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标题: 乔思伯U3+双机械硬盘无法安装采融B81,TB一些小物件终于解决 [打印本页]

作者: athas_pro    时间: 2015-11-21 00:49
标题: 乔思伯U3+双机械硬盘无法安装采融B81,TB一些小物件终于解决
本帖最后由 athas_pro 于 2015-11-21 00:54 编辑

之前的乔思伯U3空间虽小,但用着奔腾G630加小散热器也无所谓。这次双11刚刚换了4690K和采融B81,问题就出来了正常安装散热器会被侧面的硬盘架挡住,而我有两块机械硬盘又不得不用硬盘架。
于是被迫把散热器横置,风扇朝上吹




——————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

之前发帖问了问,有网友表示可以把机械硬盘粘在机箱壁上。
思来想去,3M的双面胶都买了,最后还是放弃,实在是放心不下我的日本大姐姐们。
在TB上找了一下午,终于找到解决方案。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跟老板聊了聊,找到两件老板自制的小东西用来改造

方案1:把两块硬盘链接在一起,固定在机箱底部



方案2:把底部的两个2.5寸盘位改造成3.5寸,两块硬盘都横置在机箱底部。
因为虽然收到货但是最终没有实际操作,所以借用了店里的图,那种小店实在没必要做广告……
最后由于螺丝长度不够,穿过机箱底、减震垫、改造件以后,螺丝已经冒不出头来,无法跟另一面的螺母接上。
只好先放弃,过两天去附近的五金店找找有没有长螺丝。




——————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

最终的结果就是方案1,同时B81的散热器终于可以正常安装,风扇的方向也正确了。




顺便换了一套山洋9S和GT1850,温度终于正常了。
然而为什么两个风扇一直保持这么高的转速,声音有点大。
分别插了主板上两个4PIN的风扇口,自动调速应该是起作用的啊











作者: yukari    时间: 2015-11-21 09:49
安置日本大姐姐就是把两硬盘落一块?要是我就换机箱了
作者: dubai    时间: 2015-11-21 09:55
两块硬盘那么近,散热能好吗?





















作者: nsh    时间: 2015-11-21 16:14
电源旁的空间不能利用吗
作者: Cogae    时间: 2015-11-21 16:15
理线理的好乱啊
作者: 硬件是一门学问    时间: 2015-11-21 19:34
两块硬盘之间需要垫东西吗》
作者: 紫色头发    时间: 2015-11-21 19:49
方案一不错啊。。。硬盘位不够的时候可以这么玩。。。人民的智慧真是伟大。。
作者: robert88    时间: 2015-11-21 21:08
机械硬盘多闹心呀!
作者: athas_pro    时间: 2015-11-21 23:54
yukari 发表于 2015-11-21 09:49
安置日本大姐姐就是把两硬盘落一块?要是我就换机箱了

我是为了节省桌面空间才特地换成小机箱的,总不能再换回去……

作者: athas_pro    时间: 2015-11-21 23:55
dubai 发表于 2015-11-21 09:55
两块硬盘那么近,散热能好吗?

上面那块最高45度,下面38度。应该撑得住


作者: athas_pro    时间: 2015-11-21 23:56
硬件是一门学问 发表于 2015-11-21 19:34
两块硬盘之间需要垫东西吗》

不用啊,就靠那几个小片固定住,中间可以根据需要保留足够的缝隙

作者: athas_pro    时间: 2015-11-21 23:57
robert88 发表于 2015-11-21 21:08
机械硬盘多闹心呀!

还不是银子的问题……SSD要480G的话,够买我3个T的HDD了

作者: cirno2015    时间: 2015-11-22 00:19
我也是这款机箱,不少线可以在主板底下走的,这样就不会很乱了,你这样真的太乱
作者: frontwing    时间: 2015-11-22 10:24
这俩硬盘震动都不小,迟早一个搞死另一个。
作者: robert88    时间: 2015-11-22 16:57
athas_pro 发表于 2015-11-21 23:57
还不是银子的问题……SSD要480G的话,够买我3个T的HDD了

真不懂你们都用那么多硬盘里面的数据都是天天用吗?!

作者: yukari    时间: 2015-11-22 17:06
本帖最后由 yukari 于 2015-11-22 17:07 编辑
athas_pro 发表于 2015-11-21 23:54
我是为了节省桌面空间才特地换成小机箱的,总不能再换回去……

没啥不能搞回去的,数据大姐姐安全第一


作者: dert88    时间: 2015-11-22 22:10
本帖最后由 dert88 于 2015-11-22 22:25 编辑

2个3.5HDD这样互震,暴毙可能大增。

SSD太费银子或容量不够的话,小机箱推荐1个主SSD带2个2.5HDD比较实用,兼速度和存储。

其中SSD可以随便胶带安装
而2.5HDD可以安装的地方也比3.5多,例如可以安装PCI位,有一种PCI硬盘架。


楼主可以考虑下,毕竟生命在于折腾。

作者: Y6-0785    时间: 2015-11-22 23:05
两个硬盘叠起来太绝了,但是安全性不好说啊!
机箱风扇调速进BIOS看看吧,有些主板不设置就是全速。
作者: 里奥    时间: 2015-11-22 23:11
一块128或者256的SSD加3T机械,怎么都够了吧
作者: qhdxy    时间: 2015-11-22 23:16
供电没问题的情况下对硬盘伤害最大的元凶是发热和震动,楼主这么干是在拿硬盘的生命开玩笑。

很多人以为BT和迅雷会损伤硬盘,其实不是的,只是在BT和迅雷的时候,硬盘状态是处于工作中,在工作中硬盘发热和震动会加大硬盘死亡的“机率”
作者: dy4932    时间: 2015-11-23 00:59
楼主应该利用手头的东西组装一台nas(或者说网络主机,无显示器无鼠标键盘,靠网络唤醒),把所有不常用的硬盘从电脑移到里面。
电脑只装系统、软件、游戏;nas用来存文件、电影、照片
推荐这个http://bbs.pceva.com.cn/thread-96040-1-2.html
我在用一台,8.5T的容量。


作者: athas_pro    时间: 2015-11-23 09:32
robert88 发表于 2015-11-22 16:57
真不懂你们都用那么多硬盘里面的数据都是天天用吗?!

当你存在网盘的材料要用的时候,发现只剩下8秒的时候就会明白了……

作者: athas_pro    时间: 2015-11-23 09:36
cirno2015 发表于 2015-11-22 00:19
我也是这款机箱,不少线可以在主板底下走的,这样就不会很乱了,你这样真的太乱 ...

电源线粗又硬,有的时候还不够长,或者是双4转6之类的,乱七八糟。
不换电源的话想要走背线太折腾了。
话说你们天天定制线定制线的,如果换了模组电源,换一套定制线大概要多少钱啊

作者: athas_pro    时间: 2015-11-23 09:40
dert88 发表于 2015-11-22 22:10
2个3.5HDD这样互震,暴毙可能大增。

SSD太费银子或容量不够的话,小机箱推荐1个主SSD带2个2.5HDD比较实用 ...

听说如果用3M双面胶粘上去容易,拔下来难?
作者: athas_pro    时间: 2015-11-23 09:42
Y6-0785 发表于 2015-11-22 23:05
两个硬盘叠起来太绝了,但是安全性不好说啊!
机箱风扇调速进BIOS看看吧,有些主板不设置就是全速。 ...

试了一段时间发现好像风扇是会变速的,但就是初始速度就很高,真是奇怪。
那个GT1850,一开机就1200转

作者: dert88    时间: 2015-11-23 14:11
athas_pro 发表于 2015-11-23 09:40
听说如果用3M双面胶粘上去容易,拔下来难?

用电工绝缘胶带就行了。
作者: athas_pro    时间: 2015-11-24 11:53
piplpoly 发表于 2015-11-24 10:45
风扇转速高是因为主板的芯片组温度高,主板的PWM 温控是和主板的温度联动
夏天可以开侧盖用,由于这种机箱 ...

机箱底部有镂空的,要是在机箱底部自己加个风扇朝上吹,你说有用嘛?

作者: wongs    时间: 2015-11-28 00:08
供参考,紫薯布丁

QQ图片20151128000734.jpg (67.65 KB, 下载次数: 6)

QQ图片20151128000723.jpg (85.14 KB, 下载次数: 7)


作者: athas_pro    时间: 2016-2-12 11:01
wongs 发表于 2015-11-28 00:08
供参考,紫薯布丁

底部的孔位没法这么装啊,你是用什么固定住的呢?

作者: zhangfeideya    时间: 2016-2-17 04:32
这破箱子硬盘位很差劲  几乎无法散热 lz你还这么作死。。




欢迎光临 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https://bbs.pceva.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