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标题: 浴室谈NAS系列二【家用NAS的DIY - 中部】 [打印本页]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7 14:29
标题: 浴室谈NAS系列二【家用NAS的DIY - 中部】
DIY主机NAS的操作系统如何选择?

由于我这台DIY的NAS是X86架构的,那么系统选择就多了,最简单的例如windows server 系列产品,用起来和普通windows基本一样,兼容性也好,想装啥就装啥,但是这些都不是为NAS定制的系统,臃肿就成了个很大问题,而且windows的文件系统稳定性,软阵列的安全性并不是非常好。基于FreeBSD的FreeNAS貌似不错,免费的全面为NAS优化的操作系统,短小精干速度快,缺省服务不少,全web管理界面用起来就像设置路由器那样简单,而且还支持很牛的ZFS文件系统和RAIDZ,甚至还支持内存消耗夸张的去重技术(官方建议1TB数据5GB内存)。如果是多用户环境,NAS的配置较高的,不会在今后扩展硬盘容量的,建议选择FreeNAS,类似的选择还有NAS4Free系统。当然如果只是简单的家用NAS,今后为了容量扩展方便的,可以选择OpenMediaVault系统,这个系统是基于Debian Linux的,支持ISCSI和LVM,本次我就会以这个系统来介绍。

DIY主机NAS的数据安全如何保证?

[attach]198584[/attach]

这次帖子拖了那么久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内部那张8344ELP阵列卡突然之间挂彩,害我不得不从美国空投一块8308ELP来拯救4盘RAID 5后的6TB数据,邮寄时间就花了10个工作日,虽然最终数据恢复了,但是这里就有个问题值得仔细分析。如果我当初用软件阵列的话,也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没有硬件阵列卡,但是我又不放心Windows的软阵列,这样的话限制我只会用非windows系统,因为主机的主板不支持RAID 5阵列。如果我当初用RAID 1阵列的话,也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RAID 1拔下来当单盘都能访问数据,但是我会相比组RAID 5损失1/3的容量,虽然我这次恢复完数据后一度想做RAID 1了,但是纠结后还是做了软件RAID 5,不过我也学乖了,在NAS后部拖了一个3TB的DAS用来同步关键数据。

我认为:

1、有的数据例如照片(私人),关键文件扫描档,重要工作数据等才是对于个人来说最关键的数据,这些数据是绝对不能丢的,而且因为隐私问题又不适合放到云存储上去,其实做RAID 1都是值得的,不过这些数据很多时候并不会占很大空间,而且不会频繁更新,所以为了他们浪费了全局1/3的容量(4盘RAID 5相比RAID 1)又有点大材小用,不如在NAS之后拖个外置DAS设备做软件定时同步,这样就起到了保证全局容量又有双重保护的作用了,而且外置DAS设备携带方便,关键时候还能带出去用。

2、有的数据例如照片(公开),视频音乐书籍文档等文件,不属于最关键数据,必要时可以把这些照片书籍文档放到云存储空间进行双重备份,至于视频音乐这类占容量的没法上传到云空间,即使掉了也可以重新下载,但毕竟是整理过的文件和心血,做个RAID 5就可以带来一定的保护,也算经济实惠。

DIY主机NAS的功能性如何有效扩展?

OpenMediaVault系统安装

安装系统挺简单,只需要刻盘引导跟着做就行,安装时确保只接了安装需要的硬盘,不要接别的硬盘,因为不会给你选择安装路径。另外安装时最好确保网卡连入互联网,会自动下载安装所需的更新。


[attach]198587[/attach]

[attach]198588[/attach]

安装时选中文语言后就是全中文界面。

[attach]198589[/attach]

安装完后引导后会进入命令行界面,之后的用法就是用主机Web界面访问了。


OpenMediaVault系统装完后的设置篇

[attach]198590[/attach]

软件安装完后用主机通过Web界面访问,查看磁盘识别情况。

[attach]198591[/attach]

开始使用前自然先创建软阵列了,不然如何放数据呢?

[attach]198592[/attach]

软件阵列RAID 5创建完成。

[attach]198593[/attach]

在软件RAID 5上新建文件系统,我这里用的EXT4,当然你可以用XFS。

接下来就是开共享给局域网上别的主机了呗。

[attach]198594[/attach]

[attach]198595[/attach]

[attach]198596[/attach]

进入SMB/CIFS设置权限和路径。(由于Linux的文件系统windows是没法直接访问的,所以必须通过CIFS协议访问)

[attach]198597[/attach]

然后在主机上就会看到网络共享名了,映射个网络驱动器就能直接访问了,很方便吧。实话说做到这一部我自己的基本数据安全和共享需求就已经完成了,我们先来测下速度吧,看看软件RAID 5在这个机器配置上能跑到多少?

[attach]198598[/attach]

写入速度破100MB/s,读取速度在60MB/s附近,虽然奇怪为何读取慢,不过基本满意了。

之前我说过我还会把最重要的那部分文件同步备份到外置DAS上,这里我通过GoodSync软件做同步,这款软件我强烈推荐,全中文方便使用。当然你也可以把USB的外置硬盘直接接在NAS上,然后用自带的RSYNC功能同步,不过由于我这个DIY的NAS只支持USB2.0速度比较慢,所以我就还是接主机上的USB3.0口,通过千兆网络传。这里提供软件下载,安装后用keygen算号激活(激活选项选择通过互联网激活,用户信息和序列号可以随便填,拿到机器码后用算号器算出激活码后即可激活),激活后确保软件设置里关闭自动更新哦。[attach]198603[/attach]

[attach]198599[/attach]

该可以设置开机软件自动执行,发现文件变更时自动同步,详细的令人发指,再也不需要担心忘记备份的问题了。

[attach]198600[/attach]

[attach]198601[/attach]

Linux下的SMB稳定性比windows好多了,用起来异常爽,牛排通过WIFI放1080P的电影文件(如图12.7GB)清晰流畅,完美的扩展了容量。     


我认为数据安全和数据共享是家用NAS最重要的2个基本需求,如果这2个没法保证的话,别的附加值都是没意义的,如今不少NAS产品附加功能繁多,但是在这2个特性上并没有自己独到的解决方案,感觉有点偏离家用NAS的方向。相反我觉得Drobo的做法比较实际,非常适合那些不太懂技术的用户群,小型工作室环境下使用效果也绝佳。这期主要讲的数据安全和共享,下一期再说说附加功能吧。


作者: asusppc    时间: 2013-4-7 15:15
第一次离浴室那么近。。。。。
作者: 仙賢戀軒    时间: 2013-4-7 15:56
有硬盘健康状况监控么。。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7 16:08
仙賢戀軒 发表于 2013-4-7 17:56
有硬盘健康状况监控么。。

有的,SMART那里就有显示。
作者: xxmvo    时间: 2013-4-7 16:17
win7的软阵列 不好么?
作者: Epic    时间: 2013-4-7 16:25
浴室,求iPad图片里面的App名字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7 16:37
P0wer 发表于 2013-4-7 18:25
浴室,求iPad图片里面的App名字

Buzz Player or Buzz Player HD
作者: icerain5460    时间: 2013-4-7 17:19
这是哪个版本的OMV啊 为什么我下载的版本安装时有中文语言,安装后webgui登陆没有中文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7 17:28
icerain5460 发表于 2013-4-7 19:19
这是哪个版本的OMV啊 为什么我下载的版本安装时有中文语言,安装后webgui登陆没有中文 ...

0.4.27,你要把更新装上才会有多语言支持。
作者: eirk2004    时间: 2013-4-7 20:44
OMV我也要装
作者: nighttob    时间: 2013-4-7 23:28
那么LSI的卡又可以去落灰了?

NAS和RAID都是软件实现,要是再添一个路由功能就完美了。
作者: wsy2220    时间: 2013-4-8 02:01
本帖最后由 wsy2220 于 2013-4-8 02:06 编辑

我喜欢freebsd~首选 FreeNAS~

另外装系统的时候我建议先选择英文,基本配置工作完成后再改成中文,避免一些烦人的问题
作者: hgy9    时间: 2013-4-8 07:31
当年用freenas,3块500G做软raid5,实测写入只有20M,怎么会差这么多
作者: 大D来了    时间: 2013-4-8 08:38
关键帖子一定要留名
混个脸熟
作者: Haru    时间: 2013-4-8 09:08
不是看到群晖被破解了么?

好像那个很强大……当然本来群晖就是个卖系统的。。。
作者: linkey    时间: 2013-4-8 10:37
请问你是用几个硬盘,什么硬盘做软件raid5?

如果用多点的硬盘,比如8个.软件raid5的读写速度能加快吗?

能快到什么程度?
作者: Asuka    时间: 2013-4-8 11:54
浴大怎麼看RAID 5的爭議

如果掛上一塊
恢復數據的壓力太大   容易造成其他一起掛
我之前學校的論壇硬盤系統就出過這樣的問題

很多企業貌似也表態拒絕RAID 5了
作者: yddzhandao    时间: 2013-4-8 12:13
本帖最后由 yddzhandao 于 2013-4-8 20:36 编辑

请问这系统能带多大的硬盘?
作者: wsy2220    时间: 2013-4-8 13:46
P0wer 发表于 2013-4-7 16:25
浴室,求iPad图片里面的App名字

你的签名图床有问题,我这里老是报证书错误....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8 13:52
Asuka 发表于 2013-4-8 13:54
浴大怎麼看RAID 5的爭議

如果掛上一塊

所以我配了个DAS进行双重备份最重要的数据部分呀。
作者: rekashin    时间: 2013-4-8 15:18
11N推1080p应该行的吧
作者: einstein86    时间: 2013-4-8 16:29
照这么说其实R5的容灾也不怎么样咯?虽然R5列阵里的数据也不都是完全不能丢的那种。

这个方案扩展性如何?能否R5/R6在线扩容的?9T的空间不到2个月就吃完了,我这是在搞啥……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8 17:28
einstein86 发表于 2013-4-8 18:29
照这么说其实R5的容灾也不怎么样咯?虽然R5列阵里的数据也不都是完全不能丢的那种。

这个方案扩展性如何? ...

这个软阵列性能很好,支持R5/R6在线扩容。
作者: coraloneee    时间: 2013-4-8 17:46
家里有浴室这样的老婆真省心啊。。。。。NAS都能帮忙组好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8 17:54
nighttob 发表于 2013-4-8 01:28
那么LSI的卡又可以去落灰了?

NAS和RAID都是软件实现,要是再添一个路由功能就完美了。 ...

这款系统是带路由插件的。
作者: geekpi    时间: 2013-4-8 18:19
OMV不是很好的方案,由于底层管理沿用古老的raid5,恢复速度很慢,而且没有硬件XOR以及raid 协处理器以及高级算法提速,同时需要从阵列内所有盘读取数据,极大的提高了rebuild时造成第二块坏盘导致数据全丢的几率。已经很落后了。

现在家用以及中小企业只有两个方案值得推荐,一个是 ZFS,用solaris/open indiana,freebsd/ freenas8 & nas4free 。一个windows 8/server 2012的Storage Space存储空间。

ZFS 通过 引入读写二级缓存加速,以及大量内存来提高I/O性能,4K 几乎能达到SSD水平。而且可靠性比古老的raid5更高也是经受了企业的考验的。

windows的Storage Space配置简单快捷,最好的SMB权限管理和性能,NFS以及iSCSI共享性能也比server 2008R2大幅提升,parity模式性能几乎等于软raid5,而且先进的底层架构已经完全超越raid5,6,更有mirror模式带来完整的读写性能,没有降速问题。扩容重建都是后台自动化,不用干预。
关于mirror模式可以看看我写的一篇博客 http://geekpi.cn/blog/2013/03/2485

只要不涉及raid5,OMV是不错的系统,raid1,raid10加上web管理,丰富三方工具可以折腾,建议停留在这层就够了

还是那句话,数据安全第一,然后才是性能,价格,易管理 三者之间的平衡。
作者: Asuka    时间: 2013-4-8 18:33
neeyuese 发表于 2013-4-8 13:52
所以我配了个DAS进行双重备份最重要的数据部分呀。

哈哈哈哈   也是    再怎麼聰明的策略都不如人腦智能
作者: gogosos    时间: 2013-4-8 20:24
等了这么久,终于出了中部了。哈哈,又是一顿大餐!
作者: test753    时间: 2013-4-8 20:40
FreeNAS 有没有Drobo那种混合扩容的功能?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8 20:47
test753 发表于 2013-4-8 22:40
FreeNAS 有没有Drobo那种混合扩容的功能?

没有,而且FreeNAS的ZFS没法在线扩容。
作者: maoyipeng    时间: 2013-4-8 20:52
这个linux用的什么版本的kernel?
作者: maoyipeng    时间: 2013-4-8 21:00
顺便问下这个的网卡支持咋样?
作者: hongxu1600    时间: 2013-4-8 22:09
很有启发 非常感谢 期待下篇
作者: test753    时间: 2013-4-8 22:33
neeyuese 发表于 2013-4-8 20:47
没有,而且FreeNAS的ZFS没法在线扩容。

悲剧
看来还得高价买闭源玩意
作者: nighttob    时间: 2013-4-8 22:50
现在这套存储系统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要是连续性能能过1GB/s的话,是不是得上万兆网卡了~~

刚刚在驱家上看,HPT新出了一个40端口的SATA HBA,PCI-E 2.0 x8接口的。主控还是Marvell 88SE9485,原生8口SATA,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弄出来40口的。只有正面照片看不明白,有除主控以外的另外四颗芯片还有八个晶振,背面还有没有不知道。

要是做一个软RAID5/6系统,能跑满PCI-E 2.0 x8的有效带宽,配置要什么样?最高MB/s向,不是iops向。
作者: pako    时间: 2013-4-9 00:10
neeyuese 发表于 2013-4-8 20:47
没有,而且FreeNAS的ZFS没法在线扩容。

请问OpenMediaVault  那里得下载~
作者: pako    时间: 2013-4-9 00:38
请问浴室   在OpenMediaVault官网下载上面

VMware_OMVbasITR5_ovf.zip        2013-03-24        365.4 MB       
VMware_OMVbasITR5_0.4.27_x64.7z        2013-03-23        184.2 MB
VMware_OMVbase_0.4.27_x64.7z        2013-03-23        172.7 MB       
VMware_OMVbasIT_0.4.27_x64.7z        2013-03-23        170.8 MB       

这些事什么意思..

请浴室指教下  到底是下载那个版本好~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9 08:25
nighttob 发表于 2013-4-9 00:50
现在这套存储系统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要是连续性能能过1GB/s的话,是不是得上万兆网卡了~~

刚刚在驱家上 ...

家用需要那么变态的性能么?真需要的话还是DAS实惠点,万兆网卡和布线愁死你。
作者: nighttob    时间: 2013-4-9 08:58
其实就是想知道,专用的硬件RoC和软件用CPU差异有多大。
也加上昨天看见了那个玩意……
作者: geekpi    时间: 2013-4-9 09:16
test753 发表于 2013-4-8 22:33
悲剧
看来还得高价买闭源玩意


可以
而且在线扩容很简单

一种方式是直接加新盘,比如原来存储池为VD1,VD2共计2T容量,加入新盘VD3 2T后就是4T总容量。
一种方式是替换旧盘,比如原来存储池为VD1 1T,VD2 1T共计2T容量,连接新盘VD3 2T后使用替换操作(一条命令即可)替换VD1,而且替换的时候底层迁移数据不会读写VD2,直接从VD1复制到VD3(这个技术 极大的提高了替换时的性能和降低了风险),完成后在线扩容(也只需一条命令),就变为了3T总容量。


然后将分配的虚拟磁盘限额扩大即可。

所有操作都可在web管理页面完成

商业的闭源的什么smart raid,X-raid就是Netgear等厂家的技术都是基于这个原理的,而且不如ZFS获得企业级认证的可靠性。


ps.
数据安全就不重复了,这里VD1,VD2可以是一块硬盘,可以是一个两盘mirror(raid1)阵列,可以一堆盘组成的raidz1(raid5)整理,甚至可以是另外一个ZFS存储池  或者 远程的NAS,SAN,iSCSI设备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9 11:00
geekpi 发表于 2013-4-8 20:19
OMV不是很好的方案,由于底层管理沿用古老的raid5,恢复速度很慢,而且没有硬件XOR以及raid 协处理器以及高 ...

Windows的Server系统都是要很多钱的,这个直接就是不在DIY家用NAS讨论范围内了。

RAIDZ太吃内存了,而且ZFS是否经过考验还不好说,虽然看上去非常的华丽,家用的还是简单点就好。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9 11:02
geekpi 发表于 2013-4-9 11:16
可以
而且在线扩容很简单


我记得FreeNAS的ZFS是不支持在线扩容的。无论BSD还是FreeNAS,它所谓的在线扩容,最后追加上去的盘是独立的,不属于raidz保护范围,你那个替换存储池的方法不错,不过最后还是牺牲了2个旧盘。
作者: Epic    时间: 2013-4-9 12:15
本帖最后由 P0wer 于 2013-4-9 14:36 编辑
wsy2220 发表于 2013-4-8 13:46
你的签名图床有问题,我这里老是报证书错误....


你再试试.
作者: tipbridge    时间: 2013-4-9 18:41
一般家用raid 1用用就很好,这个对家用已经很高端了。向上追求是个无底洞。。。
作者: linuxpro    时间: 2013-4-10 00:40
26楼是明白人啊~
ZFS就是太吃内存....
不过现在ZFS已经可以原生方式在linux kernel上使用,只是我还没试过....


作者: ezraer    时间: 2013-4-10 17:15
正准备在家里面整一个NAS,这个系列对我太有用了,感谢浴大。
作者: zhubo88597171    时间: 2013-4-12 13:43
这个太牛了吧
作者: bublues    时间: 2013-4-13 14:12
请问一下:如果OS出现问题崩溃了,重新安装OS后,能恢复原来的软Raid么?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13 15:07
bublues 发表于 2013-4-13 16:12
请问一下:如果OS出现问题崩溃了,重新安装OS后,能恢复原来的软Raid么?


直接识别,重新安装系统后再次加载就行。
作者: bublues    时间: 2013-4-13 15:18
neeyuese 发表于 2013-4-13 15:07
直接识别,重新安装系统后再次加载就行。

这样的设计很好啊。他自己能识别出来之前管理过的硬盘信息。
还请问一下:软raid替换故障硬盘的步骤繁琐么?需要多少步?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13 15:53
bublues 发表于 2013-4-13 17:18
这样的设计很好啊。他自己能识别出来之前管理过的硬盘信息。
还请问一下:软raid替换故障硬盘的步骤繁琐 ...

我会在下部中解释,预计这两天写完。
作者: bublues    时间: 2013-4-13 18:59
我去官网下载了一个虚拟机,用的是base配置,自己在虚拟机里面添加了1块硬盘。但是在web管理里面看不到任何磁盘或者高级管理信息。就连本地装OS的盘,在Web界面也看不到。
web界面下只有2个标签:
1.存取权限管理
-->用户
2.咨询

我在OS里面用fdisk -l 可以看到我新挂上来的盘和系统盘
请问您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13 19:03
你登陆进去了么?默认用户名admin,密码openmediavault
作者: bublues    时间: 2013-4-13 19:14
neeyuese 发表于 2013-4-13 19:03
你登陆进去了么?默认用户名admin,密码openmediavault


我用的是系统账号:root/root
请问一下啊。关于这个系统,我没有在网站上找到任何的使用手册或者文档。
关于登陆账号的的内容:“默认用户名admin,密码openmediavault”。这些信息是从哪里检索到的?

PS:用了您告诉的账号和密码。可以进行磁盘的管理和使用了。非常感谢。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13 19:22
bublues 发表于 2013-4-13 21:14
我用的是系统账号:root/root
请问一下啊。关于这个系统,我没有在网站上找到任何的使用手册或者文档。
...

http://www.openmediavault.org/

官方有你要的所有信息,维基百科,官方论坛都有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
作者: bublues    时间: 2013-4-13 19:44
neeyuese 发表于 2013-4-13 19:22
http://www.openmediavault.org/

官方有你要的所有信息,维基百科,官方论坛都有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 ...

感谢,刚才找到了wiki的链接。我以为这些东西他们都会整理好一个文档直接方便用户查询呢。不太人性化。对于第一次接触的用户,上手有一定难度啊。
作者: bublues    时间: 2013-4-13 20:21
请问一下:NFS方式的共享怎么无法访问呢?
NFS服务已经开启,共享方式和CIFS一致,另外指定的共享目录,网段指定的是本服务器网段。可读写权限。但是刷新不出来。只能看到CIFS的共享。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13 20:27
bublues 发表于 2013-4-13 22:21
请问一下:NFS方式的共享怎么无法访问呢?
NFS服务已经开启,共享方式和CIFS一致,另外指定的共享目录,网 ...

你NFS装载了么?
作者: bublues    时间: 2013-4-13 20:43
neeyuese 发表于 2013-4-13 20:27
你NFS装载了么?


NFS装载是什么意思?
NFS服务里面有2个标签:
设置
共享
以下图片是我做的配置信息: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4-13 20:52
你共享档案夹那里让我看看。
作者: bublues    时间: 2013-4-13 21:15
neeyuese 发表于 2013-4-13 20:52
你共享档案夹那里让我看看。

共享档案夹信息:

作者: mu_lang    时间: 2013-5-16 11:29
本帖最后由 mu_lang 于 2013-5-16 11:30 编辑

刚发现一贴,楼主是那人么?帖子貌似一模一样。。。。最重要的,是没发现出处。。。

http://bbs.yigo100.net/thread-878-1-1.html
DIY主机NAS的操作系统篇!

@neeyuese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3-5-16 11:53
mu_lang 发表于 2013-5-16 13:29
刚发现一贴,楼主是那人么?帖子貌似一模一样。。。。最重要的,是没发现出处。。。

http://bbs.yigo100.n ...

我网络ID只用neeyuese。


作者: mu_lang    时间: 2013-5-16 23:40
neeyuese 发表于 2013-5-16 11:53
我网络ID只用neeyuese。

oh,那就是很讨厌的一个例子了

作者: azureelfwang    时间: 2013-5-20 21:47
现在群晖DSM似乎破解了,楼主能否加入这方面的介绍
作者: SorTalRasha    时间: 2014-8-8 12:38
不错的文章。





欢迎光临 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https://bbs.pceva.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