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M5S团购第2弹!86带你回顾4年主流SSD及展望201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einstein86 发表于 2013-5-4 1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27893|回复数:87
本帖最后由 einstein86 于 2013-5-4 20:37 编辑

1L 开篇
2L 测试
3L 分析
4L 展望
5L 外番

摩挲着手头的2个M5S,86的思绪回到了10年入手2个G.Skill Pheonix Pro 60G那懵懂的岁月。当时2个60G可不便宜哦。
那么现在86带大家追忆往昔,放眼未来。
86手头的SSD数量很有限,并且购买的时候都是从个人喜好出发(购买的时候哪会想到今天会用到文章里,是吧……)。
虽然有部分主控和颗粒的缺席,不过也基本涵盖了当时各阶段比较主流的SSD型号,能作为各个时代SSD性能的代表。
这篇文章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说,要在这几款SSD中寻找性能王者或者性价比王者。跨世代的比较只是带各位回顾一下过去,探讨一下今后的趋势。
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一下此次参与简测的SSD们。
10年,懵懵懂懂,步入殿堂。
这一年品牌其实无所谓,当时不少品牌都是相同的主控和相同的颗粒。

选取的代表G.Skill Pheonix Pro 60GB

这款SSD采用了当时的明星主控SF1200,配合Intel 34nm MLC颗粒。


正反总共16个颗粒组成60GB容量,每个颗粒容量4GB,没有配备缓存。做工看起来还不错。

11年是SSD加速发展的一年。
这一年部分原来专注OEM市场的品牌也加入到零售市场的混战之中,一些老主控因为各种问题逐步被市场淘汰。

选取的代表Crucial M4 128GB

Crucial镁光,推出SSD的时间并不晚,但是早在2011前竟然有些名不见经传。C400/M4的横空出世让SSD玩家们牢牢记住了这个品牌。
这位2011年初问世的老将,即便放到2013年来看,其性能依然不俗。86自然不能免俗,看着自己双盘R0的性能慢如老狗,便按奈不住冲动直接入手M4 128G一片充当系统盘。

这款SSD采用了当时广受好评的Marvell 88SS9174主控,配合镁光自家的25nm MLC颗粒。


正反总共16个颗粒组成128GB容量,每个颗粒容量8GB,配备有缓存。提高性能的同时也增加了掉电后掉数据的风险。


这一年,三星发力零售市场,推出的470和830也堪称经典。只是由于个人品牌的喜好问题,这两款产品均未入手。自有主控+自有缓存+自有颗粒,成本方面有着不小的优势。还记得那此SSD的大跳水么?就是从830开始的。

12年是SSD发展的井喷年。
选取的代表Intel 330 240GB

SF2000系列主控其实已经问世已久,出色的各种特性让其他主控黯淡无光。
自古红颜多薄命,SF2000系列其各种强大的纠错性能被一些黑心SSD厂商所利用,各种黑片白片消息满天飞。
PCEVA也就关于这些劣质SSD作出了曝光。为此,86也一度认为采用SF2000主控(SF2281)就是劣质SSD的代名词。
莫名的恐慌来源于无知。
随后86详细的看了几篇浴室关于SF主控和颗粒品质相关的文章,了解到主控是优秀的,理念是先进的,恶劣的只是心黑的SSD厂商。于是头脑一热,入手了Intel 330 240G。

这款SSD采用了当时备受争议的LSI SandForce 2281主控,配合Intel自家的25nm MLC颗粒。没有配备缓存。


正反总共16个颗粒组成240GB容量,每个颗粒容量16GB。

这一年镁光迟迟没有发布新品。反观其他品牌新品不断。

还记得那个可以混刷固件的Plextor M3S么?刷个破解固件之后母鸡变飞机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M5S和M5P也是同硬件不同固件,吃过亏的Plextor这次终于没有重蹈覆辙。

13年是SSD多样化深度发展的一年
选取的代表Plextor 新版M5S 128GB

这款SSD采用了Marvell 88SS9174主控的升级更新版Marvell 88SS9187主控,配合Toshiba 19nm Type-C MLC颗粒。在19nm颗粒品质不如25nm颗粒品质的时期,更换性能更好的主控来应对颗粒的降速非常明智。


正反一共8个颗粒组成128GB容量,每个颗粒容量16GB。

另外乱入SanDisk Ultra Plus 128GB

这款SSD采用了Marvell 88SS9174主控的节能版Marvell 88SS9175主控,配合SanDisk自家19nm MLC颗粒。主控颗粒双缩水的前提下依然跑出了比M4更好看的成绩,这里面有什么魔法?


这里借用一下浴室帖子的图。正面2个颗组成128GB容量,每个颗粒容量64G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5活跃度 +24 收起 理由
liaobot + 5 86壕的回忆
XEON16 + 4 86壕好
xdd6622 + 5 86壕写回忆录了,膜拜!
donnyng + 5 C300当年godlike
nighttob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2#
einstein86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1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instein86 于 2013-5-7 20:57 编辑

1L 开篇
2L 测试
3L 分析
4L 展望
5L 外番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7 3770k @3.90Ghz 4核心8线程,所有节能项目全部关闭。
主板:ASUS M5G Z77
内存:Crucial Ballistix 1866RG w/h XMP 9-9-9-27
硬盘:G.Skill Phoenix Pro 60G做系统盘,另有同型号空盘参与测试。
          G.Skill    Phoenix Pro      60G       fw 2.1
          Crucial         M4               128G    fw 040H
          Plextor         M5S             128G    fw 1.03
          Intel             330               240G    fw 300i
          SanDisk       Ultra Plus      128G    fw 200
显卡:HD4000
电源:Seasonic X560
测试系统:Windows 7 英文旗舰版 SP1
                 Intel磁盘控制器驱动程序为11.6版
测试软件:CrystalDiskMark 3.0.2f
                 AS SSD 1.6.4237
                 Anvil's Stroage Benchmark 1.0.51 RC6

测试平台相关CPUZ截图


CPU及内存认证连接
http://valid.canardpc.com/show_oc.php?id=2787327

CPU没有设定为4.5Ghz是为了兼顾主流平台实际的处理器性能。
磁盘控制器没有采用最新的驱动程序也同样是考虑到:1.有部分用户从不更新驱动;2.最新驱动并不一定最合适。

下面依次放上测试结果。顺序与上面介绍顺序一致。
G.Skill Phoenix Pro 60GB





Crucial M4 128GB





Intel 330 240GB





Plextor  M5S  128GB





SanDisk Ultra Plus 128GB





图片那么多,是不是有些看晕了?
下表简单总结一下,但不包含所有测试数据。

G.Skill的产品因为规格过于陈旧,和新一代产品同台竞技会有失公允,成绩比较方面就列为参考。
SandForce主控在4K跑分方面有着先天的劣势。其余3款Marvell主控产品有着较强的可比较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einstein86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18: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instein86 于 2013-5-4 18:48 编辑

1L 开篇
2L 测试
3L 分析
4L 展望
5L 外番


看了以上的性能测试,有发现一个什么奇怪的现象么?


4K单线程随机读写性能是不是看起来就基本处于原地踏步,而持续读写貌似也没多少改善?SanDisk新品主控颗粒双缩水(当然不是指品质不好,是相对于老款产品而言标称值略差)居然跑的比M4还要出色,这是为什么?这几年SSD相关的厂商都干啥去了?难道在忙着数钱?

86要说的是,NAND颗粒、主控和产品厂商们其实并没有在偷懒!

这几年,颗粒的制程越来越先进。从原来的50nm逐步进化到现在的19nm。这样的好处就是颗粒的容量能够稳步翻倍提升。对比手头的产品就非常明显:2010年在用4GB的颗粒,到了2013年已经有产品采用64GB的颗粒,单颗颗粒容量整整大了12倍!回顾每年新产品的最大容量从128G到目前最新M500那近1TB的960GB,就知道颗粒制程的进步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容量方面的选择。要知道这还是采用MLC颗粒的产品。TLC颗粒品质一旦成熟,SSD容量过1TB那是轻轻松松的事情。NAND颗粒厂商们的努力就在此处。

主控厂商呢?
大家都希望身边有个妹子能够红袖添香——而事情往往不如人意。如果说NAND颗粒制程的进步算是对消费者添香的话,那么新制程下颗粒对主控的ECC纠错能力要求的飞涨就是红袖添乱了。
看看下面这张图

这图基本被用烂了。不过没关系,借用一下说明问题。
随着制程的提升对主控提出的ECC纠错要求呈指数级增长。现在制程已经更新到19nm,与之前50nm的比较一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年ssd的基本性能几乎没有提升。颗粒品质的下降消耗了新主控大量的处理能力。部分TLC颗粒的采用也对主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颗粒容量的增大导致Page容量的增大,同样完成1次4K随机操作所花费的时间就增加,反应到测试上就是随机读写性能的下降。如果主控不能有效地合并4K操作其结果就是灾难性的。有兴趣的可以看Intel 330和335系列,同主控不同制程的颗粒,在主控不能满足需求之后是什么样的惨状。

产品厂商呢?
颗粒不是我的,主控不是我的,我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么?显然不是。产品厂商,像Plextor、OCZ和海盗船之类这样没有自己的颗粒厂,没有自己的主控,拿什么和别的牌子竞争?靠忽悠么?忽悠或许稍微有一些吧,作为宣传是可以理解的。但真要是没两把刷子,估计消费者也不会买账的,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

产品厂商在这里能大展拳脚的地方就是固件的编译和新品研发。
SandForce系列主控的固件比较特殊就不讨论了,本身主控诉求的方向是企业级的。民用产品是去掉部分企业级特性而为之,并没有针对民用环境做到最优化。Marvell主控固件不同品牌之间区别还真不小。Plextor主打的特色就是不掉速,针对民用应用环境做到极端优化。这次SanDisk的SSD,用低性能主控配合大page颗粒跑出了不错的4k成绩,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一套自主研发的读写策略在其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OCZ为了能够跑出惊人的成绩而独创出SLC读写模式,也是一种针对应用环境的优化(作弊?)

针对目标人群使用环境作出适当的优化并不都是坏事。能有切实有效提升消费者使用感受,并无明显副作用的优化都是应该值得赞成的。那种有着明显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优化应该要予以抵制。性能和可靠性平衡发展的才是好产品。

至于新品研发,再成熟的老产品不如新产品来的博眼球不是么?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价格总是受欢迎的,前提只要性能还过的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einstein86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18:53 | 只看该作者
1L 开篇
2L 测试
3L 分析
4L 展望
5L 外番

86罗嗦地说了那么多,现在展望一下2013年下半年。

持续读写方面因为受SATA3 6G带宽的限制,持续读写预计550-580MB/s左右基本就到头了。这个性能指标给86的感觉是没必要多看。普通日常使用不是会经常遇到的。外网带宽,千兆内网(家用级万兆网还没有出现吧?)和本地机械硬盘的性能(多少人会去多盘跑R0?)以及本身CPU的性能等等都在无时不刻地限制着它的发挥。这个指标看看就好,空中楼阁的感觉。

86关注的是4K 1-4QD的随机读写性能,特别的单QD的性能。这个操作在日常使用中非常常见,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计算机平台的操作体验。机械硬盘平台为什么感觉卡?就是这个“该死”的随机4K性能过于低下导致的。以至于其他硬件不得不等待机械硬盘做完手头的活再做下一步工作。就86测的这几款SSD而言,从2010年产品到2013年产品大家的性能几乎在一个水平线上。仅仅是稳步提升,自然体验也很接近。甚至在系统干净的时候老产品平台跑起来比新产品还轻快(误)。新产品因为颗粒性能和主控性能的此消彼长,预计4K随机读写性能不会有重大突破。在随机读取方面甚至还有倒退的可能。看看下半年有没有厂商能把固件优化好改善整体的性能体验。

至于那深QD的指标——什么32QD的,86的态度依然是看看就好,那是给数据库使用者看的。如果自己不跑数据库这一类的应用请直接无视好了。就算这个指标跑到和持续一样高86也不会为这个理由而买单。原因很简单——86不需要也完全用不了。

Crucial M500加入了掉电保护已经证实了。这个功能对家用是不是有用,86不评论,但持欢迎的态度。同时也不强求每个品牌都加入,或者以此来衡量产品的好坏优劣。如果有时不时会意外断电的情况发生,那么选择一款带有掉电保护的产品也是个明智的选择。

采用TLC NAND颗粒SSD这个让人既爱又恨的产品,86依然持观望态度。寿命相对较低是我的忧虑之一。如果能出大容量的产品,比如2TB卖个999什么的,就算只有1000PE我也是会纳入采购的议事日程。一同期待这样的产品出现吧!

展望2013年下半年,固态硬盘的持续和4K随机读写性能会有小幅提升,主流产品将朝着256GB迈进,64G的低容量产品可能会直接停产,128GB接过64GB的重任成为入门级产品首选。与此同时最大容量会进步到1TB甚至更多而价格几乎不会比现在512GB产品高多少。采用TLC颗粒的产品数量会大幅增加,各厂商或许都会推出相应的产品来应对那些对价格和容量相对敏感,对性能相对不敏感但渴望体验SSD神奇速度的消费群体。混合硬盘或许会因为大容量TLC产品的普及而消亡。接口和造型的多样化。为突破SATA带宽的桎桍,产品厂商或许会携PCIE接口产品重新回到主流市场。

让我们一起期待2013年下半年SSD厂商们给我们带来新的产品和惊喜吧。
5#
einstein86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19:02 | 只看该作者
1L 开篇
2L 测试
3L 分析
4L 展望
5L 外番

写文章有外番好像成惯例了。那么这次86也不免俗,来个外番吧。

外番:什么样的产品合适我?

考虑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一下这几个方面:容量、价格、外形尺寸、寿命、品牌、售后

1.容量。86推荐128GB或者180GB(如果有)的。这种级别的产品能满足大多数的日常需求并且采购成本相对较低,并且不会因为容量太小在使用过程中捉襟见肘。更大容量的产品比较适合资金宽裕的用户。资金紧张可以考虑?现有的64G或者未来技术比较成熟的TLC产品。

2.价格。始终是固态硬盘取代机械硬盘的一个主要因素。购买固态硬盘的一个宗旨就是不要过分贪图便宜。性价比是要的,但在各种物料价格相对稳定的时期,有一款产品比同类产品便宜很多,往往就有猫腻在里面。就86写这文章的时间点而言,128G产品推荐不要去购买那些低于650块的。山寨和工包也请自行远离,便宜不了多少但风险很大。团购会存在优惠幅度较大的情况,这个例外。

3.外形尺寸。这个包含3个方面:一个是2.5寸和1.8寸的选择,一个是mSATA的选择,一个是9.5mm和7mm的选择。目前1.8寸的产品不太多见,如非目标尺寸限制,根本没必要去考虑。mSATA这个接口的产品最近也比较红火,部分台式机也带有这样的接口。这种产品应用在台式机上基本属于折腾的范畴。喜欢折腾86自然不会反对。部分笔记本电脑虽然也有这样的接口,但不一定就可以用来安装系统并启动,购买前务必了解清楚哦。厚度的话,86的建议是,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选择7mm的产品以获得厚度方面最佳兼容性。固态硬盘不怕日常级别的震动(并非绝对抗震),就算7mm产品塞进9mm的硬盘仓里也不会有太多问题。充其量自己垫一些东西进去就ok了。

4.寿命。不少人纠结这个,86同样也多少有些纠结。在论坛里时常能看到寿命方面的争论,纠结MLC的大容量和SLC颗粒的长寿。随着主控性能的提升,固件算法的改进,同样5000PE的产品,其实际寿命可能相差很多。86自己使用下来的体会是,日常级别应用,不反复跑分且不做任何所谓的优化,从各方面把固态硬盘当成机械硬盘用,128GB的产品一年能消耗几个PE呢?20PE左右。就算放大到200PE,一个1000PE的产品能用多少年很容易算清楚。何况还有3000PE、5000PE级别的产品在呢。86自己的固态硬盘目测玩到淘汰都用不了50%的寿命吧(以3000PE计算)。更何况容量越大对PE数越不敏感。同样1000PE的固态硬盘,理论寿命512GB产品是64GB产品的八倍之多;5000PE 128GB产品的80%。

5.品牌。拒绝迷信、停止盲从、可有喜好。某个牌子自己喜欢那就不要犹豫下手吧!有钱难买爷乐意不是么?如果明知某品牌或者某产品是个地雷还义无反顾,Are U kidding me?如果不喜欢某些品牌,最多就是错过一些经典/高性价比产品,要说损失倒是不会有什么。买之前拿不定主意?来PCEVA存储区多看看,一定会有收获的。

6.售后。一个是保修时长,一个是保修周期。目前主流产品普遍都是3年保,高端系列5年多数,部分低端产品保1年的也有。过分短的保修期让人没有安全感,不喜欢这样短保修期的产品在购买前注意了解就好。保修周期,如果本地实体店能直接换新的,购买这样的产品不是会方便很多么?那些走保修需要邮寄,有的要寄到海外并且要拖延个把月才能享受保修的东西86至少是不考虑的。备件再多我也不愿意这样折腾,不,这是折磨。

那86这次团购了M5S又是什么理由呢?目前品牌口碑不错,以往的使用体验满意,同时以合理的价格提供了合理的性能。光这些就足够让86下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活跃度 +55 收起 理由
哇噻噻 + 50 这必须射86壕一脸···
nannan216 + 5 说出了日常使用者的心声,可惜没赶上m5s这.

查看全部评分

6#
test753 发表于 2013-5-4 20:56 | 只看该作者
“Crucial M500加入了掉电保护已经证实了”
可有官网明确写着?  以前没见
7#
大D来了 发表于 2013-5-4 20:58 | 只看该作者
说个个人看法~64G性价比太低了。。。
还是直接128G比较好。。。
8#
overthink 发表于 2013-5-4 21:01 | 只看该作者
给力的帖
9#
neeyuese 发表于 2013-5-4 21:05 | 只看该作者
test753 发表于 2013-5-4 22:56
“Crucial M500加入了掉电保护已经证实了”
可有官网明确写着?  以前没见

http://www.micron.com/products/s ... client-ssd/m500-ssd


Power-Loss Protection:  In the rare event that power fails while the drive is operating, power-loss protection helps ensure that data isn’t corrupted. To supplement our power-sensing firmware protection, our SSD engineers designed physical power reserves (capacitors) that are specifically tailored to our NAND requirements and deliver enough power to ensure data remains intact.  

10#
ws1412 发表于 2013-5-4 21:16 | 只看该作者
M5S团购要有第二弹了?福音啊 错过了第一弹
11#
kendwk 发表于 2013-5-4 21:23 | 只看该作者
“128G产品推荐不要去购买那些低于650块的”,这个说的有点绝对了吧
12#
Liuxudong926 发表于 2013-5-4 21:2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文章辛苦了。

个人看法性能方面短时间没有大提升其实可以在容量方面做文章。比如现在我个人觉得入门要128G起,这样除了安装系统一下其它软件或者游戏都可以放到SSD中。
现在我个人觉得问题在128G以后就直接256G而价格也翻了一番,也许出现个中间容量的比如原来英特尔的160G,不知道现在还有类似容量的吗。
13#
einstein86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21:57 | 只看该作者
kendwk 发表于 2013-5-4 21:23
“128G产品推荐不要去购买那些低于650块的”,这个说的有点绝对了吧

只是从各方面权衡下来  推荐  不要采购低于650的。如果个人愿意承担一切风险,那自然是随意了。您觉得如何?
14#
mustardgs 发表于 2013-5-4 22:0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从凤凰pro 60g开始 然后intel g2 m5s svp200 sv300
其中g2用的时间最长
遇到问题最多的是m5s 包括蓝屏无法唤醒等 g2也有几次蓝屏
sf的几款倒是一点问题都没出 妥妥的
15#
Ramaxel 发表于 2013-5-4 22:02 | 只看该作者
给豪跪了,都说86是豪,86确实是老SSD玩家了
16#
kendwk 发表于 2013-5-4 22:11 | 只看该作者
einstein86 发表于 2013-5-4 21:57
只是从各方面权衡下来  推荐  不要采购低于650的。如果个人愿意承担一切风险,那自然是随意了。您觉得如 ...

128G 650以下的不少,三星、金士顿、闪迪都有,只要是正规产品,使用上没有任何风险,不足之处就是跑分不好看,但实际使用大多数情况下没多大分别。所以,你的推荐适用于高端玩家。
17#
西梅 发表于 2013-5-4 22:17 | 只看该作者
强帖留名
18#
大拇指奶茶 发表于 2013-5-4 22: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19#
liubo198712 发表于 2013-5-4 22:53 | 只看该作者
20#
kecklk 发表于 2013-5-4 22:57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只是为了换个ssd现在是想换个大容量的ss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