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开启左侧

想成为超频高手?必读此文!

  [复制链接]
世纪冰雷 发表于 2012-6-1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数:13633|回复数:37
此文为前ocer时期的老文章,对玩家来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特此补发。

===============================================================
一、超频记录背后的秘密
如果你经常关注电脑硬件消息,肯定会从各种渠道了解到“超频排行榜”这么一个东东。目前最著名的“超频排行榜”有三个,分别是CPUZ、SurperPi与3DMark。这三大排行榜汇聚了全世界的顶尖级超频玩家,其中的超频记录几乎天天被刷新,全世界的玩家也把能跻身三大排行榜当作至高无上的荣誉。那么他们是如何取得这些成绩的?要想打破超频记录,除各种最高端的电脑硬件以外,还有没有其他不为人所知的秘诀?

我们都知道,芯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随着频率的提升——目前最快的Pentium芯片主频是3.8GHz——芯片的功耗也空前高涨,发热量足以在短时间内煮熟一个鸡蛋。超频后芯片的功耗会成倍增加,也随之产生更多的热量,因此超频用户都会选择一款性能出色的散热器以保证芯片温度在正常范围内。而要是挑战超频排行榜,就不光是散热那么简单了,而是要对芯片进行制冷,将其温度控制在常温以下甚至零下100度。采用这种制冷方法的超频叫做“极限超频”,具有挑战极限、极限制冷等多方面含义。世界记录的达成,几乎全部采用极限超频方法实现。目前采用极限超频手段的CPU超频记录是将原始主频为3.8GHz的Pentium D 670超频至7473MHz。最近两年,中国大陆也涌现出数位极限超频高手,凭借液氮、干冰等制冷手段,也成功刷新过世界记录。
image001.png

天哪!零下100度是怎么实现的?如果人在零下100度的环境中还不立刻冻成冰块?其实达到这个温度并不困难。作为散热专题中的发烧指南,本文重点介绍极限超频散热手段---制冷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笔者也采访了多位极限超频高手,揭示了其中的一些秘诀,相信这些内容对每位渴望挑战世界记录的用户会有很大帮助。

从目前极限超频玩家的经验来看,实用的制冷方法主要有两种:

1、        冰+水冷,即在水冷系统中掺入冰或是干冰等低于冰点的制冷物质,主体仍是为水冷系统。冰+水冷方式能将芯片温度控制在零摄氏度左右,由于芯片体质不同,一般来说可以提升芯片超频幅度50%~100%。
2、        相变制冷,利用相变的物理原理蒸发制冷。一般设备需要采用金属制品的蒸发器,也就是俗称的“大炮”,更高档的设备则是压缩机。这种制冷方式最高可以将芯片温度降低到零下100度以下,是挑战世界纪录最常见的手段,提升超频幅度80%~?

以下我们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制冷原理与使用技巧。




二、入门级:冰+水冷
万事开头难。对于没有任何经验又想尝试极限超频的菜鸟,极限超频玩家建议您最好一步步从易入手,循序渐进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乐趣。曾经有人初涉极限就采用液氮制冷,最后是把CPU、主板、内存、显卡等主要部件都烧毁了,教训可谓惨痛。那么如何学起才是正确的呢?这里就要介绍冰+水冷,当前的极限超频玩家几乎都是从这一步摸索,进而成为高手的。冰+水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首先,水冷设备是很容易获取的,很多知名散热器厂商都推出了质量优秀的水冷散热器。其次,冰+水冷的操作简便快捷。对于初涉极限超频的用户,冰+水冷方式是您最快掌握极限超频诀窍的良方。

基本原理:
冰水冷主要依靠市面中所售的水冷散热器改造而来,在循环的液体加入冰块或干冰等低温物质来实现制冷。原理与水冷散热基本相同,唯一的不同点就是热交换机需要改造成开放式储液箱以放置冰块或干冰。标准的水冷散热的套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吸热盒、微型液压泵、热交换机。
image003.jpg

结合上面三个组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常工作的水冷散热器工作过程应当是:开机加电时液压泵开始运转,液体开始流动,CPU吸热盒与CPU直接相贴,热量从金属表面传给液体,导热液体再把热量传给热交换机,最后再发散至空气当中。

通常来说,液体的比热远要高于空气,所以水冷散热器的换热效率相当高,即使是一款很普通的水冷设备,其性能也会强于市面中大部分高端的风冷散热器。但是,由于水冷系统还是工作在环境温度中,因此还是无法满足极限超频的需要。如果给其中加入冰块或是干冰,让液体降低到0℃左右,则会提升其散热性能。
高手秘笈:
怎样才能让普通的水冷散热器变成制冷散热器呢?这就是超频改造的秘笈了。极限超频玩家都是这样做的:改造了水冷散热结构与更换制冷液。

市面中销售的水冷系统本身是封闭的,液体在水泵、导管与交换机中循环,很难往其中加入冰块或干冰。为了让冰块或干冰进入循环系统,就需要拆下其中的热交换机,用开放式的容器(比如水箱)取代它,然后在容器中加入冰块或者干冰来制造低于环境温度的液体,从而实现极限超频所需的制冷。

另一方面,很多水冷散热器为了PC的安全,制冷液没有采用水,而是其他的油性绝缘液体,这也是本文中称其为水冷散热器而不是水冷的原因。在这种油性的液体中加入冰块或是干冰,由于比重不同是无法完全混合的。因此在改造之前,必须将油性液体换为洁净的水,最好是蒸馏水。

image005.jpg
冰+水冷的储液箱


性能特点:
水冷本身就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与具有热管的高价风冷散热器相比性能还会更好一些。市售的水冷产品还普遍具有静音特点,这也是风冷散热器无法媲美的。

在水冷系统中加入了冰块或是干冰后,冷却液的温度可以保持在0℃左右,会极大的增强散热性能。但是芯片此时就会工作在0℃环境温度中么?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极限超频玩家的经验,冰+水冷一般可以使CPU或显卡核心的温度保持在10℃以下,具体会因芯片的功耗不同而有所变化。此时不要相信BIOS中的温度检测数值,低温下BIOS的测温已经失效。因此在使用中最好准备电子测温仪(五金商店与电子市场有售),同时检测水温与芯片表面的温度。如果发现芯片温度升高,就应该往水箱中再添加冰块或干冰,也就是说,只要控制好水温就能控制住芯片温度的浮动范围。

冰+水冷可以大幅挖掘芯片的潜能,结合质量优秀的主板与内存再加上高超的调校能力,CPU超频幅度可以提升100%。在5月份结束的超频网www.OCER.net主办的“捷波杯”北京五大高校超频大赛中,AMD组的冠军获得者北京大学博士生vivalinux就是采用的干冰+水冷方式进行的现场操作,将主频1.8GHz的Opteron144超频至3GHz以上。

image007.jpg
Vivalinux所采用干冰+水冷的系统

使用心得:
既然冰+水冷需要对现成的水冷产品进行改造,首先就需要先选择合适的水冷散热器。市面中有大量的水冷产品销售,但并不是每款产品都适合改造成冰+水冷。选购的方向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水泵的功率,功率不足就很难带动处于冰点状态的液体循环流动;二是水管的直径,太细则不适合冰水冷,而且水管材料也要注意,有些橡胶管在低温中会变脆,容易崩裂造成事故。总结极限超频玩家的改造心得,我们以下分别针对水冷的三大组成部分进行分析:

水泵
image009.jpg

电脑水冷系统中的水泵一般使用微型液压泵,主要技术参数是电压、功率、流量(升/小时)与扬程(米)。水泵是冷却液循环的动力源,不同的水冷散热器,其液压泵所能提供的单位时间液体流量也不同。一般来说,大流量的液压泵能够带来更好的散热效果。当然,更大的液体流量自然需要配合更粗更牢固的液体导管,否则会令整个水冷系统内部压力过大,影响到散热器的稳定性,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噪音。水泵一般分为湿泵即潜水泵和干泵两种,潜水泵直接沉入水箱之中,干泵则需要放置于水箱之外。对于极限超频所需的冰+水冷系统,笔者推荐采用潜水泵,这样可以减少桌面上的物品与连接用的水管,也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吸热盒
image011.jpg

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水冷头,这个部件是水冷散热器与计算机芯片直接接触的部分,通过它来吸收芯片所发出的热量,所以吸热头的传热性能对最终散热的效果至关重要。一般做工优良的吸热盒,底部都是采用纯铜材质,而且在吸热盒内部都具备多道水槽,使冷却液流动时的换热面积更大,进一步提高热传导效率。水槽的结构设计很值得探讨,既不能影响液体流速,又要保持良好的传热效果。有机械设计、制造条件的朋友,可以自己尝试DIY吸热头。

吸热头的制作材料目前主要有铝、纯铜、铜+有机玻璃三种。铝的热传导率没有铜高,因此一般不推荐使用。纯铜吸热头有很好的传热性能,但由于是一体式焊接,其中的水垢不容易清洗(这也是推荐采用蒸馏水的原因)。铜+有机玻璃制作而成的吸热头本身很漂亮,能够看到水在里面的流动,同时还可以拆卸清洗。但是,有机玻璃和铜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有机玻璃容易开裂,而且接合部位的密封圈也容易老化。总之,每种产品各有利弊,玩家可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选择。另一方面,吸热头的进出水管也分为2头(一进一出)、3头(二进一出或二出一进)等多种水道结构,但在实际使用中性能差别不大,只要让水管直径与水泵的流量匹配即可,选购的时候不要听信部分商家的夸大宣传。

热交换器(换热排)
image013.jpg

在极限超频中使用的冰+水冷系统其实是不需要热交换机的,加入冰块或干冰的水箱就扮演了这个角色。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热交换机(换热排)也是水冷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这里还有必要介绍以下。热交换器也称换热排或散热排,其作用就是将整个水冷散热系统中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去。为了提高散热效果,绝大部分热交换机都采用了风冷散热的方式,散热鳍片材质一般使用铜或铝,散热面积越大、风扇转速越高,效果就越好。

水管
image015.jpg

水管的选择主要决定于两个部分,一个是管径也就是粗细程度,另一个是材质。粗水管可以提供更多的水量,但是水管一定是越粗越好吗?也不尽然,很可能水泵无法驱动那么高的流量。因此,水管的口径需要配合水泵和其他部分来定。如果水泵没有很大的功率带动水流,而水管又太粗的话,液体流动的速度就会很慢,已经完成热交换的液体不能尽快导出,水温就会很快升高。反之,水管相对水泵的功率来说太细,则内部压力会升高,容易导致崩裂事故。水管的材质尽量选择韧性好的,能够保证弯曲的时候截面依然完整,不会造成弯曲断流。

其他方面,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系统,比如酷冷至尊的水冷天尊与AQUAGATE Mini系列,但它们并不适合冰+水冷的改造。换个角度说,适合冰+水冷改造的水冷产品,必须是三件分离式结构,能够将热交换机卸下换成其他容器以便于加入冰块或干冰。对于DIY高手来说,他们完全可以自行组装水冷系统,吸热盒、水泵、水管全部单独购买,甚至自己设计、加工吸热盒,最后组装成一套水冷系统。

注意事项
极限超频玩家也提出了以下三点注意事项,这三点都是建立在他们失败的教训基础之上的,希望其他朋友在尝试过程中避免重蹈覆辙。

做好防水处理。

水冷本身存在明显的缺点——漏液(这也是水冷始终无法全面普及的主要原因)。如果安装中稍有疏忽,在水管的接头处就会漏液。某位玩家就有惨痛的教训,他自行安装了一个更高功率的水泵,本意是增强液体流动速度来提升散热性能,但水管的接口无法承受更高的压力,瞬间崩开,冷却液洒满了整个机箱,导致主板、CPU、内存与显卡等配件全部烧毁。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要认为水冷系统中水泵功率越大越好、水管越粗越好,而是要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各部件之间匹配协调才是正确的使用方法。

image017.jpg
此图即为水管崩开损害的一套水冷设备,请注意箭头所指部分。

另一方面,由于加入了冰块、干冰等低于0℃的物质,水冷整体系统都会产生凝露,因此在板卡上必须做好防水处理。比如在吸热盒周围覆盖大量的硅脂或是吸水棉,亦可在主板上涂抹凡士林油或绝缘涂层,防止水滴接触电路导致短路烧毁。

image019.jpg
请注意水冷头周围的纸巾,这是最简单的防水处理方法。

防止循环水冰冻

使用干冰切忌过量,因为大量的干冰会让水迅速结冰减慢循环速度,反而降低了散热效果,水泵进入冰粒也会被损害,超频过程中可以不停搅拌液体以增强流动性。建议极限超频过程中最好有两个人以上操作,其中一人专门负责冷却系统保证其正常工作。这里有一个小窍门,也是极限超频玩家从实践中摸索而来,就是在水中加入食盐来降低凝固点。

小结

如果熟练的掌握了冰水冷技巧,就能迅速领悟到很多极限超频的诀窍。冰水冷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操作简便、温度范围易控制,超频的延续时间也较长。因此冰水冷不仅适合入门级玩家,很多有经验的高手在日常超频过程中都首选冰水冷方式。但是冰水冷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能真正将芯片温度降低到很低的水平。于是,相变制冷才是真正高手会采用的制冷手段。






三、高手级:相变制冷

容易掌握的方法总是不会带来最好的性能。各类制冷方法中,真正的“葵花宝典”则是相变制冷。这是当前最强劲的制冷方法,可以将芯片温度降低到零下100度乃至更低!相变制冷是超频中最高级的技艺,超频达人们以掌握该种方法作为真正高手的身份标致。国内大陆的极限超频高手,其中就有一些人已经娴熟的掌握了相变制冷。在所有的超频排行榜上,只有采用干冰、液氮制冷手段才能长久的保持排行榜前列。下面就详细分析相变制冷的原理与实际应用方法。

基本原理:

我们所处的自然界中,物质有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从一种状态改变到另一种状态,就称之为相变,比如水结冰、水蒸发、炼铁中把铁矿石烧融成铁水,这些过程都是相变。相变过程中,由于物质分子的重新排列和分子热运动速度的改变,会吸收或放出热量,相变制冷就是利用物质的三态变化所引起的能量转换而达到目的。相变制冷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冰箱就是其中之一,而冰箱中的压缩机也是极限超频制冷中的常见设备。

接下去就要选择合适的相变材料。在极限超频中,只要凝固点低于零度以下的物质几乎都被尝试过,但最后被所有玩家普遍接受的只有两种材料:干冰与液氮。

干冰是二氧化碳(CO2)的固态,在一个大气压、-78℃状态下,二氧化碳就会成为固体;氮气在一个大气压、-196℃形成液体。这么低的温度,对于芯片制冷是绝好的媒介,而且它们在大气中也广泛存在,因此价格非常低廉。干冰一般是10元左右一公斤,液氮只需4元左右,在各地的化工厂都有销售。其他方面,酒精也会被偶尔使用,因为凝固点是零下18度。但是酒精具有麻醉的效果,如果超频过程中醉酒那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严禁酒后超频),因此尽量避免使用。还有丙酮,虽然冰点也比水低很多,但是对人眼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害眼球健康。

高手秘笈
相变制冷可不是随意就能用的方法。首先你要有非常特别的设备:蒸发器,也就是俗称的“大炮”;其次要有条件能采购到干冰与液氮;最后要有一定的勇气与耐心,做好失败的心里准备。国内一位极限超频玩家说过一句话:如果想成为高手就要用液氮,但是液氮不是每个高手都能用好、用对的。

蒸发器
image021.jpg

此图为典型的“大炮”。其实它的准确名称叫做蒸发器,最早应用于实验室当中,在芯片的研发阶段,科学家们会用极限制冷手段来研究芯片的最高频率,而蒸发器就是其中的设备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法流传到了民间,更被极限超频者所乐此不疲。最近两年,很多超频玩家自行设计、制造了多种蒸发器,不仅具有强大的散热性能,很多作品还相当精美,堪称金属工艺品。世界上每一个稍有名气的超频玩家都拥有多个“大炮”,用于超频中的CPU与显卡制冷。可以这么说,拥有蒸发器才能证明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极限超频玩家。

见到这么精美的蒸发器,读者肯定要问:哪里有卖?这里只能遗憾的告诉大家,市面中没有成品蒸发器销售,只能是使用者自己设计并找机械加工厂专门制造。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想放弃这种制冷手段了。但实际上,只要稍有机械加工常识与手段,每个人都能制造出这种蒸发器。国内超频界中,已经有多位玩家通过自己设计与委托加工方式拥有了自己的“大炮”。下面就来简单介绍蒸发器的结构与制造要点。

蒸发器本身是一个容器,用来乘放干冰或液氮,从外部看它就是一端堵死的金属管。但它又是一个散热器,堵住的一端与芯片表面紧密接触,并传导出芯片的热量,因此大炮的底部具有散热器的结构。

材料上,蒸发器大部分采用铜,因为铜的热传递性能较好,但是成本较高,优质铜材的价格在50元/公斤以上。也可以使用铝,热传递性能低于铜,但是价格较低,也不会生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材料。
image023.jpg

铝制蒸发器与扣具、保温绵
蒸发器的整体结构加工工艺分为焊接与一次成型。焊接是最简单的方法,把加工过的铜块作为吸热底焊接到铜管一端即可。一次成型需要采用车床加工,原材料须选用实心的铜棒而不是铜管,然后从一端进刀将其中心掏空,就能形成“炮管”。从工艺来看看,焊接工艺的成本最低,制造也最简单,但是使用中由于吸热底与铜管的温度差会比较大,容易开焊;一次成型的大炮散热性能最好,而且外观精美,但是加工成本较高,材料的浪费也较多。
image025.jpg

采用焊接工艺制造的大炮
image027.jpg

制作中的一次成型“大炮”

    这里我们展示几张国外玩家设计的图纸,用于给大家参考。
image029.jpg
image031.jpg
image033.jpg

介绍过大炮的整体加工工艺,再来看看吸热底的结构。吸热底分成两面,第一面是与芯片表面接触,第二面与干冰、液氮等制冷剂接触。第一面与普通散热器的吸热底一样,只要表面光滑就能与芯片很好的结合。第二面则有很多类型的结构,但不管如何设计,目的都是要与制冷剂最大程度的接触。

image035.jpg
国外玩家设计的吸热底。

不过这里需要提醒玩家的是,吸热底的第二面最好采用完全平面的结构,上图的吸热底只能用于液氮制冷,如果是用于干冰制冷则并不合适,因为干冰的颗粒无法与凹槽有效接触。国内玩家一般采用干冰的机会要多于液氮,因此建议最好设计成平底。

    任何一个散热器都少不了扣具,蒸发器由于都具有很大的长径比,因此扣具的设计更不能轻视,否则使用过程中一旦倾倒就是严重的事故。不过蒸发器的扣具结构并不复杂。最简单且实用的结构就是类似通用型风冷散热器的压板+螺丝方式,比如将吸热底的设计直径比炮身多出10毫米,只要用压板(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其他材料,比如多层耐温板)套入压下,再用螺丝与主板连接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当然,针对每种CPU架构要有不同孔位的压板,显卡的扣具也是同样道理。如果有条件,可以设计更复杂的扣具。
image037.jpg


压缩机

压缩机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等四个部件,全部用管道连成并注有制冷剂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此外还要添加各种阀门与压力仪表。由于内容过多,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干冰性能特点
image039.jpg

干冰制冷是极限超频入门的第一课,掌握了干冰的使用方法,才能算是真正迈入了极限超频行列。刚才已经介绍过,干冰的温度是-78℃,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损耗的原因,给芯片表面的制冷温度通常在零下60度左右。对比冰水冷,这个温度要低很多,显而易见会让芯片有更高的超频潜力。

干冰是很常见的制冷剂,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专门的化工厂销售,价格在10~15元人民币/公斤左右。常见的干冰又分为餐饮干冰、医用干冰和工业干冰等多种类型。餐饮干冰一般用于给食品制冷,被酒吧、餐馆中广泛使用,价格比工业干冰稍高一些,如果购买不到工业干冰亦可找这些食品销售部门购买餐饮干冰。市售的干冰一般以块状、颗粒状或是粉末状存在,在超频中都是采用颗粒或是粉末状干冰,尽量不要购买块状的,因为大块的干冰很坚硬难以敲碎。

image041.jpg
用泡沫塑料箱包装的干冰

市售的干冰一般都存储在泡沫塑料箱子中,买到后可以直接携带,不过最好带上手套防止冻伤,并迅速返回到超频所在地。干冰的挥发非常快,不及时使用可是会很快就消失的。尤其现在已经进入夏季,一箱20公斤的干冰,放置在常温室内24小时后就会全部挥发。


干冰使用心得

    干冰的使用并不困难,只要用勺子将其乘入蒸发器中,即能给芯片制冷。不过干冰的加入量很有讲究,少了降温效果不明显,多了则会产生Coldbug不好处理。根据一般经验,每次超频过程中都是由少到多的加入,就是刚系统刚开动时只加入少量的干冰,在启动十几秒后开始匀速添加,要时刻观察CPU温度(用电子测温仪),不能让CPU的温度变化幅度过大。笔者见过一位超频高手,能始终把CPU的温度变化范围控制在上下2℃以内,这种熟练的手法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干冰在大炮中的总量最好保持在2/3至1/2炮身高度之间。一般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加入了过量干冰,以为把整个炮身塞满干冰可以起到更好的制冷效果,但却带来了很多的凝结水,水滴到板卡上便会造成事故。实际上,当芯片进入稳定运行状态之后,制冷与散热会有一个温度平衡点,加入过多的干冰也不会让芯片温度更低。而成熟的极限超频者,就能很好的掌握这个平衡点,用最少的干冰取得最好的制冷效果。

由于干冰是低温物质,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冻伤所带来的疼痛可不亚于烧伤。干冰和液氮制冷在安全事项等问题上有些共同之处,所以我们放在下面和液氮一起讨论。


液氮性能特点
image045.jpg

液氮就是液态的氮气,英文名称为LN2。在一个大气压下,只有达到-196℃氮气才能变成液态。由于是液体,和蒸发器底部的接触比较充分,实际超频中的损耗较小。从散热效果上来看,液氮无疑是最好的。因此液氮是电脑超频中最高级的制冷手法,也是超频达人们作能掌握的最强散热技术。如果你掌握了液氮制冷技巧,打破世界超频记录的那一天也就指日可待了!国内的著名超频玩家,被国外网站誉为“The best OCER in China”的speedtime,就是大陆中最早尝试液氮超频的用户。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他现在对液氮制冷的技术掌握已日趋娴熟,多次用此手段实现了CPU-Z、3DMark排行榜上的最高成绩。

我们都知道,空气中的大部分成分是氮气,所以液氮的来源很充足,售价也很低廉,通常一公斤4元左右,在大中城市的化工厂处有销售,比如北京四惠桥东边的化工一条街。但液氮的存储比较复杂,需要采用特制的液氮容器,分为贮存型和运输型,前者一般可以存放液氮10-15天左右,后者则可以长达1个月的时间。超频使用贮存型便足够了。10公斤容量的贮存型液氮容器,视质量和品牌不同价格在1500-3000元不等。同等容量的运输型液氮容器则大约贵出500-1000元左右。液氮容器就和保温瓶性质差不多,运输要注意不要磕、保持平稳,如果出现不保温的现象,则需要重新抽一下真空方可正常使用。

image047.jpg

液氮使用心得

    使用中,液氮与干冰有很多不同点。液氮是液体,因此必须用合适的器械将其从储液罐中取出,一般是采用保温杯,然后再倒入蒸发器当中。过程中一定注意安全,要带上手套操作。液氮与空气接触的一层会沸腾,就像沸水一样,倒入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液氮珠飞溅。如果滴落在皮肤上,只要迅速甩掉是不会造成伤害的。在超频过程中,液氮的使用量与干冰类似,切忌倒满整个大炮,最多只要保持2/3的量就足够了。不过由于液氮的温度比干冰低很多,因此更要注意防水处理,大炮身上也最好缠上一层厚实的保温绵,既能保持温度也能吸收水分。

压缩机制冷

image049.jpg

采用蒸发器进行干冰、液氮制冷的方法都存在明显的缺点:超频的持续时间太短。一般而言,蒸发器制冷法只能持续几十分钟,之后制冷剂所剩无几,超频也只能结束。那么长时间的制冷怎么办?只有用压缩机了。如果你想让系统长久工作在低温环境下,压缩机制冷是当前唯一的选择。另一方面,压缩机还能精密的控制温度,一台结构优秀的压缩机是挑战世界纪录的神器。

从工作原理上来说,超频用压缩机与冰箱、空调的制冷方式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其中的制冷剂有所不同,因为极限超频需要更强的制冷效果。单级压缩机的温度能达到零下40-60摄氏度。国外一些超频玩家自己设计制作了双级甚至三级压缩机,温度可以达到-100℃级,散热效果媲美液氮而且操作安全易控制。

在国内,采用压缩机的玩家还寥寥无几。目前就我们了解,有些朋友找到制冷设备厂定制过压缩机,但在使用中均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就是国产压缩机制冷量欠佳,不但无法给芯片降温,反倒被芯片散发出的热量逆转进散热系统中,导致压缩机烧毁。

由此可以想象,一台结构合理、性能优秀的压缩机的成本一定非常高,同时也需要用户具有丰富的使用经验。从这点上看,压缩机对比采用蒸发器的干冰、液氮制冷,性价比就不占优势了。因此在当前阶段,我们不推荐玩家使用压缩机制冷。

另一方面,国外的一些厂商很敏锐的把握住其中的商机,推出过批量生产的PC用压缩机制冷设备。其中以nVENTIV和Asetek这2家公司最为著名,其推出的相关产品都获得玩家的一致好评。尤其是VapoChill LS压缩机,很适合初学者使用。有条件的玩家可以自行购买。

image051.jpg

注意事项

做好防水处理

相变制冷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凝露,甚至会在板卡上结冰,因此防水处理是保证超频成功的最重要工作。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用大量硅脂覆盖住吸热端,目的是尽量不让吸热端接触空气,也就不会产生凝露。但既便这样,还是会有大量的水滴在蒸发器上端凝结,因此还需要在主板上的其他位置进行防水处理,比如可以涂抹凡士林油或加装绝缘垫。总之,凡是水可能会达到的部位,都要时刻防止水与电子器件“亲密”接触。

    超频结束后,如果要拆下蒸发器,则必须用电吹风将板卡完全吹干(同时还要用软布擦拭)后才可取下。如果是自然风干,肉眼很难看到的杂质和水滴会残留在板卡缝隙中,一旦通电就会导致事故。

image053.jpg

防止冻伤

操作过程中最好带上手套。如果身上溅落制冷剂,只要马上甩落就不会给皮肤造成损伤。实际上冻伤事件在入门级的玩家身上很少出现,反倒是有些超频高手,由于操作熟练产生麻痹心理。在某次超频比赛中,一位参赛选手使用干冰不仅把手部皮肤局部冻伤,还因为着凉之后发烧了2天= =///

芯片的Coldbug现象

很多极限超频玩家发现,有些芯片不适合采用干冰、液氮制冷超频。比如Athlon FX60,一旦温度降低到-10℃以下就无法开机。这种现象被称作“Coldbug”,是超频玩家自己发明的名词,原理至今还无法探究出来。那么在这种芯片上,就不应该采用干冰、液氮等极限制冷方法。

玩家自制“大炮”欣赏

image055.jpg
image057.jpg
image059.jpg
image061.jpg


最后我们展示几款国外玩家制作的精美大炮作品。
小结
采用相变制冷进行超频是极限超频的终极手段,世界纪录均为这种方式创造出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变制冷中的设备大部分为玩家自行设计制造,需要机械加工、金属材料等全方位的知识技能,是DIY精神的最高层次体现。在我们享受极限超频的乐趣中,也需要注意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超频的目的是找寻电脑硬件极限性能,而不是损坏硬件。
世纪冰雷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有些内容稍显过时,比如蒸发器的制作,现在结构、构造、工艺、设计等都有了升级,但理论上基本上一致的,可供玩家参考、学习、讨论之用。
coraloneee 发表于 2012-6-19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raloneee 于 2012-6-19 23:36 编辑

哇,前排!
冰+水,有难度啊,水管会有冷凝水,于是不小心就烧了。。。。
James007ss 发表于 2012-6-19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支持。

重温重温。
wsy2220 发表于 2012-6-20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争取三年内玩上液氮
Ramaxel 发表于 2012-6-20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此更加坚定了我不超频的信念,拿分,走人
xty1234 发表于 2012-6-20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的可以看看学习下,后面的想都没想过
普通玩家,不搞那么高超的,不可能家里买罐液态氮放着吧
zhxg208 发表于 2012-6-2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这些大炮,确实让人血脉喷张,一般人玩不起啊。
luke550 发表于 2012-6-2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民玩不起
shanshan709229 发表于 2012-6-20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风冷超频学好再说了....
heren3 发表于 2012-6-2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coraloneee 发表于 2012-6-19 23:33
哇,前排!
冰+水,有难度啊,水管会有冷凝水,于是不小心就烧了。。。。 ...

目前水冷系统没有冷凝水的

产生冷凝水的我认为都应该不属于水冷了,因为都要有防止冷凝水的步骤
junweb 发表于 2012-6-20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虽老,还是很有指导价值。
guilao0 发表于 2012-6-20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端,呵呵。学习学习,目前学习风冷中。以后估计会试一下冰+水~支持~~~
zxy356 发表于 2012-6-20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perfect888 发表于 2012-6-20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下
windingway 发表于 2012-6-20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前,在微型计算机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我认为现在仍然很有价值。
油冷+压缩机:将电脑板卡浸泡于矿物油内(高绝缘性),然后拆开一台空调,把空调的蒸发器浸泡于油中,然后在油缸里放一个潜水泵进行循环。
一般家用空调都有低温检测,最低也就能拉到-5左右吧,不过对一般程度的超频应该完全够用,这个的特点是能长期高负荷工作。
schip 发表于 2012-6-20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都是高端路线~~
体验超频的过程才是最刺激的~~
icepic 发表于 2012-6-22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定了我不超频的信念
peng 发表于 2012-6-2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果断支持
冰城黑龙 发表于 2012-6-23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啊 顶冰雷
可惜的是哈尔滨 个人很难买到液氮
根本不零售  化工厂卖的液氮给公家单位的  比如医院实验室什么的 都要几十元一升 N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