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影驰铠甲战将M.2评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Essence 发表于 2015-1-15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13013|回复数:17
本帖最后由 Essence 于 2015-1-15 12:54 编辑

近期影驰在SSD领域动作频频,通过与Jmicron合作推出Heracles主控,并应用在全新Gamer系列固态硬盘当中。最近影驰又推出了旗下首款PCIE固态硬盘——影驰铠甲战将M.2。


近期影驰在SSD领域动作频频,通过与Jmicron合作推出Heracles主控,并应用在全新Gamer系列固态硬盘当中。最近影驰又推出了旗下首款PCIE固态硬盘——影驰铠甲战将M.2。


本次评测的影驰铠甲战将M.2包括256G和512G两种容量。


由于PCB直接裸露在外,拆解过程简单到只有撕开标签贴纸的过程。影驰铠甲战将M.2的256GB和512GB使用了不同的PCB布局方案,前者是双面四颗闪存而后者则是双面八颗闪存。


影驰铠甲战将M.2 256G的主控与外置缓存位于同一面,缓存颗粒是来自南亚的NT5CB256M16CP-DI,4Gb(512MB)容量,运行频率DDR3 1600Mhz。闪存颗粒标注产地为台湾,编号GS58TEG9CDJBAS9。颗粒型号无法验证,不过从编号格式上应该属于东芝Good die,单颗容量64GB,正反面四颗共计256GB。


影驰铠甲战将M.2 256G的主控与外置缓存位于同一面,缓存颗粒是来自南亚的NT5CB256M16CP-DI,4Gb(512MB)容量,运行频率DDR3 1600Mhz。闪存颗粒标注产地为台湾,编号GS58TEG9CDJBAS9。颗粒型号无法验证,不过从编号格式上应该属于东芝Good die,单颗容量64GB,正反面四颗共计256GB。


外置缓存是来自美光的D9QNS,容量8Gb(1GB),运行频率DDR3 1600Mhz。闪存颗粒与256GB容量版本相同,推测属于东芝19nm MLC,单颗容量64GB,正反面共8颗,组成512GB容量。



测试平台及CDI信息: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5-4670K @4.5GHz
主板:微星Z97 GAMING9 AC
内存:芝奇DDR3 8GB @2666MHZ 11-13-12-28 2T
显卡:微星 N760ITX GAMING
系统盘:浦科特M5S 128GB
测试盘:影驰铠甲战将M.2 256GB
        影驰铠甲战将M.2 512GB
系统:Windows 8 Pro 64bit
驱动:微软默认驱动


SMART信息识别:

最新的CrystalDiskInfo 6.3.0无法正常识别影驰铠甲战将M.2的读取及写入量信息。





基准测试

基准测试1:TxBENCH测试

256GB:持续读取速度突破SATA3.0理论带宽达到710MB/s



512GB:持续读写速度都已突破SATA3.0理论带宽,PCIE接口优势显现。


基准测试2:PC Mark 7测试

256GB:5554分



512GB:5594分


基准测试3:PC Mark 8测试

影驰铠甲战将M.2在PC Mark 8测试当中的成绩表现一般,固件仍有较大提升改进空间。

256GB:4815分



512GB:4901分


进阶测试项目:

进阶测试项目1:4KB QD1 ~ QD32的 随机读写理论测试

此测试目的是为了试探SSD的并发优化程度和IOPS封顶数值。测试方法是全盘快速格式化后用Iometer 1.1 (Pseudo随机数据模型)填充满全盘LBA,然后测QD1 ~ QD32的读取数值,每项1分钟取平均值。写入部分则是全盘格式化后生成8GB LBA测试块。

随机读取测试:



影驰铠甲战将M.2 256G与512G版本在4K随机读取性能上比较接近。

随机写入测试:



从随机写入测试图表中可以看到影驰铠甲战将M.2的性能短板在于队列深度在达到4以后就出现了瓶颈,另外我们注意到512GB型号的队列随机写入性能比256G还要低一些。

进阶测试项目2:4KB QD32 随机写入离散度测试,时间5000秒。

测试方法是全盘快速格式化后用Iometer 1.1 (Pseudo随机数据模型)填充满全盘LBA,设置4KB QD32 , 4KB分区对齐,随机写入100%,1秒记录一次采样,5000个采样一共5000秒。

影驰铠甲战将M.2 256G的稳定态IOPS为7153。



影驰铠甲战将M.2 256G的稳定态IOPS波动在10%以内,表现良好。


影驰铠甲战将M.2 512G的稳定态IOPS为10617。


影驰铠甲战将M.2 512G的稳定台IOPS波动稍大,不过也基本控制在15%范围内。


进阶测试项目3:PCMARK 8扩展存储测试之性能一致性部分(稳定态家用环境性能)

这个测试主要是给家用最恶劣环境下的性能参考。(全盘不留任何剩余空间,禁用了Windows文件系统缓存跑纯RAW模式)




总结:

如果说影驰GAMER 128G Plus是影驰对制造高端固态硬盘的一次尝试,影驰铠甲战将M.2则是影驰迈向中高端固态硬盘市场的又一次冲锋。使用原生PCIE主控的影驰铠甲战将M.2支持作为系统盘使用并且无需任何驱动,易用性表现不错,但性能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