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浴室谈SSD系列十六:一个SSD老用户的感慨 (2013.1.18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neeyuese 发表于 2012-8-16 1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90688|回复数:216
---最近工作真的比较忙,更新的会慢点,请不要着急。

仅以本文献给真正喜欢SSD的朋友,可能带些个人情绪和见解,错误之处也在所难免,但如有一句假话,愿被天打雷劈。

-------------

其实我不喜欢翻旧事,但是最近OCZ的公关把这些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所以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能再说说我对OCZ这些行为的看法吧,既然他们喜欢翻老底,我也来从头说起,为了防止读者觉得无聊,中间会穿插一些我玩过的各种SSD的情形,也算当成自己的SSD成长史写了。

时光流逝,已经渐渐记不起我第一次买SSD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当初首发测试的ocer论坛倒了,资料也找不到了,现在只能搜到在沧者极限论坛的旧连接,帖子里转ocer论坛的图自然也没有了,不过找到了我购买SSD时间的信息。



http://www.coolaler.com/showthre ... 1%E9%A3%99%E3%80%82

看了帖子才记起是2008年8月初,我花了将近800澳元买了2块OCZ Core系列64GB MLC颗粒的SSD,可以说从那时起我正式走进了SSD的世界。为何会考虑买这两块SSD?因为当时SLC的颗粒实在太贵,市场上的旗舰产品MTRON 32GB 消费级SLC就要接近800澳元,而MemoRight更是在1000美金以上,实在下不了手,而且和现在很多用户一样,我真的一点都不懂,连什么叫SLC或者MLC都没搞清,就看到便宜而且寻址时间比我的15k转SAS硬盘快就下手了。这样算起来我也算OCZ的第一批用户了是吧,因为我记得OCZ Core系列就是OCZ最早的SSD了。(我买了没多久就出了Core V2,也就是JMF602B)





我现在当然知道这块SSD有多坑爹了,我发誓当时真的不知道啊,就发觉买回来用的时候小文件传输很卡,感觉还不如我7200转硬盘快,更不用说和我那挂阵列卡的SAS阵列比了。后来我才了解到这个问题的根源不是OCZ也不是MLC,而是JMF602A主控的问题,没有外置缓存,而且用的block算法写放大异常大,在主控SRAM缓存消耗完后,每操作一个文件基本都需要搬运整个block的数据。

正是有了这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导致了我渐渐摸索各种方法来规避主控和算法的缺陷,渐渐的对SSD里面的组件越来越感兴趣。最终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其实有几种,一种就是我之前在沧者极限发的MFT软件,它划分系统内存做映射表,但是万一蓝屏死机或者出bug则SSD数据报销。另外种就是用super cache之类的划分系统内存做数据缓存,这样小文件先放内存里然后持续写入则速度不会降低的很惨。还有一种就是2块SSD组RAID,开启回写数据缓存,或者把盘挂阵列卡用卡上的数据缓存来弥补主控没外置缓存的缺陷。

其实那段时间折腾的很开心,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我一点也没觉得这两块SSD买亏了,谁让我一开始就没做好功课,我也深知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虽然现在这两块SSD都早已成为了“尸体”,记得其中一块后来被我搞成Super Talent的固件,还有块被我改的型号都没了。

一开始的新鲜感过去后,我了解到SLC的性能比MLC好很多,大约过了1年,我又一次以800澳元的价格买下了2块落伍的MTRON SLC SSD 32GB消费级,想看看到底和之前的MLC有何差距,你看看冲动是魔鬼吧,以为自己了解很多了,其实还是个菜鸟。买回来才发现这两块Mtron 32GB SLC主控竟然是原生IDE,转接出SATA的口,因此持续读写突破不了100MB/s。不过由于有外置缓存和颗粒SLC的关系,随机性能还成有大约150的IOPS,所以不觉得卡,2块32GB组个RAID 0装个系统和软件勉强够容量,真是苦逼了。

没过多久发觉64GB的SLC RAID 0不够安装游戏了,那时下班后不像现在这样忙,有闲心玩游戏,所以又去随手拿了块当时还算便宜的Barefoot 128GB MLC的回来放游戏,记得花了335澳元。这块SSD还是蛮经典的,内部是三星50nm闪存,之后我混刷过OCZ Vertex 固件,最后一次经过“原地满血复活大法”之后就送人了。

原地满血复活大法:http://bbs.pceva.com.cn/thread-21941-1-1.html



上图中大家也看到了,有一块OCZ VERTEX LE 100GB,这是我第二次购买OCZ的产品,记得是2010年初的事了,直到目前我也一直认为这是OCZ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产品之一,不枉“限量版”这个称号,购买的时候也是被当时宣传的SandForce 270/250给吸引,随机性能超过Intel SLC X25-E,性价比显得异常突出,记得花了399澳元,另个就是64GB的RAID 0 SLC不够我日益臃肿的系统软件开销,也算找个给自己花钱的理由。

那时候边折腾边学习发的一些关于sandforce主控的研究帖子: (说SandForce好么就说你是SF枪,说OCZ不好么就说你是OCZ黑,其实这2家公司和我有何关系,我只是个玩家罢了,写的东西也是想给真正的玩家看,区别就是我喜欢了解的更深入一点,所以这几年认识了不少业内的R&D朋友,当然免不了也认识几个销售。

SandForce主控的专利算法分析
http://bbs.pceva.com.cn/thread-2416-1-2.html

让SandForce主控在Win7 MSAHCI驱动下完整支持Trim
http://bbs.pceva.com.cn/thread-9189-1-1.html

SandForce主控,SSD主控里的一支奇葩
http://bbs.pceva.com.cn/thread-6816-1-1.html

SandForce主控进一步深入研究
http://bbs.pceva.com.cn/thread-3577-1-1.html



Vertex LE这款型号的主控被OCZ打磨掉了,但是从下面的小编号上一些信息上可以了解到这是一颗接近于SF1500-A2的主控。SandForce开发的第一代主控型号为SF-1500(企业级)/SF-1200(消费级)其实除了固件和PCB外部搭配元件外没有明显区别,他们的核心可以说是同一个,但是SF-1200在后期做了小幅度删减,特别是A3版本之后2者的差别开始拉大。Vertex LE属于SF-1500 A2版本过渡到SF 1200 A3版本之间的产物,所以OCZ自己也说过这东西不属于真正的1500(固件和周边元件为消费级)也不属于1200(完整的1500硬件,不过步进老一代),而消费者真正能在市面上买到的SF-1200的时候大都已经是A3版本了,所以OCZ绝对是首发。

关于编号这部分的分析内容可以参见:http://www.pceva.com.cn/article-142-2.html

这之后不久的2010年11月,我测了美光C300,那块盘是信维从国内给我发来的,测试文可见这里: http://bbs.pceva.com.cn/thread-8277-1-1.html

在写这篇测试文的时候,我深知基础知识不足是无法完全领会和理解测试成绩的,就像我之前对SSD一知半解,才付了那么多的学费,这也是我在2010年时候写“SSD主控手册“和”SSD主控方案选购参考“的原因,想让广大SSD玩家少走弯路,少买坑爹货,因为那时候SSD采用的颗粒都是比较正规的,所以只要主控选对了基本就没问题了。 我测C300时特别的加入了自己消化理解后的理论部分。我承认自己拍照水平不好,但是想着尽可能的用语言和画画来弥补,虽然文章写的比较累,但是我很开心。测完后我也懒得把盘发回去了,实话说走国际快递的钱和这块盘的价格其实也差不多了,就索性买下来了,目前这块C300还在我表姐家的电脑服役,一直工作正常。

C300之后自然是美光m4测试了,半年后的2011年6月,我测试了m4的128GB和256GB,也是信维从国内给我发来的,测试文可见这里:http://bbs.pceva.com.cn/thread-21143-1-1.html

有了C300测试的经验后,我自己重新整理并撰写了理论部分,这之间也得到了业内不少R&D朋友的帮助,为了写出自己满意的评测,我花了接近1个月时间,前3周整理资料和做理论准备,然后测试1周。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测试中针对256GB的篇幅比128GB的少,那是因为我在测试的第四周才拿到256GB的m4,所以测试时间就短了,还好2个容量的SSD特性比较接近,主要就是颗粒区别。 测完后信维答应留一片在我这做为礼物,也算对我之前测C300和这次m4的测试回报,在思考后我留下了那块256GB的,把128GB的发回去了,有句话叫不是自己买的东西不当宝,这块m4 256GB在之后的日子里被我蹂躏的比较惨,跑了各种乱七八糟自己也数不清的测试,一直屹立不倒还在服役中,真想说越来越喜欢它了。

m4如何看写入量和计算写放大?浴室带你看透m4隐藏参数:  http://bbs.pceva.com.cn/thread-54728-1-1.html

这里我再强调点,m4的256GB很稳定,我自己就在用,没有任何问题。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网络传播速度很快,原话转一圈后基本就成了误导。比如下面这个,不知道这些谣言是不是都是那些敌对厂商传播的,我只知道最后都会怪到我头上,"浴室说买m4只能买64GB和128GB的,而256GB和512GB返修率高坏的快买不得。“:



其实你们仔细想想,如果美光m4 256GB由于颗粒不如低容量型号的就成垃圾了的话,那么别的厂家SSD用的都是这种25nm的美光颗粒的不都成了渣渣了。根据我从美光开发团队那里了解,m4除了512GB在固件上存在一些并发上的bug所以故意限速和控制发热外,都没有严重的问题,你最多说小容量的颗粒用的太极品,却不能说大容量的是垃圾,特别是256GB的简直就是躺枪了。


m4测试后没多久,OCZ当时的国内代理430找上门说要帮测OCZ的全系列,正好我也想玩玩SandForce 2系列的主控,当然就答应了,条件很简单,允许实话实说不打枪。

SandForce主控分析与OCZ SSD性能测试  http://www.pceva.com.cn/article-162-1.html   



测试周期也是1个多月,理论知识消化2周,然后花了2周进行测试和跑分,测试中该爆的地方就爆,得到了石头和RK的大力支持。在文章还没发布前。我们也通过430去向台湾的OCZ官方人员打听实际情况,一开始他们也是不承认,结果我通过国内不少也做SandForce主控的厂商R&D朋友支持,用特殊工具分析出OCZ SSD的猫腻,看到固件里的设置和实际采用的颗粒型号不同,依靠欺骗固件对Flash ID的识别来达到目的(颗粒编号不同但是Flash ID却相同,因为是同一个晶元上按照品质一级级打下来的,所以主控识别不出,对主控来说只需要颗粒的Page,Block等参数没区别就可以支持,但是针对每个颗粒的固件对ECC的支持又是不同的,烂颗粒势必需要更多的ECC能力,结果导致出错率增加。),在证据面前果断没有声音了,只说了句这个人不简单,晕,我又不是要告诉你我简单不简单,难道我简单就能忽悠了? 此时我才感觉到SSD的水深程度又提高了一个档次,早先的主控手册已经完全落伍了,接下来颗粒上做手脚的厂家肯定会越来越多。另:测试中那块Agility 3的240GB我就刷了一次固件,重启就嗝屁了,最后不得不让RK在国内给我代测,这也太不靠谱了,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6块盘过来,最后寄回去5块加1块尸体。

这其中也有SandForce主控自身的原因,那就是就是SandForce的主控对颗粒的伸缩性和兼容性上比较自由,支持的颗粒种类多。打个比方我们知道闪存颗粒的成本占了一块SSD内的大部分,因此闪存颗粒价格降低1分钱,对SSD来说可能就降低8分甚至16分钱,而SandForce主控省掉的外置缓存相对来说成本微不足道。问题就出在这里,用劣等品质的颗粒,不光是P/E的问题,内部一些电压参数还需要在主控固件里进行微调,而且不同批次质量可能参差不齐,换一批可能之前的微调就又白做了,导致出错率增加,而且SandForce的性能对颗粒的依赖性极强,由于映射表大部分在颗粒内,读写时候如果主控内部SRAM出现miss,则都要对颗粒操作多次,颗粒的速度就直接影响了性能发挥。(关于这部分的2级映射表和算法概念我会在今后的浴室谈SSD里进行稍微详细的介绍,敬请期待

OCZ的SF2281系列里也有一个经典型号,那就是OCZ VERTEX 3 MAX IOPS系列,采用的是Toshiba 32nm,返修率也很低,至于为何说是经典?说来可笑,因为颗粒没法被换成低成本的,所以这个型号一直都没有明显跌价。其实有一些话我一直想强调,如果你一定要买OCZ的SSD,请购买第一批的,特别是媒体刚拿到测试品的那段时间,因为越后面随着价格的降低,内部PCB的供电模块布线都在缩水(休眠,节能挂掉概率大增),颗粒也被替换成非原厂标的了(出错率明显增加),结果返修率也就直线上升,当然价格也能跌个大半。








就像这样,同样都是OCZ Agility 3,看看供电,可能每改一次PCB,就剥一层皮,降一次价,降一级稳定性。



像本文开头说的一样,最近真的被OCZ的公关恶心到了,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

先说说国内的几个大网站



Intel换了SF2281没多久,检测到AES 256的问题,Intel说7月1日之前的买家可以自己选择退不退钱,那OCZ这卖了1年多的SF2281都在干什么? 浦科特拖了几个月做品质验证出的旗舰M5P,用的Toshiba颗粒根本不需要用SLC cache模式都轻松跑ASSSD 1000分,才不像OCZ的9187出了几个月终于弄出了赖皮模式外加写放大增加的算法勉强跑上1000,价格刚跌下去里面的用料就开始换了,5年质保我看到时候有几个用户能1块盘真正挺过5年的,原来在ocz的枪手眼里,ocz只是用白片这么一个无关痛痒的小问题。收钱办事也不用做的那么露骨,我毛都看的竖起来了。  之前看小朋友在微博里批评轮子的评测有错误,但之后又“惺惺相惜”起来着实奇怪,现在看来前者也不干净,这就不奇怪了


巅峰对决 四款顶级128GB SSD终极较量  http://www.pcpop.com/doc/0/821/821960.shtml    泡泡网的收钱文,评论比文章更精彩。  



PCEVA爆白片时间比OWC的早几天,OWC只不过是后来跟进并被我们后续报道引用了而已,所以一看就是被洗脑后当枪使的典型,估计陪OCZ的所谓官方代表吃顿饭就被轻松搞定了,来龙去脉就听了ocz一面之词,自己也对ssd知识不甚了了,于是被轻松洗脑吧。SpecTek的颗粒代表什么你可以先去数码之家等对颗粒有研究的论坛了解下,闪存和内存不同,别把内存那套直接用过来。最先使用新品没什么了不起的,说实话我现在就知道不少厂商接下来2~3代产品的不少信息,不过有用么?Roadmap本来就是经常变的,关键是产品的品质要符合当时的标准,一款SSD的固件开发需要1.5到2年,厂商们现在早在开发2014年的东西了。Vertex 4初期真的不错,不过价格摆在那里,现在跌价了换料了,还不是开始有用户抱怨了?再过6个月你再看看是不是大面积爆发。至于你说Vertex 3至目前以来的返修率不知道是不是和你吃饭的那位代表告诉你的,OCZ之前还在官方论坛说蓝屏的问题只影响了1%的用户呢,原来这1%蓝屏的用户都上了论坛了。

果然刚评测完就出专题了: http://topic.pcpop.com/activity/ocz1208/

这一招和轮子还真的很像,用充满误导、谎言的评测来粉饰产品的品质,然后再整个所谓的低价团购吸引小白购买。就例如拍照都是拍原厂正片,卖你的都是卖自己打磨Logo片这种“小事”也就算了,下面这个就真心看不下去了,咋有那么不要脸的,黑的说成白的还给特写。



SLC cache模式竟然被说成延长寿命了,延长寿命为何还会死在标称内: http://bbs.pceva.com.cn/thread-46389-1-1.html

SLC cache模式的测试和解释可以看我亲自买盘评测写的这2篇:  http://bbs.pceva.com.cn/thread-51386-1-1.html          http://bbs.pceva.com.cn/thread-51852-1-1.html

针对当前OCZ Vertex 4的特性,接下去我还会做些测试,不过可能要下个月了,这个月的事情排满了,敬请期待。今天在OCZ官网看到了20nm的Agility 3和Solid3系列,只能感叹下SandForce主控的ECC强势,最近需要购买的朋友特别留意了,包装长的很像,看清型号下手。

说完PCPOP,我们再来看看ZOL的情况吧,首先就是这篇: 谣言止于智者 详解OCZ/SSD的3大疑问  http://ssd.zol.com.cn/313/3130143.html

这不就是那篇OCZ台湾Facebook上的文章简体字版么? 关于那篇文字的反驳我在前已经发过,这里也就不再费口舌了,详见:浴室谈SSD系列十四,反驳OCZ   http://bbs.pceva.com.cn/thread-53676-1-1.html

果然和PCPOP一样,ZOL发完这篇文章没两天也来专题了:  http://ssd.zol.com.cn/topic/3122401.html

看来OCZ的钱都花在公关上了,怪不得名气那么响亮,找的媒体都是大腕能不响亮么?对这些媒体来说也不过是收钱办事罢了,最后真正被坑爹的是消费者,在这里我代广大网友请求你们真正的在研发和QC上下点血本。

再举几个例子,比如为何我很早前就暗地里说OCZ的主控是Marvell的? 因为我手里有公版电路图,没证据前我也不会轻易乱说,这不是黑而是事实。





OCZ的新SSD代号叫什么? 老的叫EVEREST  而 Vertex 4叫EVEREST 2系列。上图就是Everest系列的电路图,很明显就是Marvell 9174搭配IDX的固件,而Everest 2自然就是Marvell 9187搭配IDX的固件,只不过OCZ一开始心虚打磨不愿承认而已。





OCZ的SSD谁代工的?我也很想知道,OCZ不是一直说自己的工厂啥都能做,PCB啊颗粒封装啊全部自己来,那么我这一个玩家又如何从“OCZ工厂”里能搞到这种图片呢?

在这个行业内不能轻易说对方的坏话是大家一直遵循的规则,我手里还有不少OCZ的料可以爆,一直为了这些朋友的饭碗忍了很多次了,但是看了那么多被坑的消费者又于心何忍? 还好我不是业内的。

国外媒体如何?



这里首先吐槽下那个Anandtech的印度阿三CEO,写的测试文偏偏都是枪OCZ的,3年来文章一篇不如一篇(虽然每篇一上来都有一些新知识点解释,也就那些可以看看了),那天看OCZ Vertex 4的评测发现整个网页背景都是OCZ的Vertex 4,恶心感油然而生,怪不得OWC说OCZ用Specktek的时候阿三说call this myth busted,我看OCZ本身就是个myth。以前就觉得Anandtech和美光关系不好,一直写美光的坏话,看来那个不是错觉,和国内2大媒体一样,投放的比较少吧,哈哈。



对了,那个Anandtech为何知道OCZ用的Marvell控制器?OCZ为何官方后来承认了?因为我先告诉了Tom's的编辑,然后Tom's的编辑告诉Anandtech,然后Anandtech再去问OCZ罢了。

国外能看的SSD媒体里我觉得Tom's Hardware最公正,不过有时候也会碰到一点技术上的问题,但是那个大家都能理解,毕竟测试者不是设计者,对SSD表现出来的问题无法解释和理解都是正常的,但是说的是真话就行,Tom's的SSD编辑也经常和我email沟通互相探讨新的产品里支持的技术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他们里面有几个也在参加类似XS的SSD耐久度测试,可能同是玩家出身的道理,很多都是业余投稿,然后经过Tom's的审批才能刊登出来,因此没有被这个圈子污染,真心实意的为玩家考虑。



他是个英国老头子,儿子在中国留学并学习中文,他自己也不靠写评测赚钱,对他来说稿费根本不算什么,正是有这种玩家的精神才能写出公平的评测,这就是我喜欢Tom's Hardware SSD评测的原因。



今早收到英国老头子邮件,谈到一个XtremeSystem的朋友把OCZ Vertex 4 128GB跑测试玩残了。(性能无法恢复,除非secure erase),邮件连接到OCZ官网。



正好在那个帖子开头看到了OCZ的老虎对Vertex 4性能的解释:

http://www.ocztechnologyforum.co ... l-only-find-it-here

粗略翻译下:

Vertex 4 非常特殊,它和别的SSD运行模式有着很大区别,很多测试者和最终用户并没有完全搞明白它的特性。Vertex 4有一个特别的性能模式,就类似其它SSD上的爆发模式(峰值?),不同点是Vertex 4 如果一次写入过量的数据的话,内部就会激活垃圾回收,这样当测试者继续写入的操着就会和内部的垃圾回收操作同时运行,看上去测试性能就会非常低。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测试者碰到性能大幅度下降的问题根源,他们对SSD的使用量已经超过了OCZ预计的普通用户操作模式,因此被他们认为是盘有问题,其实这个不是盘的问题,如果你完全按照正常使用,就不会感觉到盘性能的降低。

当前对这个降速问题表现最明显的是128GB的型号,这不是故障,而是设计成这样,速度取决于主控设置和盘上的可用空间。

因此,Vertex 4的性能取决于盘的使用空间和盘上固定的文件占用空间大小,越多的空间代表越高的速度。因此我们说了很多次,如果你买的是128GB的型号,不要把它当成一块存放数据的设备,把它当成一块系统盘用的话速度会更快。

当SSD的容量没使用超过50%的时候,盘一直会跑在性能模式。当使用量超过50%的时候,SSD会马上进行垃圾回收来释放空间并恢复成性能模式,但是恢复的时间取决于你的剩余容量多少。

正常使用下,128GB的Vertex 4绝对是当前最快的128GB SSD。

何谓正常使用?

正常的使用SSD意思是:你不会坐在那里没事就跑iometer或者跑分软件把盘填满玩,你只是把SSD当成一块安装操作系统的盘,在上面进行正常的工作,让系统有喘息的时间,10分钟空闲或者重启一下都对性能的恢复有帮助。如果你在这块SSD上放AVI,放MP3或者用来做下载盘,那么你就要特别留意,别让这块SSD装的太满,不然性能达不到最佳状态。

最后,正常使用你的系统,玩游戏,上网写文档,放放音乐等等都不会影响性能,是的这块SSD是设计用来正常使用的,只有正常使用下才能拥有最佳的体验,所以为了这块盘的速度,请清空没必要放在上面的固定数据,尽可能释放一定的空间,如果你一定要放那么多固定数据,你可以购买大容量的,相比128GB的型号会表现的更好。



1块128GB的SSD填充到100%容量,然后删除50%的数据并等待15分钟附近就会重新回到性能模式,如果你在这15分钟之内测试这块盘,那么肯定会表现的很糟糕并让恢复的时间增加。

所以拿这块盘填满100%容量跑测试的人都是脑子有问题的。这里告诉你该如何做,删除50%的数据,然后看看email无所事事20分钟,泡杯咖啡也行,看看新闻也行,然后再回来看就发现性能模式回来了。

64GB和128GB的型号和256GB和512GB其实特性一样,为何128GB被指责的最多因为很多人都能轻易的把跌速特性复制出来,造成看上去这个型号很烂罢了。

因此当这块SSD没有填满50%的时候它会呆在性能模式,当容量超过50%的时候就会用垃圾回收清出更多的闪存空间,虽然能够再次回复到性能模式,但是恢复速度取决于还有多少空间空闲。

如果我们把SSD里50%的闪存容量看成“快速闪存“,另外50%看成”慢速闪存”,垃圾回收会把固定的数据从”快速闪存“移动到”慢速闪存“里去,这样清出更多的“快速闪存”给接下去的写入使用。

假设你写入一个非常大的文件使用了全部的“快速闪存”,然后SSD就会把它们移动到“慢速闪存”上去,如果你把容量经常的用满,那么你就会经常看到这种操作。而如果你确实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那么请你考虑购买真正的SLC SSD,因为那个看上去更适合你。

至此真相大白,从OCZ的官方人员老虎这里看到,说的算法核心逻辑和我之前写的很像,看来真被我完全命中了,OCZ玩的就是SLC cache模式,问题是他们宣传的时候可从来没这样说,跑分好看好宣传啊。叫它“跑分神器”不过份吧。

我这里附上一份讲解MLC跑SLC cache模式的论文,有兴趣的玩家可以研究研究:   

下面再来看看Vertex 4 开启SLC cache模式表现出的奇葩部分:  (引用Mobile01上linczs2000网友的图片)





上图是1.3固件和1.4固件的全盘持续写入速度对比,竟然是1.3固件胜出(13分09秒对11分21秒),1.4固件在50%的容量使用后需要进行之前说的“快速闪存”搬运到“慢速闪存”操作,造成写放大倍增,之前“跑分神器”部分的400MB/s速度被后面的坑爹速度拖了后腿,造成总写入时间竟然慢了10%以上。


为何Vertex 4 256GB的表现会好很多,直到75%容量用满的时候才跌速?



按照这张图,我来解释下:

1.填充64GB的静态数据。(SLC的速度,占用128GB的NAND,"LSB"模式)
2.然后继续填充数据进去。后台垃圾回收激活,SSD边进行"folding"操作,前台继续写入用户请求写入的数据。由于还有64GB的SLC容量(128GB NAND)可以写,所以速度可以依旧保持,但是因为后台的"folding"操作占用了一些主控资源,造成持续写入性能表现相比之前下降一点。基本是这样,前台看到大约400MB/s的写入速度(SATA接口),内部闪存接口(8通道X166MB)里划分出一部分资源做垃圾回收,同时进行。
3.256GB的SSD内部有更多的芯片,因此有更多CE,所以做"folding"的效率理论比128GB的容量大一倍。
4.当你写入到大约75%~80%的容量时,后台的"Folding"速度终于跟不上前部400MB/s的用户写入速度,然后就要进行完整的边搬运边写入的操作,因此速度就跌到150MB/s(依旧是128GB低性能下的2倍附近)直到最后。

-------------------------最新更新部分在下面 2013年1月18日---------------------------

一般国内媒体,基本没有可能第一时间拿到新品测试,只有国外著名媒体才有可能。(其实固件的开发的很可能是国内,样品也是从国内发出的,但是首测必须是国外,这个和每个公司的市场部挂钩,国内首测就肯定内部有人越权了,谁也不想丢饭碗。)这点我只能悲哀,对于PCEVA这个刚建立不久的网站,我们的版主大多也只是爱好者,更不可能有机会,即使人在国外,也要排队跟着零售品。但是我相信,我们虽然拿不到首测权,但是只要有机会拿到零售品做测试,这个数值应该比那些媒体的测试更有可信度,有经验的玩家很多时候测出的数字要比媒体真实多了,不过相信还有不少网友会说我们测的晚,等于是站在人家肩膀上去说话,有点不公平。

测试完OCZ的那批SandForce后,PCEVA确实有好久没有拿到过啥像样点的东西来测试,但是那段时候不少网友有议论SSD的开机快慢问题,还有就是碎片整理问题,还有购买了OCZ等采用SandForce主控的SSD后导致蓝屏问题之类的帖子,这时候我们的版主团队则针对这些方面出了一些专题,比如像007版主的傻傻问系列都是为了告诉新手们不用太纠结。

我当时也写过3个帖子:
纠结开机问题的帖子
纠结碎片整理的帖子
针对SandForce蓝屏的一些建议


这之后我又测过2次企业级的SSD,都是信维从国内给我发过来的,其中有2块Anobit的Genesis T系列SATA SSD。

Anobit Genesis T 系列企业级SATA SSD评测

测完后没多久,这家公司就被苹果以4.5亿美元给收购了,因为Anobit的MSP技术和LDPC技术可以让TLC的闪存提高20~30倍的耐久度,按照苹果的出货量这可以带来非常高的利润,类似这种DSP技术的还有STEC的CellCare技术,Smart Storage的Guardian技术,被希捷收购的DensBits 公司的DSP技术,被海力士收购的Link_A_Media Devices公司的DSP技术等等,这类技术是今后闪存市场竞争的必备品。测完后我还特意把其中一块的电容给拔掉了,结果盘直接挂了,看来缓存中有关键数据被我这么操作给整坏了,这个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带电容的SSD,千万别去把电容破坏掉。写完文章没多久由于被苹果收购的原因,最后要求我把盘直接邮寄到以色列的苹果部门集中处理了。

第2次测的企业级SSD是SMART XceedStor 500S 240GB MLC ,采用的是SF2581主控配东芝的NAND。

SMART XceedStor 500S 240GB MLC 测试



这块盘测完后到现在为止由于我工作忙和太懒的原因,一直没有发回给信维,不过上个月被我一次不小心断电操作弄成“半砖”了(识别很慢,无法初始化,SE也不行提示I/O或者CRC错误),可能是ES的关系吧,不然理论SandForce的企业级主控带掉电保护电容不会这样的。

从2012年初开始,我也开始了“浴室谈SSD系列”专题,虽然更新的比较慢,但是每次都还算认真写的,把我一些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带给喜欢SSD的朋友们,有时候也会对一些虚假的文章进行批评。这之后不久浦科特的专区在PCEVA落脚了,我是非常高兴的,换句话说至少浦科特的每次新品测试PCEVA有一份子了。

实话说,没有在自己手中摸过的SSD,会在测试中漏掉不少好玩的地方,浦科特的M2S和M2P是我亲手摸着测的,M3/M3P和M5P目前在用,而PCEVA的M3,M3P,M5S,M5P甚至M5Pro测试由于我不在国内的关系都是RK和几位版主代测,我远程帮助并写文的,所以除了一些技术部分介绍我特意写出了自己的观点外,细心的网友会发现测试中都有一种千篇一律的模式,这其实并不是我愿意看到的,我之前也说过我喜欢每篇测试的测试方法都有不同,针对产品的软肋逐个击破来达到更了解和吃透产品的目的,不喜欢类似横评这种机械模式,不过受限于各种原因,往往事情没那么容易做到,不过本着对建兴品质的了解,我还是非常放心的,另外对于浦科特来说,True Speed是一直沿用到现在却改变不大的技术,所以问题不大。



还记得2012年初闹的蛮火的浦科特M3和M3P混刷门么?其实当初我很早就发现这个bug并编辑好了混刷的帖子,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放出来,毕竟这种东西会扰乱SSD市场的,不能轻易的按照我自己的意思做决定,但是后来却被小部分JS钻了所谓M3加强版的空子谋取利益,在看不下去消费者吃亏和JS不认账的情况下只能假托MS-06S红有三这个ID发布。

这之后还针对一些朋友的“SSD变砖恐惧症”和被各大网站误导的网友针对Intel RAID 0支持Trim的说法发了帖子。

固态硬盘为何会“变砖”
【再次重申】当前Intel的RST驱动不支持组进RAID 0下的SSD Trim

当然如今的Intel RST驱动已经支持RAID 0下的Trim了。

2012年9月又测了Drobe的NAS,现在的机械盘越来越不靠谱,家庭内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需要一个类似的网络文件存储内部做冗余来存放关键数据和共享,把机械盘请出你的主机才是上策。

WD红盘携手Drobo打造Double数据安全新规范
Drobo FS的特征介绍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PCEVA接下来针对家用网络存储的测试越来越多,这部分产品的测试上我们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进步。


在2012年结尾的时候,我还发了一个比较奇葩的帖子:

市售消费级SSD喷点精要-暨高级黑速成教材

实话说发这个帖子需要顶住很多压力,特别是石头这里等于是招惹了所有的SSD大厂。但是如果反过来看,这不正是这些厂商应该要改进的地方么?良药苦口就看如何去理解了,就拿浦科特来说,我听说已经为这事吵起来了,因为我说他们开发工具箱软件的人是三岁娃娃,不过你们看最新的1.07工具箱多出的功能不是就蛮好么,就是bug还是依然多,至少是个很大进步了,2013年浦科特卖的肯定会更好,工具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附加软件,千万不能松懈了。

圣诞节之前我也参加了浦科特活动,由于对这个品牌是又爱又恨,所以想让更多的网友了解它们。

消费级“神器”的打造绝非一日之功

过完圣诞节从悉尼回墨尔本后一直忙于工作,偶然一次撞见中关村的M500猜测颗粒帖子,心想反正最近也没啥新SSD出来,因此就有了这一段:

某国内著名硬件网站的美光M500文章还真有意思

2013年的3月份开始,有一场腥风血雨会来到,虽然我还没看到,但我已经闻到了。最后轻声说一下,OCZ最新的Vector系列SSD十有八九还是Marvell的主控(OCZ当初收购Indlinx的时候,其实就买了个壳子,当中的核心程序员都已经出逃开了新的公司“NovaChip”,虽然韩国有非常多的做SSD固件的程序员,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开发出自己的主控是不太可能的,说穿了就是主张走Marvell路线的被留下了),不过这次OCZ应该是问Marvell买了Licence IP,然后从TSMC出来,也就是原厂打磨,和Toshiba的部分主控如出一辙,定制版主控电压高点,频率高点,性能也就高点,固件沿用后算法再优化下,PCB甚至都不需要做明显改动,啊对了,壳子和包装还是要换一下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很给力  发表于 2012-9-1 15:19

评分

参与人数 18活跃度 +83 收起 理由
pcev7759 + 5 LZ把4年的心得聚集在一个帖子里,真的很用.
panyu119 + 1 淡定
Edge + 5 很给力!
973204 + 5 赞一个!
sha_ff + 5 很给力!
zklaurie + 5 很给力!
ice + 5 很给力!
仙賢戀軒 + 10 只能射这点。。。
hepcboy + 5 神马都是浮云
左下角 + 5 赞一个!
solonace + 5 实话实说
sean227 + 5 学习了
donnyng + 5 赞一个! 有时真的是很爱产品才买产品。例如.
笨啦灯 + 1 高端玩家……
Akula + 5 很给力!
hyenax1950xtx + 5 超给力!
dubhe0 + 1 很给力!
jiche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2#
lanyan8088 发表于 2012-8-18 09:01 | 只看该作者
我倒现在还没玩过SSD
3#
nighttob 发表于 2012-8-18 09:12 | 只看该作者
前排等更新……
话说浴室也是盒子控?

当年差一点就买了OCZ Core,去买的时候人家说没货,然后才买的X25-M。
4#
jewelz 发表于 2012-8-18 09:32 | 只看该作者
OCZ Vertex 120G用过一段时间 感觉还慢好地 应用程序载入快 没声音 放机箱哩和机械硬盘感觉不出区别 从来都当普通硬盘使 后来还回去 据说现在还在测试部服役
5#
韩细细 发表于 2012-8-18 09:52 | 只看该作者
工作忙~缓慢爬行更新中~~
6#
liweikls 发表于 2012-8-18 10:13 | 只看该作者
坐下来慢慢看 支持浴室
7#
xffsfy 发表于 2012-8-18 10:19 | 只看该作者
又看到一个强迫症...
8#
dvcam 发表于 2012-8-18 10:27 | 只看该作者
浴室真是舍得投入啊。
我玩SSD都是走平价路线,我第一次买SSD,还是在09年2月,正好看到英国有个网站在打折卖三星64G SLC ,115英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样,还跑到51nb去发帖问,结果很多人都说划算
http://forum.51nb.com/thread-784033-1-1.html

我头一热就买了一个,到手发现是RBX主控那款,性能还凑合,也没发现卡顿,然后这个盘就一直作为主力盘用到今天,呵呵
9#
idle 发表于 2012-8-18 10:28 | 只看该作者
浴室好文,占位慢慢看~非常喜欢看回顾成长之类的,长见识,长历史~
10#
wsy2220 发表于 2012-8-18 10:30 发自PCEVA移动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前排强力围观
11#
wanghanxiucao 发表于 2012-8-18 10:30 | 只看该作者
到现在还是用迅猛龙 450G
  SSD 在等等吧
12#
neeyuese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10:32 | 只看该作者
dvcam 发表于 2012-8-18 12:27
浴室真是舍得投入啊。
我玩SSD都是走平价路线,我第一次买SSD,还是在09年2月,正好看到英国有个网站在打折 ...

那时候有时间有精力没负担,所以你懂的。
13#
aican 发表于 2012-8-18 11:01 | 只看该作者
同盒子控路过,什么东西的盒子都喜欢留着,借口说怕以后有用。。。。
14#
xiahait 发表于 2012-8-18 11:34 | 只看该作者
坐等更新
15#
南风咖啡 发表于 2012-8-18 11:43 | 只看该作者
留名再看
16#
liwenchao 发表于 2012-8-18 12:06 | 只看该作者
neeyuese 发表于 2012-8-18 10:32
那时候有时间有精力没负担,所以你懂的。

现在没有精力、有负担?又换头像了。
17#
仙賢戀軒 发表于 2012-8-18 12:15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最近浴室大有没有留意某论坛测的那个AData。。。
18#
miracle5484 发表于 2012-8-18 12:22 | 只看该作者
额。。浴室和我一样同在澳洲? 我也很想吐槽邮寄回国的快递费啊。。。

不过最近一两周澳洲各个商家SSD纷纷降价。好事啊。。
19#
neeyuese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12:23 | 只看该作者
仙賢戀軒 发表于 2012-8-18 14:15
不知道最近浴室大有没有留意某论坛测的那个AData。。。

前几天威刚的人说要给我发块SX910测,被我婉言拒绝了,因为我最近真的没时间去测了。

我认为一篇用心的测试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像我现在早出晚归的到家基本已经是脑子不清醒的时候了,也写不出什么能带给玩家更多益处的精品测试,既然如此不如不测,真要看跑分图的互联网上多得是不是么?

粗略来看,威刚SX910的颗粒换成了ME2,所以提供了5年保修,相比SX900用的是ME3来说P/E有所增加,所谓0OP的sandforce固件也有其独到的优势,毕竟玩家可用空间增加了。
20#
neeyuese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12:25 | 只看该作者
miracle5484 发表于 2012-8-18 14:22
额。。浴室和我一样同在澳洲? 我也很想吐槽邮寄回国的快递费啊。。。

不过最近一两周澳洲各个商家SSD纷纷 ...

土著国没有新蛋,ebay的市场也很小,从美国过来一个是快递不便宜,另个是保修,还有个是超过1000澳元要关税,所以限制也不少,总的来说加上GST后的价格很坑爹。

吐槽下MSY的SSD价格不给力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