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见证真实速度--浦科特M6S Plus(256G)、M5S(256G)对比测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羽落风尘 发表于 2016-5-27 1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7273|回复数:9
本帖最后由 羽落风尘 于 2016-6-6 12:06 编辑

  3年前的这个时候鄙人入手了人生中第一块SSD,也是第一个二手SSD--浦科特M5S 256G(下文简称M5S),但即使是二手也花了870软妹子,在当年128G是主流、买256G的人还是在少数的年代,隐隐感觉自己真的土豪了一把。最近很幸运能购买到浦科特的最新产品M6S Plus 256G(下文简称M6S+),正好可以跟M5S做个对比小测,看看浦科特的两代产品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
目录:
一、产品包装、外观展示
二、基准测试(AS SSD BENCHMARK、TxBench、PC Mark 7、PC Mark 8)
三、进阶测试(Iometer读写、离散度测试)
四、笔记本安装及使用体验
五、小结
----------------------------------------------------------------------------------------------------------
一、产品包装、外观展示
▼首先简单开个箱,包装正面,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包装的整体风格一点没变,256G标识是贴上去的。
▼包装一侧。

▼包装另一侧,有序列号、固件版本号等信息,生产日期一个是13年2月,一个是16年2月,整整隔了三年。。。

▼透明胶贴封口,我猜有处女情结的人一定会对着这个膜看半天。

▼包装背面信息比较丰富,从官方的标称数据来看,新一代的M6S+在4K读写IOPS方面有提高。连续写入M5S 256G版本为390MB/s,M6S+ 256G版本为420MB/s,也有小幅增长,缓存方面两者都为512MB。另外M6S+砍掉了64G容量,增加了512G容量,更加符合目前大部分人的容量需求。

▼M6S+的附件跟M5S一样很简单,就一个塑料壳子和说明书。。。

▼两代SSD都为铝制外壳,表面拉丝处理,不过M6S+的外壳变为了银色,拉丝处理更加细腻,另外M6S+正面添加了M6S Plus字样,相比M5S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是什么型号的产品。

▼M6S+的厚度由M5S的9.5MM变为了7MM,这个年代很多笔记本应该都装不下M5S了。。。

▼金手指。

▼盘的背面,有序列号、标称功耗和电子认证规范标准等信息,可不要小看了这一堆认证图标,如果没有的话可能意味着你的SSD来源不够可靠哦。

▼最后再上个侧面美图结束开箱。


----------------------------------------------------------------------------------------------------------
二、基准测试(AS SSD Benchmark、TxBench、PC Mark 7、PC Mark 8)

测试平台:
CPU:英特尔 酷睿i7-2700K 4.2Ghz@1.27V(所有节能关闭)
主板:华擎Z77 极限玩家6
内存:威刚游戏威龙8GB+影驰普条8GB(1333MHz CL9)
系统盘:闪迪 加强版 240GB
测试盘:浦科特 M6S Plus 256GB(PX-256M6S+,FW:1.00)
             浦科特 M5S 256GB(PX-256M5S,FW:1.03)

显卡:微星 GTX 960 Gaming 4GB
电源:酷冷至尊 V650
系统:Windows 7 Ultimate SP1 X64
驱动:英特尔RST 12.8

▼CrystalDiskInfo信息识别(M6S+):

▼CrystalDiskInfo信息识别(M5S):

CDI能很完整的两块SSD的S.M.A.R.T信息,M6S+相比M5S多出了很多信息,比如已校正的端到端数据错误、写入NAND的GB数等信息。


▼基准测试1:AS SSD Benchmark测试(M6S+):

▼基准测试1:AS SSD Benchmark测试(M5S):

M6S+在持续读取上没有M5S高,但持续写入和4K单线程和多线程读写都有所提高,话说AS SSD的给出分数偏向性很大,大家看看就好。

▼基准测试2:TxBENCH测试(M6S+):

▼基准测试2:TxBENCH测试(M5S):

Txbench测得的M6S+的持续读写速度达到了标称值,测试结果跟AS SSD一样,M5S依旧只有持续读取能略微高点,其他都有所落后。

▼基准测试3:PC Mark 7测试(M6S+):

▼基准测试3:PC Mark 7测试(M5S):

M6S+相比M5S在每一个项目测试上速度都略微快一点,RAW成绩相比M5S有很大提升。

▼基准测试4:PC Mark 8测试(M6S+)

▼基准测试4:PC Mark 8测试(M5S)

PCMARK 8的成绩也不意外,M6S+依旧略微领先M5S,M5S虽然是老产品但传输带宽也接近260M/秒,两者在家庭应用范围依然可以归为主流级接近高端级的表现。
----------------------------------------------------------------------------------------------------------
三、进阶测试(Iometer读写、离散度测试)

进阶测试项目1:Iometer 4KB QD1 ~ QD32的 随机读写理论测试。测试方法是全盘快速格式化后用Iometer 1.1 (Pseudo随机数据模型)填充满全盘LBA,然后测QD1 ~ QD32的读取数值,每项1分钟取平均值。写入部分为全盘SE后无文件系统RAW下测试。
▼4KB QD1~32随机读取(M6S+):

▼4KB QD1~32随机读取(M5S):

▼4KB QD1~32随机写入(M6S+):

▼4KB QD1~32随机写入(M5S):

▼数据汇总(4KB QD1~32随机读取IOPS对比):

▼数据汇总(4KB QD1~32随机写入IOPS对比):

对于队列深度(QD)来说,它反映固态硬盘在多线程并发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在读取性能上,低队列深度下M5S的读取性能要优于M6S+,M6S+只有在QD32下才可以反超M5S。而在写入方面M6S+在不同QD下IOPS都要优于M5S。

进阶测试项目2:Iometer 128KB QD32 持续写入离散度测试,测试方法是全盘快速格式化后用Iometer 1.1 (Pseudo随机数据模型)填充满全盘LBA,设置128KB QD32 ,4KB分区对齐,持续写入100%,1秒记录一次采样,1800个采样一共1800秒。。
▼128KB QD32 持续写入(M6S+):

▼128KB QD32 持续写入(M5S):

M5S那个突然落点是什么鬼?跑了很多遍都这样,是我的测试姿势不对?M6S+的持续写入IOPS似乎没M5S稳定,但总体写入速度上依然高于M5S。

进阶测试项目3:4KB QD32 随机写入离散度测试,时间5000秒。测试方法是全盘快速格式化后用Iometer 1.1 (Pseudo随机数据模型)填充满全盘LBA,设置4KB QD32 , 4KB分区对齐,随机写入100%,1秒记录一次采样,5000个采样一共5000秒。
▼4KB QD32随机写入(M6S+):

▼4KB QD32随机写入(M5S):

两者在测试过程中都出现了很多0IOPS,写入速度会随着垃圾回收浮动。

附加测试项目:QD32深度下M6S和M5S的4K随机写入离散度表现都一般,追加测试了下低队列深度(QD4)下的表现:
▼4KB QD4随机写入(M6S+):

▼4KB QD4随机写入(M5S):

我终于能看到一条优美的曲线了,但是也仅限于M6S+,M5S这是要一散到底的节奏。。。
话说浴室之前测试的M6S+ 128G版本让人很惊喜,离散度表现虽不惊艳但至少要比256G版本好太多,希望攻城狮们加把劲,未来的固件能为M6S+ 256G版本做出优化。
----------------------------------------------------------------------------------------------------------
四、笔记本安装及使用体验
笔记本信息(型号:某想 G450A-TSI):
CPU:英特尔 酷睿2 DUO T6500 2.1GHz(节能开启)
内存:记忆科技2GB+金士顿4GB(800MHz CL7)
测试盘:浦科特 M6S Plus 256GB(PX-256M6S+,FW:1.00)
显卡:Nvidia Geforce G105M 512MB
系统:Windows 8.1 Pro X64
驱动:微软默认AHCI
▼上网下载的主力机,背面右下角就是硬盘位。

▼拆开盖子,原装的机械盘,向右推就能拿出。

▼比较一下厚度(晚上拍的效果不怎么样。。。)

▼虽然M6S+是7MM的盘,但G450的这个支架设计挺好,从两边上螺丝固定盘,不用考虑厚度了。

▼放入插回。

▼开机进BIOS,识别成功。

▼进PE分区,4K对齐。

▼简单上点跑分,AS SSD跑了好几次4K多线程都在抽风,老本子SATA2接口,不可能这么高(话说Z77平台都没这么高),所以无视掉那个奇葩的400多M的读取速度吧。。。

▼TxBENCH,4K QD1读取对于这种老本子而言好像已经很高了。

▼PC MARK 8分数,SATA2接口成为了瓶颈,不过超越HDD毫无压力。

▼最后上个小视频,看看开机速度和应用打开的速度(大数字安全卫士+大数字杀毒双开全盘杀毒模式下)以及关机速度,简单体会来说如果是机械盘的话早就卡的不动弹了,M6S+虽然打开的速度也有一丝迟疑(受限于CPU性能)但是依然好太多。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U4NTk1NDI1Mg==/v.swf
----------------------------------------------------------------------------------------------------------
五、总结:

M6S Plus外观有很大进步,亮银色比以前帅了很多,在日常应用家用环境下延续了上代产品的高性能,表现很不错,如果能在离散度表现上做出优化的话肯定会更有竞争力。在这个乞丐级MLC精品消失、TLC产品逐渐铺开的年代如果你想选择一款采用东芝原厂MLC颗粒的安全可靠的产品不妨考虑下M6S Plus,当然,如果价格再降一点就更好了,同意的请举手。

最后再上一次CDI图,记得浴室说过SSD新盘上机后最好写上几个T,如果盘有问题可能会提前发现,这次我做到了,而且不知不觉就写了10T,盘还活着而且一点问题没有,初期稳定性通过,然后进入好好用阶段,希望未来某一天想做小横测的时候M5S和M6S+能依然坚挺。



五星好评一枚:


晒单贴五张晒单截图(现在晒单界面不能一次显示五张图片了?):



发票:实际支付615软妹币。。。@石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zero8177 发表于 2016-5-27 14:29 | 只看该作者
看来M6S+相比M5S的离散度表现有所提高啊,个人感觉是固件调教得比较好,不知道健壮性如何
3#
overthink 发表于 2016-5-27 16:35 | 只看该作者
图好大, 建议压缩一下 长边1000就好了
4#
Mroranon 发表于 2016-5-27 17:02 | 只看该作者
要我选就直接M6pro了,那个才是这时代的精华,以后也不会有了..
5#
羽落风尘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7:05 | 只看该作者
zero8177 发表于 2016-5-27 14:29
看来M6S+相比M5S的离散度表现有所提高啊,个人感觉是固件调教得比较好,不知道健壮性如何 ...

健壮性这个需要时间验证了   希望N年后盘还活着
6#
羽落风尘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7:07 | 只看该作者
overthink 发表于 2016-5-27 16:35
图好大, 建议压缩一下 长边1000就好了

是指分辨率吗?版版都用的什么压缩软件     感觉压缩分辨率后图片里的字就看不清了。。。。
7#
overthink 发表于 2016-5-27 19:00 | 只看该作者
羽落风尘 发表于 2016-5-27 17:07
是指分辨率吗?版版都用的什么压缩软件     感觉压缩分辨率后图片里的字就看不清了。。。。
...

Camera RAW


可以裁切啊,不用整个压缩。
8#
Cogae 发表于 2016-5-27 20:11 | 只看该作者
换我这个价位会换其它的型号
9#
羽落风尘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20: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版 好专业的回复 待我研究研究
10#
羽落风尘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08:05 | 只看该作者
Cogae 发表于 2016-5-27 20:11
换我这个价位会换其它的型号

恩 这价位有不少好的产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