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标题: 【原创】浴室的OCZ VERTEX 4 128GB 测试日记 (更新至7月14日) [打印本页]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2-7-7 09:50
标题: 【原创】浴室的OCZ VERTEX 4 128GB 测试日记 (更新至7月14日)
本测试日记会通过作者本人当前知识点,针对OCZ VERTEX 4 128GB的特性做一个原理到实践的完全解析。

7月7日

这段时间对OCZ Vertex 4的固件表现出来的“鸡血"特性有点感兴趣,虽然之前看了下各大网站的评测,已经对鸡血固件的原理和做法大致猜出7分,但是为了要真正的验证自己的猜想,昨天趁着班间午茶时间,出公司大门左拐随手拿了片OCZ Vertex 4 128GB的SSD准备回来研究研究。

[attach]124021[/attach]

昨晚回家太晚,没有刻意去测试,只是拆盘看了看,发现SSD为出厂固件1.3,盒子上也看不出任何标示性能的指标,貌似很奇怪。据了解目前最新的固件好像到了1.5Beta了,想着先用出厂固件热个身测几天,熟悉下新盘特性再慢慢往上刷吧。

今天够悲剧,下班回到家已经快10点了,洗个澡准备开始折腾折腾这块Vertex 4 128GB了。

[attach]124019[/attach]

老习惯,先来张第一次上机CDI截图。

[attach]124023[/attach]

新盘ASSSD分数

[attach]124025[/attach][attach]124027[/attach]

[attach]124029[/attach][attach]124031[/attach]

第一次跑ASSSD感觉有点失望,那么连续跑几次看看,发觉2个小特征:

1.每次持续读取那里都不同,不是越跑越快也不是越跑越慢的感觉。
2.写入延迟低的离谱,看来写入数据缓存不小,这种情况下掉电问题能解决的好么?

[attach]124065[/attach]

再跑跑CDM软件,老样子,持续读取那里并不稳定。


7月8日

[attach]124209[/attach]
对于有数据但没有填满容量的SSD,HDtune持续读取设置8MB块还是突破不了2xxMB/s

[attach]124213[/attach]
对于有数据但没有填满容量的SSD,HDtune的随机读取访问IOPS夸张了点,基本全缓存了。

[attach]124231[/attach]
对于Secure Erase后的SSD,HDtune的持续写入设置64KB块速度是这样的。

----------------------

[attach]124227[/attach]
对于填满容量数据的SSD,HDtune持续读取设置8MB块就变成之前测ASSSD和CDM跑持续的速度那样了。

[attach]124225[/attach]
对于填满容量数据的SSD,HDtune的随机读取瞬间就变成这样了。

[attach]124229[/attach]
对于填满容量数据的SSD,HDtune的持续写入设置64KB块速度是这样的。

[attach]124233[/attach]
来测一下空盘PCMARK 7的磁盘分数吧。

-----------------------

今晚抽空花了1小时做下Zone Measurement测试,为何要做这个测试,今后你们就知道了。

[attach]124319[/attach]

[attach]124321[/attach]

[attach]124323[/attach]

这是OCZ Vertex4 128GB 1.3FW下的Zone Measurement。


------------------------

7月10日

话说昨天服务器有问题,今天回档了,好吧,24小时的稳定态测试成绩出来了。

[attach]124820[/attach]

[attach]124822[/attach]

稳定态后再次运行Zone Measurement。

OCZ VERTEX 4 128GB 1.3固件总结: 感觉这款固件比较平庸,搭配了那么豪华的硬件配置就跑出这个程度,不得不说可惜了,但是测试中数据稳定性表现不错,就像被一个卡在了某个瓶颈内。


------------------------

说实话,这不是我所认识的OCZ作风。我印象中OCZ是那种喜欢以最大性能指标来吸睛和炒作的厂商,这种平庸的成绩如何炒作?果不其然,之后的1.4固件风格大变,1.3测的差不多了,我们换成1.4的来看看。

OCZ的1.4版本固件一共出过3款,第一款为1.4RC,第二款为1.4版,第三款为1.4.12版本。

[attach]124824[/attach]

[attach]124826[/attach]

[attach]124828[/attach]

如果升级1.4RC版固件,软件则会提示一些基本的备份和注意事项。

[attach]124832[/attach]

升级1.4RC固件前最后的CDI信息。

[attach]124830[/attach]

升级完1.4RC后,不光数据,连SMART信息都清空的差不多了,聪明人应该已经意识到绝不是升级那么简单,而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固件。


从更新说明上也看到,1.4固件家族的改进部分:

[attach]124838[/attach]

1.相比1.3提高了低QD下的读取性能。
2.提高128GB和256GB的持续写入性能。
3.在一些特殊的混合读写环境下性能得到提高。
4.提高了与一些特殊的主机兼容性。
5.提高了在一些老主板上从S3/S4节能模式还原时的稳定性。

[attach]124836[/attach]

1.4正式版比1.4RC在低于4KB的小文件的读取上又改进了。

[attach]124834[/attach]

1.4.12版本相比1.4正式版在RAID卡兼容性,休眠唤醒,冷启动bug上又做了改进。

------------------------------------------

果不其然,从1.4RC固件发布后,OCZ开始正式炒作,各大网站都刊登了“性能脱胎换骨“,”新一代旗舰“,“写入翻倍”的标语,各大跑分软件秀分数,真是高的耀眼,128GB的SSD跑ASSSD破千不是问题。

但是这个在耀眼光芒的背后,有人发现了问题,特别是128GB的容量,很多用户发现在SSD容量用满一半以上之后,跑分会下降很多,用HDtune甚至跑出了很奇怪的图形,OCZ官网的技术支持则含糊其辞的说这是因为windows文件系统缓存的策略导致限速之类的话。真相果真如此么?这也是为何我特意去拿了块OCZ,想自己研究并找出真相的初衷。

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3张不同固件的Secure erase后的Zone Measurement图

[attach]124840[/attach]

1.3固件平均写入200MB/s

[attach]124842[/attach]

1.4RC固件前面50%平均写入接近400MB/s,后面的100MB/s不到。

[attach]124844[/attach]

1.4.1.2固件看上去比1.4RC固件优化的更好点,但是本质没变。

这叫什么?叫欺骗么?我也不知道如何形容,128GB的SSD,前部50%容量是后面50%容量接近4倍的写入速度,然后测试软件测试范围都是在前面的,那么结果会如何知道了?你跑1000分,其实只有前面的50%是,后面的呢?连1.3固件都不如。当然这是表面的现象,接下来我们再一步步深入进去,试着把原因找出来,我相信这也是PCEVA和别的网站不同的地方。


[attach]124866[/attach]

[attach]124864[/attach]

华丽的跑分背后的,我只能苦笑,这年头买SSD,你除了PCEVA还能相信谁。

------------------------

7月11日

可怜的到家又9点半了,今天看来也没啥精力做测试了,先跑个空盘PCMARK吧,看看牛B固件的实际应用下跑分如何。(固件1.4.1.2)

[attach]125116[/attach]

好吧,比1.3固件提高了整整100分,不容易了。但是我记得ASSSD跑分没它好看的美光,浦科特有接近5400吧? 这个什么意思还不懂? 除了跑分这块盘也就性能平平罢了,自己骗自己。

好吧,用Iometer填充到接近满盘,然后跑次ASSSD看看性能会降到什么程度。

[attach]125118[/attach]

比想象中的糟糕。

-------------------------

7月12日

好吧,昨晚12点开始的24小时稳定态测试,早上起床发现跑了大约4小时就“飞掉了”(凌晨4点不到iometer跳出),难道是固件不过关?(FW1.4.1.2)  上班前开机继续跑,因此具体结果数据要到明早上班前才知道了。

到家又是10点附近。。。而且SSD还在跑稳定态,所以今晚就不折腾了,想想原理部分如何写吧,先画画草稿,争取本周末出结果。

--------------------------

7月13日

到家累趴了,不过24小时稳定态测完了。

[attach]125948[/attach]

从图里可以看到,1.4.1.2固件相比出厂1.3固件在小文件的随机性能上表现有不少提高。但是当请求的数据大小在128KB以上时性能则降低了不少,纠其原因就是稳定态后的算法的混合读写性能不如之前的稳定。


-----------------------------

7月14日

基本对1.4系列的固件表现心理有底了,现在升级1.5固件。

[attach]125952[/attach]

[attach]125958[/attach]

[attach]125956[/attach]

升级完后进行一次Secure erase,然后做2次Zone Measurement,果然表现和我想象中的完全吻合,详细分析请等之后的总结测试。

ASSSD和CDM的成绩如下:(1.5的固件小改了读取数据缓存机制)

[attach]125960[/attach]

[attach]125962[/attach]


好吧,接下来也没啥好多测了,基本已经肯定了OCZ Vertex 4 采用的算法和机制,最后再弄个稳定态跑一下24小时1.5固件的性能。准备写总结和测试帖了,日记告一段落,希望周末前能搞定。

日记总结: 针对测试软件优化的“跑分神器”, OCZ Vertex 4 系列

后续请看 拨开迷雾寻找真相!OCZ Vertex 4系列固态硬盘深入评测与解析 : http://bbs.pceva.com.cn/thread-51852-1-1.html

作者: 太虚公    时间: 2012-7-7 09:56
浴室姐姐又要爆ORZ的菊花了  话说这牌子出来混的时候一直是装高端的   为啥做SSD了就改用白片拼价格去了
作者: 右走    时间: 2012-7-7 09:56
浴室姐姐  想你了  哇哈哈
作者: ggxuelei    时间: 2012-7-7 09:57
前排就座,等待上课
作者: location    时间: 2012-7-7 11:13
最近想买ssd,学习来了
作者: wsy2220    时间: 2012-7-7 12:08
前排围观
作者: marovan    时间: 2012-7-7 13:42
等待结果
作者: FlankerWang    时间: 2012-7-7 13:49
先留个名
作者: wusuoweishaoye    时间: 2012-7-7 15:23
“随手拿”???!!!!有人看见没?
作者: hepcboy    时间: 2012-7-7 15:50
前排就座,听大大讲课
作者: jj8125300    时间: 2012-7-7 15:55
本帖最后由 jj8125300 于 2012-7-7 15:57 编辑

终于能说话仂
    我新买的 OCZ  VTX 4   256G   拿着 我用  机械盘  运行 OCZToolbox
            提示升级成功 但是 看来看去  版本还是 1.3   有知道为什么的么?
                         方便的话  加QQ  交流下    12396094
                                 跪求解决!!!!!!!
作者: ystock2000    时间: 2012-7-7 16:37
强帖留名~~~~~~~~~~
作者: disz    时间: 2012-7-7 19:01
女浴室换头像啦?这是一个人吗~~~~
作者: jsykmac    时间: 2012-7-7 19:31
网上的新闻说比1.4有提升?
作者: ilunan    时间: 2012-7-7 19:43
前两页留名
作者: toshiorei    时间: 2012-7-7 19:59
本帖最后由 toshiorei 于 2012-7-7 20:25 编辑

期待中。

实测1.5固件(已经是正式版)对256G没有什么性能提升,也可能是笔记本平台现在了性能(没关节能),平台已经成为瓶颈,换台式机是不是会更好?


1.5正式版对比1.4正式版:

提升微乎其微,这里值得肯定的是,刷1.5固件不需要换到另一台电脑上了,可以作为系统盘的同时直接刷,省了很多事。

[attach]124015[/attach]

[attach]124017[/attach]

测试平台:

[attach]124033[/attach]
作者: nighttob    时间: 2012-7-7 20:01
霸气的“随手拿”……
作者: ggxuelei    时间: 2012-7-7 20:51
orz的玩意越来越ES了,碉堡的单盘性能,alpha级的稳定性
作者: royqiuyu    时间: 2012-7-7 21:47
浴室大人,上次那个写挂了的OCZ Vertex4去哪了?
作者: maoyipeng    时间: 2012-7-7 22:02
浴室在国外啊?
作者: pisces0307    时间: 2012-7-7 22:43
我想问一下,缓存大会影响掉电保护的话,是不是关闭缓存就能安全一些,抛开对速度的影响不说,对nand flash本身的寿命有多少影响呢?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2-7-7 22:46
现在大多数的SSD你是无法关闭缓存的,另外如果关闭缓存,很多SSD的写入就基本没法看了。
作者: wsy2220    时间: 2012-7-7 23:11
我感觉1G的外置缓存玄机比较大
作者: toshiorei    时间: 2012-7-7 23:39
我看到PC MARK下面的系统信息...

保持关注。
作者: lightstriker    时间: 2012-7-8 09:24
学习了,拜读大神文章!
作者: Sumesis    时间: 2012-7-9 02:55
期待並觀注中, 又有很多料可以學習了!

DRAM的使用大多切分為兩部分,首先是放FTL和Command,其次則作為存取的Buffer,
後者其實也可以不做,但是這樣的效能恐怕很難被消費性市場所接受,
應該沒有人想要花錢買一個只有12K IOPS的SATA III SSD!

但是存取效能對DRAM的依賴越高,通常切分做為Buffer的DRAM容量就越大,
算法上對資料安全和正確性要做的功夫就會越多,這個應該不是OxZ首要關注的!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2-7-9 05:10
Sumesis 发表于 2012-7-9 04:55
期待並觀注中, 又有很多料可以學習了!

DRAM的使用大多切分為兩部分,首先是放FTL和Command,其次則作為存取 ...

这次固件的提高部分和buffer那里倒是关系不大,和NAND的存取模式关系重大哦,昨晚在跑24小时的IOMETER,今晚出数据后差不多要更新固件了,预计日记会在2~3周完成,然后会单独结合出一片测试总结。
作者: qzwalter    时间: 2012-7-9 08:35
请问下浴室大  Zone Measurement所得到的东西是啥0.0

作者: jianghanpeng    时间: 2012-7-10 20:37
唉。。。ocz你让我怎么办啊
作者: luckissy    时间: 2012-7-10 21:43
神奇的ocz 不过能解释下是怎么做到的吗?

作者: 花非雨    时间: 2012-7-10 21:47
OCZ,各种想出风头,质量,诶~~
作者: pisces0307    时间: 2012-7-10 22:18
neeyuese 发表于 2012-7-7 22:46
现在大多数的SSD你是无法关闭缓存的,另外如果关闭缓存,很多SSD的写入就基本没法看了。 ...

[attach]124888[/attach]

[attach]124886[/attach]

我在这里看到可以关缓存,一个是固态硬盘的设置里面的,M4 128G,还有一个是我用的一个PCIE转SATA3的转换卡设置里面的,我想请问一下这两个缓存关闭的是哪里的缓存,我如果关掉不会对SSD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吧?我想关掉测一下速度
作者: FlankerWang    时间: 2012-7-10 22:43
看到现在,只能呵呵了

接着等刷固件后的稳定性测试
作者: 673    时间: 2012-7-10 23:18
pisces0307 发表于 2012-7-7 09:43
我想问一下,缓存大会影响掉电保护的话,是不是关闭缓存就能安全一些,抛开对速度的影响不说,对nand flash ...

我补充一下浴室的,sandforce主控就无法关闭缓存,具体请看论坛中相关文章。
作者: 673    时间: 2012-7-10 23:20
pisces0307 发表于 2012-7-10 09:18
我在这里看到可以关缓存,一个是固态硬盘的设置里面的,M4 128G,还有一个是我用的一个PCIE转SATA3的 ...

右上角直接搜索“缓存”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作者: pisces0307    时间: 2012-7-10 23:28
673 发表于 2012-7-10 23:20
右上角直接搜索“缓存”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好的,谢谢
作者: counterflow    时间: 2012-7-10 23:35
持续关注中= =
作者: toshiorei    时间: 2012-7-11 00:34
继续关注,期待详细原理的分析,和最新1.5固件的解析,毕竟1.5之前都是过去式了。

还有不同容量所面对的问题是否也不同?比如降速问题在256和512上没出现。

也许原理分析出来,这个疑问也解决了。
作者: feve    时间: 2012-7-11 02:31
真相帝,辛苦浴室了.
话说为了广大PCEVA民去买块ORZ测.不知道能不能向石头申请补贴.
作者: ilunan    时间: 2012-7-11 08:36
坐等继续更新
作者: evangely    时间: 2012-7-11 09:26
终于在浴室大神的帖子里留言了.
不容易呀
位置难抢
作者: leechg    时间: 2012-7-11 09:40
的确是,在其他网站很少看到这种深入追究的文章,pceva因各位达人的热心维护而与众不同。
作者: xupomg    时间: 2012-7-11 09:55
不错的测评~
作者: xieheuni1    时间: 2012-7-11 10:34
orz的遮羞布让浴大给掀了。
这破烂儿货orz可以永远无视
作者: Mufasa    时间: 2012-7-11 11:22
好文章

昨天购买SSD的时候,在M3S 128G 和 OCZ Vertex4 128G 之间犹豫。
最后考虑到M3S的闪存颗粒质量好些,买了M3S

现在看到这个,庆幸没有买OCZ
作者: zzy51    时间: 2012-7-11 13:33
前排就座,听大大讲课
作者: xzmzyc    时间: 2012-7-11 15:06
估计这个也是坑爹货!
作者: neodeemer    时间: 2012-7-11 15:16
还没有最后的结论?
作者: 武英仲    时间: 2012-7-11 16:41
强烈要求OCZ召回所有产品
作者: bac12388    时间: 2012-7-11 17:41
PCEVA. 净土啊净土
作者: sun88990    时间: 2012-7-11 20:27
持續關注!!
支持浴室大
作者: counterflow    时间: 2012-7-11 22:17
果然是自己骗自己啊 ……
作者: yuchengao828    时间: 2012-7-12 08:33
toshiorei 发表于 2012-7-7 23:39
我看到PC MARK下面的系统信息...

保持关注。

我也看到了,下面的那一小串硬盘列表,哈哈哈哈
作者: sohueasy    时间: 2012-7-12 09:43
这年头买SSD,你除了PCEVA还能相信谁。

真的是。。
作者: amthb    时间: 2012-7-13 13:54
浴室姐姐好样的。
这样的帖子不顶怎么能行。
ORZ,我们对你早就ORZ了,别玩了。
作者: Fuyun    时间: 2012-7-13 14:57
来听浴室大大讲课
作者: pxtwdm    时间: 2012-7-13 15:08
浴室能提取1.4RC的固件给我不?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2-7-13 22:58
pxtwdm 发表于 2012-7-13 17:08
浴室能提取1.4RC的固件给我不?

1.4RC对应的工具箱版本是OCZToolbox_v3.02.07,不过OCZ的工具箱升级前会分析你的固件版本,不给你降级的,虽然软件会显示下载完成,重启还是老样子。
作者: sun88990    时间: 2012-7-14 00:14
可見
Indilinx FW研發團隊不怎樣...
作者: wsy2220    时间: 2012-7-14 00:43
ocz的日子不好过了,哈哈
作者: nighttob    时间: 2012-7-14 08:16
OCZ这简直就是掠夺式开发啊,除了跑分,其他的全不顾及。
作者: xmiangui    时间: 2012-7-14 09:29
看到MC上OCZ的文了,个人感觉那文章有点”Intel、镁光、三星性能靠边站,M3P勉强看得上眼。“的意思,看着我不是很爽啊……
作者: xmiangui    时间: 2012-7-14 09:45
本帖最后由 xmiangui 于 2012-7-14 10:26 编辑

浴室姐还是别说“这年头买SSD,你除了PCEVA还能相信谁”,这文章一出,要得罪OCZ很多啊。到时候人家咬住这句话来攻击PCEVA就不好了。貌似现在主流媒体基本都拿了OCZ的钱出文章,上次还看了篇,说的好像现在消费级SSD要性能就只能Vertex4,舍我其谁一样……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2-7-14 09:46
xmiangui 发表于 2012-7-14 11:29
看到MC上OCZ的文了,个人感觉那文章有点”Intel、镁光、三星性能靠边站,M3P勉强看得上眼。“的意思,看着 ...

如果只是比ASSSD,CDM等比较普遍的测试软件,当然是OCZ Vertex 4系列最牛啦。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2-7-14 09:48
xmiangui 发表于 2012-7-14 11:45
浴室姐还是别说“这年头买SSD,你除了PCEVA还能相信谁”,这文章一出,要得罪OCZ很多啊。到时候人家咬住这 ...

PCEVA得罪OCZ的次数还少么?不过我没觉得我们有做错吧,以理服人有何错?

没说OCZ不能反驳啊,如果反驳有理有据能服众,公开道歉又何妨。
作者: shanshui    时间: 2012-7-14 12:56
neeyuese 发表于 2012-7-14 09:48
PCEVA得罪OCZ的次数还少么?不过我没觉得我们有做错吧,以理服人有何错?

没说OCZ不能反驳啊,如果反驳 ...

最搞笑的还有媒体打着“美帝”的品牌,哈哈!
作者: 笨啦灯    时间: 2012-7-14 13:31
本帖最后由 笨啦灯 于 2012-7-14 13:32 编辑

期待原理的介绍,我实在是对OCZ这套专注跑分的算法非常感兴趣……
作者: nighttob    时间: 2012-7-14 13:50
没办法,这年头总是看跑分买东西,不是看自己的需求买东西。所以OCZ的一直有销路。
作者: whsi    时间: 2012-7-14 17:08
感谢浴室,差一点就买这个了
作者: pxtwdm    时间: 2012-7-14 17:43
neeyuese 发表于 2012-7-13 22:58
1.4RC对应的工具箱版本是OCZToolbox_v3.02.07,不过OCZ的工具箱升级前会分析你的固件版本,不给你降级的 ...

能找得到刷新包不?如果可以和M4那样强刷就爽了,我的INDILINX EVEREST 128G就有救。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2-7-14 18:47
你的盘怎么了?
作者: royqiuyu    时间: 2012-7-14 21:07
OCZ彻底被完爆
作者: priod_chen    时间: 2012-7-14 22:31
无语啊,原来是这样,唉~
作者: jony1978    时间: 2012-7-15 00:37
自从OCZ电源出问题后就不信任这个牌子了
作者: dddddos    时间: 2012-7-15 10:37
我是带笔记本来的
作者: wang_pei_ran    时间: 2012-7-15 14:30
toshiorei 发表于 2012-7-7 23:39
我看到PC MARK下面的系统信息...

保持关注。

尖锐的眼神阿,我才发现,原来浴大的机器是全固态的,非常之霸气。
作者: yjc002    时间: 2012-7-15 15:52
看了下大概的测试过程,对OCZ的产品真是无语啊!
作者: chr    时间: 2012-7-16 19:09
前来学习了。。。
作者: chr    时间: 2012-7-16 21:55
为什么健康状态是未知?
作者: haierccc    时间: 2012-7-18 22:41
9187啊9187
作者: snakeczz    时间: 2012-7-22 09:22
OCZ不是那个白片砖家吗,请认准白色瓶装哦
作者: mrmnm    时间: 2012-7-27 00:36
浴室大, 看你的的文章前我在考慮入手, 看到后想請教幾個問題
首50%比尾50%快4倍是一口氣全盤寫入才会出現嗎? 因為我我一天寫入不了幾個g, 空閒時間还是佔多數, 如果有足夠時間做回收, 比方說我已用了60%容量, 閒置10小時, 再寫入時剩下的40%是20%快+20%慢, 还是40%慢呢?
如果是前者, 我自己是接受的, 因為如先前有高手說過, ssd通常是死于非命的, 要用盡芯片的5000次寫入才坏的相當罕有, 在我看來寫入放大的問題不大, 只要不是10多倍就差不多了, 對吧?
另外, 我的ssd買來是想給舊式本本用的, 不知ssd兼容性如何?
我的本本是fujitsu S6520, GM47+ICH9M芯片, 打算買256g的那款, 不知可行嗎?
謝謝你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2-7-27 09:25
mrmnm 发表于 2012-7-27 02:36
浴室大, 看你的的文章前我在考慮入手, 看到后想請教幾個問題
首50%比尾50%快4倍是一口氣全盤寫入才会出現嗎 ...

这个我现在说不准,今晚按照你的要求自己测试一下看看。
作者: 7810487    时间: 2012-7-27 14:26
OCZ这是一个笨蛋厂家;其实它可以做一个工具,上面就两个选项,性能和寿命;二选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作者: mrmnm    时间: 2012-7-27 22:29
neeyuese 发表于 2012-7-27 09:25
这个我现在说不准,今晚按照你的要求自己测试一下看看。

謝謝你
我再仔細看了你對1.5固件的評測
說是有空便回收, 是不是我那問題的答案呢?
以你看來寫入放大会成了幾倍呢?
以ocz用白片來說128g/256g的盤, 實際夠日常用嗎?
對於用家來說, 其實我覺得速度比壽命重要, 因為我覺得我会在壽命花光前換電腦
作者: linxiabing    时间: 2012-7-28 06:37
我是门外汉 我买了ocz v4 我在美国
倒不是因为牌子和数据我买了他
而是因为有人出评测说 v4的硬件配置暂是最新的  我买新不买旧 所以我上了ocz 我也不会什么评测 倒是用了2个月 挺好用的就是。 我会一直关注高手的帖子。希望最后给一个总结就是 呵呵
作者: mrmnm    时间: 2012-7-29 00:01
mrmnm 发表于 2012-7-27 22:29
謝謝你
我再仔細看了你對1.5固件的評測
說是有空便回收, 是不是我那問題的答案呢?

不對啊, 就是多做垃圾回收, 也不是多做folding, 即是說后40%都会一樣慢吧?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2-7-29 00:10
mrmnm 发表于 2012-7-29 02:01
不對啊, 就是多做垃圾回收, 也不是多做folding, 即是說后40%都会一樣慢吧?

比如128GB去掉8GB的OP等容量,实际可用120GB,你写入60GB数据,实际占了120GB的颗粒容量,那么就要休息,等他把120GB的颗粒folding成60GB的,空余出60GB的区域,接下来你写另外30GB的数据,占用60GB的空间,还要等他folding出30GB的空间,接下去你写15GB占30GB,继续等folding,这样一直下去,间接等于他的擦除次数是别人的SSD的2倍。
作者: mrmnm    时间: 2012-7-29 00:45
neeyuese 发表于 2012-7-29 00:10
比如128GB去掉8GB的OP等容量,实际可用120GB,你写入60GB数据,实际占了120GB的颗粒容量,那么就要休息, ...

这樣說來, 用slc模式只能在寫入有提升吧?
讀的時后还是mlc模式?

固件能不能做到常用的(如windows檔案)不做folding, 不常用的才fold?

另外, 我的ssd買來是想給舊式本本用的, 不知ssd兼容性如何?
我的本本是fujitsu S6520, GM47+ICH9M芯片, 打算買256g的那款, 不知可行嗎?
謝謝你
作者: 秀气的猪    时间: 2012-7-30 19:14
我的7月24号也买了一个VTX4-25SAT3-256G,机器是Macbook pro 13安装好以后启动很快12秒,那时的感觉相当好这硬盘 不得了,后来晚上了要和LP去逛街了你懂的,就把电脑合上了,逛累了回来泡杯茶要来研究研究这神器了,那个乐啊把我的小白打开动了一下触摸板,发感不对了,怎么不动指针在那转圈,转啊转啊,键盘也没有反应了,我操。。。。怎么回事了,强行重启后SMC重置3次,再试试故障现象还是一样,后来。。。。。。。。。。。。退货了,听从苹果售后入了个830 256G ,要正常请无谓OCZ
作者: neeyuese    时间: 2012-7-30 19:21
mrmnm 发表于 2012-7-29 02:45
这樣說來, 用slc模式只能在寫入有提升吧?
讀的時后还是mlc模式?

主要提升是写入,读取本来就不是瓶颈。

固件不识别文件系统的,所以也不识别文件,只知道0和1罢了。

兼容问题自己做了小白鼠才知道,大多情况下没问题。
作者: mickey99520    时间: 2012-8-14 16:04
好贴。。顶起
作者: lixin43617706    时间: 2012-8-18 18:19
希望能看到总结~
作者: oking    时间: 2012-8-19 11:11
想入个OCZ的60G装到X220上,但一直担心后续日常运行的性能,看到这个就怕怕了,镁光M4如何?M4价格低180啊。
作者: liyuangrass    时间: 2012-8-28 15:58
哎呀 这么一来其实OCZ不就是一个用寿命来拼性能的咯?而且还涵盖了一些偷奸耍滑的方式?犹豫啊 到底和M4比哪个好些
作者: archangel981    时间: 2012-9-4 19:45
看看做个参考
作者: chineseholmes    时间: 2012-9-6 16:07
对数据安全没什么要求又不怕返修折腾的买个ocz玩玩还是不错的
作者: hercurlise    时间: 2012-9-7 10:12
浴大,你做什么工作啊?怎老晚上9点多才回家啊?要保重身体啊
作者: kiQ    时间: 2012-9-8 23:51
用时间长了后跑个hdtune的错误扫描-速度图(用MHDD也可以),看看是全绿的,还是有黄红出现,也能看出来是不是平均用的,5000小时使用就可以跑一次了。
一开始速度图很平,300-350这张,用时间长了也再跑次这个,看看线是不是波动很大。

贴2张图说明一下。


作者: 悟言于声    时间: 2012-9-9 17:19
哇不错。。。。。。。。。。。浴室什么时候再来个寿命测试




欢迎光临 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https://bbs.pceva.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