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标题: Intel®I217V板载网卡和intel I350-T4 PCI-E能同时使用吗? [打印本页]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2-28 20:38
标题: Intel®I217V板载网卡和intel I350-T4 PCI-E能同时使用吗?
由于手头硬件设备不全,无法亲自测试实践,为了到时候少走弯路,在此求教个小白问题,具体如下:

华硕VANGUARD B85板载Intel® I217V网卡,想再安装一块intel I350-T4 PCI-E四口千兆服务器网卡,运行Windows Server 2012 R2操作系统。请问,两者会不会有冲突,能同时使用吗?

与Windows Server 2012 R2对应的桌面操作系统是Windows 8呢还是Windows 8.1呢,选择哪个系统版本的驱动程序用在Windows Server 2012 R2上更可靠呢?

https://downloadcenter.intel.com/download/25442/Network-Adapter-Driver-for-Windows-Server-2012-R2- 这个是intel I350-T4对应Windows Server 2012 R2的驱动程序吧,其中有以下描述:
NOTE: The following devices do not have driver or software support for Windows Server 2012 R2:
- Intel® Ethernet Connection I217-V
- Intel® Ethernet Connection I218-V
- Intel® 82579V Gigabit Ethernet PHY


以上描述是否意味着安装完成后我主板集成的Intel® I217V网卡会失效呢?
或者是指Intel® I217V属于民用桌面级产品,自然不会包含在intel I350-T4的驱动包内,所以服务器产品不支持?

那么intel以太网适配器的驱动程序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吗,难道一安装全覆盖,一卸载全部都卸载?

我是在想,华硕官方肯定不会提供VANGUARD B85针对Windows Server 2012 R2的驱动,那么我要安装Windows Server 2012 R2就只能选择Windows 8.1的驱动,如网卡驱动Intel LAN Driver V18.5.54.0 for Windows 7/8/8.1 32bit & 64bit.(WHQL),安装上后应该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假如之后再安装intel I350-T4及驱动,会替换掉之前板载Intel® I217V的驱动并直接接管板载PHY网卡导致板载网卡失效吗?

有没有可能装好intel I350-T4驱动后,再点设备管理器中的板载Intel® I217V适配器属性手动指定驱动程序.inf更新一下使其恢复正常呢?

茶饭不思,无限纠结中。。。

@nighttob @XXHJACK @overthink @暴疯狂笑 @Alicks @Pale_Cheung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2-28 20:38
本帖最后由 Alicks 于 2016-2-28 22:53 编辑

server 2012 R2应该对应的桌面版是Win8.1

i217V是家用网卡,不受intel服务器驱动的支持,因此你装不装i350的驱动217V都会是一个问号,不存在装完i350才失效的问题

你这个情况不一定能通过安装两遍支持不同操作系统的Intel驱动解决,因为intel驱动你第二遍安装的时候也是升级或覆盖安装,并且装非服务器版本的驱动也可能存在莫名其妙的问题

看了下隔壁有个在服务器驱动里手动添加设备ID的方法可以试试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1076360-1-1.html
补充一下:话说看隔壁那情况,在2012R2上直接装win8.1的驱动也是不行的,估计应该装不上或者是装上了也没用

作者: ahfncj    时间: 2016-2-28 21:30
一般独立网卡不会影响集成网卡  加装过BCM5721   其他不清楚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2-28 21:36
ahfncj 发表于 2016-2-28 21:30
一般独立网卡不会影响集成网卡  加装过BCM5721   其他不清楚

你加装BCM5721的这块主板集成的是什么网卡?
作者: ahfncj    时间: 2016-2-28 21:51
8111e

作者: pch0544    时间: 2016-2-28 22:05
i217v很有可能INTEL不提供服务器版本的驱动 这个需要自行解决了
作者: 909648183    时间: 2016-2-28 23:14
本帖最后由 909648183 于 2016-2-28 23:20 编辑

有些网卡没有服务器系统的驱动

可以百度看下有没有其他方法解决

我有台intel 82583v四口千兆的就装了WIN 2008 R2,82583同样没有intel官方提供的2008 驱动,后来好像是手动选择82580的驱动搞定的,目前正常使用
http://www.cn373.com/news/38.html

[attach]346222[/attach]

作者: overthink    时间: 2016-2-29 08:54
不会有冲突,能同时使用


I217V在2012R2能否正常使用不清楚,官方不支持,可能会有第三方修改的方法支持。
作者: XXHJACK    时间: 2016-2-29 10:22
因特尔的驱动是一个包!你装了全部都有了!走的是不同的pci-e的信道,只要主板的irq不冲突就不会冲突的!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2-29 20:24
ahfncj 发表于 2016-2-28 21:51
8111e

你这不是问题,螃蟹民用芯片的驱动都是通用的,不区分是否是桌面系统还是服务器系统,这些年一直都是这样用过来的。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2-29 20:46
pch0544 发表于 2016-2-28 22:05
i217v很有可能INTEL不提供服务器版本的驱动 这个需要自行解决了

不支持服务器系统是无疑的,i217V是定位于家用市场的,抠门儿的阴特儿是绝不会发布服务器版的驱动的,不然那售价贼高的商用服务器网卡谁还买。只是以为问题不会这么严重,退一万步不说,应该还可以像以前Realtek板载网卡那样,直接在服务器系统上安装与之对应的桌面系统的驱动,螃蟹的驱动基本都是通用的。现在看来问题没那么简单,intel强制不让家用产品用在服务器上。。。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2-29 21:12
Alicks 发表于 2016-2-28 22:45
server 2012 R2应该对应的桌面版是Win8.1

i217V是家用网卡,不受intel服务器驱动的支持,因此你装不装i350 ...

嗯,看来我的问题不在i217V与i350-T4是否冲突上,而是intel出于商业利益不允许在2012r2服务器系统上安装i217V。

这些年来一直在用微软的Server系统,从当年的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Server 2003 SP2到现在的Windows Server 2008 R2。由于是安装在个人PC上,家用级的硬件产品,厂商自然不会提供服务器版的驱动,主板上那些诸如intel芯片组驱动,核心显卡驱动,板载声卡/网卡驱动,以及USB控制器驱动等,都是下载的Windows XP、Windows 7的,虽然安装时会提示未经过WHQL,但都可以顺利安装正常使用。不过这些年用到的主板,上面集成的网卡都是螃蟹Realtek,谁曾想就intel的比较难解决。。。

这里我也搜到一篇教程:2008server安装Intel I217V网卡驱动,不知道在2012r2上能否奏效,估计没有隔壁那个方法完美。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2-29 21:26
909648183 发表于 2016-2-28 23:14
有些网卡没有服务器系统的驱动

可以百度看下有没有其他方法解决

你没有尝试在2008r2上安装intel 82583V的win7 x64驱动吗,也是强制不允许安装?

我现在正在使用中的这台主机安装的就是2008r2,主板为MSI H61M-E33 (B3),板载Realtek RTL8168 (8111E)网卡,这套配置当时安装时还好解决,直接上win7 x64的微星官方驱动就ok了。

[attach]346310[/attach]

[attach]346309[/attach]
作者: 909648183    时间: 2016-2-29 21:58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2-29 21:26
你没有尝试在2008r2上安装intel 82583V的win7 x64驱动吗,也是强制不允许安装?

我现在正在使用中的这台 ...

没有服务器版的驱动

win7驱动安装不了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2-29 22:35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2-29 21:12
嗯,看来我的问题不在i217V与i350-T4是否冲突上,而是intel出于商业利益不允许在2012r2服务器系统上安装i ...

装的时候可以先试试server2008上i217的那个教程里面的方法,先装好i350,然后手动指定网卡装i217LM的驱动。不行的话再试试隔壁那种方法。


i217V装i217LM驱动的方式应该是可行的,一个家用版一个服务器版,硬件上是一样的,只有软件特性支持上有区别
[attach]346311[/attach]
[attach]346312[/attach]
但是i217V强装了驱动表里面的博锐,SIPP,iSCSI应该也是用不了的,不过装软路由的话WAN口这些功能不能用问题应该也不大,即使真要用,也可以划一个i350的口子做WAN口的。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2-29 23:05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2-29 21:12
嗯,看来我的问题不在i217V与i350-T4是否冲突上,而是intel出于商业利益不允许在2012r2服务器系统上安装i ...

对于服务器来说,芯片组驱动、核芯显卡驱动、USB控制器驱动都不是厂商关注的重点,只要能用就行,声卡这种东西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这些次要的东西在驱动上厂商也不会给你设置障碍的。
网卡就不一样了,网卡是服务器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因此厂商在网卡上面玩的花样多了去了,驱动那肯定是有限制的。别说Intel不让自家的家用网卡芯片在server系统上用,博通也是一样的尿性,除了服务器芯片支持server OS之外,家用芯片同样也是不支持的。不过话说回来博通有一点比较好,就是博通不面向零售,只面向OEM,OEM也基本上都是提供服务器版的芯片为主,家用版很少见,所以感觉没有这么明显(我就曾在联想的家用和dell的商用本子上见到过用的BCM5721)不像Intel,市面上大把的家用芯片。

感觉现在Intel的家用芯片也是越来越水了,家用网卡芯片基本都是PHY了。

作者: 909648183    时间: 2016-3-1 18:59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2-29 21:12
嗯,看来我的问题不在i217V与i350-T4是否冲突上,而是intel出于商业利益不允许在2012r2服务器系统上安装i ...

我的82583就是这样解决的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1 20:04
overthink 发表于 2016-2-29 08:54
不会有冲突,能同时使用

有第三方修改的方法就好,能解决问题安心使用就行。话说我还向阴特尔客户支持服务发了求助邮件,得到的回复是i217V不支持服务器,没有相关驱动,让我联系系统提供商和华硕解决问题,啥都没得到。。。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1 20:08
XXHJACK 发表于 2016-2-29 10:22
因特尔的驱动是一个包!你装了全部都有了!走的是不同的pci-e的信道,只要主板的irq不冲突就不会冲突的!
...

这个包只会安装在我系统上扫描到的intel网卡设备,其余的驱动不会往我系统里塞吧?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1 20:32
Alicks 发表于 2016-2-29 22:35
装的时候可以先试试server2008上i217的那个教程里面的方法,先装好i350,然后手动指定网卡装i217LM的驱动 ...

给i217V装i217LM驱动的方法应该比隔壁那个方法更稳定一些吧,因为桌面版系统的驱动并未在服务器系统上做过可靠性测试,而i217LM是用于服务器系统的,自然经过英特尔官方的稳定性测试。至于没有SIPP,iSCSI功能,那也无所谓,反正这个WAN口又不是用在内网上,能稳定吞吐数据就行。

这里再问一下,需要从intel官网上下载最新版i217LM的驱动来安装吗?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1 20:55
Alicks 发表于 2016-2-29 23:05
对于服务器来说,芯片组驱动、核芯显卡驱动、USB控制器驱动都不是厂商关注的重点,只要能用就行,声卡这 ...

intel官网上发布的驱动是不是都是正式版呀?

怎么无卤素也在商用服务器产品上成为卖点了,难道我们平常玩儿的这些硬件都含有卤素吗?

PHY网卡芯片和服务器网卡芯片除了性能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1 20:59
909648183 发表于 2016-3-1 18:59
我的82583就是这样解决的

那不错,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作者: xudaiqing    时间: 2016-3-1 21:04
先装i350T4的驱动,然后手动修改i217v的windows8.1驱动来安装。
我参考的是http://www.ivobeerens.nl/2013/06 ... indows-server-2012/里面是2012的,2012r2应该修改NDIS64里面的驱动,其他都一样。
不过家用板子装i350-t4很可能你原本的计划就有点问题。i350-t4一张就2000了,有这预算为什么不直接上正规的服务器?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1 21:21
xudaiqing 发表于 2016-3-1 21:04
先装i350T4的驱动,然后手动修改i217v的windows8.1驱动来安装。
我参考的是http://www.ivobeerens.nl/2013/ ...

这个链接打不开啊,一直页面载入中,需要翻墙?

直接选服务器恐怕成本比这还要高,而且配置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是家用,还要兼顾娱乐,所以就想弄个i350-T4玩玩。
作者: xudaiqing    时间: 2016-3-1 21:34
本帖最后由 xudaiqing 于 2016-3-1 21:41 编辑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1 21:21
这个链接打不开啊,一直页面载入中,需要翻墙?

直接选服务器恐怕成本比这还要高,而且配置也好不到哪儿 ...

大概
简单翻译:
首先命令行执行
bcdedit -set loadoptions DISABLE_INTEGRITY_CHECKS
bcdedit -set TESTSIGNING ON
来关闭证书验证
然后重启
从主板厂家下载win8.1驱动
然后在驱动解压文件夹 \PRO1000\Winx64\NDIS64 里面打开e1d64x64.inf
[attach]346376[/attach]
删除
[ControlFlags]下面的三行(1)
E153B的三行(2)拷贝到(3)处
图是2012(win8)的,R2会稍有不同
然后手动安装驱动。
最后执行
bcdedit -set loadoptions ENABLE_INTEGRITY_CHECKS
bcdedit -set TESTSIGNING OFF
还原系统。

用了大概5个月没什么问题,直到我的山寨i350-t4挂掉。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3-1 23:16
本帖最后由 Alicks 于 2016-3-1 23:22 编辑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1 20:55
intel官网上发布的驱动是不是都是正式版呀?

怎么无卤素也在商用服务器产品上成为卖点了,难道我们平常 ...

就装i350的驱动就可以了,intel的驱动都是一个包用于所有的服务器网卡的。i217V回头直接在驱动里面找i217lm就行
intel的官网上显然都是正式版的,至少据我所知intel从来不在官网上发beta版驱动的,更何况这种服务器网卡的驱动,要是放个beta版出来难道让企业用户的服务器去当小白鼠么,出了问题谁都扛不起的。官网下的驱动,只需要提前注意一下问题列表(部分版本有可能有,例如i350的win10驱动),觉得没问题都可以放心用。


现在基本上都是无卤素了,不过作为厂商来说臭屁一下也未尝不可,当它废话就行。

网卡必须有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MAC另一个是PHY。MAC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下半段,当这个东西是个小型的CPU就行。PHY是物理层,主要职能就是负责数据调制和传输。在网卡芯片中只有PHY的话就是我们俗称的软网卡,和芯片组南桥里面的MAC配合实现完整的网卡功能;如果网卡芯片既有PHY又有MAC,那么就不需要用到南桥的MAC独立实现网卡功能,就是我们俗称的硬网卡。因为南桥集成的MAC通常功能都比较简单,都是一些基础功能,因此软网卡工作时CPU占用率相比硬网卡要高(视应用环境的不同,可能会高很多),特性支持能力也不如硬网卡强。intel的产品列表里面,如果对一个芯片的描述是XX ethernet connection,那就是软网卡了,如果描述是XX ethernet controller,那就是硬网卡。并且由于主板的南桥通常只集成一个MAC,因此单芯片的双口、四口网卡毫无疑问都是硬网卡


i217lm的SIPP,iSCSI之类的服务器功能,是服务器/工作站南桥中的MAC的功能,i217V和i217lm的功能区别来自于家用芯片组/服务器芯片组集成的MAC中开启的功能不同。换句话说,i217V是因为搭配B85它才叫i217V,i217V要是搭配C22X它就是i217lm了


对于一般的家庭应用来说,现在CPU已经足够强了,在不怎么应用一些网卡的高级特性,吞吐量也不是特别大的时候,软网卡硬网卡在性能上几乎没区别,对于企业服务器的应用环境来说,CPU多强都是不够用的,因此减少CPU网络处理开销=更多的带机量,因此硬网卡就十分有必要了




作者: overthink    时间: 2016-3-2 08:32
Alicks 发表于 2016-3-1 23:16
就装i350的驱动就可以了,intel的驱动都是一个包用于所有的服务器网卡的。i217V回头直接在驱动里面找i217l ...

南桥MAC可以接多个PHY吧?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3-2 12:43
本帖最后由 Alicks 于 2016-3-2 14:16 编辑
overthink 发表于 2016-3-2 08:32
南桥MAC可以接多个PHY吧?

不能,MAC基本上都只有一条MII链路(intel的SGMII也是MII),因此和PHY得是一一对应的。如果南桥上面要挂好几个PHY的话除非集成多个MAC,或者是挂交换机上那种PHY Switch来实现单PHY多口,不过PHY Switch本身就不见得比带MAC的网卡芯片便宜了,除非特殊需求或者自己玩,我真想不到有啥必要这么整。

要是一个MAC硬挂几个PHY,也行,但同时也只能有一个PHY工作,其它的PHY可以为冗余也可以做冷备,看驱动和外围电路怎么配置了,要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PHY同时工作是不行的,所以一般没什么主板厂商会这么设计。

补充一下,我这里对PHY"正常工作"的定义是和MAC配合正常完成联网和数据传输工作,并不包括PHY处于在线可以和MAC连接但是不能传输数据的状态,事实上MAC可以通过MDC/MDIO连接最多32个PHY,在没有PHY Switch或者多路复用器的情况下只能片选一个PHY进行数据传输,剩余的PHY在这里不算作"正常工作"状态

作者: overthink    时间: 2016-3-2 14:04
Alicks 发表于 2016-3-2 12:43
不能,MAC基本上都只有一条MII链路(intel的SGMII也是MII),因此和PHY得是一一对应的。如果南桥上面要挂好 ...

谢谢。  某些服务器主板一个82579,一个82574 原来是这个原因。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3-2 14:48
本帖最后由 Alicks 于 2016-3-2 15:00 编辑
overthink 发表于 2016-3-2 14:04
谢谢。  某些服务器主板一个82579,一个82574 原来是这个原因。

是的,不仅是服务器主板,现在市面上的双网卡和多网卡主板,基本上都是一个软网卡加一个或多个硬网卡,或者是全都是硬网卡。你说的那种一个82579加一个82574的配置(新一些的方案就是i217+i210/i211)在服务器主板上满常见的,给你配些用起来不上不下的东西才好用高档独立网卡坑你钱来着,比如8层板的i350之类的,又比如8层板的i350之类的还有8层板的i350之类的。

特喵的i350真是8层板啊我去!之前还真不知道网卡居然也能用8层板…………

作者: overthink    时间: 2016-3-2 15:57
Alicks 发表于 2016-3-2 14:48
是的,不仅是服务器主板,现在市面上的双网卡和多网卡主板,基本上都是一个软网卡加一个或多个硬网卡,或 ...

估计是四口的网卡走线拙急,才上的8层板。并不是为了堆料。能用四层六层搞定的,INTEL才不会上8层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3-2 16:21
本帖最后由 Alicks 于 2016-3-2 16:57 编辑
overthink 发表于 2016-3-2 15:57
估计是四口的网卡走线拙急,才上的8层板。并不是为了堆料。能用四层六层搞定的,INTEL才不会上8层
...

是啊,主要是确实没想到,后来买了卡回来才发现PCB上面还有一排8个框框可以数。很好奇四口的x710这类东东是不是就该上10层板了啊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2 19:15
xudaiqing 发表于 2016-3-1 21:34
大概
简单翻译:
首先命令行执行

你买的i350-T4寨卡难道才40元吗?为什么寿命这么短不经用,板载的螃蟹也能用10年啊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2 19:44
Alicks 发表于 2016-3-1 23:16
就装i350的驱动就可以了,intel的驱动都是一个包用于所有的服务器网卡的。i217V回头直接在驱动里面找i217l ...

这个MAC就是我们常说的媒介访问控制、物理地址,在驱动软件中可以修改的48位十六进制数吧?想起来以前玩儿声卡时,板载的就叫软声卡,如当年随处可见的AC97~,同样也是一个PHY,没有硬codec,全靠驱动软件进行编解码,搞得我听歌音乐就吃掉我老赛扬800不少资源,于是才开始花200多大洋上创新PCI独立声卡。。。想必显卡也是这个道理,很多人玩儿硬解,看高清CPU占用极低。那么现在intel的核心显示,把以前应归南桥负责的集显移到了CPU里面,这样的核显算是PHY+软解码?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2 19:52
Alicks 发表于 2016-3-2 16:21
是啊,主要是确实没想到,后来买了卡回来才发现PCB上面还有一排8个框框可以数。很好奇四口的x710这类东东 ...

难道4口网卡的电路比主板还复杂吗?为毛intel的一块网卡比CPU主板都贵,听说i5里面有14.8亿个晶体管,那i350-T4应该有20多亿个啰?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3-2 21:40
本帖最后由 Alicks 于 2016-3-2 21:45 编辑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2 19:44
这个MAC就是我们常说的媒介访问控制、物理地址,在驱动软件中可以修改的48位十六进制数吧?想起来以前玩 ...

这个MAC是媒体访问控制(器),是一个纯数字电路单元,和MAC地址不是一码事,比较类似于一个MCU或者DSP,你说的硬声卡也是因为板载DSP才能叫硬声卡,codec是软硬声卡都有的。

I350本身应该没多少晶体管的,估计也就几千万个最多亿把个顶天了。主要是i350带了4个MAC四个PHY,而且除了SGMII接口之外还有SerDes接口(走光纤用的),板子上还有一堆隔离变压器和供电电路。电路复杂不说PCB板还小,弄起来不比主板简单。估计intel也很无奈,不然以intel的尿性,能用4层板解决的绝不会给你用6层板的,更别说8层了。

Intel网卡卖的辣么贵是因为卖的贵的都是企业级网卡,企业级产品的价格不能用消费级的思路去评估,人家就没想着便宜卖的。你看看i350-t4的价格能比9404pt贵上几个钱?9404都辣么老了卖的不也猴贵么

作者: xudaiqing    时间: 2016-3-3 08:34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2 19:15
你买的i350-T4寨卡难道才40元吗?为什么寿命这么短不经用,板载的螃蟹也能用10年啊  ...

就是淘宝上最常见的那种300块的i350,服务器7x24小时使用。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3 16:08
Alicks 发表于 2016-3-2 21:40
这个MAC是媒体访问控制(器),是一个纯数字电路单元,和MAC地址不是一码事,比较类似于一个MCU或者DSP,你 ...

i350-T4上面带的那4个MAC和PHY是不是就是位于挡片RJ45接口后面PCB正反两面那4颗芯片,而MCU就是散热片下面那颗主控芯片?

关于市场价格,也就是说这个东西实际并不值那么多钱,之所以高昂价格销售,就是因为产品是针对企业商用市场的,你若卖的便宜反倒让客户觉得你这东西不靠谱儿,便宜没好货,反正客户不差这点小钱儿,就好比西门子的PLC排线,一根要5000软妹子,还有苹果台机的原装电源线,其实就是电饭煲线要500,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3 16:13
xudaiqing 发表于 2016-3-3 08:34
就是淘宝上最常见的那种300块的i350,服务器7x24小时使用。

你7×24小时用了多长时间挂掉的呀,同样是300块的华擎主板,7×24小时连续跑,上面板载的螃蟹网卡会这么快挂掉吗?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3-3 17:52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3 16:08
i350-T4上面带的那4个MAC和PHY是不是就是位于挡片RJ45接口后面PCB正反两面那4颗芯片,而MCU就是散热片下 ...

那四颗是Delta的网络隔离变压器,被雷劈了最先倒霉的东西,虽然不是设计来防雷用的不过客观上也的确有一点点防雷的效果,所以很多人认为那就是防雷的

i350AM4是一个高集成度的单芯片方案,四个MAC和四个PHY都在一个芯片里面的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3 18:06
Alicks 发表于 2016-3-3 17:52
那四颗是Delta的网络隔离变压器,被雷劈了最先倒霉的东西,虽然不是设计来防雷用的不过客观上也的确有一 ...

防雷的隔离变压器怎么封装形式做的和双列直插IC一样啊,intel在亚洲生产销售的I350-T4是不是和美国本土销售的做工质量不同呀?
作者: xudaiqing    时间: 2016-3-3 19:07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3 16:13
你7×24小时用了多长时间挂掉的呀,同样是300块的华擎主板,7×24小时连续跑,上面板载的螃蟹网卡会这么 ...

大概5个月,毕竟是寨卡,上面的元件估计是回收的。


作者: xudaiqing    时间: 2016-3-3 19:09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3 18:06
防雷的隔离变压器怎么封装形式做的和双列直插IC一样啊,intel在亚洲生产销售的I350-T4是不是和美国本土销 ...

intel只有一种封装,还有种是国内做的


作者: overthink    时间: 2016-3-3 19:54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3 16:08
i350-T4上面带的那4个MAC和PHY是不是就是位于挡片RJ45接口后面PCB正反两面那4颗芯片,而MCU就是散热片下 ...

MAC和PHY,是 在芯片里的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3 20:13
overthink 发表于 2016-3-3 19:54
MAC和PHY,是 在芯片里的

直嫌IC颗粒太少,板子偏柴,堆料不足,没办法,密集恐惧症惯了。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3-3 22:40
本帖最后由 Alicks 于 2016-3-3 23:05 编辑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3 20:13
直嫌IC颗粒太少,板子偏柴,堆料不足,没办法,密集恐惧症惯了。

毕竟只有5W的功率,怎么堆的起来
真要追求堆料的话估计E1G44ET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X520-T2和X540-T2的样子也是卡中龙凤
当然如果你还能上光口的话XL710-QDA2是你的不二之选


不过话说回来,追求堆料是病,得治!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3-3 22:43
overthink 发表于 2016-3-3 19:54
MAC和PHY,是 在芯片里的

当然是在芯片里的
你看下datasheet的描述就知道了
[attach]346575[/attach]
不只是intel,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硬网卡芯片里都是集成了MAC和PHY的,除了特殊需求需要单买MAC或者单买PHY之外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3-3 23:02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3 18:06
防雷的隔离变压器怎么封装形式做的和双列直插IC一样啊,intel在亚洲生产销售的I350-T4是不是和美国本土销 ...

隔离变压器不是防雷用的,这个是隔离线路中的直流电平用的,跟防雷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现在好一点的网口隔离变压器耐个几KV的冲击问题还是不是很大,客观上起到了一点点防雷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就认为这个是防雷用的。但很多时候雷要是真窜进线路了,瞬时电压可就不只几KV了,这玩意儿该挂还挂,千万不要搞错了。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4 19:49
Alicks 发表于 2016-3-3 22:40
毕竟只有5W的功率,怎么堆的起来
真要追求堆料的话估计E1G44ET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X520-T2和X540-T2的样子也 ...

早就盯上E1G44ET了,它后面那两个I/O接口模块看着蛮有高频头味道的,再加上家庭光速互联,玩儿起来才叫工业美啦。不过伦家的终极不二选择是intel X520-T2 E10G42BT 82599ES,长卡型,配个SANYO 9S,完爆独显!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4 19:57
Alicks 发表于 2016-3-3 23:02
隔离变压器不是防雷用的,这个是隔离线路中的直流电平用的,跟防雷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现在好一点的网口隔 ...

的确,真正能瞬间吸收雷电亿万焦耳能量保护后级设备的装置造价估计得60万。所以市面上所谓的防雷都是渣渣,一个丫电容完事儿,雷婆婆真要找你,你插翅也难逃。
作者: Pale_Cheung    时间: 2016-3-7 17:42
网卡手动安装即可,

要utility的话,要修改驱动,把intel故意删除的几行配置补回来即可.参考 z77的 82579 在 2008R2的方法即可.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7 18:00
Pale_Cheung 发表于 2016-3-7 17:42
网卡手动安装即可,

要utility的话,要修改驱动,把intel故意删除的几行配置补回来即可.参考 z77的 82579 在  ...

哪几行配置呀,怎么补啊,貌似Z77的82579V安装2008r2用的是82579LM的服务器版驱动,也没见怎么改配置啊。
作者: Alicks    时间: 2016-3-7 18:38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7 18:00
哪几行配置呀,怎么补啊,貌似Z77的82579V安装2008r2用的是82579LM的服务器版驱动,也没见怎么改配置啊。 ...

说的应该就是隔壁添加Device ID强上i217V的方法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7 19:09
Alicks 发表于 2016-3-7 18:38
说的应该就是隔壁添加Device ID强上i217V的方法

噢,也就是说如果不修改硬件ID强上i217V的驱动,就无法使用utility管理工具了?但我安装管理工具是为了管理i350-T4啊
作者: Pale_Cheung    时间: 2016-3-7 22:17
红色狂想 发表于 2016-3-7 18:00
哪几行配置呀,怎么补啊,貌似Z77的82579V安装2008r2用的是82579LM的服务器版驱动,也没见怎么改配置啊。 ...

参考这个
http://communities.intel.com/thread/20667?start=15&tstart=0

作者: 红色狂想    时间: 2016-3-8 16:39
Pale_Cheung 发表于 2016-3-7 22:17
参考这个
http://communities.intel.com/thread/20667?start=15&tstart=0

不错,看来就是修改.inf文件的方法了。





欢迎光临 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https://bbs.pceva.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