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NVIDIA GeForce GTX 260+ 传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jasu30 发表于 2011-3-11 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20866|回复数:40
本帖最后由 jasu30 于 2011-6-8 11:42 编辑

   

目录:


1L:GTX 260+两种版本:[同德版]对比[P651公版]

2L:GTX 260+诞生背景——创造传奇

3L:GTX 260+核心——GT200架构特性介绍(上)

4L:GTX 260+核心——GT200架构特性介绍(下)

5L:GTX 260+默频与超频——跑分和游戏性能对比

6L:GTX 260+系统效能影响——[Win XP x86]对比[Win 7 x64]




  

(接2L内容。。)

    那么在零售市场上,面对这一个GPU型号却有一排产品可以选择时候,怎么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这个还真需要你进行一番前期准备工作,至少不要像我这么悲剧,就拿自己做个反例——活生生的教训,给大家敲响警钟了——下面就拿我手上的260+显卡和公版P651方案进行对比,希望能让刚刚开始关注显卡的小白们了解到显卡做工用料上的区别所在,有所启发。

    在买这块显卡之前,我也只是对核心相关的比较感兴趣,比如某款GPU性能怎样,对比其他型号有什么优势。并没有关注PCB做工、用料神马的。也正是基于这么一个入门级别的知识,我按照自己的需求:

1、1920x1080(16:9的24寸LCD)的分辨率下流畅运行主流大型游戏

2、使用Google SketchUp、Auto CAD、Adobe PhotoShop上能比较好的发挥显卡性能

选择了N卡(忍痛割弃很喜欢的ATI 4870/4860系列,A卡在HD 5000系列之前对SketchUp支持非常不友善,后文会有SU对比评测),但是就在09年底、10年初那会GTX200系列显卡严重缺货,满市面上有钱买不到一张GTX 260显卡,而低一级的GTS 250又不能胜任游戏性能。HD5770刚刚上市价格虚高,而且A卡对SU优化问题也让我对5770没什么好感。当时急的买显卡,一次偶然机会在二手交易网上看到有人卖260,高兴的就立马联系买家拿下了一张“凄惨红”“冰封骑士”260+,也没在意,觉得是260+能满足需要就行,熟不知这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不愉快。当然经历过一次以后,会懂得很多,呵呵。

当你确定要购买哪个核心之后,选择具体产品时,最需要关注的就是PCB了,那么来看:

  由上至下分别为Geforce 8800 Ultra、Geforce 9800 GTX和Geforce GTX 280,三者使用的PCB尺寸同为4.376英寸*10.5英寸,并且都为10层PCB。

  供电部分GTX 280(相对于8800 Ultra和9800 GTX),设计、用料更加奢华。而最早的GTX260公版以及第一批GTX260+公版都是和最顶级的GTX 280一样的P651公版。

先来说说公版的事,GTX 260+一共有三种版本的公版PCB,分别为P651、P654、P897。他们之间的区别那可是大有文章的,有兴趣的XD可以阅读以下文章了解:http://www.67pc.com/viewthread.php?tid=7799

   

这次我选的对比对象,正好是市面上销售的十几种260+中,做工用料最好的P651公版,和最差的同德版。

(希望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同学帮我更深入的分析下两种供电方案的优缺点,这方面我不擅长,以下资料也是网上找到的,难免有所错误和疏漏,欢迎回帖指出)


   一、PCB设计、做工、用料对比:

首先登场的是10层PCB的P651版GTX 260+,也就是说P651的GTX 260就是顶级GTX 280的阉割版。正面,GPU周围分布着7颗显存,另外8颗显存分布在背面,与GeForce GTX 280比较,正反面均少一颗。


如果不幸买了凄惨红显卡,而有幸的是买了iGame“烈焰战神”系列那也还算是万幸:采用了亚黑色非公版设计,供电电器元件、显存排列方式均布局参照GTX260+/GTX275的P897 PCB设计,但比采用P897 PCB的公版GTX260+显卡,在供电单元方面有所加强,作为定制型产品,该显卡采用了SPT焊点镀银技术,镀银本来的意思是可以减少电阻,但是银氧化后电阻更大,这东西之前被炒了一把,但实际作用还有待商榷。

            

最悲剧的就是外面贴个凄惨红商标,里面却是这种连PCB都是奇怪颜色(不是A卡何必染个红色- -),PCB仅仅6层的极度缩水版——同德版(其中耕升、铭瑄、双敏、七彩虹均有使用此版本的产品,他们的区别仅仅只是贴纸以及显存颗粒的不同)。PCB正面的两颗显存空位,证明这款PCB也可被GTX285采用(连设计都省了,一个PCB能够适应285、275、260+三种型号!),元件排布比较分散,与其他PCB方案相比,电气元件显得单薄。

背面对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滚轮快速下滑看看背面贴片电容的密度就可以觉察出卡的做工一二了

公版:

iGame烈焰战神版:

同德版:

         
二、供电对比:

接下来详细对比下显卡供电部分:


上图就是GTX280的供电模快,靠近供电接口部分的两相使用普通三洋固体聚合物电容,这两相专门给8Pin和6Pin外接电源的12V电流滤波,剩下的4+1相才是最关键的GPU/显存供电。


由于核心频率和规格的下降,GTX260的TDP从236降至183W,核心供电模块的负担减小不少,就没必要使用原来那么豪华的供电模块了。通过上图可以看到GTX260的GPU供电部分有两相被空焊,而显存供电和控制芯片的供电保持不变。这样虽然核心供电仅剩4相,但数字供电还是能够提供充足的电流。

P651采用了顶级电源芯片厂商VOLTERRA的数字供电解决方案,主控芯片为VT1165MF,它下辖5颗VT1165SF mosfet为GTX200核心提供4+1相供电。

VT1165SF是内部整合了驱动芯片及传统多颗MOS管的高度集成芯片,也常被称为数字供电,这种整合芯片可以大大降低PCB面积占用,而且芯片自身的损耗非常小,其开关频率达到了1.5MHz,内部阻抗仅为1mΩ,所以整体转换效率可高达89.3%。由于VT1165SF开关频率超过了普通电解电容的忍耐,因此必须配套使用陶瓷电容。VT1165SF单颗最大可提供30A电流,5路并联就是150A。ATI在HD2900XT上使用的也是VOLTERRA VT1165MF主控芯片数字供电,并且搭配了PAULSE为数字供电定制的多胞胎并联电感,这样供电模快的集成度更高。由于GTX280分别使用了单独的电感,因此布局显得比较分散。

剩下的两相供电是显存的,它并没有电源主控芯片,因为这颗VT238AW的集成度更高,它将主控芯片、驱动IC电路和MOS管全部整合在了一起,因此看上去VT238AW比VT1165SF的芯片面积要更大一些。这次GTX280拥有1GB容量的显存,而且频率创下了GDDR3的新高,因此NV使用了两颗VT238AW芯片,分别为显卡正反两面共计16颗显存供电。每颗VT238AWF可提供30A电流,共计60A,单颗显存在超频时所需电流可能达1.5-2.0A以上,因此两相供电更加保险一些。

         

同德卡供电部分采用4相核心+1相显存供电(PCB前端,下图),每相回路采用普通D-PAK封装的Mos管(一上两下,找不到这颗Mosfet的详细资料),采用了4颗R30电感和1颗1R0电感 +三洋SEPC固态电容,仅仅只是普通的模拟供电,整体用料及设计比P897公版都想去甚远,甚至有供电不足的危险。


显存采用1相供电设计(比公版少了一相)

   

RT8841 4相位PWM供电控制器



由于公版gvolterra数字供电成本高,同德为降低成本就改了4+1的模拟供电非公版,成本降低不少。09年年中时候,P651公版的GTX260+价格在1500元左右,而同德卡才1200+,可见一斑!

  

三、显存对比:

公版PCB正反两面共16颗FBGA封装的Hynix(海力士)H5RS5223CFR-N0C GDDR3显存颗粒,单颗容量为64MB,速度为1.0ns,理论极限运行频率为2000Mhz,GeForce GTX 260的显存位宽为448bit,64bitx8,对应7组ROPs Array。

同德版搭载了14颗16Mb*32Bit规格的三星1.0ns DDR3显存,显存规格896MB/448bit,默认频率576/1240/2000MHz,属于标准版产品

    四、显卡外观对比:


显卡正面,和280一样的外排式风扇罩

         


背面一样有那极度YY的全尺寸背板,从外观上基本上看不出P651的260和280差别(当然供电口会泄露天机^^)

            

  

看看吧,我也没啥好介绍了

              
   
五、供电口对比:

公版GeForce GTX260+显卡采用了双6pin辅助供电设计,单路6pin PCI-E辅助供电可以为显卡提供75w的输入功率,加上PCI-E X16接口的75w供电,一共为显卡提供了225w的输入功率,因此公版GeForce GTX260+显卡的最大功耗不会超过225w。

双6pin PCI-E辅助供电设计,这个缩水不了,也没法缩水不是~


六、散热器对比

公版卡标配的散热器采用了全包裹设计,正面为离心式风扇加被动散热器鳍片的组合,GPU散热部分采用纯铜材质搭配热管散热,散热器同时为GPU、显存及供电模组降温。散热器背盖同时为PCB背部7颗显存颗粒散热,同时起到加强PCB硬度的作用,确保PCB在重力因素下不变形。

公版的蓄热层覆盖了GPU、显存、供电单元以及NVI02-A2芯片,通过涡轮散热器统一将鳍片上的热量——排出机箱。

同德卡拥有双8cm风扇,看似散热能力比公版要强,实际上在风扇把开放式散热器的巨大的热量吹散,然后——全部留在了机箱内



最无语的为了降低成本,散热片体积做的很小,仅仅所剩的3根热管又和底部铜片接触不良,不能及时把GPU热量传出,导致温度堪比公版。要知道公版在100度左右尚能正常工作,而这缩水卡在达到80+度时候就直接重启系统了。

为此我还换了第三方散热来解决此事,详见我的另一篇帖子:《[测试] 用【黑海】 镇压 无良同德 缩水 高烧的260+》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3535-1-1.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活跃度 +100 收起 理由
overthink + 50 精品文章
flight8848 + 5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2#
jasu3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21:00 | 只看该作者

GTX 260+诞生背景——创造传奇

本帖最后由 jasu30 于 2011-3-17 17:55 编辑

(接1L最后,文字超长了转移下来:)

七、输出口对比:

公版GeForce GTX260+采用2×Dual-link DVI+S-Video接口设计


这个外面看没差别,但是内部就不同了:


钽电容、陶瓷电容、封闭电感同样被采用在信号输出。与大多数公版显卡一样,GeForce GTX260+也预留了Display-Port控制器的位置。

没有看到钽电容这些高端货,陶瓷电容少得多,连DVI口的金属屏蔽罩也没了,更别说DP口了


  

八、重量对比:

  
这个纯属意外哈,看看就好,不过也能间接说明用料程度:
  

1斤8——公版P651方案GTX260+重量


2斤4——iGame 260+GD3烈焰战神896M重量

  

1斤5——冰封骑士GTX260+重量(借用铭瑄的图,同是同德方案)


显卡对比总结:

        

1、市售显卡分为【公版】和【非公版】两种。其中非公版又分为公版【超公版】和【缩水版】。


【超公版】比公版更好,用料做工、散热更棒,预设频率更高,超频性能出众,但是价格相对较高些,属于确实值得买的显卡。(华硕、技嘉、微星那些超公版确实有超过公版的用料和做工,但是通路商的所谓“超公版”真的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吗?希望我能在这里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对这个问题,有专业知识,或者自己独特见解的同学可以发帖给我们普及下知识。)

当然喜欢【公版】的用户还是不少的,优点是秉承了公版设计电气性能较好;缺点是中高端公版显卡一般使用一体外排式散热器,其离心扇在高转速下的噪音比较客观,温度也相对较高,好在品质可靠,温度高依旧能正常工作,而且高温都直接被配出机箱,不对机箱内其他硬件造成影响。


【缩水版】就是通路商的铺货手段了,除了价格低的优势,其他都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到头来才发现看似省钱,却一点没省事):大多数产品能偷工减料的地方都省了,供电供不上,工作温度又高,超频又不济,高温下还容易诱发花屏死机等等不稳定问题,仅仅适合没什么要求的普通消费者在默认状态下使用,经不起玩家一族的折腾。缩水版显卡,如果和公版卡一样的预设频率、带宽等等参数指标,那么性能也就差不多。但有些是预设频率比NV官方给出低的低频率版,那性能就有比较大差距了。最可怕的是一些低端的标有TC或者HM的“大显存”显卡,其大容量显存很大一部分是电脑内存贡献的(标注TC1024G,实际显存256M,768M为电脑内存给显卡共享的);另外还有一些表明GT240核心(正常96流处理器),但是GPU-Z一测就才72个流处理器这种阉割缩水版是最让人BS的。总之并不推荐大家购买缩水版显卡,不论是使用时候自己超频折腾,还是今后当二手转让或自己收藏,缩水卡都不是你的好选择。


2、买卡之前看看各大网站的横向评测是很不错的方法,就在我写这篇帖子时候,一共找到了6个网站的260+横评测试,对于选购产品很有帮助(如果早之前看了我就不会买这同德卡了!)。自己不敢确定的话,那就来PCEVA吧,这里高手云集,让大家帮你参谋参谋也是不错的选择(我对PCEVA总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呵呵)。




   
(注:以下文字本来是本帖最开始的内容,由于先写的对比评测,结果文字超长,重新在2L上传图片再排版又很麻烦,只好将仅仅只是文字的片头内容挪到这里来了,阅读顺序有点乱,实在不好意思。。)
GTX260+诞生背景  
               
你喜欢显卡吗?喜欢玩游戏的不一定关注显卡硬件本身,如果你和我一样,在体验游戏带来的爽快之外,还会对显卡这个传奇硬件产生兴趣,不妨随着我的介绍,一起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英雄出乱世——GTX 260+:“其实我是被逼出来的”  

   
继06年11月8日NV带来的G80——GeForce 8800系列取得巨大成功之后,NV再接再厉,在07年10月29日发布G80的小尺寸、低功耗、小幅阉割功能版本的G92——这个显卡世上最为经典、寿命最长、衍生版本最多的,连介绍的冠词都一堆的核心,它所衍生的马甲大军——8800GT变9800GT,8800GTS变9800GTX,8800GS变9600GSO(后面9800GTX+再变GTS 250神马的就不提了)一时间显卡产品线非常混乱。正是HD 2900XT天生无能,HD 3870后天无力,纵容了G92活的如此潇洒。最令人汗颜的是08年发布的3850,从上市的1399元到退市时候的399元,只花了7个月。那段时间可以说是ATI(刚被AMD收购之后)最灰暗的时期,我不禁为AMD-ATI捏了一把汗,想当初的Radeon 8500、9800XT、X1950XTX都是多么威风~~然而,NV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他们需要将领先差距扩大,08年6月17日,比G80还大的GT200来了。新核心为解决以下问题而来:
   
1、设计一颗达到8800GTX两倍性能的GPU
2、为适应使用更复杂shader以及更大内存的未来游戏在架构设计上做重新的衡量
3、改进每瓦特以及每平方毫米性能
4、改进Geometry Shader和Stream Out等DX10特性的性能
5、显著提升CUDA高性能运算应用程序以及GPU物理加速性能
6、提供改进的电源管理能力,包括在闲置状况下显著减少用电

(上图:对比下AMD CPU和GT200核心的顶盖面积,不难想象这GPU是多么大)

在NV的“高大全”,也就是“大核心战略”下,GT200的物理参数看似恐怖:14亿个晶体管(同时期最高端的CPU:Core 2 Q9000为8.2亿),相比G80的7.54亿翻了一番,Die面积达到576mm²(G80 484mm²、G92 330mm²、Core 2 Q9000 214mm²)。芯片设计上,NV将G80上成功之处全部留下,并加以改进,如线程处理器,标量化的流处理器等;规模方面,240个流处理器的规格几乎翻倍,并且为了保证显存带宽,不得不使用512bit显存控制器,这一部分占了相当大的晶体管面积。令人吃惊的是,NV没有使用ATI那样的优化手段来降低显存控制设计的复杂程度,如环形总线等,而是继续使用传统的CrossBar总线显存控制器。GT200是有史以来设计最复杂、最庞大的GPU芯片(GF100 die 526mm²)。

从GT200开始,NV的设计渐渐偏离游戏图形的道路,走向并行计算。GT200设定了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大家熟知的图形处理器工作模式,光栅单元、集合处理单元、流处理器等部件;另一种为并行计算模式,线程调度器、流处理器以及内存界面单元、原子操作单元等,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并行计算设备。并行计算本来就是图形处理更高级的表现形式,并行计算架构能够容纳、处理的方式显然比单纯的图形处理器更多,其市场空间更广大。但是,GT200在图形处理和并行处理之间,还是更多偏向前者,而更激进的向并行计算改变,由2年后的GF100来做。

随后的性能测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GT200的产物——GTX 280拥有和单卡双芯的9800 GX2基本相当的实力(后者流处理器更多,频率更高,不能完全战胜),甚至在对显存敏感的高分辨率和高抗锯齿环境下,280能够以较大性能优势胜出。NV的DX10 2.0时代到来,ATI将如何应对呢?(ATI这logo直到HD6000才消失,所以此处我还是保留ATI,怀念下T_T)
(上图:GT200、RV770、Penryn核心大小对比)
RV670(HD3870)发布之后,有关RV770的猜测就开始了,由于台积电不给力,还是只能使用55nm工艺制造,因此新品不会发生彻底的架构改革,只能是RV670架构上的修修改改。AMD在发布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提及新品情况,但是媒体的小道消息却是没完,他们猜测在增加不多核心面积下,很难塞入更多的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Stream Processing Unit,后文简称[SPU]),即使翻倍都困难了,因此大多数媒体悲观的认为RV770拥有460SPU。随着发布时间临近,这一数字又变为640,随后还有800个的说法。支持640SPU的传言还称:RV770采用流处理核心分频技术,核心频率运行在外围频率1.25倍的水平上,所以是名义上的“PR800”(现在想想多么可笑啊)。没能相信是800这个数字,原因就是媒体认为NV翻倍流处理器如此困难,而ATI翻2.5倍的SPU这怎么可能?

(市场反应热烈的HD4850)
哈,一切皆有可能嘛,08年6月发布前的最后一段时间,得到RV770样品的媒体和玩家都难以用沉默掩饰内心的震撼,这是ATI一场以小搏大,一次辉煌的绝地反击!泄漏的性能表明HD4850直接灭掉了9800GTX,而HD4870竟然将GTX 260斩于马下!6月25日,真像大白。AMD发布了HD 4850/4870,并公布了价格,前者1299元,后者1999元,和HD 3850/3870定价相当。性能测试公布,与曝光的完全相同。毫无疑问,RV770成功了,ATi仅仅用了9.56亿个晶体管的256mm²小核心就轻松打败了马甲王G92,追上了更强的GT200。而较低的售价也使得HD4800系列毫无意外的销售火爆。9800GTX一度高达2399元,不到两个月被4850拉到1399元后停产,NV只能仓促再发超频、大显存版的9800GTX+应对4850。4850促成了NV史上最强的一次降价,也让所有消费者看到了那个重新占据高端性价比位置的AMD带来的辉煌和荣耀。

(强大的HD4870)
NV本来还打算把GTX 260打造成高端性价比王者,它具有GT200架构全部特性,仅仅只是核心相对GTX 280有所阉割,显存有所减少,便宜了1000元,性价比相当出色。但是谁曾想到,HD4870这256mm²小核心产品居然能和576mm²大核心的GTX 260相抗衡,并以小幅优势胜出后者!4850让NV千元级市场几乎失守,而4870让NV的高端防线被撕破。不过由于4870价格较高,影响相当小一部分的玩家,不会像4850那样搅起腥风血雨,NV从容的再次大幅调整产品价格(GTX 260从2999下调至1999),并推出新产品来对付4870的挑战,那就是未来千元级别最佳显卡:GTX 260+,又名GTX 260 216sp/Core216。
  
GTX260+增加了流处理器,从之前的192个增加到216个(更加接近280的240个),性能小幅提升了7%,恰好压制了4870。特别是260+虽然芯片较大,但是超频性能相当不错,默认576MHz核心频率能轻松超频至650MHz甚至更高,这样一来,260+的性价比优势就凸现出来了,NV总算在高端市场挽回了面子。

NV的公版260+采用P651 PCB方案,由于其具备了奢华的数字供电,高达14层PCB方案以及完美的做工用料、背板设计被玩家奉为神物。虽然从性能角度来看,P651、65nm的260+超频能力甚至不如55nm的260+,但之后的公版改成了P654(模拟供电,用料大幅度缩减),特别是P897公版,NV不但采用了最普通的用料,甚至将供电相数减少至4相,PCB层数降低到6层,同时整个PCB更简洁,这种降低成本的做法被称为Cost Down,方便用于打价格战。
  
这种情况下,最老的,采用VT数字供电芯片的P651 260+就成为玩家最追捧的产品,虽然老版本显卡在价格上比P897的产品贵200元,但绝大多数玩家认为这物有所值。除了65nm P651 260+外,市场上还极少量出现过55nm P651版本的260+,风冷下轻松超频到750-800MHz的成绩,这类产品被称为神器,成为一个江湖永久的传说。

随后260+价格逐渐下滑,1999下跌至1699、1499,最后稳定在1299元的价位上。同时NV开放了260+的非公版设计授权,大量的非公版260+上市,有超薄设计的单槽版本,有加强散热的三风扇版本,还有主打高性能的超高频率版本。260+以出色的价格、优秀的性能和NV大力宣传的PhysX、CUDA等功能成为玩家口中津津乐道的新一代高性价比之选。直到现在,很多玩家手中还有一款260+,还有很多玩家在市场上寻觅二手的260+显卡。

260+是NV推出的一款极为优秀的产品,也成功证明了NV定律:凡是带“6”的NV显卡都是性价比相当出色的产品。(到现在460/560的神话还在继续演绎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jasu3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21:01 | 只看该作者

GTX 260+核心——GT200架构特性介绍(上)

本帖最后由 jasu30 于 2011-3-15 00:56 编辑

数字“6”的光环效应:

N卡逢“6”必热卖,6600GT、7600GT、8600GT、9600GT、GTX 260以及之后的GTX 460、GTX 560,而他们之中的GTX 260——则是其中唯一一个和顶级显卡用同样核心的“6”字辈!
正是由于上述的特殊性,先来认识完整版GT200——GTX 280:
关于核心架构方面,泡泡网的介绍比zol林大炮写的详细多了(但是篇幅也太长了不方便转载过来),有兴趣的同学请前往:http://www.pcpop.com/doc/0/299/299309_all.shtml#p2

  
GT200 爆炸性核心规格探秘
  
GT200:创造以1敌2的奇迹


无论AMD-ATI还是NVIDIA,每代显卡旗舰产品的发布都预示着核心规格大幅度升级。在进入DirectX 10时代后,NVIDIA经历了Geforce 8800 Ultra、Geforce 9800 GTX以及双GPU产品Geforce 9800 GX2三代顶级产品,那么此次基于GT200核心的Geforce GTX 280有何突破,请看下表:

通过规格表中不同“朝代”的顶级产品对比,很容易得出Geforce GTX 280是一款全面革新的划时代产品。首先核心集体管规模激增至14亿,相对上一代的G92核心几乎有100%的提升,晶体管规模的巨幅增加自然是性能显著提升的外部表象。众所周知,Geforce 9800 GX2是采用两颗G92核心设计,相对于单核G92核心产品而言,可以简单看做核心的晶体管规模、规格累加,并获的接近2倍的性能提升。

● Geforce GTX 280的核心、显存
Geforce GTX 280拥有240SPs、32ROPs、512bit显存位宽和1024MB本地内存,与Geforce 9800 GX2拥有近乎相同的规格,那么Geforce GTX 280这款单GPU产品能否完成昔日需要双GPU才能实现的性能呢?

Geforce GTX 280的图形处理芯片为G200-300,它的出现与当初G80核心的重要性旗鼓相当,而且在显卡整体设计上也有很多相同之处。Geforce GTX 280使用的是全规格G200-300-A2核心,它是由台积电(TSMC)使用65nm工艺制造,其拥有的14亿庞大晶体管群再次刷新了单GPU产品数量之最。不过由于GT200仍然采用上一代的65nm工艺,所以14亿的晶体管数量将核心面积撑至576mm2。这让笔者想起了G80核心的“遭遇”,采用了相对于其上一代的90nm制程,造成发热量大、功耗高、频率低的情况,在后续衍生品G8X(80nm)和改良品G9X(65nm)中得以改善。笔者估计在GT200的后续、改良品中,NVIDIA也许会采用45nm或32nm的先进制程来缓解G80曾经遇到的问题。

Geforce GTX 280的G200-300核心仍然采用统一架构和频率异步设计,核心、Shader频率分别为602MHz、1296MHz,GPU:Shader频率比例约为1:2.17。在渲染能力上240个1D标量流处理器和32个光栅处理器会作为GT200的强大后盾,在纹理拾取单元的数量上GT200增加到80个,这会提升显卡纹理填充率的大幅提升,在某些游戏方面显著改善了执行速度。
GPU-Z识别截图

Geforce GTX 280在本地显存上仍然保守的采用了GDDR3颗粒,为了实现本地512bit/1024MB的显存组合,其使用了16颗规格为16M*32bit的FBGA封装hynix H5RS5223CFR N2C颗粒,默认显存频率为2200MHz,显存带宽也史无前例的高达140GB/s以上。
   
GT200 核心架构基础状况

成本高昂的GT200芯片

由于GT200核心是一款全新理念设计的产品,架构上也发生了改变,本章节将围绕核心架构设计展开,毕竟将14亿的庞大晶体管群设计在576mm2上需要非常合理的布局设计 。

拥有6.81亿晶体管的G80核心与拥有14亿晶体管的GT200核心外观设计上相同,采用类似于CPU的封装设计,外面这层“盖”既有保护核心的功能,又有增加核心表面积提高散热效果的功效。那么GT200相对G80多出一倍以上的晶体管数量,主要用于了哪方面呢?
  

这是台积电生产的GT200半成品硅晶圆,虽然还未切割,但是“每颗”GT200的雏形已经清晰可见。在相同晶圆上切割的GPU越多成本越低,而像GT200这种拥有14亿晶体管的怪兽单颗面积已经576mm2,这也就是为什么基于越高端GPU设计的显卡越贵原因。

这是GT200核心的透视图,每个功能区域错落有致、各司其职,具体功能如下:
  

绿色的区域代表240个流处理器,分布在GPU的四个角;紧挨流处理器的紫色区域为纹理拾取单元,其次为黄色区域的光栅处理单元。从图中查看这三个功能单元的面积,也能了解到它们占据了绝大多数核心晶体管数量。
在从G80、GT200硬件规格上对比,G80拥有128SPs+24ROPs+32TEXs,而GT200拥有240SPs+32ROPs+80TEXs,几乎每项翻倍的规格增加也就不难理解GT200为何需要14亿晶体管来构建。


240个流处理器分为10组流处理器阵列,当然每个流处理器的功能依然是能够兼职Pixel Shader、Vertex Shader和Geometry Shader,这也是DirectX 10显卡的一个特性。
  

每个流处理器阵列中有3组流处理器,每组8个流处理器独享本地存储,每个流处理器阵列独享8个纹理拾取单元和16K的一级缓存。
   
超越G8X 二代统一架构改良
  
之所以称为Geforce GTX 280为真正的NVIDIA第二代DirectX 10产品,是因为G9X相对G8X没有本质改变使用相同的统一架构设计,那么GT200核心采用的第二代统一架构有何改变呢?

   
● 增加了FP和TEX的比值
   

GTX280的架构更侧重于Shader计算能力

即使在大大提升了纹理能力的前提下,Geforce GTX 280的浮点运算能力被拉升的却更高,这种新的架构面向未来,更强调芯片的Shader计算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暴力纹理填充,无论是通用型计算还是更灵活复杂的图形处理都能供从这种设计思路中受益。
  
● 改进了Geometry Shader的性能

第二代DX10 GPU改善物理着色能力

NVIDIA坦言G8x/G9x时代的GPU在物理着色能力上不如同期的Radeon HD系列产品强悍,但在最新的GT200中,这一部分已经被大大增强。
   
● 第二代Dual Issue


GT200标称正式支持Dual Issue

G8x GPU在发布之初其着色器并没有支持单发射1次乘加+1次乘法指令的Dual Issue,但后来的Quadro用版本支持这个技术,现在的GT200 GPU全面支持Dual Issue,虽然其在3D图形方面性能改善有限,但在CUDA相关运算中还是大有裨益。

● 加倍寄存器文件


寄存器一直都是处理器最为重要的资源

加倍的寄存器资源的意义不言而喻,寄存器中活跃数据的更高命中带来显著的流处理器性能提升,同时在图形处理方面也可以支持运行更为复杂的Shader程序。
  
● 双精度


双精度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硬件规格的升级、核心架构的革新都会带来性能的大幅度提升,而本环节中的统一架构的进步同样会带来性能的提升。
其中被广大用户关注的Geometry Shader效能低下这个诟病,在Geforce GTX 280中得到彻底解决。而浮点运算的双精度、第二代Dual Issue、加倍寄存器和增加FP和TEX比值,都提升GPU运算效率和能力。


未来就在眼前:CUDA的实用化


NVIDIA其实对Geforce 9000系列产品的3D性能已经非常满意,而在Geforce GTX 280这款产品上NVIDIA更多的是体现其在3D之外的性能表现上。流处理器和统一架构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GPU的并行处理能力,而并行处理在3D渲染能力上非常重要外,在很多科学运算中同样重要,NVIDIA看到了用户在这方面的需求,推出了专用于计算的Tesla产品和CUDA。

而在今天,NVIDIA不仅推出了具有强悍3D性能的Geforce GTX 280,还为我们送来了并行处理能力更强的Geforce GTX 280,随其一并到来的还有全新CUDA 2.0。

在此次新品发布上NVIDIA称Geforce GTX 280为拥有240核的处理器,相对于桌面级CPU而言240核还是一个天文数字。上图为一颗主流中高端双核CPU Core 2 Duo E8400与Geforce GTX 280的核心对比,右侧是对比Intel的Core 2 Duo E8400和顶级Core 2 Extreme 9650浮点运算处理能力,即使是顶级Core 2 Extreme 9650四核处理器的浮点处理能力也仅为Geforce GTX 280的1/10能力,足见这颗接近1TFLOPS(1T=1024G,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flops)级别处理能力的Geforce GTX 280强悍。


● CUDA简介
说了半天CUDA也许很多读者对它仅是一知半解,而且很多用户很容易将它与GPGPU混淆,下面笔者将会对其做一个简介。

虽然GPGPU也是由NVIDIA提出并且要实现的目的也相同,但是CUDA是一种更加优化、更加易于操作使用的并行处理技术。CUDA全称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它不需要像GUGPU一样基于图形API运算,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开发者的要求。首先减免了软件开发者使用CUDA必须了解图形API的痛苦,其次CUDA专用API更接近C语言和Fortran语言,能够令绝大多数软件开发者在极短时间内上手。

● 为何GPU更适合高密度并行计算


由于图形渲染需要高密度、并行计算,因此GPU不会像CPU一样将更多的晶体管投入到数据缓存和流量控制,而是将绝大多数晶体管用于数据处理(例如Geforce GTX 280的240个流处理器)。图形渲染这点需求上与很多科学运算不谋而合,GPU的多流处理器在解决一个问题上实现独立并行高速处理,可以大大降低运算复杂度,并且多数据元素高运算密度可以近似忽略内存访问的延迟,这也就为GPU应用于科学计算奠定基础。


实际上,在图形渲染和处理领域外还有很多算法同样可以通过并行数据处理得到加速,从一般信号处理或物理模拟、到金融计算或者生物计算等。目前主要应用于数学运算、金融分析、医学检查、气像预测、电子线路设计、生物分子结构分柝、光学模拟运算等传统借助超级电脑作运算的领域。

PhysX物理加速与Geforce的融合
   
● 从Ageia的PhysX到NVIDIA的PhysX
  
也许桌面级显卡的最主要应用目前还是游戏,显卡的3D性能强弱直接影响游戏的游戏性,但是随着游戏画面的逐渐逼真和玩家需求的逐渐提高,仅仅是逼真的画面已经无法满足玩家需求,真实的物理运算越来越被重视。
   
早在2005年Ageia公司就发布了世界上第一颗采硬件加速物理运算处理器(Physics Processing Unit, PPU)“PhysX”,而PPU将和CPU以及GPU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运算。与GPU一样,PPU将协助CPU从运算度非常复杂并非常小号资源的物理计算中解救出来,所以CPU能够更加专注其他计算从而获得更佳、更平稳的游戏效果。

在NVIDIA产品的影响度和PhysX先进物理引擎搭配下,目前已经有150多款游戏增加了PhysX引擎支持,并有超过25000名程序员基于它开发游戏,PhysX已经成为目前普及度最高的物理引擎。   

   
● 用Geforce来实现PhysX
  
虽然Ageia的PhysX产品性能出色,但是苦于售价过高、游戏厂商接纳率低,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普及。不过NVIDIA看到Ageia的PhysX产品的优势,在2008年年初正式并购Ageia,并将PhysX物理引擎及技术引入到自己的显卡产品中。因为前文已经提到过GPU拥有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再配合CUDA可以实现很多非3D渲染运算,所以物理卡完全可以被显卡所吸收,而且在Geforce GTX 280这款产品开始正式实现。

PhysX引擎支持特效

Geforce GTX 280物理计算能力大幅领先CPU

PhysX得到多平台支持

基于PhysX引擎即将发布的游戏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正如前文所说物理卡将被显卡整合,今后NVIDIA-Ageia不会再单独推出独立物理卡,如果现在购买一款支持CUDA的产品等于NVIDIA免费赠送了一款物理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jasu3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21:01 | 只看该作者

GTX 260+核心——GT200架构特性介绍(下)

本帖最后由 jasu30 于 2011-3-13 12:20 编辑

NVIDIA十分重视高端系列中低端产品的性能及销量,毕竟这类产品是高端系列中销售量大、相对性价比高的高性能产品。而初期的GeForce GTX 260拥有192个流处理器、448bit、896MB的硬件规格。

GeForce GTX 260/260+架构对比
不过后期NVIDIA为了让用户享受到更高性能的产品,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启用G200-103核心,该款核心拥有216个流处理器、448bit、896MB的硬件规格组合,相对老版GeForce GTX 260多出24个流处理器。




GeForce GTX 260+发布初期采用了G200-103-A2核心,其中A2表明了该款核心制造技术,它是由台积电(TSMC)使用65nm制程工艺生产制造。


由于GeForce GTX 260和GeForce GTX 260+均使用65nmG200核心,所以在PCB搭配上可以实现Pin-to-Pin,均为P651公版PCB。而且值得一提的是14颗内存采用正反各7颗的设计。


随着NVIDIA高速推动55nm制程在全线产品上的进度,55nm版G200核心得以量产,GeForce GTX 260+使用上了同样由台积电(TSMC)制造的G200-103-B3核心,它相对G200-103-A2仅是核心制程上的提高,硬件规格、架构不变。GeForce GTX260+显卡,是首款采用55nm GT200显示核心产品。

完整的GT200核心架构,由10组TPC组成,每一组TPC当中包含3组SMs以及一组TMU单元(8个TMUs),每组SMs中包含8个Streamming Processor(流处理器),所以GT200的全部Streamming Processor数量为8×3×10=240,而TMUs(纹理单元)的数量则为8×10=80个。GT200采用了512bit内存控制器设计,由8组Memory Controller单元组成,每组包括一个64bit内存控制器和4组Rops,所以完整的GT200架构中,Rops的数量共有32个。GeForce GTX260+的核心规格为9组TPC,SP数量为24×9=216个,显存控制器与GTX275保持一致,为448bit。


高端也玩儿性价比,GTX260+ 3-Way SLI超越GTX295

GeForce GTX260+支持3-way SLI技术,凭借与GTX285、GTX275相差不多的核心规格,使其组件成SLI系统后,性能甚至能够超越顶级的GTX295显卡。GTX260+的3-way SLI系统,拥有216×3=648个SP,而GTX295为240×2=480个SP,显存位宽分别为448bit×3=1344bit和448×2=896bit,其他规格都是3倍GTX260+对2倍GTX275。而在售价方面,3片价格较低的GTX260+显卡仅为1299元×3=3897元,而GTX295的单卡售价为3999元,如果您是一个发烧游戏玩家,完全可以采用这种另类方案组件强大的游戏图形系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jasu3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21:02 | 只看该作者

GTX 260+默频与超频——跑分和游戏性能对比

本帖最后由 jasu30 于 2011-3-17 18:55 编辑

介绍完显卡,开始进入测试环节,毕竟显卡是来用的:

我的测试平台:
CPU:AMD X4 920(X2 220开核)@3.5GHz,NB、HT@2500MHz
内存:2G X2 Unganged@DDR2 1000 5-5-5-15
主板:微星785GTM-E45
显卡:凄惨红 同德版GTX260+
CPU散热:OC3 南海自立
显卡散热:OC3 黑海
——————————————————————————————————————————————————————————————————————————————
一、跑分类
1、3DMARK05



默认576/1000/1240:22393,超频到705/1150/1518后:23542,提升5%,基本没有提升

2、3DMARK06


超频后仅仅只有8%的提升,提升也很少

3、3DMARK Vantage




在关闭显卡PhysX加速之后,总分只剩下可怜的1W不到,大幅超频(725/1150/1561)后有17.8%的提升,但是还不到12000,和开启PhysX的“作弊”模式下接近15000的分数还是相去甚远。
———————————————————————————————————————————————————————————————————————

二、软件类
这里就给出一份,我们建筑设计常用软件Google SketchUp“草图大师”的各平台测试结果:

测试用的是SU论坛下载的一个模型,然后调用SU软件的Ruby控制台“Test.time_display”参数进行测试。
除了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个奇怪现象,配置不高却跑分超级强,估计是软件测试BUG所致。No.10的785G集显HD4200排名也很高,甚至比No.13的HD5770还好,应该还是BUG(羿龙单核3G性能不如酷睿2单核3.2G)其他排名基本都对应了他们的性能。SU是单线程程序,和Super Pi一样,CPU的单核心/单线程处理性能决定了软件的运行速度,显卡倒是其次。可以看到,No.5和7的对比,在CPU从3.3G超频到3.5G以后,性能还有不少提升,但是单独超频显卡却没有任何改变。其他平台成绩供参考。
—————————————————————————————————————————————————————————————————————————
三、游戏类
原来硬盘中有200G的游戏,后面由于下载高清电影删了不少,这次能测试的只有以下11款游戏。显卡默认频率576/1000/1240,超频到680/1150/1463,winXP DX9环境下,统一分辨率1920x1080,同样画面设置,同一场景,关闭垂直同步,用Fraps记录3分钟的帧数进行对比。

1、《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 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

画面设置直接开到最佳,关闭垂直同步

测试选取的关卡的过场动画——《第三幕:白宫》,第一次玩到这时候还以为显卡花屏了,呵呵

《使命6》的IW引擎没什么炫目特效(关于游戏引擎我将在本文的“下篇”为大家介绍),260+这种级别的显卡在默认频率下都能胜任。超频后还有13%的提升,但是意义不大。

2、《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 》 Call of Duty: Black Ops

一样设置到最高,选取最后一关《救赎》进行测试

T社火候毕竟不如IW,7代画面没6代好的情况下,配置要求却高了不少,在游戏面世后短短几个月内发布了一堆补丁解决游戏优化问题。但是260+对付DX9游戏还是绰绰有余的,超频后有22%提升。

3、《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


画质最高,选取《营救救援者》测试

虽然关闭了垂直同步,但是游戏帧数却很稳定的在60左右,超频后没有提升。

4、《求生之路2》 Left 4 Dead 2


画质最高、抗锯齿、各向异性过滤最高16X

选取令人印象深刻的《暴风骤雨》测试

Source引擎的画面现在看起来一般,好在对硬件优化好,配置高低都能流畅运行。超频后有28.6%大幅提升,平均帧数接近100,不过意义不大。

5、《潜行者:普里皮亚季的呼唤》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用自带的测试软件,DX9下画面最高设置。超频后平均帧数提升:
Day:14.1%
Night:12.5%
Rain:10.1%
SunShafts:17.4%
实际上,在DX9下不超频都已经能够流畅运行。

6、 《孤岛危机》 Crysis


显卡危机还真不吹的,DX9下,设置2X抗锯齿,除了物理和光影开-中,其他选项全-高

用自带的测试,超频后有14.2%的提升,由于帧数较低,超频此时有了比较好的效果。


7、《地铁2033》 Metro 2033

v1.2版本自带的游戏测试:


Options: Resolution: 1920 x 1080; DirectX: DirectX 9; ; Antialiasing: AAA; Texture filtering: AF 16X; Advanced PhysX: Disabled
Quality: High:

1、显卡频率:576/1000/1240(WinXP 32bit)
Average Framerate: 33.33
Max. Framerate: 70.35
Min. Framerate: 15.77
2、显卡频率:680/1150/1518(WinXP 32bit):提升16%
Average Framerate: 38.67
Max. Framerate: 91.37
Min. Framerate: 16.97
目前260+也只能在High设置下运行游戏

Quality: Very High:

1、显卡频率:576/1000/1240(WinXP 32bit)
Average Framerate: 23.00
Max. Framerate: 46.00
Min. Framerate: 7.89
2、显卡频率:680/1150/1518(WinXP 32bit):提升不多,已经不能流畅运行
Average Framerate: 26.67
Max. Framerate: 66.30


8、《尘埃2》 DiRT 2



画质设置到全部最高
默认成绩:

超频后有14.3提升,不过默认情况下已经能够胜任



9、《一级方程式赛车2010》 F1 2010


虽然也是CodeMaster的游戏,游戏引擎和尘埃2相同,但是F1 2010对硬件要求比前者高了不少,这里把全部设置在“高” 这个档次
选取大雨滂沱的墨尔本赛道压榨显卡性能

默认已经流畅运行,超频后有10.4%的提升

10、《争分夺秒》 Split/Second

由于游戏引擎的限制,游戏最高就限制在30帧,用high模式跑一直稳定在30帧。那么就再加一档画面设置,Very High下折磨显卡(据某媒体评测这种设置下只有GTX480才能达到30帧稳定)

可以看到,无论超频与否,对游戏卡顿的现象都没有什么世实质性的改变,这种设置下已经不能流畅运行(够BT的游戏,硬件优化做的有够差的)

11、 《极品飞车14:热力追踪3》 Need for Speed: Hot Pursuit 3




极品14算是够另类了,没有抗锯齿、没有垂直同步,即便到NV驱动控制面板里面强制设置了也没有作用

所以结果就是——超频与否都不改变游戏帧数,稳定在50-60之间(其中下降多的地方是撞车后游戏自动加载动画)




GTX 260+超频测试总结:


1、260+能够在XP DX9环境下流畅运行目前主流游戏,超频并没有太大提升,本来就能够流畅运行的游戏不需要超频,而不能流畅的超频后还是依旧如此。

2、由于显卡的核心架构、流处理器个数、显存带宽等等硬件限制,超频显卡带来的游戏性能提升不如跑分软件那样立竿见影(流处理器“开核”倒是比较有用),而且还带来显卡功耗和发热量提升(可惜没有功耗仪进行相关测试)。所以系统为winXP时完全可以在默认频率下使用。但是在64位的win7下,你则需要超频,才能达到XP下的运行帧数,请看下一楼测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jasu3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02:51 | 只看该作者

GTX 260+系统效能影响——[Win XP x86]对比[Win 7 x64]

本帖最后由 jasu30 于 2011-3-17 19:50 编辑

之前看媒体评测,64位的win7下运行游戏,帧数有所降低,那么具体降低多少,兼容性如何就成了我接下来测试的重点。
一、测试说明:
1、显卡默认频率576/1000/1240 MHz,WinXP DX9和Win 7 x64 DX9进行对比(比较系统对游戏运行效率的影响)。

2、能够支持DX10的游戏,开启DX10后再与XP DX9对比一次(比较DirectX版本对游戏运行的影响,由于GTX 260+不支持DX11,部分游戏只支持DX9/11模式的就只能对比DX9了)。

3、统一分辨率1920x1080,同一场景,同样画面设置,关闭垂直同步,用Fraps记录3分钟的帧数进行对比。


二、开始对比:

1、《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 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



09年发售的使命6在同样设置时,win7 x64下降低了16.3%的性能,好在游戏平均帧数还在70+,最低也有44,完全能够流畅运行,可以不用在乎系统的影响。


2、《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 》 Call of Duty: Black Ops




10年发售的使命7,5.8%的性能损失完全可以不予计较,可见游戏小组还是对新系统有所优化的。


3、《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


荣誉勋章比较有意思,超频没影响,系统也没有影响

4、《求生之路2》 Left 4 Dead 2


这是少有的,反而帧数有提升的游戏。64位win7下,竟然提升了9.4%,valve的游戏优化程度果然赞


5、《潜行者:普里皮亚季的呼唤》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在win7下,可以开启XP的DX9所不支持的一些特效选项。

保持和XP下一样的设置,win7 x64下运行DX9性能:
Day:降低 8.9%
Night:降低 11.3%
Rain:降低 8.8%
SunShafts:降低 3.4%
降低幅度很小,win7下运行DX9依旧流畅。

其他设置保持一致,把渲染模式开到DX10:

相比WinXP DX9,运行Win7 x64 DX10性能:
Day:降低 78.14%
Night:降低 40.9%
Rain:降低 35.2%
SunShafts:降低 125.6%

可见DX10才是耗资源的真凶,由于显卡运算的效果多了,帧数下降非常严重,这时候显卡超频才有意义。


6、 《孤岛危机》 Crysis


作为最早支持DX10的大作,在win7下自动启用了DX10模式。保持其他设置一样的情况下:

运算DX10比DX9下降了11.8%的性能,比起COP的大幅下降来的要好很多。

那么再将显卡进行超频,就可以比较流畅的运行这个设置下的DX10画面了。

7、《地铁2033》 Metro 2033

首先对比同样DX9渲染下,系统的影响:
High画面下:

Very High画面下:

上面两张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帧率曲线几乎重合,说明系统影响很小。

再来对比DX9和DX10的运行效率:
High画面:

DX10比DX9,下降了19.4%的性能,此时要想流畅运行只有将显卡超频。

Very High画面:

DX10,下降了17.7%,由于原来DX9已经不能流畅,更别说DX10了,260+已经不能满足这种BT画面下的运算。


8、《尘埃2》 DiRT 2



尘埃2只支持DX11,没有DX10模式,win7下运行DX9比XP下下降了7%,可以忽略。


9、《一级方程式赛车2010》 F1 2010

和尘埃2一样,F1 2010也只能运行在DX9下。win7对比XP只有4.6%的差距,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10、《争分夺秒》 Split/Second

虽然下降不多,但是依旧不能流畅运行。降低一档设置,调到High的画面后,才能够稳定在30帧。


11、 《极品飞车14:热力追踪3》 Need for Speed: Hot Pursuit 3

“另类”的极品14在win7 x64下的表现——稳定在60帧,那是因为我——这回一次都没有撞车- -



三、系统对比总结:

1、Win7对软件的支持已经足够好,即便是64位下,DX9的游戏性能确实有所下降,但是降幅都很低,基本在10%之内,完全可以和XP下面一样流畅运行。


2、想要在Win7下开启DX10甚至是DX11模式,要求显卡性能较强。通过对比测试,DX10模式要比DX9多耗费显卡资源,游戏帧数有11%-126%的降低,这时候想要流畅运行游戏就必须对显卡进行超频了,如果还是不能流畅,只能降低一档画面设置。

因此建议老显卡可以继续使用WinXP玩游戏,目前显卡满足DX9的运算还是很轻松的(即便是最新的CRYSIS 2在DX9下,8800GT级别的显卡都能得到一个流畅的不错的画面);或者是在Win7时强制运行在DX9模式下,帧数也可以比DX10/11有比较大的提升。


3、Win7对游戏兼容性的问题:绝大多数还是缺失一些系统组件的故障,打上相应的补丁就好了。近几年的游戏都能在Win7下完美运行,但是前几年的例如极品9和极品10不能运行,那也没什么办法,号召大家接受新游戏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活跃度 +30 收起 理由
hitclxy + 30 虽然过时了一点,但真的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7#
jasu3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22: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asu30 于 2011-5-8 13:12 编辑


特别感谢R大帮我在PCB供电方面做的审核与修改。
8#
张建荣 发表于 2011-3-17 17:3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个神啊 ! 楼主是真的用心了 。


              这帖子只能顶了 。
9#
royalk 发表于 2011-3-17 18:11 | 只看该作者
精现张老板。。。虽然是说GTX260,但是很多内容值得参考,无论什么时候都很有意义,三级精华送上~
10#
ahfncj 发表于 2011-3-17 18:1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非常用心,佩服
11#
ahfncj 发表于 2011-3-17 18:1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非常用心,佩服。。。。。。
12#
flight8848 发表于 2011-3-17 19:11 | 只看该作者
确实非常用心,不容易{:4_108:}
13#
世纪冰雷 发表于 2011-3-17 19:18 | 只看该作者
实属3级精华。坐位慢慢欣赏。
14#
hitclxy 发表于 2011-3-17 19:19 | 只看该作者
:lol,很不错的评测啊
15#
hitclxy 发表于 2011-3-17 19:19 | 只看该作者
:lol,很不错的评测啊
16#
hitclxy 发表于 2011-3-17 19:19 | 只看该作者
:lol,很不错的评测啊
17#
xdd6622 发表于 2011-3-17 19:38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资料很全,支持!
18#
ashuang333 发表于 2011-3-17 20:38 | 只看该作者
特地来支持LZ
19#
oys 发表于 2011-3-17 20:57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怎样。这都必须顶lz啊~
20#
dodo168vip 发表于 2011-3-17 22:26 | 只看该作者
用心的帖子要顶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