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对快速以太网CSMA/CD的一点不明之处与大家讨论

[复制链接]
1#
kulengpceva 发表于 2013-6-4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haierccc 发表于 2013-6-4 19:26
多谢解释哈!各层的作用解释得很清楚。
可我的那个问题还是不太明白。
按理说,A与B之间的通信只要没有结 ...

也算搞了很多年网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纠结过,你现在提出来我到也觉得有些意思。
基于网络传输的数据,首先在发送端通过OS会进行数据的封装,基于不同的流控措施进行数据的排队(实际上没传输之前,在OS中就开始了排队,默认的是FIFO)成帧之后开始在网络设备中进行传输。传输过程中不同协议以不同方式来保证自己传输的数据不丢失,分片就是一种技术,每个分片的包都是有编号的。
还有楼上有人提过的二层通讯问题,二层通讯以MAC为目标,跟网关没关系。这个在认真看过OSI模型之后仔细分析封装解封装之后就知道了。
看书要系统,认真。不过很提倡较真和探索的精神。交流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点评

他都没把模型看完!其实把大学教材7层的定义那一章看完自己就明白了!  发表于 2013-6-5 01:07
2#
kulengpceva 发表于 2013-6-5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haierccc 发表于 2013-6-5 11:27
我们讨论的是第二层,那就看第二层吧,不看其它层面了。
我有本《快速以太网》的书,但不在手边,我回去 ...

你这个说法有问题。文件传输是几层的?你用几层的效果去考虑几层的问题。说了半天你都没去看看FIFO是什么嘛?真想研究交流是可以的,有主见也是应该的,但是不是油米不进,那就没啥好交流的了。
3#
kulengpceva 发表于 2013-6-5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haierccc 发表于 2013-6-5 17:39
文件传输是三层以上的,是应用层的,而我谈论的问题是第二层的。
我是从应用层上,发现了第二层的一个不 ...

你应该系统的去考虑当一个文件变成比特流进行传输然后在逐步还原的一个过程。包括二层的冲突诊断方式用什么来做。你如果系统的去想,认真的去分析整个过程,然后计算每一帧的大小,结合线路速率,我想你不会有这么多问题存在了。你一开始举的例子的现象是跟二层无关的,你开始提到的疑惑操作系统已经帮你处理完毕了。
4#
kulengpceva 发表于 2013-6-5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ulengpceva 于 2013-6-6 00:01 编辑
haierccc 发表于 2013-6-5 20:44
我就是想要知道争用信道的细节。
终于在百度图片里找到了CSMA/CD的工作流程:

咱们不妨这么考虑问题,一个局域网内的OA服务器,进行办公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对服务器进行访问,那么也就是不止A B 还有C D E等等等等,他们通过不同的双绞线或者光纤进行访问。在各个终端来看,各自的线路可能都是空闲的。他们最终的数据汇集到接驳着这台服务器的交换机。对于ABCE等来说,高层的应用协议会保障他们的通信持续和可靠性。但在二层的时候,依赖CSMA/CD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帧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帧间隙的大小也随着不同速度的网络在相应的缩短。是我们说起来的一个CSMA/CD工作是一个复杂的流程,但是实际上是一个极短的时间。我帮你找到了一个写的还是很清晰的文章,具体介绍冲突解决的这一个过程。实际上所有帧如果按照顺序排起来,每个帧都会去到不同的高层应用协议,并不连续。
具体的你看下面的网址。主要就是退避算法的问题,退避时间并不唯一,这就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这估计要感谢那些多年以来辛苦科研的数学家了。
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1171146-1-1.html

相信你看完这个应该,应该疑惑都解开了。

感觉你开贴的时候例子不够贴切,导致大家交流中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和偏差。这部分材料我以前也没有认真看过,趁着这个机会也丰富了一些知识,这就是交流的好处。这个有些深入了,如果想更快的学习网络,不建议做太深入的研究。这样理论知识可能很扎实,但是进展会比较慢。先具备让一个网络运行起来的能力,然后逐步细化深入,因为这里包含的基础知识太多太多。至于怎么选择,那就是LZ凭自己的喜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