但AMD一直在寻找机会,准备在合适的时机设计出ARM架构的SOC提供给消费者。
    对于APU的发展,未来是不是会出现GPU部分日趋壮大从而负责绝大部分运算,以至于CPU部分逐渐演变成主要负责协调GPU运算的控制单元呢?(也许你听着可能有些耳熟,毕竟某AMD的竞争对手正在紧密研发这个思路的产品计划)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AMD认为在APU的未来发展中,GPU部分即使再发展,CPU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两者始终会是均衡发展。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并不让我们感到意外,毕竟设计CPU和GPU都是AMD的强项,他们不太可能轻易丢掉其中一个(而某AMD竞争对手之所以采用重GPU轻CPU的方案,我们认为其实也是它根据自身特点或者说特长,扬长避短的一种明显表现)。
    其实我们还试图咨询些关于“Kaveri”APU的内容,可惜三位大神犹豫了一下,给出了还属严格保密阶段,不便透露的回复。对此我们倒也不算意外,还是等到它们可以曝光的时候,希望有机会再向几位请教吧。
第5页:新一代顶级移动版显卡率先登场


    AMD还介绍了最新的旗舰级移动版显卡——Radeon HD 8900M系列,它在5月15日解禁并对外公布。

Radeon HD 8900M系列采用GCN架构
    2013年,AMD的整个移动显卡产品线都会从Radeon HD 7000M系列更新到Radeon HD 8000M系列。与Radeon HD 7000M系列不同的是,Radeon HD 8000M系列从低到高全部会采用GCN架构,并采用28nm制造。
    上面这张幻灯片可以清晰地看到Radeon HD 8000M系列主要成员的规格和特性。
    Radeon HD 8900M系列的代表就是最顶级的Radeon HD 8970M,它集成了1280个流处理器,核心默认频率为850MHz,可动态Boost加速至900MHz。它搭配256-bit位宽的GDDR5显存,频率为4800MHz(等效)。据AMD介绍,它可以超过30fps的平均帧数运行开启“TressFX”技术后的“古墓丽影9”,而且是在1080p分辨率下。
    接着AMD还展示了很多Radeon HD 8970M与竞争对手GTX 680M的性能对比,都是基于一流游戏大作,比如上图中的“生化奇兵:无限”。
第6页:Radeon HD 8970M性能官方展示



“孤岛危机3”

3D Mark FireStrike场景
    除了游戏性能,AMD也展示了Radeon HD 8970M在通用运算方面的表现,以及它与竞争对手GTX 680M的性能对比。这方面是GCN架构的强项所在,因此Radeon HD 8970M的优势巨大。
    来自微星的GX70笔记本率先采用了Radeon HD 8970M,它拥有17英寸的屏幕和1080p的分辨率,与Radeon HD 8970M相结合可谓非常合适。值得一提的是,它还采用了A10系列的四核APU。
    自然少不了微星GX70笔记本的实物展示,通过Radeon HD 8970M的强大动力,AMD甚至在现场让微星GX70笔记本外接了三台显示器,体现它可以借助AMD“宽域”技术实现3联屏的超高分辨率,从而获得顶级的视觉享受。
    在Radeon HD 8970M的支持下,微星GX70笔记本同时提供多种视频输出接口,这也是它实现 “宽域”3联屏的基石。
    从目前获得的消息看,NVIDIA为了对抗AMD会推出GTX780M来应战,新一代的顶级移动显卡大战随着Radeon HD 8970M的问世即将展开。
第7页:Kabini超薄型笔记本抢先体验


    AMD始终强调:评估APU性能的方式方法必须不停进步。既然APU的设计思路是先进和前卫的,因此相应的性能评估方式也要能与之相对应才合适。DX11以及Opencl是目前最流行,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两种Api,相应的测试手段对于正确评估APU的性能必不可少。
    在5月23日正式发布“Temash”/“Kabini”后,基于这两款产品打造的笔记本或者平板电脑也会陆续曝光并上市,AMD表示他们会和各品牌厂商结合具体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发布和宣传。
    在结束了今年的“AMD TECH DAY”大会后,我们自然要惜别 多伦多 返回国内。按照惯例,我们除了在脑海中储存大量的第一手AMD产品技术信息之外,也会在大会结束前实实在在的拿到相关具体产品,并直接带回国内进行体验和评测。先用为快,这也算是受邀参与此次大会的媒体获得的一点特殊待遇吧。
    具体来说,本次随我们从多伦多返回北京的是一台基于“Kabini”的超薄型笔记本,它的评测我们已同期发布,感兴趣的读者请移步观看“超轻薄均衡佳选!AMD Kabini笔记本评测”一文即可。



2#
huilailewo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21:5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链接
3#
XEON16 发表于 2013-5-23 22:5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最体现实力的GPU还是被秒的啊,只敢跟上代费米核心比,但是三年以前老黄和农企的重心就都不在GPU上了,不知是该高兴,还是忧伤。。
4#
吴山山 发表于 2013-5-24 16:31 | 只看该作者
小白表示看不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