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800元内大厂256GB SSD横评与选购分析 2015年2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Essence 发表于 2015-1-31 1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38410|回复数:42
从最近几次的固态硬盘团购来看,800元以内256G容量的型号最受欢迎。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我们从京东上选择了5款符合以上要求的热门固态硬盘产品进行横向对比评测。

各种SSD测试软件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不同的测试对比可能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而各家媒体对于SSD的评测也大多基于常见测试成绩的对比,简单的成绩罗列对比并不能给用户真正的购买建议,那么如何做好成绩分析与解读就看各家功底如何了。大家可能已经看过很多的评测,或许正被纷杂混乱的成绩所围绕而不知所措,PCEVA将致力于不断提升文章价值,给网友们提供最科学的参考。

截至目前PCEVA已对超过50款固态硬盘进行过单品评测,由于厂商送测产品往往在评测过后回收,PCEVA以往并没有很多机会进行大范围的固态硬盘产品横评。此次我们选择从京东上购买评测样品,并精心准备了新的评测项目和详尽的成绩解读,希望能对大家的选购提供参考和帮助。

参评的5款固态硬盘型号是:
东芝Q Pro 256G     (京东价769元)
ARC 100 240G       (京东价699元)
HyperX Fury 240G    (京东价779元)
LiteOn ZETA 256G    (京东价799元)
MX100 256G        (京东价739元)

以下是我们通过官方资料整理而来的参数信息汇总: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5 3570K@4.2Ghz(所有CPU节能特性关闭)
主板:技嘉Z77X-UD3H
内存:金士顿Savage 8G*2@1600Mhz
硬盘:OCZ Vertex 150 240G(系统盘)
系统:Windows 7 64位旗舰版
驱动:Intel RST12.9

理论性能测试项目:

TxBENCH测试

东芝Q Pro 256GB:

OCZ ARC100 240GB:

金士顿HyperX Fury 240GB:
LiteON ZETA 256GB:

Crucial MX100 256GB:


小结:使用了SLC Cache的两款型号东芝Q Pro和OCZ ARC100在持续读写性能上表现最为出色。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二者的SLC Cache策略还是有一些区别的,OCZ的全盘SLC Cache能够动态调整大小进行最大化加速;而东芝的固件中在SSD使用容量过半之后就只有大约5GB的SLC Cache容量可供加速了(使用OP范围内容量进行SLC模拟)。理论带宽测试是最简单粗暴的基础测试方法,但同时大家也很早就意识到理论带宽测试的局限性,持续读写只在少数拷贝大文件时发生;虽然日常IO操作多为随机读写,但实际发生于日常使用中的磁盘操作并非理论测试当中的单一数据模型纯读取或纯写入,因此理论带宽测试的局限性很大。

4KB 随机队列读写理论测试





混合读写带宽测试



小结:在Txbench存储带宽测试部分我们曾提到,日常使用中的磁盘操作并非理论测试当中的单一数据模型纯读取或纯写入,那么通过混合读写带宽测试可以看到更全面的SSD带宽表现。应用全盘SLC Cache的东芝Q Pro在用户使用容量未过半的情况下拥有最高的带宽表现,而OCZ的ARC100则可以在各种使用容量与读写混合比率下都保持较高的表现。

稳定态离散度测试


使用IOMeter进行4KB QD32 随机写入离散度测试,时间5000秒。测试方法是全盘快速格式化后用Iometer 1.1 (Pseudo随机数据模型)填充满全盘LBA,设置4KB QD32 , 4KB分区对齐,随机写入100%,1秒记录一次采样,5000个采样一共5000秒。离散测试主要是用于给需要在持续高负载且对写入延迟需求很苛刻的使用环境下作参考之用。





小结:5款参评的固态硬盘在稳定态离散度表现方面均不是十分理想,Crucial MX100是其中相对较好的。OCZ ARC100的稳定态IOPS最高,达到19000 IOPS以上,表现非常抢眼,Barefoot 3主控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高负载性能一致性测试

这个测试主要是给家用最恶劣环境下的性能参考。(全盘不留任何剩余空间,禁用了Windows文件系统缓存跑纯RAW模式)


同前边的稳定态测试一样,在PC Mark 8扩展测试当中,OCZ毫无意外的再次夺得头筹,在高负载下性能保持最好,在空盘测试当中爆发力最强的东芝Q Pro只能屈居次席。


记录回放测试项目:

PC Mark 7测试

东芝Q Pro 256GB:


OCZ ARC100 240GB:

金士顿HyperX Fury 240GB:

LiteOn ZETA 256GB:

Crucial MX100 256GB:

PC Mark 7 1.4版存储测试包括两个成绩,其中RAW成绩是指如果回放过程完全无视空闲时间,进行全速回放所得到的成绩。从下边的成绩汇总图标可以看出,在RAW成绩差异很大的情况下,标准成绩的差异小的多。电脑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很多IO空隙时间,这部分空隙时间中有很多是CPU或其他部件工作所需的等待时间,在实际使用中是无法进行压缩的,因而RAW成绩更像是理论带宽测试,标准成绩则更接近实际使用体验。

PC Mark 7存储测试的子项成绩是以MB/s速度表示的,数值越大越好。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主控、颗粒、固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SSD在各个测试子项中的成绩变化也很大。

根据PC Mark 7的官方白皮书,starting applications测试过程中的4K对齐操作比率最低,仅有63%的操作是4K对齐的,这也导致不同SSD在该项测试当中表现迥异,不过在Windows 7以后的系统中,文件系统对底层硬盘的IO操作几乎已经全部是4K对齐的了。Video editing测试过程以读取为主,并且其中又以64KB和128KB大区块读取为多,主控限速持续读取偏低的ARC100在这里就显得有点吃亏了,不过实际分析白皮书中对video editing子项的记录过程可知,这个回放测试记录的是读取视频文件后进行转码发布的过程,实际上转码过程是CPU高负载导致硬盘大量空隙时间的状态,但是在PC Mark 7测试过程中会自动将空隙时间全部压缩到10ms,这样实际使用体验差异就被严重放大了,换句话说实际用ARC100进行video editing子项所做的工作时,其总体所需时间差异要比测试成绩显示出来的小很多。

PC Mark 7存储测试用于定性判定哪块SSD更快是没问题的,但不能很好的用于定量比较不同SSD实际使用中的表现差异大小。

PC Mark 8测试

东芝Q Pro 256GB:


OCZ ARC100 240GB:

金士顿HyperX Fury 240GB:

LiteOn ZETA 256GB:

Crucial MX100 256GB:

PC Mark 8存储测试运行一次所需的时间要远比PC Mark 7存储测试更长,这是因为Futuremark意识到了将空隙时间统一压缩到10ms所得出的成绩并不能科学的反映SSD在实际使用体验中的差异。不同SSD的PC Mark 8存储测试评分差距相比PC Mark 7要收窄了很多,这也说明当前时期不同SSD在家用环境下的效能差异并非AS SSD Benchmark一类理论跑分中表现出的那样大。

除了使用正常速度回放之外,PC Mark 8的测试子项成绩使用时间(秒)而不是速度(MB/s)来展示,这样有助于更直观的了解使用感受差异。

在负载比较低的测试项目中使用体验相差微乎其微,如Office三个办公软件的测试里最快的盘比最慢的盘也就快上人难以觉察的0.2秒。即便是重负载的Photoshop回放测试,多数盘的完成时间差距也在3秒左右,仅占整个完成时间的1%。浴大在深入解析家用存储系统实际性能表现一文中详细分析了这一情况,即使与万元级专业级SSD对比,多数日常家用的完成时间差异在5%以内,像游戏加载时间这样的项目,时间差异仅为1秒左右。

Essence Benchmark:回放式实际使用性能测试

我记录的这些回放测试内容都是基于家用轻量级应用,毕竟选择旗舰级的毕竟是少数,日常应用总是高负载的更是少数。

测试方法在最早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以使测试更接近实际使用性能表现。测试准备过程为:保留5GB空间,其余部分使用随机数据进行填充,然后删除分区。使用回放软件在测试SSD上回放真实使用环境下记录的IO活动记录。回放测试使用随机打乱的LBA地址进行,测试数据模型为随机数据。考虑到家用环境中SSD已经不是主要性能瓶颈,使用中的空闲间隔多是由系统其他部件如CPU处理数据所需而产生的,更快的SSD也无法减少这些固定空隙时间,回放测试不使用部分IT媒体在类似回放测试中使用的Full Speed模式,而是固定IO间隔时间。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使回放结果更贴近实际使用环境。

比较回放时间可用于衡量不同固态硬盘在完成相同负载IO记录所需的时间长短。平均数据传输率代表SSD完成对应IO操作的效率,平均数据传输率越高,代表SSD面对特性类型应用IO负载的效率越高,但是由于系统其他部件性能瓶颈、软件运行效率以及人为操作反映时间等原因,实际使用中SSD是有很多空闲时间无所事事的。但即便如此,高性能的SSD还是会更快的完成工作,只是领先幅度会受到限制。

PS:回放测试中在测试SSD上回放的是IO操作(LBA地址及数据区块,读写类型等),具体读写的数据内容是随机生成的,而并非完整记录的应用读写的数据内容,这样做有助于减少记录文件的体积。实际上各种回放测试当中普遍采用了这样的方式,目前民用级支持数据压缩的也仅有SandForce一款主控,因此下面回放测试中仅有金士顿HyperX Fury的成绩会比实际使用效果略低。



小结:回放测试与PC Mark 8存储测试原理相近,都是通过回放实际应用产生的磁盘IO来实现对实际使用性能的对比。我的回放测试样本对磁盘IO的压力相比PC Mark 8要更轻,也更接近于普通玩家的日常使用。非常有趣的是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在很多厂商宣传的游戏加载性能方面,参评的各个SSD在完成时间上的表现差异并不明显,为了更快进游戏而选择更贵的SSD看起来并不值得。

参评产品简介与附加特性对比:

东芝Q Pro 256G简介:



东芝Q Pro使用定制版的Marvell主控,编号TC358790XBG,配合东芝自家19nm Toggle 2.0 MLC闪存,虽然PCB上设置了外置缓存位,不过最终还是虚焊,凭借全盘SLC模式来降低颗粒延迟,弥补无外置缓存带来的缺憾,事实证明东芝的固件做的还是不错的,在无外置缓存方案中的性能表现绝对是顶尖水平。

颗粒是东芝原厂A19 MLC颗粒,编号为TH58TEG8DDKBA8C,64Gbit Die,每颗内封装4个Die,组成32GB容量。8颗闪存组成256GB容量,支持ABL特性,能够大幅提升写入性能。关于ABL架构的解析可以查看这里:http://www.pceva.com.cn/portal.php?mod=view&aid=1435&page=3


东芝附加特性:Toshiba SSD Utilities

东芝固态硬盘工具箱下载地址:
http://cdgenp01.csd.toshiba.com/content/support/downloads/SSD_Utilities_US_v2.00.exe

东芝的固态硬盘工具箱下载大小超过400MB,是各种固态硬盘工具箱中体积最为庞大的。Toshiba SSD Utilities需要安装后使用,安装后有系统自启动程序和后台系统服务常驻内存。

虽然都叫东芝Q Pro,不过其实Q Pro之前还有使用19nm TypeC闪存的型号,这一点还是有些混乱的。目前东芝的这个固态硬盘工具箱不能很好的识别市售A19闪存颗粒的东芝Q Pro固态硬盘,包括SMART信息显示、性能优化、错误检测、手动增设OP空间在内的多数功能无法使用,基本就是个摆设,不推荐用户下载。



OCZ ARC100 240G简介:


ARC100系列是OCZ在今年主推的入门级固态硬盘产品之一,主打性价比的ARC100在京东商城的日常价格已经达到699元水平,是所有原厂固态硬盘中最便宜的。ARC100在硬件用料上没有任何降低,仅通过主控限速区分产品定位。

OCZ ARC100使用的是Barefoot3 M10主控,这颗主控是旗舰级Vector 150上所用的Barefoot 3主控的降频限速版,用以区分产品定位。ARC100的颗粒是东芝A19 MLC,编号为TH58TEG7DDKBA4C,单颗容量128Gbit,正反面共16颗组成256GB容量,扣除7% OP容量后达到240GB规格。美光外置缓存的代号为D9PSH,对应型号是MT41K256M8DA-125,单颗容量2Gb,正反面共两颗组成512MB容量,工作电压1.35V,频率1600Mhz,工作温度0-95摄氏度。


OCZ附加特性:OCZ Toolbox

OCZ Toolbox下载页面:http://cn.ocz.com/consumer/download/firmware

OCZ Toolbox是免安装的单文件版本,解压后仅12MB,使用最为方便。除了Windows版本的工具箱之外,OCZ Toolbox还有Linux版本以及完整的可引导版本。OCZ固态硬盘工具箱虽然仅有英文语言,但界面图形化较好,基本功能使用问题不大。打开软件之后需要首先从列表中选择OCZ的固态硬盘:


OCZ Toolbox可在系统内执行在线检查、下载、升级固件操作。在1月29日,OCZ刚针对ARC100发布了一个重要固件更新,1.01固件修正了一些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已经购买的ARC100用户可以使用OCZ Toolbox进行更新。

工具箱可对OCZ固态硬盘进行Secure Erase或手动Trim,还能检测SMART信息:


金士顿HyperX Fury 240G简介:


Fury是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其称谓转义为“狂怒”、“暴怒”。HyperX Fury在金士顿固态硬盘产品当中定位高于V300系列。

金士顿HyperX Fury的主控是金士顿定制的SandForce 2281,颗粒则是金士顿标的good die,正反面共16颗,每颗16GB,扣去约7%的OP空间后组成240GB容量规格。闪存颗粒具体型号不明,据性能推测应该是Intel/Micron 20nm制程MLC颗粒,有可能是L85A。

金士顿附加特性:Kingston SSD Toolbox

金士顿固态硬盘工具箱下载地址:
ftp://supportdownload:supportdownload@ftp.kingston.com/SSD_Toolbox_20.exe

Kingston SSD Toolbox下载解压后是单个可执行文件,免安装使用。工具箱需要在AHCI模式下才能使用,其中固件升级功能需要在微软默认msahci驱动下进行。


具备在线检查最新固件的功能。

SMART信息显示功能,信息全面但没有中文释义是个缺憾。


LiteOn ZETA 256G简介:


在M3S之后,建兴品牌就从消费级SSD产品市场中淡出,主攻OEM及和企业产品领域。时隔三年之后,建兴带着全新的Zeta系列SSD回归民用消费级市场。


LiteOn ZETA的主控使用的是来自Silicon Motion慧荣的SM2246EN。PCB正反面共有4个SK Hynix闪存颗粒,颗粒编号为H27QFGLVEB8R,16nm MLC,符合Toggle2.0规范,每颗粒内有4个Die。单颗粒容量512Gb,正反面共4颗粒组成256GB容量规格。缓存型号是SK Hynix的H5TC2G63FFR,2Gb容量(256MB),运行频率DDR3 1600Mhz,标准运行电压1.35V。

建兴ZETA使用的SM2246EN并没有公版工具箱软件,由于产品上市不久,建兴也尚未提供相应软件。不过这对于产品本身来说并非硬伤,ZETA在Trim功能正常的情况没有明显掉速,Secure Erase等功能用到的机会不多,通过Txbench或Parted Magic软件也可完成相应操作。

建兴ZETA使用中如果遇到掉盘问题可以尝试卸载RST驱动,使用微软默认驱动一般都可解决。

Crucial MX100 256G简介:



作为英睿达的低成本、主流性能定位的固态硬盘产品,Crucial MX100使用Marvell 9189主控搭配16nm新制程闪存(128GB小容量型号依旧使用20nm制程闪存保障耐久度)。

美光自家的16nm MLC颗粒,编号为4PC27 NW645,单颗容量128Gbit(16GB),正反面共16颗组成256GB容量。PCB上的一串电容用于基础掉电保护,主要是防止意外掉电导致FTL丢失造成的丢盘,从用户网上反馈的实际效果来看MX100基本已经没有M4时代FTL损坏需要通电一段时间等待自我修复的现象,但是使用中掉盘现象依然存在发生几率也不小,只不过掉盘后彻底断电后重新开机就能恢复。

Crucial附加特性: Storage Executive


英睿达固态硬盘工具箱下载地址:

Windows 64-bit systems:
http://www.micron.com/~/media/documents/products/software/storage-executive-software/storageexecutive_windows_64bit.zip?la=en
Windows 32-bit systems:
http://www.micron.com/~/media/documents/products/software/storage-executive-software/storageexecutive_windows_32bit.zip?la=en

英睿达的固态硬盘工具箱下载体积超过140MB,软件使用时有后台程序驻留内存,软件界面则通过浏览器方式显示。界面较为美观,但没有中文版且文字描述过多,对于没有英文基础的人使用较为困难。


SMART信息显示,除了常规的写入量和颗粒磨损信息之外,还有RAIN纠错次数和写入错误率等信息。

固件升级工具可以在线检查新固件版本。

具备Secure Erase功能,在工具软件里的名称为“Sanitize Drive”。


附加特性对比:

由于定位并非旗舰级产品,这次参评的五块固态硬盘都没有太多产品附件,不过除了刚上市不久的LiteOn ZETA之外,其余四款固态硬盘均提供有原厂固态硬盘工具箱。


从使用体验来说,OCZ的固态硬盘工具箱无疑是最为易用的,绿色免安装,开机无自启项,运行无常驻程序。SMART信息识别、Secure Erase、固件升级、手动Trim功能一应俱全,虽无中文版本,但界面简洁使用容易上手。比较遗憾的是东芝的固态硬盘工具箱功能虽然全面,但已有一年以上没有更新,无法用于当前东芝Q Pro固态硬盘产品。除此之外,原本计划进行的写入放大对比测试由于东芝Q Pro的SMART信息中颗粒磨损项异常不显示而无法进行横评。

产品点评及总结:

东芝Q Pro:跑分王子

在没有外置缓存的情况下,东芝依旧通过全盘SLC Cache与ABL架构闪存的强大写入性能在多个测试项目中勇夺第一。在反映家用日常应用的PC Mark 8存储测试当中,东芝Q Pro的成绩达到5007分,超过三星850Pro的表现。相比三星850Pro高昂的售价,仅有三星一半价格的东芝Q Pro对于喜欢跑分的玩家而言绝对堪称是平民法拉利。

OCZ ARC100:原厂实惠

作为东芝子公司,有着第一手优质闪存颗粒资源的OCZ同样可以跻身原厂固态硬盘品牌之列。OCZ ARC100 240GB是京东上是同容量级别原厂固态硬盘中最便宜的。有了东芝颗粒的品质保障和OCZ在主控技术上的积淀,ARC100在各方面性能表现均衡,尤其是恶劣工况下性能下降幅度小,随机写入能力甚至可以满足一些小型服务器级应用。此外OCZ在诸如产品外观和SSD工具箱方面相比东芝更为用心,更为关注用户体验。

金士顿HyperX Fury:经典稳健

金士顿HyperX Fury延续使用SandForce 2281主控,性能并无太多亮点,但稳定性却已通过了时间的考验。线下的强大渠道和保修同样是金士顿的传统优势。

LiteOn ZETA:建兴品质

作为建兴品牌阔别消费级市场3年之后的回归之作,LiteOn ZETA的最大卖点并非性能,而是建兴的品质保证。与浦科特品牌同源的固件开发实力也能让LiteOn ZETA在使用“通路”主控的同时保持自身性能特色。

Crucial MX100:梦想延续

很多人的第一个SSD梦想源自美光M4,包括小编购买的第一块固态硬盘也正是M4 64G。MX100当前的最大问题还是从M4时代延续下来的掉盘BUG,在添加基本掉电保护硬件之后仍未能彻底解决,相关故障反馈在论坛上较多,情况比较复杂并不只限于联想笔记本平台。此外淘宝上的低价美光水货要慎重购买,日后很可能将会面临无保修困境。


总结:

一方面,各家SSD生产商都在努力提高自家旗舰级产品的表现,以此来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附加值。另一方面,原本注重高端产品线的SSD厂商也开始加大对入门/主流级产品的研发投入,无论是建兴还是OCZ都打出了高性价比牌,特别是OCZ的ARC100在京东卖出了原厂固态硬盘的最底价。从高端烧包产品到主流推广普及,再到最后进入全民电脑,SSD最终将由入门级和主流级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带来后DIY时代存储系统介质的一次革新。

800元是很多网友选购SSD的心理底线,此次横评选择的正是京东上800元以下价位的大厂固态硬盘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正确的固态硬盘选购路线应是购买前做足功课,选择一款能够用的省心产品。而在购买后则应减少过度跑分和无谓折腾,因为就目前来说,SSD并不像CPU或显卡那样有很多用户可以干预的、影响使用体验的项目。作为存储设备,稳定、安全、持久高效的记录数据才是SSD的本职。

评价一款固态硬盘不能仅通过若干测试成绩的罗列进行数字上的比较。固态硬盘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使用情景下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也属正常。以这次横评的5款产品来说,从大体上来说这些盘都是比较成熟的产品,东芝Q Pro在家用使用条件下爆发力较强,但不适合用于偏重写入的使用方式;OCZ的SLC Cache机制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充分利用空闲闪存进行加速,混合读写测试表现均衡,各种使用条件下适应性较好;金士顿HyperX Fury使用SandForce主控,可以降低可压缩数据的写入放大率,颗粒磨损小;Crucial MX100在轻负载下延迟较低;LiteOn ZETA的持续读取速度最高。在实际使用体验表现差异不大的前提下,我们更倾向于推荐价格占优的OCZ ARC100,但并不存在排他性建议,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不必太过纠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xmiangui 发表于 2015-1-31 2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miangui 于 2015-1-31 20:44 编辑

看完文章前先无奖竞猜一下,既然限定是大厂正规SSD,肯定是哪个便宜买哪个





我个人是喜欢SF主控的,特别是跑虚拟机这种大量可压缩的数据,入门级的V300都觉得很爽。可惜HyperX持续写入还是比别人低一截,毕竟老主控没有后来那些提高家用环境性能的技术。

另外金士顿的白片估计很多人还是不放心吧……唉,不知道520之后还会不会有颗粒可靠、SF主控、又低价的产品。
3#
暴疯狂笑 发表于 2015-1-31 20:4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表格是不是修改下?实心和空心意义不明,还是绿勾红叉比较直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jie_chen 发表于 2015-1-31 21:3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购买SSD的可以借鉴。
5#
火星联盟 发表于 2015-1-31 21:54 | 只看该作者

   高含金量的评测, 很不错。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主控都在这了。
6#
phantomsea 发表于 2015-2-1 01:30 | 只看该作者
说好的intel 520呢?
7#
batzxcboy 发表于 2015-2-1 01:35 |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居然是东芝跑分最强.......
8#
zjzlgx122 发表于 2015-2-1 01:46 | 只看该作者
730也是八百吧-0 0
9#
feng000liang 发表于 2015-2-1 08:25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东芝确实不错
10#
applelovekula 发表于 2015-2-1 09:51 | 只看该作者
给领导的电脑上了个ZETA 128G。领导说电脑快多了。现在就看稳定性如何了吧。
不过建兴的东西,品质有保障。
11#
lzf19750908 发表于 2015-2-1 10:15 | 只看该作者
表格绿勾红叉醒目
12#
Pale_Cheung 发表于 2015-2-1 10:38 | 只看该作者
暴疯狂笑 发表于 2015-1-31 20:40
这个表格是不是修改下?实心和空心意义不明,还是绿勾红叉比较直观。

有无
13#
JHTIE1977 发表于 2015-2-1 11:49 | 只看该作者
M550也是700以下了现在
14#
CUDA 发表于 2015-2-1 12:25 | 只看该作者
JHTIE1977 发表于 2015-2-1 11:49
M550也是700以下了现在

这是按京东定价算的吧,M550京东可不是这个价,至于说淘宝上有便宜的,你上贴吧看看就知道,卖美光盘的人都在互相说对方卖的是水货没保修,天知道谁在撒谎...
15#
沉默的海龟 发表于 2015-2-1 15:49 | 只看该作者
M550担心掉盘和保修的问题
16#
jackyi 发表于 2015-2-2 10:33 | 只看该作者
OCZ ARC100 240G JD今天(2月2日)用 2月8日到期 500-40的全品类东券   589元, 是JD历史最低价了, 值得推荐!
17#
az6338890 发表于 2015-2-2 14:37 | 只看该作者
intel 730怎么不算进来呢....
淘宝价简包已经800下了,再说还能海涛
18#
hfxiaozi 发表于 2015-2-2 16:08 | 只看该作者
jackyi 发表于 2015-2-2 10:33
OCZ ARC100 240G JD今天(2月2日)用 2月8日到期 500-40的全品类东券   589元, 是JD历史最低价了, 值得推 ...

我领取失败。。。
心碎。。。
19#
wull2000 发表于 2015-2-2 17:2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测试分享!
20#
roy_yang87 发表于 2015-2-2 22:04 | 只看该作者
淘宝有599包邮的MX1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