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标题: 三款性价比固态硬盘同步耐久度测试(8) [打印本页]

作者: Essence    时间: 2019-8-18 18:41
标题: 三款性价比固态硬盘同步耐久度测试(8)
雷克沙NS100、金士顿A400和西数绿盘耐久度测试进行到第8周,三张硬盘的主机写入量分别达到929.83TB、1119.05TB和839.13TB。
[attach]424233[/attach]


截至8月16日晚上,雷克沙NS100闪存平均擦写1754PE,金士顿A400闪存平均擦写2218PE,西数绿盘闪存平均擦写1677PE。

[attach]424234[/attach]


按照上期的预告,率先达到2000PE的金士顿A400将重新进行性能测试,以观察闪存磨损后日常使用性能有无衰减。测试前首先使用Parted Magic对A400 480GB进行了Advanced Secure Erase安全擦除,彻底清空闪存数据并重新建立分区与格式化。A400出厂态性能可以参照http://bbs.pceva.com.cn/thread-145721-1-1.html

HDTune文件基准测试可以看到,金士顿A400 480GB的SLC缓存已经消失不见了。当然A400的缓存外顺序写入速度也不慢,这是它能够在耐久度测试进度中始终保持领先的原因。

[attach]424235[/attach]


SLC缓存的缺失不光会影响写入,闪存写入也会对读取产生干扰。PCMark 7存储测试评分相比出厂态时降低172分。

[attach]424236[/attach]


PCMark 8存储测试评分相较出厂态时降低71分,变化非常明显。

[attach]424237[/attach]



在用2GB大小的随机数据测试文件填满三张固态硬盘后,进行24小时高温烘烤。烘烤的目的是为了“加速老化”,模拟SSD在更长时间里不通电情况下保存数据的情形。每次烘烤检验过后,所有测试文件会被删除以继续下一轮耐久度测试的写入过程。

速度保持表现:

雷克沙NS100 512GB烘烤前测试文件平均读速481MB/s,烘烤后平均读速480MB/s。

[attach]424238[/attach]

[attach]424239[/attach]


金士顿A400 480GB烘烤前测试文件平均读速351MB/s,烘烤后平均读速304MB/s。

[attach]424240[/attach]

[attach]424241[/attach]

金士顿A400在突破2000PE后的首次烘烤后测试后出现了明显了读取掉速现象,SMART未记录到重映射事件。在闲置通电半小时以后,速度有所恢复但不明显:平均读速提高5MB/s,最低读速的文件无改善。
[attach]424242[/attach]


西数绿盘480GB烘烤前测试文件平均读速487MB/s,烘烤后平均读速479MB/s。

[attach]424243[/attach]

[attach]424244[/attach]


计划在下周测试中保留A400烘烤后读速最慢的文件,将其带入后续耐久度测试过程,观察磨损均衡机制是否有助于读取速度的恢复。

数据完整性情况:

三张盘都通过了数据完整性测试,我们下周再见!

[attach]424245[/attach]

[attach]424246[/attach]

[attach]424247[/attach]



作者: DK29    时间: 2019-8-18 20:58
2000PE,已经高于用BCH的某15nm、19nmMLC了
作者: 羽落风尘    时间: 2019-8-19 16:45
HDTUNE 写入为什么会间歇性掉到50M /秒呢

作者: hackasc    时间: 2019-8-19 22:35
希望最后能出一篇关于此测试对于“实际使用参考价值”的分析文章
作者: Essence    时间: 2019-8-20 11:31
羽落风尘 发表于 2019-8-19 16:45
HDTUNE 写入为什么会间歇性掉到50M /秒呢

猜测是主控在刷新FTL到NAND,短时影响到主机请求的写入效能。虽然是Dramless方案,但主控内实际还是有小容量SRAM缓存的

作者: redseabay    时间: 2019-8-20 11:48
SE 为什么会导致 SLC cache 丢失呢 ?
SE 不是类似 ssd 内部的 reset 吗  ?
作者: Essence    时间: 2019-8-20 12:53
redseabay 发表于 2019-8-20 11:48
SE 为什么会导致 SLC cache 丢失呢 ?
SE 不是类似 ssd 内部的 reset 吗  ?

SE只是清空闪存,方便让接下来的测试不受到之前写入数据的影响。SLC Cache丢了跟SE没有关系

作者: dboy99    时间: 2019-8-20 20:23
以下是我的个人理解:
TLC颗粒使用SLC cache时有个技术难点:缺少有效的磨损经验曲线。
这就导致,主控没办法准确预测颗粒的剩余寿命,因此,产生了两种通用的设计思路:
1、使用固定的空间作为SLC cache,这部分空间永远不会释放出来,到死那一天都是SLC cache
2、使用部分或者全部的TLC空间作为临时的SLC cache,使用时主控会按需要切换颗粒的读写模式。

如果金士顿用的是思路2,那么问题来了,做过SLC cache的颗粒是没办法准确预测剩余寿命的,如果一直用下去,可能会出现预期外的暴毙,导致整个盘变砖。为此,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设定一个阈值,只要颗粒的磨损超过这个阈值,就强行关闭SLC cache,从而避免颗粒暴毙。
作者: zhangfeideya    时间: 2019-8-24 09:47
这是实打实的“真”测试,除了pceva看不到。。。
作者: kingyesx1    时间: 2019-8-24 15:36
其他网站的测试就是跑分。。。。。
感觉跑分的真的是没意义。
跑分的用途就是看着数字心里YY。
PCEVA的测试至少对SSD的质量方面有所测试,这个还是很实在的
看SSD还是喜欢上PCEVA




欢迎光临 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https://bbs.pceva.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