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采融MK-26黑化版显卡散热器评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点击数:3966|回复数:4
前言

采融MK-26是一款6热管的显卡散热器,早在去年就已经上市。在今年年中GTX TITAN显卡面世之际,采融借机推出了黑化版的MK-26散热器,在原散热器基础上鳍片加了一层和黑化变形金刚(双子峰)一样的陶瓷喷涂工艺,包装盒变成了白色,其余部分没太大变化。


基本规格:
尺寸:233 x 146 x 47.1 mm
重量:583g
热管:6根,6mm
鳍片厚度:0.5mm(带涂层)
鳍片间距:2.0mm
鳍片与热管连接方式:夹持焊接
底座:铜镀镍,铣底
最大TDP:320W

包装盒上印有支持的显卡列表:


采融MK-26散热器概览

采融MK-26散热器采用6热管设计,鳍片表面使用陶瓷喷涂工艺,所以呈现黑色磨砂质感,热管和底座均镀镍处理。MK-26鳍片大体可分为两块,热管从中间分向两侧贯穿,其中一侧鳍片的长度是另外一侧的两倍多。


从散热器正反面我们可以看到MK-26的热管弯折方式非常文艺,其中一侧的热管从底座出来后,只通过90度弯折贯穿鳍片,另外一侧其中四根则是先通过纵向180度的弯折,再水平弯折90度贯穿鳍片,另外边上的两根则是先纵向弯折90度从底座升起,再水平弯折90度贯穿鳍片。


从侧面鳍片上可以看到采融和MK-26的LOGO,鳍片形态是不是很眼熟?没错,跟采融自家的创世纪(Genesis)CPU散热器是一样的。


MK-26厚度47.1mm,已经占去两条多PCIE插槽的位置了,如果再加装25mm厚的风扇,将会占用4条PCIE插槽的位置。对于通用型显卡散热器来说,因为要兼顾兼容性和散热面积,占空间大是一个需要他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附件:MK-26附件包含安装说明书,扣具、两对风扇扣、一个小4Pin转两个大4Pin风扇电源线、一管PK-3硅脂,以及显存、供电MOSFET散热片。


采融MK-26散热器细节

鳍片两侧各两道扣Fin,可起到固定鳍片间距的作用。实际上,采融的夹持焊接工艺在鳍片中间(焊接处)也有扣Fin设计,所以采融的散热器鳍片通常是非常稳固的。


热管90度弯折处理得很好,并未出现折皱。


180度弯折部分难度比90度大很多,热管出现了轻微的折皱,但总体还是良好的。


边缘的两条热管因为要竖起弯折90度,所以和底座的接触面比中间的四条更小。在原本热管就处于边缘,相比中间四条热管吸收热量更小的情况下,这样的设计可能会让边缘这两条热管的作用进一步下降。


采融MK-26散热器细节(二)

夹持焊接工艺特写,不用穿Fin也不用回流焊,这也是采融散热器的特色,从外边是看不到焊料的。


另一侧的鳍片,应该是为了顾及DVI接口屏蔽罩等物体的兼容性而故意少做了两三片,这并非瑕疵。


底座是洗涤镀镍工艺,并非镜面的,洗涤纹路还是比较明显。另外,热管和底座连接处并没有什么缝隙或是助焊剂外溢的情况,细节处理得还是很不错的。


采融MK-26散热器安装

采融MK-26散热器是没有标配风扇的,所以用户需要另购风扇。这个散热器支持标准25mm厚度的14cm和12cm风扇安装,这里我们安装两枚采融Vortex Aluminum风扇,用附件中附带的两套风扇扣分别扣在风扇框上即可。


安装两个14cm风扇后,第二个风扇会超出散热器本体半个风扇的宽度。


接下来安装扣具。附件中有两套底座扣具,其中有一套比较短的是给GF104那种长方形核心孔距的,我们这次在GTX 780上安装,所以不用那个,拿另外一套。安装时,注意扣具上的凸点,对齐底座上的凹点,位置就不会错了。


然后把四颗螺丝拧上就可以了。附件里还有另外一颗圆顶螺丝带螺母的,是用来锁显卡PCB上的PCIE插槽挡板的,通常不需要。


测试平台介绍及兼容性检查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7-4770K
主板:Gigabyte Z87X-OC
内存:Corsair CMD16GX3M4A2666C11 4Gx2
显卡:MSI N780 Lightning
硬盘:Plextor PX-256M5Pro
电源:Enermax Revolution 85+ 1050W
散热器:Noctua NH-U14S
VGA散热器:Prolimatech MK-26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MK-26和微星N780 Lightning的原装散热器。微星的TriFrozr乍看下去规格是很高的,三风扇设计,7条8mm热管,但鳍片总面积并不是很大,而MK-26是6条6mm热管,鳍片面积也不是很大,但应该比TriFrozr大点。


把散热器背板对好PCB孔位,垫好绝缘垫,锁紧螺丝,安装就完成了。注意,微星部分Lightning系列显卡和Hawk显卡背后有钢铁之心的,在安装这个散热器之后就必须拆除了。另外,背板可不拆,但原本固定钢铁之心的地方可能会稍微阻碍绝缘垫的位置,所以我们稍微转个角度,不影响效果。


安装好之后的样子,非常霸气。


垂直向和显卡上的元件兼容效果良好,安装散热器之后刚好四条插槽的厚度,所以在一部分主板上组SLI是没戏了。最后别忘了插好风扇电源。


再从背后看一下,本来780LT已经是越肩高度的PCB了,这散热器比它还高出很多。整个插在主板上,大约会在160mm的高度,大约和一般塔式风冷CPU散热器相当,一般中塔机箱不会碰到兼容性问题。


上机通电效果。


测试结果分析及总结

我们在室温26.5度,裸机条件下运行Furmark直到温度稳定,除了探测核心温度之外,我们再开启afterburner探测显卡PCB、显存、供电的温度。我们把780LT的功耗限制破解,让它能一直在80度以下以最大Boost频率运行,再小幅超频到最大Boost频率1137MHz来跑测试,这时候满载整机功耗大约在465W,单显卡功耗大约在360W左右,除去供电损耗,核心功耗应该接近MK-26的标注TDP 320W。首先是780LT原装散热器的表现,这时候核心温度最高达到83度,然后Boost 2.0温度限制机制生效,并且风扇转速提升,显卡Boost掉了一档到1123MHz,并让显卡温度回到80度。


接下来我们换上MK-26,加两个采融Vortex Aluminum风扇,使用散热器附带的PK-3硅脂,这时候显卡最高温度为70-71度之间浮动,显卡Boost频率保持在最大值1137MHz。


我们看数据汇总。除了以上两组测试之外,我们还增加了一组使用两枚九州风神风刃的测试,以代表使用12cm风扇的测试结果。


我们看到,在使用12cm风扇时,由于风量减小,显卡温度比使用14cm风扇时高了3度,但依然比使用原装散热器要好10度。由于这个散热器鳍片很薄,风刃也不是风压很小的风扇,所以风压应该不成问题。除了核心温度之外,PCB温度在使用14cm风扇时也会很低,而使用12cm风扇时则和原装散热差不多,显存、供电温度在使用MK-26散热器时,也均比780LT原装散热器要低几度。

总的来看,MK-26散热器表现还算令人满意,在GTX 780功耗全开时烧Furmark,连7条8mm热管、三风扇的GTX 780闪电原装显卡散热器都扛不住要过热降频的情况下,它依然可以保持最大Boost频率运行,并且温度还要比780LT原装散热器低10度以上,在散热器鳍片面积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性能还是可以令人满意的。在使用两个风刃风扇时,最大转速1300转,噪音也会比许多显卡原装散热器小很多。

不过第三方显卡散热器都有个问题不得不注意,那就是兼容性。首先你得确认你的显卡能安装这个散热器,MK-26在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散热器长度、高度均能满足一般需求。但安装两枚14cm风扇之后,显卡长度会达到30cm左右,需要注意机箱长度是否足够,并且由于散热器整体重量较大,装进机箱之后要注意显卡下垂的问题,必要时候可使用PCIE挡板或机箱内支架加以固定。

价格方面,这款散热器目前报价为499元,比未黑化的版本要贵一些。但显卡散热器目前都属于小众产品了,而且现在大多数显卡原装散热器也越做越大规模,所以加压超频显卡怕温度压不住时可以考虑购买。

PCEVA综合评价:高性能外观霸气的显卡散热器。
2#
ztqqwwee 发表于 2014-7-30 10:0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我这个月也纠结780换散热,曾经对这个比较向往,可惜太贵下不去手,后来在论坛商家买了个ac三奶4代,貌似ac三奶散热比这个给力,我的是室温28.5度,加压到1.1212v,功耗110%,跑圈圈的boost1136,半裸机(只开侧板),10分钟大概稳定在73度,用的原扇满速。
3#
Sig_greedy 发表于 2014-7-30 16:56 | 只看该作者
原来采融也搞显卡散热啊
4#
halemiwu 发表于 2014-8-15 00:37 | 只看该作者
微星拆了散热就没保修了吧~
5#
woyaoxiayi 发表于 2014-8-15 08:36 | 只看该作者
黑化镀镍比较给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