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gest 发表于 2017-6-29 20:33

同工艺同面积的SLC,MLC,TLC,QLC的容量是多少?

本帖最后由 biggest 于 2017-6-29 21:33 编辑

同工艺同面积的SLC,MLC,TLC,QLC的容量是多少?
是1234么?

1G SLC = 2G MLC =3G TLC =4G QLC

http://mp.weixin.qq.com/s/cflE0lNZ1YBCIb92EVWNUQ
 QLC = Quad-Level Cell,我们知道,TLC闪存是每个Cell单元存储3位电荷,有8种状态,QLC闪存则是存储4位电荷,有16种状态。这意味着QLC闪存单位存储密度更大,是TLC的2倍,单颗芯片可达到256GB甚至512GB。但是,也因如此,QLC闪存的电压更难控制,写入速度更低,可靠、稳定性及寿命比TLC更差。目前QLC闪存处于研发阶段,要想它能够运用到SSD上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种说法看起来是1248

1G SLC = 2G MLC =4G TLC =8G QLC
哪个对啊?

RufengEva 发表于 2017-6-29 20:57

摘文作者明显二把刀,别管他

nighttob 发表于 2017-6-29 21:13

首先说,我个人讨厌这样的开场白。

解法很简单,你了解每个名词的定义就可以。
SLC=1-bit per cell
MLC=2-bit per cell
TLC=3-bit per cell
QLC=4-bit per cell
算容量不用管状态是什么,状态只用来描述这几个bits的内容是什么

同工艺同面积在集成电路领域不适用
一个座位坐得下一个瘦子,但胖子未必

QLC只是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而已

909648183 发表于 2017-6-29 21:22

QLC不是早就有了吗,这次报道的是3D QLC的出现而已

Cogae 发表于 2017-6-29 21:30

QLC在U盘早就有了,只是实在是太烂

biggest 发表于 2017-6-29 21:34

RufengEva 发表于 2017-6-29 20:57
摘文作者明显二把刀,别管他

被他搞晕了,所以来问下。

biggest 发表于 2017-6-29 21:36

nighttob 发表于 2017-6-29 21:13
首先说,我个人讨厌这样的开场白。

解法很简单,你了解每个名词的定义就可以。


对不起版主,已经编辑了。直接开问。
我一直以为是1234的,看完这篇文章把我搞的有点晕。

biggest 发表于 2017-6-29 21:37

Cogae 发表于 2017-6-29 21:30
QLC在U盘早就有了,只是实在是太烂

顺便问下到底有多烂?

Cogae 发表于 2017-6-29 21:43

biggest 发表于 2017-6-29 21:37
顺便问下到底有多烂?

用的频率高一点的话没用多长时间就坏了

mercuryfall 发表于 2017-6-30 14:36

biggest 发表于 2017-6-29 21:37
顺便问下到底有多烂?

东芝的BiCS第3代已经出货给Facebook了,QLC、单块硬盘容量为100T,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3GB/s、1GB/s,官标耐久度为30-60PE。

但这不会是QLC的实际耐久度,当前2D TLC的耐久度为1500左右,论坛里的TR150测出了3000的PE,但东芝标的是250PE。
所以QLC实际的耐久度估计在500PE左右吧。

909648183 发表于 2017-6-30 14:56

本帖最后由 909648183 于 2017-6-30 14:59 编辑

mercuryfall 发表于 2017-6-30 14:36
东芝的BiCS第3代已经出货给Facebook了,QLC、单块硬盘容量为100T,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3GB/s、1GB/s,官标 ...
但东芝标的是250PE
250PE是东芝标的TBW,不是NAND寿命,主机写入量和NAND擦写寿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企业级的东西不要和消费级的直接比,两者标注的TBW可能测试法方法完全不同

mercuryfall 发表于 2017-6-30 14:59

909648183 发表于 2017-6-30 14:56
250PE是东芝标的TBW,不是NAND寿命,主机写入量和NAND擦写寿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

是的啊,QLC的30-60PE也是东芝标的TBW,所以我的计算应该是没问题。

909648183 发表于 2017-6-30 15:00

mercuryfall 发表于 2017-6-30 14:59
是的啊,QLC的30-60PE也是东芝标的TBW,所以我的计算应该是没问题。

企业级和消费级标注TBW的标准不同,也就是测试方法不同,不能直接比较

dboy99 发表于 2017-6-30 15:14

30-60pe,可以用来替代磁带机了

icyboy 发表于 2017-6-30 15:40

Cogae 发表于 2017-6-29 21:30
QLC在U盘早就有了,只是实在是太烂

我记得12-13年期间逛数码之家的时候就看到过QLC 到目前为不管U盘还是SSD都没碰过TLC 感觉以后也不会碰

Borsche 发表于 2017-6-30 15:41

就是1-2-3-4 bit,状态只是内容的各种可能和容量没关系。QLC虽然TWB低但容量大了相当于变相提升寿命

biggest 发表于 2017-6-30 18:03

mercuryfall 发表于 2017-6-30 14:36
东芝的BiCS第3代已经出货给Facebook了,QLC、单块硬盘容量为100T,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3GB/s、1GB/s,官标 ...

500 比想象的好些,有白皮书么?

Atom 发表于 2017-6-30 18:51

icyboy 发表于 2017-6-30 15:40
我记得12-13年期间逛数码之家的时候就看到过QLC 到目前为不管U盘还是SSD都没碰过TLC 感觉以后也不会碰

...

现在MLC已经不多了。 遍地都是TLC

红色国度 发表于 2017-6-30 22:30

不看状态的,楼主,就看一个cell能保存的bit数   。

牙医小天 发表于 2017-7-1 03:41

Atom 发表于 2017-6-30 18: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MLC已经不多了。 遍地都是TLC

当年slc到MLC的时候也是骂声一片。现在看来有可能TLC也将成为奢侈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同工艺同面积的SLC,MLC,TLC,QLC的容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