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标题: 【补档】Toshiba东芝Q series SSD测评 [打印本页]

作者: einstein86    时间: 2014-8-16 15:31
标题: 【补档】Toshiba东芝Q series SSD测评
Toshiba东芝作为目前四大NAND颗粒供应商之一,其强大的产能和出色的品质毋庸置疑。作为早期便推出SSD产品的品牌,在大陆的知名度却不如采用其颗粒的第三方品牌来得高。甚至给人一种“东芝只是卖NAND颗粒”的错觉。其实东芝在SSD零售市场领域也已经耕耘多年,而最近发布了新一代SSD产品Q series Pro系列。

此次拿到了3种容量的东芝SSD产品。128G与512G版本为新款,而256G版本为旧款。新旧款产品无论从产品包装或者产品本身外形看来都非常相似。东芝大概打算以此作为产品DNA来传承下去吧。
[attach]245619[/attach]
从外包装的标识来看,新款相对于老款持续读写性能有所提升。
[attach]245620[/attach]

内部缓冲包装
[attach]245621[/attach]

新款THNSNJ系列与老产品THNSNH相比附件多了一个垫圈
[attach]245622[/attach]
[attach]245623[/attach]

3块SSD的标签面
[attach]245624[/attach]
[attach]245625[/attach]
[attach]245626[/attach]

另外一面
[attach]245627[/attach]

只能看出厚度的区别,其他看起来都一样。外壳是铝的,拿在手里质感很棒。
[attach]245628[/attach]

128G的主控照
[attach]245629[/attach]
这是一款代号为J的新主控。从封装和外观尺寸推测可能为Marvell 88SS9187新步进主控。但由于东芝并没有公开主控的相关信息,故具体型号不详。以上推测不作为任何法律依据。
[attach]245630[/attach]
颗粒为TH58TEG8CDJBASC。BGA封装,16K Page 4M Block 2Plane 4Die。单颗32GB,单面4颗组成128GB容量。

256G主控照
[attach]245631[/attach]
这是一款代号为H的旧主控。从坊间传言来推测为Marvell 88SS9187 东芝定制版。东芝同样没有公开该主控的相关信息。
[attach]245632[/attach]
256G款才用的颗粒与128G款相同。单面一共8颗组成256GB容量。

512G主控照。
[attach]245633[/attach]
与128G款相同,不在赘述。
[attach]245634[/attach]
512GB款采用的颗粒为TH58TEG9CDJBAS9。BGA封装,16K Page 4M Block 4Plane 4Die。单颗64GB,单面8颗组成512GB容量。
[attach]245635[/attach]
两个系列三款产品的缓存位均空焊,属于无外置缓存方案。有无缓存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
三张PCB放一起看起来都差不多一样。PCB背面没有任何元件。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5 3470(节能全部开启,未开启4倍频)
主板:华硕 MAXIMUS V GENE
内存:芝奇 F3-14900CL9D-8GBSR
系统盘:希捷 600系列 240GB
测试盘:东芝THNSNJ128GCST Q series Pro 128GB 固件JTRA0102
        东芝THNSNH258GBST Q series     256GB 固件HTRAN101
        东芝THNSNJ512GCST Q series Pro 512GB 固件JTRA0102
电源:海韵X650 MK3
散热:Intel原厂扇


CDI识别
[attach]245636[/attach]
[attach]245638[/attach]
[attach]245639[/attach]

基准测试TxBench0.95
128GB
[attach]245640[/attach]
[attach]245641[/attach]
256GB
[attach]245642[/attach]
[attach]245643[/attach]
512GB
[attach]245644[/attach]
[attach]245645[/attach]

PCM8

128GB
[attach]245646[/attach]
256GB
[attach]245648[/attach]
512GB
[attach]245649[/attach]

进阶测试
Iometer 1.1 32QD 离散度测试2000秒
[attach]245650[/attach]
[attach]245652[/attach]
[attach]245653[/attach]
测试结果表明东芝的这3块SSD不适用于高写入压力场合。日常使用则不存在问题。

Iometer 1-64QD写入读取带宽
[attach]245654[/attach]
4K写入在4QD时基本达到各自的最大写入速度。这与NAND颗粒为16KB page不无关系。
4K读取在32QD才达到各自的最大读取速度。这是达到了主控的最大处理能力。

东芝固态硬盘工具箱简介
跑完测试来看下东芝自己的工具箱。下载体积400MB+
启动界面
[attach]245655[/attach]
这里显示当前SSD的健康状况
[attach]245656[/attach]
查看smart值。开放的参数比较有限。
[attach]245657[/attach]
这2个页面可以查看该SSD支持功能。灰色表示不支持。
[attach]245658[/attach]
[attach]245660[/attach]
性能优化页面,可以手动trim。
[attach]245661[/attach]
开始trim操作
[attach]245662[/attach]
trim之后性能恢复
[attach]245663[/attach]
这个页面可以给该SSD做健康体检。
[attach]245664[/attach]
这个页面可以进行第三层OP设定
[attach]245666[/attach]
设定30%OP
[attach]245667[/attach]
再次跑几个测试。TxBench几乎没有改善。离散度方面虽然看起来更加“散”,不过平均IOPs从之前的5000提升了20000。大OP优势只有在重负载下才能得到体现,轻负载下几乎没有帮助反而会损失可用空间。这也是民用SSD没有大OP的原因。
[attach]245668[/attach]
[attach]245669[/attach]
这个页面可以对系统进行一些必要的优化。红色字体部分提示可优化项目。
[attach]245670[/attach]
优化完毕后重启使之起效。
[attach]245671[/attach]
点击SE页面会跳出一个提示,说这个操作会毁灭所有数据并无法恢复,勾选I understand继续。
[attach]245672[/attach]
执行SE的方式一共有4种。
[attach]245673[/attach]
最后一个页面可以创建相关维护工具。具体的由各位自行摸索。
[attach]245674[/attach]
[attach]245675[/attach]
[attach]245676[/attach]



作者: Ramaxel    时间: 2014-8-16 16:12
那必须第一个占位置了,等这篇很久了
作者: gk104_200    时间: 2014-8-16 16:28
用的是type c颗粒吗
作者: woyaoxiayi    时间: 2014-8-16 17:05
学习了
作者: xdd6622    时间: 2014-8-16 18:36
本帖最后由 xdd6622 于 2014-8-16 18:37 编辑

跑分好猛!持续读写性能牛逼,可惜4K有点低
作者: einstein86    时间: 2014-8-16 19:50
gk104_200 发表于 2014-8-16 16:28
用的是type c颗粒吗

是的。

作者: gk104_200    时间: 2014-8-16 22:43
einstein86 发表于 2014-8-16 19:50
是的。

有3000pe吗
作者: einstein86    时间: 2014-8-16 23:26
gk104_200 发表于 2014-8-16 22:43
有3000pe吗

请不要纠结PE数。

作者: gk104_200    时间: 2014-8-16 23:35
einstein86 发表于 2014-8-16 23:26
请不要纠结PE数。

好的,我决定买q pro了
作者: a1990330    时间: 2014-8-17 09:52
版主你好
可否提供 Toshiba ssd utilities 工具 下載點
謝謝
作者: frontwing    时间: 2014-8-17 10:04
a1990330 发表于 2014-8-17 09:52
版主你好
可否提供 Toshiba ssd utilities 工具 下載點
謝謝

http://cdgenp01.csd.toshiba.com/ ... lities_US_v2.00.exe

作者: ssshjp    时间: 2014-8-17 15:46
用了年把头一次听说Toshiba SSD Utility,毁三观
作者: 294102843    时间: 2014-8-18 16:59
才知道有这个SSD工具
作者: an81281020    时间: 2014-8-19 08:24
本帖最后由 an81281020 于 2014-8-19 08:25 编辑

我用的东芝Q128。对比机械硬盘的话,开机速度和安装软件速度快了很多。
但是玩游戏开网页等等基本没有任何感觉,根本就不像大部分人说都那么神。

这说明我以前的判断是正确的:在内存足够大,轻易用不到虚拟内存的情况下,大部分应用其实改善不够明显。比如:4G内存和8G内存,改8G后在日常应用明显感觉快了,这个感觉远远大于8G内存后再用SSD对日常应用的提升。
或许:有人先4G后SSD也快的明显,再改8G也不明显了。那么他就可以认为:SSD作用更大。

以上是我的愚见而已,发一张东芝Q图。
[attach]246209[/attach]
作者: xmiangui    时间: 2014-8-19 08:54
本帖最后由 xmiangui 于 2014-8-19 11:25 编辑
an81281020 发表于 2014-8-19 08:24
我用的东芝Q128。对比机械硬盘的话,开机速度和安装软件速度快了很多。
但是玩游戏开网页等等基本没有任何 ...

SSD对玩游戏不明显,如果一个游戏没有做好预读和优化,会被绝大多数还在用HDD的玩家骂卡的。

如果是工作的话,开大量Office文档差距就很明显了。之前还用过一个部门公用的Outlook邮箱(简单来说就是收件箱里有删不完的邮件),那么本地缓存数据库会很大,打开速度差异也非常非常明显(我的情况是卡顿时间差了5倍以上)。

这种时候内存大也用处有限,因为瓶颈不是虚拟内存的交换,而是一开始从硬盘读取。就算我装了16G内存,软件也不会那么激进,会把数据文件全部塞进内存,而是用多少读多少,结果就是鼠标点点便带来一阵卡顿。而且HDD的话,预读的时候照样也会卡,还要读好久。

还有就是大型竞技类网游,那种无缝大地图,进传送点要读盘,我SSD、对手HDD,同时进传送点的话,我先出现在对面的传送点,然后就是我先手。算是SSD有一点点作用,不过大多数时间还是没什么用……

作者: 491931    时间: 2014-8-19 16:07
问个比较小白的问题,这个和intel 520 哪个好点
作者: alphahit    时间: 2014-8-19 16:08
491931 发表于 2014-8-19 16:07
问个比较小白的问题,这个和intel 520 哪个好点

肯定520

作者: 491931    时间: 2014-8-19 16:15
alphahit 发表于 2014-8-19 16:08
肯定520

那借楼主这在问个问题,我想海淘至尊极速二代,但是最近又看到了intel 520这个 ,这两个性能差距很大吗,我主要就是装系统放常用软件用

作者: alphahit    时间: 2014-8-19 16:25
491931 发表于 2014-8-19 16:15
那借楼主这在问个问题,我想海淘至尊极速二代,但是最近又看到了intel 520这个 ,这两个性能差距很大吗, ...

不大,事实上现在主流SSD用起来实体感觉都差不多,不会有一个60分一个100分那么差距大



作者: qq240449013    时间: 2014-8-20 13:54
为何520比这个好么,我看520速度不如Q啊,当然稳定和保修是intel完胜
作者: xmiangui    时间: 2014-8-22 08:53
qq240449013 发表于 2014-8-20 13:54
为何520比这个好么,我看520速度不如Q啊,当然稳定和保修是intel完胜

“速度不如”指的是跑分不如。实际体验的基本不会有什么区别,比如PCMARK 8这种模拟日常使用的跑分,消费级SSD低端和旗舰都拉不开差距,更不要说差距更小的这两款了。

关于消费级SSD性能拉不开差距,参考浴室的专题:
http://bbs.pceva.com.cn/thread-94811-1-1.html

作者: gk104_200    时间: 2014-8-22 14:23
到货了,盒子上的那张贴纸好难撕啊,只好暴力开箱
作者: Lv0    时间: 2014-8-22 19:58
xmiangui 发表于 2014-8-22 08:53
“速度不如”指的是跑分不如。实际体验的基本不会有什么区别,比如PCMARK 8这种模拟日常使用的跑分,消费 ...

弱弱的问下:东芝Q系列PRO DTS312 128G 的是否值得入手?

作者: donnyng    时间: 2014-8-25 15:17
好想搞个256qpro
作者: wztprofessor    时间: 2014-8-26 21:01
说是现在Q pro开始换颗粒了,不知道是否确有此事?
作者: frontwing    时间: 2014-8-27 01:03
wztprofessor 发表于 2014-8-26 21:01
说是现在Q pro开始换颗粒了,不知道是否确有此事?

已经换了,J换成K,就是T19换A19

作者: wztprofessor    时间: 2014-8-27 02:10
frontwing 发表于 2014-8-27 01:03
已经换了,J换成K,就是T19换A19

从出厂日期能分辨出哪个是T19,哪个是A19的吗?从包装盒上能看出来吗?
作者: frontwing    时间: 2014-8-27 07:31
wztprofessor 发表于 2014-8-27 02:10
从出厂日期能分辨出哪个是T19,哪个是A19的吗?从包装盒上能看出来吗?

THNSNJxxxGCSU是A19,THNSNJxxxGCST是T19
包装底部标签上生产日期,7月开始是A19
作者: lsndc    时间: 2014-8-27 11:28
frontwing 发表于 2014-8-27 07:31
THNSNJxxxGCSU是A19,THNSNJxxxGCST是T19
包装底部标签上生产日期,7月开始是A19

正想买呢
请问换颗粒了会影响性能吗

作者: frontwing    时间: 2014-8-27 11:30
lsndc 发表于 2014-8-27 11:28
正想买呢
请问换颗粒了会影响性能吗

网上没有对比测试,不过官方标称没变。
作者: lsndc    时间: 2014-8-27 11:32
frontwing 发表于 2014-8-27 11:30
网上没有对比测试,不过官方标称没变。

哦这样啊
我是月初看了http://ssd.zol.com.cn/471/4713846_all.html就一直留意这款

作者: gk104_200    时间: 2014-8-27 11:46
lsndc 发表于 2014-8-27 11:32
哦这样啊
我是月初看了http://ssd.zol.com.cn/471/4713846_all.html就一直留意这款

就是自带工具箱用不了,其他没变化
作者: frontwing    时间: 2014-8-27 12:49
lsndc 发表于 2014-8-27 11:32
哦这样啊
我是月初看了http://ssd.zol.com.cn/471/4713846_all.html就一直留意这款

[attach]247931[/attach]
日本人在Z77上的简单测试
左:THNSNH128GBST
中:THNSNJ128GCST
右:THNSNJ128GCSU

THNSNJ128GCSU除了4K写入有一些下降,别的跟THNSNJ128GCST没有太大区别。两种都比上一代THNSNH有提升。
作者: lsndc    时间: 2014-8-27 13:49
frontwing 发表于 2014-8-27 12:49
日本人在Z77上的简单测试
左:THNSNH128GBST
中:THNSNJ128GCST

http://item.jd.com/1123754.html
xd的货真新啊
看晒单全是su

作者: donnyng    时间: 2014-8-27 22:42
说明书附送的NTI Echo数据迁移软件,复制好硬盘分区后,在window的磁盘管理里面会提示脱机,右键点联机即可。
作者: alphahit    时间: 2014-8-27 23:08
frontwing 发表于 2014-8-27 11:30
网上没有对比测试,不过官方标称没变。

耐磨度是否会下降。
东芝所有smart都神秘的令人不安


作者: frontwing    时间: 2014-8-27 23:10
donnyng 发表于 2014-8-27 22:42
说明书附送的NTI Echo数据迁移软件,复制好硬盘分区后,在window的磁盘管理里面会提示脱机,右键点联机即可 ...

这是NTI echo的一个蛋疼之处,把盘的GUID也复制过来,使系统不自动挂载GUID重复的盘。
作者: frontwing    时间: 2014-8-27 23:14
本帖最后由 frontwing 于 2014-8-27 23:18 编辑
alphahit 发表于 2014-8-27 23:08
耐磨度是否会下降。
东芝所有smart都神秘的令人不安

东芝的质保没有限制写入量,而且从OCZ的SMART健康度定义来看,我相信原厂full spec等级的T19和A19跑3000PE还是没问题,但估计官标寿命用尽后掉电保持时间会很短,基本等于报废了。
作者: alphahit    时间: 2014-8-27 23:18
frontwing 发表于 2014-8-27 23:14
东芝的质保没有限制写入量,而且从OCZ的SMART健康度定义来看,我相信T19和A19跑3000PE还是没问题的,但估 ...

搜噶。。。。
能用出保修期就行。。。。


作者: donnyng    时间: 2014-8-27 23:48
frontwing 发表于 2014-8-27 23:14
东芝的质保没有限制写入量,而且从OCZ的SMART健康度定义来看,我相信原厂full spec等级的T19和A19跑3000PE ...

T19和A19究竟差距多少?
作者: alphahit    时间: 2014-8-28 00:12
什么东西投入市场,都是头几批货最好,越往后,几乎不可避免的缩水
作者: rushmytowers    时间: 2014-8-28 00:18
大概这样子。
但是工具箱就是不显示smart信息。。。。
作者: frontwing    时间: 2014-8-28 00:23
rushmytowers 发表于 2014-8-28 00:18
大概这样子。
但是工具箱就是不显示smart信息。。。。

目前版本完全不支持GCSU,手动TRIM、诊断、设OP、SE都用不了,卸了吧。

作者: doymll    时间: 2014-8-28 11:00
东芝售后不靠谱
本人两年前买了张C10 SD卡,保固期内,自费寄去更换.过段时间后,返来的居然是C4的卡,东芝你眼睛吓啦.靠.去官网发邮件投诉也没用.
有病!
作者: pono    时间: 2014-8-28 15:24
frontwing 发表于 2014-8-28 00:23
目前版本完全不支持GCSU,手动TRIM、诊断、设OP、SE都用不了,卸了吧。

请问东芝这个128G是不是比英特尔520 120G 要好啊?

作者: alphahit    时间: 2014-8-28 15:59
pono 发表于 2014-8-28 15:24
请问东芝这个128G是不是比英特尔520 120G 要好啊?

肯定不如520了。。。
东芝的SSD(不含OCZ),貌似就没比别家有太明显优势


作者: alphahit    时间: 2014-8-28 16:01
doymll 发表于 2014-8-28 11:00
东芝售后不靠谱
本人两年前买了张C10 SD卡,保固期内,自费寄去更换.过段时间后,返来的居然是C4的卡,东芝你眼 ...

- -。。。。隐隐的蛋痛
toshiba不要这样搞吧,但是东芝的官网关于售后这一部分,简陋到查不到任何有用信息
我能记得的第一个日本品牌莫过于东芝,印象超级好



作者: pono    时间: 2014-8-28 19:27
alphahit 发表于 2014-8-28 15:59
肯定不如520了。。。
东芝的SSD(不含OCZ),貌似就没比别家有太明显优势

看评测,数据都比520强啊。你所指哪方面不如520了?

作者: alphahit    时间: 2014-8-28 21:04
本帖最后由 alphahit 于 2014-8-28 21:10 编辑
pono 发表于 2014-8-28 19:27
看评测,数据都比520强啊。你所指哪方面不如520了?

520 me2 5000PE —— 东芝Q nand 不详 据说2000~3000PE 无官方文件
520 保修 5年电话上门,一般是联邦快递取件 —— 东芝 没修过 不知道 但 你在官网真的很难找到特别有用的承诺与细则
520 SF主控 写入放大低 —— 东芝 无缓存设计 写入放大没法估计 不会太低 马牌主控
520 连续写入 低 —— 东芝 连续写入 高 , 但日常使用很少看连续写入,除非当移动硬盘来用

别看评测,评测这事儿真的很难讲,看实际感受
这两款我都用,个人喜好intel,东芝也就是傻快傻快的

作者: pono    时间: 2014-8-28 23:58
alphahit 发表于 2014-8-28 21:04
520 me2 5000PE —— 东芝Q nand 不详 据说2000~3000PE 无官方文件
520 保修 5年电话上门,一般是联邦快递 ...

就算是实际使用,也感觉不到差距吧,唯一差距应该是520的保修给力,东芝比520的分数高,和多了8G容量

作者: lsndc    时间: 2014-8-29 09:14
本帖最后由 lsndc 于 2014-8-29 09:21 编辑
lsndc 发表于 2014-8-27 11:32
哦这样啊
我是月初看了http://ssd.zol.com.cn/471/4713846_all.html就一直留意这款

http://ssd.zol.com.cn/462/4625331_all.html这不会又是枪文吧
搞得我好想换掉几年前的m4 64g
东芝再一次这么强,m550也不错啊,2选1哪个好呢

作者: Mufasa    时间: 2014-8-29 11:39
用了年把头一次听说Toshiba SSD Utility,毁三观
作者: frontwing    时间: 2014-9-1 13:18
SANYODENKI 发表于 2014-9-1 13:09
据说只有东芝的SSD没有缓存,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没有缓存的设计非常令人不解,个人感觉毫无道理。不但小文 ...

SF主控都没有外置缓存。
marvell无外置缓存的,东芝是独家。
作者: gk104_200    时间: 2014-9-1 19:18
SANYODENKI 发表于 2014-9-1 13:27 感觉现在SATA口的SSD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macbook上的PCL-E口SSD太过于狂躁,唤醒和休眠一个XP只需要3-4 ...

干嘛用xp,macbook显得一点都不高贵了
作者: yzy193993    时间: 2014-9-8 22:28
目前看上的SSD就是东芝和闪迪了
作者: ytjdsm    时间: 2014-9-9 15:03
4K低了,是不是应为没缓存的缘故?
作者: frontwing    时间: 2014-9-14 10:43
donnyng 发表于 2014-8-27 23:48
T19和A19究竟差距多少?


还是日本人的测试,THNSNJ128GCSU写入240TB时AD(备用块数量)降到1,338TB时挂掉,设备能认,固件版本、SMART不能读出。338TB/128GB=2640PE,看起来好像不咋样。
但东芝的marvell盘,SMART不显示NAND写入量,他的统计是以写入测试工具的日志为准,也就是说338TB是主机写入量。考虑到无缓存设计会增大WA,NAND写入量应该远大于338TB,可以认为达到官标3000PE没问题。
作者: wdk35606    时间: 2014-9-18 15:55
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M6S还用东芝那种引脚的片,而不是Q这种触点的片。
作者: gk104_200    时间: 2014-9-23 21:10
wdk35606 发表于 2014-9-18 15:55
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M6S还用东芝那种引脚的片,而不是Q这种触点的片。

为了省钱咯,自家肯定用自家最好的嘛
作者: 0451doctor    时间: 2014-9-24 13:21
东芝的ssd 为什么都查不到PE数呢!

作者: gk104_200    时间: 2014-9-24 19:25
0451doctor 发表于 2014-9-24 13:21
东芝的ssd 为什么都查不到PE数呢!

有几个能把pe用完的。。。

作者: zj215314    时间: 2014-10-1 14:19
东芝4K差了点,其他都不错
作者: becom    时间: 2014-10-3 17:43
这个全盘SLC模式的SSD,掉速严重吧,
作者: 啊哈~    时间: 2014-10-20 18:31
alphahit 发表于 2014-8-28 21:04
520 me2 5000PE —— 东芝Q nand 不详 据说2000~3000PE 无官方文件
520 保修 5年电话上门,一般是联邦快递 ...

现在就在考虑买这两个哪个的256版本,128的Q我在用,感觉还行吧,就是看到浴室推荐520就有点动摇了,但是520现在me3的多,也不是那么大的写入量优势了,这就有点犹豫了~

作者: Mendel四九    时间: 2014-10-24 10:19
an81281020 发表于 2014-8-19 08:24
我用的东芝Q128。对比机械硬盘的话,开机速度和安装软件速度快了很多。
但是玩游戏开网页等等基本没有任何 ...

这么说,我用8G*2就没有太大必要上中低端的SSD了,是吧?

作者: yuren777    时间: 2014-11-1 19:23
Mendel四九 发表于 2014-10-24 10:19
这么说,我用8G*2就没有太大必要上中低端的SSD了,是吧?

如果机器是用来玩游戏以及浏览网页,意义确实不大,但是如果处理文稿啥的差距就很明显了。

作者: sceips8    时间: 2014-11-28 07:55
q系的管理软件没中文
作者: stcrusader    时间: 2014-11-30 03:38
可以看看松下的新SSD 大脚主控
作者: donnyng    时间: 2014-12-29 00:12
给多一发~
467k+z87
从盘
作者: Chat    时间: 2015-1-3 18:45
本帖最后由 Chat 于 2015-1-3 18:46 编辑

有必要装INTEL快速存储吗??

作者: Miho    时间: 2015-1-8 19:53
intel 520和这款,更推荐哪一个呢。。。
作者: dubhe0    时间: 2015-1-11 09:43
测试标准不统一没有对比性啊
作者: einstein86    时间: 2015-1-11 10:13
dubhe0 发表于 2015-1-11 09:43
测试标准不统一没有对比性啊

哪个标准不统一了
作者: kimi008    时间: 2015-1-23 17:29
q系列还是没有缓存啊
作者: 倩影伊人    时间: 2015-1-26 16:35
基准测试中性能好抢眼啊!
作者: pcmania    时间: 2015-7-6 23:41
啊哈~ 发表于 2014-10-20 18:31
现在就在考虑买这两个哪个的256版本,128的Q我在用,感觉还行吧,就是看到浴室推荐520就有点动摇了,但是 ...

请问520不打开盘体,如何看是ME2还是ME3,比如序列号什么的





欢迎光临 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https://bbs.pceva.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