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东芝Q pro 256GB SSD评测--平衡技术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gaojie20 发表于 2015-4-15 2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30663|回复数:70
本帖最后由 gaojie20 于 2015-4-22 13:22 编辑

东芝Q pro 256GB SSD评测--平衡技术论(已修正)





第一章:前言


首先感谢PCEVA组织的东芝Q pro系列SSD团购。从既往屡次SSD团购我大概看出大家在采购SSD时会比较谨慎,无可否定某些特定品牌会较为吃香。那些备受欢迎的品牌,通常也具有一些共性,例如:品牌、口碑、背景资源等。正如东芝拥有NAND晶圆厂资源,本身又是硬盘老字号,这背景无形中加了不少分数。

第二章:开箱及拆解








日本设计 菲利宾制造,全进口,提供一贯的三年有限保修服务。


抗震包装做的很到位




附件里配有7mm转换9.5mm盘体适配器。


型号:HDTS325  
固件:JURA0101
2015年1月29日生产
盘面来看并没有太多特殊之处,反而像例行性的推陈出新。


正面4颗螺丝直接开盖,电路板零部件为单面布局,结构看似简单的铝制外壳,在这一面加了PCB绝缘片处理。


再开下面四颗螺丝直接解放PCB正面,后盖与IC芯片之间贴有9颗散热贴。以提高热传导至铝制外壳的效率。


PCB正面是主控和8颗闪存,并无DRAM缓存。


PCB背面并无任何IC芯片


主控:TC358790XBG x 1 pcs
双核心八通道四路交错,最大支持32CE,
闪存:TH58TEG8DDKBA8C x 8 pcs
4die 4CE
缓存 : 无



第三章:主控

随着SSD趋于成熟,各家产品差异化一再缩小,国家大厂纷纷借由并购控制器厂商等方式,试图为自家产品创造出特殊性。东芝跨入消费级SSD市场初期。曾和台湾厂商配合研发定制化控制器,后来也一度转用广为常见的LSI Sandforce、Marvell设计方案。不久之前又和Marvell策略合作定制版控制器TC58NC5HA9GST,在型号THNSHN开头的Q Series产品上,都可以见到其踪影。


Q Series Pro拆开来看是型号TC358790XBG的生面孔,外观不像TC58NC5HA9GST 有打印 Marvell字样,真实身份还是有点神秘感,不过就PCB结构来看,控制器芯片尺寸和预留的低电压DRAM焊脚,这些蛛丝马迹透露出应该也出自Marvell之手。据Marvell的商业运作模式来说,东芝提出规格要求定制化,并搭配深度定制的固件来构成,最特殊的地方就是电路配置迥异于其他同门产品,如此决绝拿掉DRAM,想必固件调教有神秘加成吧。至于是不是88SS9189我觉得已经不重要了,经过东芝定制后重新流片的产品自然也变成了一个新产品,加上东芝深度定制的固件,已是面目全非了。




第一节 主控架构



▲自制一图流 NO1
TC358790XBG主控双核心,八通道四路交错。
其闪存控制器支持Toggle 2.0界面的 A19NM MLC闪存,内建一个采用QSBC技术的一级的ECC区块保护闪存内的数据,Hamming ECC的2级ECC区块在闪存控制器之外保护主控的SRAM。

主控分前端和后端,各由一个处理器核心去处理,以此在多线程的并行处理上增加处理速度。
前端包括SATA主机接口和一个SATA控制器,
后端处理和执行命令进程,包括对闪存的存取。

后端有一个命令队列接受来自前段的多项命令,数据缓冲在数据缓冲区进行,这个命令队列执行和接受非连读的多项命令是使用SATA接口的NCQ提速,数据缓冲区协调匹配主机和闪存之间的速度关系并同时向闪存写入多项数据区块。

查表模块确定逻辑区块地址LBA和闪存的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原本这个地址的映射表是应该储存在DRAM中通过内建的DRAM控制器并连接到外部控制器的。但是东芝将DRAM拿掉了,这样映射表只能存在闪存和主控的SRAM中,这么做的做法有利有弊。具体在后面会讲到。

逻辑区块地址LBA和闪存的物理地址不需要相同,因为专门有一个机制映射逻辑区块地址LBA和闪存的物理地址
一般来说,逻辑区块地址LBA没必要千篇一律,假如逻辑区块地址LBA和闪存的物理地址被强制相同的话,仅仅写入特定的逻辑区块地址LBA只会增加特定的闪存部分的磨损。为了增加可靠性,在闪存的写入次数上做了限制,缓解对闪存特定部分地址的集中写入,也就说磨损平衡技术
这个技术确保闪存的全局写入而不是集中的特定地址写入,但是需要用到查表模块去确定逻辑区块地址LBA和闪存的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基本读写的操作流程:

主机发送一个读命令经过SATA接口界面,通过前段控制器达到命令队列,然后被发送到查表模块取得逻辑区块地址LBA和闪存的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然后被发送到适当的闪存控制器通道进入对应的闪存物理地址,数据就被读出来了并被传送到数据缓冲区,通过前端发送到主机。

主机发送一个写命令经过前端,和写入的数据、逻辑区块地址LBA还有数据属性一起被发送到数据缓冲区,然后查表模块取得逻辑区块地址LBA和闪存的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然后数据缓冲区里的数据被发送到对应的闪存的物理地址,1级2级ECC同时生成伴随写入的数据一起写入到闪存中。

第二节 多线程处理

为了实现高数据传输率,东芝的控制器实现了流水线处理命令。控制器内部被划分成一系列区块,让所有命令通过。关键的是,在每一区块的数据处理量都大致相等,每个区块的IO单元都具备内部缓冲区,所以,当一个命令在一个区块B完成之后,被传送到下一个区块C的时候,同时从前一个区块A通过的命令可以立即处理。
这意味着区块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的命令,整个系统可以处理并行多指令。
上图表现出一个多个读命令连续执行的例子,管道中的命令处理采用SATA NCQ技术,连续并行的处理命令。
第三节 主控的ECC机制

一级ECC采用的是东芝独创的QSBC(Quadruple Swing-By Code),翻译过来四联摆动ECC,其本质可以理解成多层ECC。多层ECC的好处就是保护机制健全,纠错能力强,破了一层还有一层,缺点就是延迟随着层数的提升而不断增大。

二级ECC采用的Hamming ecc,

ECC就是“Error Correcting Code”的简写,数据检测与误差修正编码,因为闪存中会有出错的可能,如果没有使用ECC模块,读出的数据和写入的数据会有不匹配的可能,也许一个文件中只有一两个bit不匹配,这也是不能容忍的。相对来说SLC中出错概率比较低,所以使用一个纠错能力不强的Hanming码就可以了,在MLC中Hanming码就显得力不从心了,需要纠错能力更强的BCH码了。

NAND闪存的ECC比较多见的:Hamming汉明码,BCH码,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等。
1、Hamming汉明码是经常使用在早代SLC闪存。汉明码的计算通过软件实现简单,占用资源比BCH小,但是效果也比BCH弱。
2、BCH码具有嵌段长度和误差的灵活性校正能力。和功率消耗小相对于纠错能力。BCH擅长处理随机错误,由于NAND Flash自身的特点,出现随机错误的概率更大一些,所以在MLC中目前应用最多的还是BCH方式。
3、LDPC码的纠错能力是非常高的。但对于功耗和处理问题所需的时间要求很高。
为了解决这个权衡,东芝开发自己的错误检测和校正技术QSBC™(Quadruple Swing-By Code)。这种所谓的专利技术,我觉得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号称达到LDPC码的8倍,加上是个保护专利,东芝还是宣传效果的多,具体代码谈的少。

大家知道即使是校验错误,如奇偶校验或者CRC校验都需要在原始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额外的数据。能够纠正错误的ECC需要额外的数据空间保存纠错码生成的校验数据。所以在NAND Flash中Page的1K数据并不是1024Byte,大多数是1024+32Byte, 有的是更多的额外空间;额外空间越多意味着可以使用纠错能力越强的ECC,因为对于同一ECC算法纠错能力越强需要的额外空间越大。

为了提高数据存储在闪存中的可靠性,TC358790XBG主控提供1级和2级的ECC纠错功能,当检测到错误时,数据首先通过闪存控制器提供的一级ECC(QSBC)。如果错误无法被一级ECC校正,数据会下传到闪存控制器外部二级ECC(Hamming ECC)。
DRAM的环节我们放在后面会详细讲到。
除了字节的区块代码保护之外,CRC奇偶校验位用于识别错误,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可靠性的实现,由于ECC的存在可以使得在DRAM的使用率大大降低,所以东芝干脆把DRAM拿掉,同时二级ECC也被以字节为单位加入到主控的SRAM中,所以错误的发生能被发现和纠正。

1、一级ECC(QSBC)
前面我们讲到了:一级ECC采用的是东芝独创的QSBC(Quadruple Swing-By Code),其本质可以理解成多层ECC。多层ECC的好处就是保护机制健全,纠错能力强,破了一层还有一层,缺点就是延迟随着层数的提升而不断增大。
这里说到颗粒的纠错,不得不说一下颗粒厂如何定义颗粒的PE问题。

东芝对该A19NM颗粒最低的硬性要求是40bit/1KB BCH ECC,因为只有在保证这个级别ECC或者更高级别ECC的情况下,东芝才敢去定义颗粒的PE。

我们前面说过了,ECC需要额外的数据空间保存ECC生成的校验数据,

TH58TEG8DDKBA8C其实属于TH58TEG8DDK系列颗粒,page=17664Bytes=16K+1280Byte 东芝对这个颗粒的标称使用page size是16KB,我们减去后得到1.25KB=1280Bytes的spare size冗余空间。

block=(4M+320K)Bytes=4416KB
page=17664Bytes=17.25KB
block/page=256
每个block包含256 page。

另外呢,每个panel会额外提供42个block出来另为他用。
其实我们也可以简单计算出来:
panel=4820434944Bytes=4707456KB
blcok=(4M+320K)Bytes=4416KB
panel/block=1066
1066-1024=42
实际计算的结果确实如此。

命题1:我们假设东芝不用QSBC这种高级的多层ECC,只采用40bit/1KB的BCH ECC,颗粒能不能冗余掉这么大的ECC代码呢?

设最大纠错能力为t
如果选用512B就是4096bit的原始数据长度,则模式为BCH(8191,8191-13×t,t,13)校验数据长度就是13×t
如果选用1KB就是8192bit的原始数据长度,则模式为BCH(16383,16383-14×t,t,14)校验数据长度就是14×t
24Bit/1024Byte ECC, 此时需要14x24bit=336bit=42Byte
40Bit/1024Byte ECC, 此时需要14x40bit=560bit=70Byte
16K+1280Byte 的A19 MLC  TH58TEG8DDKBA8C颗粒使用40Bit/1024Byte ECC,需要70Byte x 16= 1120Byte,差不多快塞满page里冗余的1280Byte的SPARE SIZE了。
以假设TH58TEG8DDKBA8C颗粒使用40bit/1KByte BCH方式的ECC为例,控制器写数据到NAND Flash时,每1024Byte数据经过BCH模块就会生成70Byte的校验数据(当然剩下的80-70=10Byte也可以作为某种用途的数据,可以任意使用0-10Byte而不会改变ECC的使用),这些数据一起写入到NAND Flash中。控制器从NAND Flash中读取数据的时候需要将原始数据和校验数据一起读出经过BCH模块,BCH模块计算伴随矩阵首先可以判断出是否出现了错误,如果出现了错误需要计算错误位置多项式,然后解多项式,得到错误位置(目前主要使用Chien-search方法),因为是位错误,找到错误的位置以后取反以后就是正确的数据。只要是错误个数小于等于40,BCH都能够找到错误的位置,但是如果错误个数超过了40,对于BCH来说已经没有办法纠正错误了,只能报告出现了不可以纠正的情况。
但是有些主控不支持40Bit/1024Byte ECC,只有24bits/1024Byte,所以东芝就给出来两种ECC情况下的寿命数据:
24bits/1KB ECC 纠错时可以有1000 PE次数,40bits/1KB ECC纠错时可以有3000 PE次数,在PE次数到时数据保存期为1年以上
根据上面两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24bits ECC纠错时,PE 次数到1000次时,数据存放1年后,1KB数据出错的比特数小于24
2、40bits ECC纠错时,PE 次数到3000次时,数据存放1年后,1KB数据出错的比特数小于40
3、24bits ECC纠错时,PE 次数大于1000次时,没法 保证数据存放1年后,1KB数据出错的比特数小于24
4、40bits ECC纠错时,PE 次数大于3000次时,没法 保证数据存放1年后,1KB数据出错的比特数小于40
当然全世界可能只有颗粒厂如此解释颗粒的PE寿命了,这其实是将部分责任转嫁给主控方了。

命题1结论:该颗粒仅仅page的spare size就可以完全容纳40bit/1KB BCH ECC了,这就是颗粒厂商宣传的3000PE基本盘了,何况我们还有42个额外提供的Block,可以放下更高级的多层ECC-QSBC,所以理论应该高于3000PE的,关于PE个人观点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综上所述,闪存端的ECC依靠一级ECC(QSBC)保护提升了纠错机制并且大大提升了颗粒的理论PE值,那么闪存控制器到SATA接口这一段的数据怎么保证呢,这就要说到二级ECC( Hamming ECC)。

2、二级ECC(Hamming ECC
举个例子:我们用的ECC内存,就是采用Hamming ECC,那么在这块SSD内,主控有自己的SRAM,并且使用Hamming ECC对其进行保护。SRAM出错率低,而且出错也最多1bit,所以汉明码简单快速。暴力有效。

那么还有数据的传输途径呢:,端到端的错误检测CRC16(E3D)码的加入,导致在数据传输点发生的错误能被检测到,所以错误的数据是不会被输出到外部的。这里我们要明白这个端到端是SATA接口到闪存控制器之间,如果主机到SATA接口之间发生错误怎么办,除非你有ECC内存,否则凉拌。


E3D是什么?E3D就是CRC16的校验代码被加到读写数据途径中,最终和数据一起被存储,一起被读取,这样的好处有效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如果不完整就会报错。报错了怎么办,这里提供Hamming ECC 纠错,Hamming ECC 是被设定在SATA接口和闪存之间的这段数据途径里,无缝连接的,E3D报错,Hamming ECC 就上去纠错,但是其实Hamming ECC 纠错能力一般不强,但是可以软件实现,占用资源小。
这里的CRC32是和SATA协议结合的,SATA传输自带,一般只是标记,如果把数据存进去校验就等于能发现错误了。

东芝这里提出一个概念E3C,E3C是什么?三句话
第一句:纠错覆盖在闪存和数据途径全过程(一级ECC保护闪存,二级ECC保护SRAM,E3D保护数据传输途径)
第二句:Hamming ECC 覆盖 闪存和数据途径之间的部分(二级ECC Hamming )
第三句:闪存的ECC校验是无缝连接的。(一级ECC QSBC)


3、紧急只读模式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了ECC和PE的之间的关系了。
只是知道还不够,应该还要用已经知道的去解释一些现象。

▲如上图 所示,假设一颗3000PE的NAND从使用寿命开始到结束期间,未修复的底层位错误率频率会随着 NAND 闪存的编程和写入而呈指数级的增长,而当NAND的 PE 周期耐久性终止之后,最终将进入无法使用的状态。
数据上出现位错误时,那么第一条防御线便是ECC防御战线
耗尽ECC之后,尤其是在 NAND 闪存使用寿命结束时,无法修复的错误几率将增加,可能很快就会出现数据损坏。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条防御线是固态硬盘的紧急只读模式,当PE数值达到一定的数值的时候,主动启动紧急只读模式,只能读取不能写入,这时候能做的事情,赶快备份数据,在保修期内的话申请换盘吧。
其实在东芝设置的这个一定数值可能过于保守,在SSD预设PE的1/200的时候启动,其实来说,一个3000PE的盘,用到4000 5000PE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这个做法和东芝一贯的企业级数据安全第一的产品定位有非常大的关系,高姿态有时候也是个相当蛋疼的事情,感觉无法降格与我们沟通。


第四节 功耗控制

为了降低功耗提升性能,东芝也开发了一些技术:
1、为了降低漏电,每个功能区块都有独立的时钟门管理,在非操作状态可以尽可能关闭降低到最低功耗。
2、由于去掉了DRAM,所以东芝主控将用户数据通过内部缓冲区直接传递到NAND存储器,无需通过DRAM,减去了了DRAM的功率消耗。同时,也为寸土寸金的M2以及MSATA产品的PCB设计留出了宝贵的空间。
第五节 关于拿掉DRAM

SSD的DRAM大缓存主要是放FTL映射表的,每次IO读写时SSD都会从FTL里面查询或更新闪存的真实地址,但是东芝拿掉了DRAM,没办法使用响应速度快但体积庞大的FTL表,只能使用了与SF主控相类似的二级映射表来对FLT进行访问,而且只能部分放在主控的SRAM上,还有部分放在NAND的颗粒缓冲区中,来回调用,这样就会造成2次读取,读取放大了,延迟也高了,所以4K随机效能就会下降。

DRAM不只是存储一些页大小的数据,还有合并优化中的用户数据、映射表,否则没必要用那么大的缓存,对于企业版SSD而言,外置DRAM其实很不错,对性能,寿命都有很大帮助,得到好处的同时代价和风险也很大,进行优化写入技术对掉电要求很高,风险很大,而电容,电池都有老化问题,安全冗余必须很大才行。
这个盘其实浴室也说了,就是OEM版本拿来直接换包装作为民用零售版出售,其根基还是源于企业版的要求的。所以设计定位的还是企业OEM客户需求而不是游戏玩家,东芝可能觉得为了DRAM的安全还要采用高成本的电容方案,所以权衡之后采取比较平衡的方案,拿掉了DRAM牺牲了4K随机效能,但是同时满足了企业级安全定位,又节省了成本,优化了PCB设计。

结论就是东芝和浦科特对产品的定位不同,浦科特为玩家设计,东芝为企业设计,宁愿拿掉DRAM这种做法就是东芝和浦科特在处理产品时最大的区别。

其实现在有更高级的DDR3 STT-MRAM是非易失性的,就像NAND闪存那样即使断电也能保留缓存的数据,并且不需要硬盘向闪存刷新缓存内容,这种作为DRAM是最合适不过了,但是成本过高,何况每当一种新产物出现解决老问题的同时又将会出现一个新问题,且当顺口一说吧。



第四章 闪存





按照当下的SSD制造业的市场态势,SSD的制造优势早已不是贴片用料工艺了,而是NAND flash的资源,用低廉的价格获得合适的的NAND flash才是SSD制造的核心优势。东芝无疑是这个行业最有话语权的优势资源所有者之一。


▲自制一图流NO2:TH58TEG8DDKBA8C编号详解
值得一看的参数就是K,因为K=A19NM,
我个人偏爱干一些一图解尽天下事的蠢事,虽然不是天衣无缝,但是对于解读具体问题还是比较省心省力,而且客观直观。因为看图即可,无需多言。
从上图得到的信息量是TH58TEG8DDKBA8C是Toggle2.0模式的32GB容量的4CE东芝A19NM MLC颗粒,page标称16KB,block标称4M,留下了巨大的冗余空间,并且具有多个DIE核心。
通过上图粗略的解析基本对于这个颗粒的识别还是没大问题的。

第五章  测试



平台


▲BIOS开启所有节能设置


CrystalDiskInfo 6.3.0还无法完全显示SMART信息

第一节 三种环境下的基准测试对比


▲测试环境
这里需要环境的设置主要是分2部分:
1、IRST驱动设置:链路电源管理启用和禁用,动态缓存加速器的开启手动高性能档位和关闭,这个好理解。
2、电源设置主要关联CPU的主频,我这里使用的是I7 4790K 锁定1.087V OC 双4.5G,BIOS不关闭任何节能。
高性能:4.5G全程
省电:0.8G-1.6G浮动



AS SSD这个测试其实有个积分公式:
AS SSD总分=0.08x持续读取+0.16x持续写入+2x4k读取+1x4k写入+1.5xQD64读取+1xQD64写入
涉及总分权重的测试部分:高主频CPU对对持续读取 和4K QD1读写测试成绩影响较大,但是这个软件的评分权重我总感觉有点奇怪,也许是因为高主频CPU对持续和4K QD1读写影响较大的缘故,为了淡化CPU强化的项目故意增加了4K QD64读写的对总分的权重,潜意识里有点无脑捧大深度企业级应用。我个人认为这个大众娱乐测试软件其实参考价值并不高。
链路电源管理禁用,动态缓存加速器的开启手动高性能档位,这两点对辅助测试里会明显降低游戏传输的分数。


TX的测试,CPU主频完全主导了几乎所有项目,奇怪的问题在于在4K QD16写入上,竟然节能状态的CPU动态主频超越了高性能状态CPU恒定高主频的成绩。


ANVIL 设置100%不可压缩数据模式,CPU主频再次主导了几乎所有项目,4K QD32写入上面,链路电源管理禁用和动态缓存加速器的开启手动高性能档位再次起到了反效果,另外4K QD32深度的读写几乎完全依赖于CPU主频了,失去了主频的加持,成绩惨不忍睹。

通过以上三个软件的数据互相印证,高频CPU确实是对该盘的4K QD1-32评分有很大提升,尤其是QD16-32的读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我们日常使用涉及到的也就4K QD1-4,我觉得完全不必拘泥于跑分,建议在环境3节能状态下使用该盘,既可以延长闪存寿命又可以为整个平台节能。毕竟使用产品我觉得更需要良好的体验,而不是玩数字游戏。
至于IRST 链路电源管理禁用,动态缓存加速器的开启手动高性能档位的设置,个人觉得并无重大意义。

第二节 辅证测试


我们设置测试环境1进行测试


这两项测试基本辅证了前面的测试结果

第三节 轨迹测试


我们设置测试环境1进行测试


▲PCMark的硬盘测试是采用真实的磁盘I/O轨迹回放,这种测试方法比较能反应硬盘的真实读写情况。PCMARK7 8的成绩和官方参数还有各路媒体评测的结果相仿,基本没有出入,持续为王在这块盘上反映的淋漓尽致。

第四节 IO


我们设置测试环境1进行测试

▲要说明的是,东芝Q PRO 256GB塞满了主控的32CE。
4K 读在QD64还未达到顶峰,不过也差不多了,大概也就是9.3W IOPS左右了
4K 写在QD8左右已经走到了6.2W IOPS极限,往后在持续降低
Q PRO这块盘定位是OEM定位产品直接投入民用,其具备一定的企业级血统和设计初衷,民用来说,我们一般进行的轨迹测试大多在4K QD1-8之间的读写应用而已,定位上可以满足民用需求。

第四节 SLC Cache轨迹捕捉以及离散度测试



我们设置测试环境1进行测试

东芝的SLC Cache
▲SLC模式在全盘写入135GB也就是52%左右容量的时候突然转为MLC模式。

▲我在RAW不分区的格式下,进行4K QD32的随机写入测试5000秒,

▲0-1000秒在前650秒可以明显看到非常清晰的SLC CACHE高速平稳的轨迹,650秒以后进入MLC模式,速度腰斩过半,但是没有0点出现。

▲1001-2000秒散点依然很平稳,没有0点出现。

▲2001-5000秒散点开始不断往下一级的速度梯次迁移,迁移了四个梯次,重压的IO写入已经让主控不堪重荷,但是依旧没出现0点。

▲然后我立刻新建单分区NTFS格式,进行4K QD32的随机写入3000秒的离散度测试,这时候前置有个LBA全盘写入的长时间预热状态,看到数据出现的时候,SLC cache已经尾声了,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在RAW不分区格式下测试的原因。分区后无法捕捉到完整的SLC cache的轨迹。
上图可以看到SLC cache的尾巴,MLC模式散点也相对比较平稳,没有大幅度的下跌趋势,没有0点的出现。

第四节 TRIM测试



我们设置测试环境1进行测试
在使用IOMeter对SSD在有分区的情况下进行了3000秒的的4K QD32全盘随机数据写入之后。进行HDTune写入测试测试,然后再分区格式化进行全盘TRIM,随后再进行HDTune写入测试看看写入性能可以恢复到什么程度。

空盘状态


▲刚进行完离散度测试后


▲重新删除分区后新建分区再次删除,等于TRIM了,然后测试

TRIM之后效能100%回复,即时有效。


TIP:其实我当初的想法是在跑完离散度之后闲置10MIN 30MIN 1H 5H分别进行HDTUNE写入测试,浴室给我指出这个测试方案的不严谨性:“由于HDTUNE的本身的测试特点,全盘4KB测试3000秒随机写入的数据填盘了且都必须判定为有效数据且SSD主控不能私自垃圾回收这部分数据,SSD只会对OP容量内的数据进行垃圾回收。”
所以无论闲置多久,确实GC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总结


1、作为一款OEM企业级血统的民用定位产品而言,定价不高,定位不低。

2、即使拿掉了DRAM也没什么影响,东芝的固件算法和源于marvell 88ss9189的定制版主控确实有很高的可塑性,东芝找到了产品的平衡点进行调教,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使用体验良好,可满足民用日常需求。

4、结合该产品的使用感受,对东芝的QX200系列
的产品充满期待。只是期待,希望不会失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绝对值 +5 收起 理由
ryoma1836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2#
bearbear 发表于 2015-4-15 20:31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啊。。。。。。。
3#
fcys 发表于 2015-4-15 20:32 | 只看该作者
老高果然给力啊
4#
剁手玩儿 发表于 2015-4-15 20:33 | 只看该作者
多图的烟豪,够详细··
5#
damao0202 发表于 2015-4-15 20:4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用完了也让我试试吧?
6#
gaojie2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20:41 | 只看该作者
damao0202 发表于 2015-4-15 20:40
楼主用完了也让我试试吧?

你是说V8 GTS么?

7#
shx330 发表于 2015-4-15 21:00 | 只看该作者
老高的SSD写的真专业啊
8#
flhssnake 发表于 2015-4-15 21:05 | 只看该作者

老高的SSD写的真专业啊
9#
Heagle 发表于 2015-4-15 21:27 | 只看该作者
我就只有总结部分勉强能看明白,还要慢慢学习
10#
dert88 发表于 2015-4-15 22:41 | 只看该作者
Q pro的测试已经很多了,怎么就没有高手深度测试解说一下新品带缓存的Q200 EX?

若没缓存设计是出于企业安全性,东芝把不准普通消费者心理啊。
Q pro毕竟是民用SSD,没缓存的企业特性拖累而跑分不讨喜,没发现很多人购买前纠结Q pro没缓存么?而真正的企业应用敢用这货代替企业级SSD么?这设计岂不是矛盾了?

带缓存的Q200 EX这个对普通消费者就更有吸引力了,不管跑分实用不实用,消费者就是喜欢跑分,有了缓存就是期待多了。
11#
neeyuese 发表于 2015-4-15 22:52 | 只看该作者
dert88 发表于 2015-4-16 00:41
Q pro的测试已经很多了,怎么就没有高手深度测试解说一下新品带缓存的Q200 EX?

若没缓存设计是出于企业安 ...

很遗憾的告诉你,Q200 EX缓存应该是无效的,至少对跑分表现来说无效,另外它只是针对国内市场的产品而已,海外都不卖的。

12#
gaojie2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2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aojie20 于 2015-4-15 22:58 编辑
dert88 发表于 2015-4-15 22:41
Q pro的测试已经很多了,怎么就没有高手深度测试解说一下新品带缓存的Q200 EX?

若没缓存设计是出于企业安 ...



引用下浴室的图
这个盘的主控和Q PRO一样的,带缓存,企业级。
这下面银色的两个大容量电容,看来直接冲着DRAM去的,日本村田制作所的双电层电容DMT
额定电压为4.2V,额定容量为470mF,封装尺寸为21.0mm×14.0mm×3.5mm。2013年8月福井量产的型号

带缓存的企业级必然要带电容保护啊,Q PRO只是企业级阉割下来的,并没有定位企业级的。

QX200我也很期待,不过拆盘之后才能看到结构,如果算法不做UPDATE的话,如果没有这电容保护的话,除非重写固件,重新定义缓存路径。否则估计也就那么回事


13#
range 发表于 2015-4-15 23:00 | 只看该作者
详尽赞!建议加入一项写满30%、50%、90%数据后的性能测试对比可否?
14#
dert88 发表于 2015-4-15 23:03 | 只看该作者
neeyuese 发表于 2015-4-15 22:52
很遗憾的告诉你,Q200 EX缓存应该是无效的,至少对跑分表现来说无效,另外它只是针对国内市场的产品而已, ...


既然焊接了缓存,为何会无效呢?是否固件没有相应优化?有没有可能以后出鸡血固件呢?


其实以东芝的功力,开发出跑分讨喜的民用SSD不难吧,这跑分需求也算是个市场,不能总让恶心的棒子占领啊。

卖民用级的东西,虚的东西还是要来一点的。
Q200 EX就算是中国专用,说明东芝可能也看到这点了吧?
15#
gaojie2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23:06 | 只看该作者
range 发表于 2015-4-15 23:00
详尽赞!建议加入一项写满30%、50%、90%数据后的性能测试对比可否?

很好的建议,可以的,其实如果要看这几个点的大致效能的话


这个图可以粗略满足
16#
gaojie2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23: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aojie20 于 2015-4-15 23:13 编辑
dert88 发表于 2015-4-15 23:03
既然焊接了缓存,为何会无效呢?是否固件没有相应优化?有没有可能以后出鸡血固件呢?

很难说QX200不是为了讨喜国人的DRAM情节,即使设了DRAM,但是固件设定数据不走DRAM也是枉然。
东芝肯定有实力去做到浦科特 闪迪那样的民用级,只是愿意不愿意去做而已


而且东芝的SLC CACHE未必就一定比闪迪的N CACHE合理,而浦科特的TURE SPEED 无缝GC也未必是东芝强项,
东芝花那么大价钱去TSMC去流片主控,目的还是为了企业级服务的,民用级我觉得东芝可能一时半会还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开发,企业级简化下来可能对他们来说更为直接有效吧。



17#
ryoma1836 发表于 2015-4-15 23:43 | 只看该作者
真是详细,抽时间好好阅读楼主的帖子,粗略看了下还很多看不懂的
18#
az6338890 发表于 2015-4-15 23:48 | 只看该作者
前面那一大堆表格过于高深了!!
19#
gaojie2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23:53 | 只看该作者
ryoma1836 发表于 2015-4-15 23:43
真是详细,抽时间好好阅读楼主的帖子,粗略看了下还很多看不懂的

我是初稿就发了,浴室说了好多错别字,不忍入目,所以可能影响了阅读,我抽时间修正下错别字。
另外拜读过你的建兴40周年文章,很赞
20#
gaojie2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23:55 | 只看该作者
az6338890 发表于 2015-4-15 23:48
前面那一大堆表格过于高深了!!

看总结比较直观,一般消费者看完AS SSD BENCH就直接看总结。三棒就机智的抓住这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