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体验] 低延迟为王 PCIe4.0新旗舰 浦科特M10P SSD评测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cloudliu 发表于 2021-7-5 0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9779|回复数:0
本帖最后由 cloudliu 于 2021-7-5 07:54 编辑


PCIe 4.0产品是近期最火热的话题,虽然从X570+Zen 2开始AMD平台就支持PCIE Gen 4,群联和SMI也基本同步发布了Gen 4的SSD,但选择AMD的用户究竟还是少数。今年intel终于更新11代酷睿,开始全面支持NVMe SSD通过PCIe 4.0技术连接,入门型号直接延伸到H510,PCIe4.0全面开花。

也在这一刻,主流级PCIe 4.0的平台准入也就没有了什么门槛,浦科特也在今年6月适时推出了自己第一款Gen 4产品,M10P系列,型号分别为带RGB灯带的大卡M10P(Y),带散热片的M10P(G),以及不带散热片的M10P(GN)。


上面是M10PG的参数规格,带RGB灯带的大卡M10P(Y)和不带散热片的M10P(GN)性能规格也一样,仅仅是产品构MA型JIA方面的差别。这次M10P容量从512GB起步,最大2TB,写入寿命方面还是每TB 640TBW。


M10P(G)原装散热片再次得以回归,不过这次采用的是用户自己安装的方式。用户如果自己主板有M2散热片,也可以使用主板原配,这样的方式更为灵活。


散热片采用复杂的结构增大散热表面积,当然高度也高于PCIE插槽的高度,不过第一个CPU直连的M.2 Gen 4都在显卡插槽上方,因此这个并没什么问题。采用卡扣式固定,无需螺丝,无论是安装还是拆卸都十分方便,而且牢靠。


M10PG的标签不在SSD本体,而在散热片的底部,依然是MADE IN **。


M10P是标准的2280 NGFF, 我们这里展示的是最大的2TB容量规格。


这次M10P放弃了旗舰多年以来一直坚持的Marvell主控,而采用的英韧科技IG5236,IG5236顶部没有额外顶盖,核心是直接裸露,这样散热更好。浦科特为什么会改变主控品牌,我们后面再具体说来。


两颗南亚的DDR4缓存颗粒,容量是NAND的0.1%,2TB就是2GB 缓存。


铠侠原厂的96叠层BICS4,浦科特坚持一贯全原厂正片,是节操的底线。这次M10P最大容量也扩大到2TB,并且2个颗粒单面就搞定,上一代的SN750 RD20 2TB都是双面4颗粒,新一代的颗粒密度更高,这样安装的兼容性更好,特别是对于一些轻薄型笔记本更为友好。


插卡式的M10P(Y)这次也同样没有缺席,还是继续沿用曾经斩获iF设计奖的M8SEY经典设计,并增加了竖直方向的放射状开口。


并进一步加深了散热片的沟壑,扩大了散热表面积,再复合表面“昂贵”的石墨烯材质来提升散热效能。


M8SEY有了光,M9PEY有了RGB,但不能支持主板同步还是略显遗憾,而M10P(Y)的RGB增加了御三家+华擎主板灯光同步功能(目前零售版华硕支持有问题,需要后续更新),现在你可以设置将M10P(Y)和你的主板 显卡 内存还有水冷统一同步了,听说RGB可以提升50%性能,也许跑分体现不了,但此时我的心却是满满当当的。

再来说说浦科特为什么选择英韧科技的主控方案。我最早关注英韧科技的时候,是一篇CEO的专访,他们开发了一种储存计算的NB技术,通过ASIC专用电路在存储阶段对数据进行处理。


然后我查了下他们的官网,他们是2016年在硅谷成立的初创公司,董事长在创办之前是marvell的CTO,其他成员也有明显的两个特点,第一大部分骨干都是华裔,第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之前都是Marvell在SoC 半导体固件方面独当一面的总监或者经理。英韧科技现在基本就是原来marvell的原班人马,说marvell的正统在中国,在英韧也一点不为过。


M10P也并不是第一个采用英韧科技IG5236主控的SSD,其实稍早发布的威刚S70也是采用的这个方案。


但其使用的是美光/intel的自封,而浦科特一直坚持全正片的底线,这可以说是节操的体现。


另外我们使用CDI看了下M10P的信息,除了PCIE4.0 4X以外,我们还发现其采用最新的Nvme 1.4协议,其他如980Pro则还是1.3。


Nvme1.4最重要的改变是NVMSets,他可以将SSD划分为多个独立区域,每个区域都可以单独进行操作,这就好比四车道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口只有一个收费口,而1.4从一个变成了4个,这样就可以大幅提升SSD的吞吐性能,并降低延迟。


测试平台



本次测试我们使用intel Core i7 11700K平台,intel在Rocket Lake平台就提供了对PCI-E 4.0的支持,并且相对AMD Zen 3平台可以提供更好的磁盘性能,因此我们本次M10P测试也主要使用RKL平台为主,在后面的具体测试我们也会对比intel和AMD平台的磁盘性能。


常规性能测试


这次测试我并没跑太多太深如IO Meter这样理论测试项目,而是选择一般用户熟悉和关心的项目,并且尽量贴近实际应用。本次测试对比的980PRO为1TB,因为我手头只有这个,并且1TB就已经是满通道,相比2TB性能基本没有差别。


先来喜闻乐见的ASSSD测试,M10P顺序读写比SN850稍低,相比980Pro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再来看看4K部分,4K部分分成1队列深度和64队列深度,64队列深度是考验SSD的多任务并发性能,一般在企业级的SSD上比较重要。浦科特M10P 64QD 读写官方标称是65万/55万,相比SN850 100万/71万和980 Pro的100万/100万要低上不少,但在AS SSD测试上4K QD64读M10P依然领先,而在4KQ64的写性能上比较吃亏,比较大程度影响了整体得分。


但之前intel做过实际测试,无论是日常办公、消费娱乐、开发或者是工业设计环境,98%以上的场景读写都是在队列4以下,QD1甚至占到了70%,因此我们应该更为重视QD1的性能。


4K读980PRO领先,M10P次之,而4K写,M10P更是突破300M/S大关,优势十分明显。M10P 4K 64线程测试读性能最高,但写落后。不过无论什么真实使用环境,都不会又4K 64线程并发写这样极端条件发生。但也是由于这部分性能,拖累了M10P AS SSD的测试总分,所以说AS SSD总分用来衡量SSD整体性能并不算太靠谱,和实际应用性能有点脱节。


AS SSD的访问时间测试M10P相对980 PRO和SN850可以说完全是碾压,特别是读延迟,基本要低上40%,这部分对于体验很重要,但这部分性能却是不计入AS SSD总分计算的,因此我总说AS SSD测试分数看看就好,不要当真。


另外我还测试了CDM,虽然这个软件和AS SSD功能十分接近,但其顺序读写是8个队列深度,相比AS SSD可以跑的更高,M10P顺序读写可以达到7000/5000的标称性能,可以说是并充分的发挥了PCIE Gen 4的优势。


SLC CACHE测试



当然,上面测试的都是SLC Cache缓存内速度,我们使用AIDA64的先行写测试M10P SLC Cache的情况,缓存内大概是4000-4600的写入速度。SLCCache 大概有6%空间,100GB出头容量,缓外速度基本可以稳定在1700MB/S,很大程度改善了M9P缓外速度低的软肋。


980 PRO大概有12%的SLC Cache,缓存内大概4000MB/S,超过则会掉到1600,然后的再艰难的一点点爬回来,再掉,如此反复。


WD SN850 2TB大概可以在前25%空间保持5000MB/S的速度,但超过SLCCache的容量,写入则会彻底崩掉,到百兆的水平,后面我就没耐心等它跑完了。


之前浦科特M9P Plus缓外速度是一短板,虽然大部分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不会碰见这样用上GB/S的速度连续写上上白GB的情况,而现在M10P补齐了这一短板,缓外速度也有1.7GB/S以上,这样高缓外速度使得其更为合适视频处理用户,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于写带宽极为贪婪的需要处理4K/8K RAW的达芬奇调色用户。


文件复制测试


当然上面的情况比较极端了,用户日常很少有SSD对拷超过百G的内容,我们再选择贴近日常使用的情况看看。


我们使用Diskbench同盘复制地铁离去77GB的文件,这是典型的1:1读写混合型操作,并且游戏混杂着大小各异的文件,M9P Plus 1TB的平均速度为727MB/S,而M10P基本有三倍性能,速度高达2100MB以上。整个完成时间仅为30秒,感觉恍惚了一下,就完成了,甚至自己还没这个自觉。


PCMARK 10测试




我们再来进行PCMARK10的存储测试,PCMARK 10不同于其他理论测试项目,其测试的是真实系统启动 Office、Adobe 还有战地V 使命召唤 守望先锋 图片复制这样真实应用的性能,整个测试过程会写入204GB数据,测试三次,对于真实应用性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M10P在PCMARK 10得分突破4000分大关,是我们所知的唯一图片4000分的消费级NANDSSD。大幅领先SN850和980 Pro。当然3DXP的905p还是神一般的存在,虽然还是PCIE 3.0。


M10P的磁盘带宽高达640MB/S,这个性能其实是远远低于PCI E3.0 4X的带宽的,实际日常应用带宽基本也就这个需求,这说明日常应用的性能提升并不是靠接口带宽,而是依靠主控扎扎实实的性能。


M10P的访问延迟仅为41ns,虽然相比905p的33ns存在差距,其他NAND SSD最快的SN850也有百分至20以上的性能优势,相比上一代主控的SSD甚至100%以上的优势,更低的访问延迟意味着更快的系统响应速度,就必然会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我们同时也测试了INTEL Z590平台同AMD X570平台的性能差异,我们使用Ryzen 9 5950X+华硕TUF X570-PLUS主板开启PBO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11700K+Z590平台相对于5950X平台在性能总分和带宽方面有10%的性能优势,而在延迟方面也同样低10%。整体而言intel ROCKET LAKE平台相比AMD Zen 3还是有更为好磁盘性能。


另外我们还测试了PCIE 3.0下M10P性能,从总分上看在Gen 3下相比Gen 4有超过20%的性能损失,但还是明显优于上世代的SSD,也基本有980 Pro的应用性能。这就是说,如果你是PCIE 3.0的老平台,购买Gen 4的M10P也并不憋屈,即使是在3.0的接口速度下,还是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因此购买也是可选项,以后升级到4.0平台继续使用也是未尝不可的。


最终幻想14 Benchmark载入测试


最终幻想14 Benchmark测试除了可以测试图形性能,也可以测试不同SSD的载入时间。我们使用4K全最高画质进行测试,均为空盘安装重启后测试,测试三次取最快时间。SN850 2TB的载入时间甚至比M9P Plus 1TB稍慢,SN750 1TB要9秒多,而浦科特M10P 2TB载入时间不仅突破了8秒大关,更是达到了7.4秒,载入速度甚至领先SN850 2TB差不多有15%,甚至在Gen 3下的M10P也在8秒之内,也领先于Gen 4的SN850。


温度测试


在室温环境25度的情况下,使用Burn in test进行5分钟负载测试(轮流顺序读写)。使用HWINFO64记录温度。


上一代浦科特M9P Plus就以优秀的低温控制为卖点,收到不少玩家,特别是笔记本用户的青睐,在本次测试M9P Plus最高温度仅为57度,温度控制十分出色。但M10P(不带散热片)相比M9P Plus温度还是要高。M10P虽然主控工艺从28nm升级到12nm,能效比大幅提升,但还是架不住主控芯片规模的提升,当然主控芯片这样规模的提升,也同比大幅提升了性能,因此这样的付出还是可以接受。


M10P不加散热片的情况下,满载温度为75度左右,这个温度虽然说不算凉爽,但对于旗舰级的NVME Gen 4主控而言还是可以接受。同级别的三星980 Pro在相同负载情况下温度已经接近90度,而SN850则更是超过了90度,并且由于温度过高而有点掉速。


浦科特M10P(G)在加装原装散热片之后大概可以下降9-10度,大概在66度水平,而使用ROG STRIX Z590-A GAMING主板自带散热片的情况下温度仅为60度出头,这应该是主板散热片下莱尔德导热片的功劳。如果用户使用比较高端自带散热片的主板的话,其实买不带散热片的M10P(GN)就可以。


M10P考虑到主控性能这样的温度还是可以接受,再则上面是极限满载烤机的温度,并不代表实际使用情况。M10P的电源管理还是很优秀,在普通桌面使用的时候,主控温度也就45度左右,还是比较舒服的。


PCIE插卡式的M10P(Y)满载温度仅为36度,相比相比M9PEY+低4度,甚至比M8VC+这样的SATA盘温度还低,巨大规模的散热片+石墨烯涂层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低延迟为王


浦科特M10P在常规跑分和980 Pro/SN850是一个层级,同时在温度功耗方面控制更好,但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在常规跑分,特别是过于追求顺序速度和高队列4K IOPS,因为这些指标其实和实际应用脱节。而我们更需要注重的是SSD的实用性能,M10P在典型的日常应用和游戏应用方面有更好的性能,特别是访问延迟方面,大幅领先与竞争对手,可以说是消费级NAND SSD里一骑绝尘。访问延迟是直接决定系统响应速度的,这个参数对于使用体验的重要性要大于顺序读写和高队列IOPS,和4KQD1是衡量SSD性能的最为关键指标。PCMark 10这个基于实际应用环境的模拟测试,就充分展现了M10P的优势不仅仅在高顺序和4K,低延迟带来的体验改变更为巨大。


intel在衡量SSD性能的时候更多是关注延迟,企业级都是如此,消费级SSD其实延迟对于性能的影响更为重要intel在衡量SSD性能的时候更多是关注延迟,企业级都是如此,消费级SSD其实延迟对于性能的影响更为重要


intel 900p/905p顺序读写就不高,但依然作为神一般存在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巨强的4KQD1和超低访问延迟,强的同其他NAND SSD相比就完全不在一个次元,特别是低延迟方面,这是影响SSD体验最为关键性能指标。不过可惜的是消费级的Optane SSD已成绝唱,而浦科特M10P是在延迟这个性能指标上最为接近Optane的消费级SSD产品,此外还同时兼顾Gen 4的高顺序读写速度,功耗和温度控制方面也优于其他4.0竞品,因此我们可以说浦科特M10P是目前消费级NAND SSD的王者。


最后我再给有计划购买浦科特M10P SSD的用户几个小建议:


1 AMD平台,M2版本需要Zen 2/Zen 3桌面非APU处理器+X570/B550/TRX40主板,B550靠近CPU的M2才支持Gen 4。


2 intel平台,M2版需要H510/B560/H570/Z590主板,需要注意的是如华硕B560M-T少量型号主板唯一一个M.2是PCH下引出,并不支持Gen 4,具体规格请去主板官网确认,主板有多个M.2一般也需要安装在靠近CPU的M.2。


3 PCIE插卡式的M10P(Y)实现PCIE 4.0 4X需要AMD平台需要X570/TRX40主板,Z590和B550只有第一个PCI支持Gen 4,就说Z590/B550先实现全速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把M10P(Y)插在第一个PCIE 4.0,但这样就不能插显卡,第二个办法是把16X PCI-E 4.0的PCIE 4.0拆分成8+8X或者8+4+4,这样第二个PCIE才是4.0,但支持PCIE拆分的主板基本就要ROG M13H或者B550-XE这种档次以上的型号。


4 如果用户还是老的Gen 3平台,使用M10P虽然在性能上会有所损失(特别是顺序读写),但更为强大的主控性能还是可以提供比传统Gen 3 SSD更好的性能,其实也是未尝不可的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