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开启左侧

改过自新了吗?OCZ Vector 150 240G试用

[复制链接]
number1984 发表于 2014-10-31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数:15890|回复数:23
本帖最后由 number1984 于 2014-10-31 18:23 编辑

目录

2L——这些年OCZ的故事
3L——Vector 150 240GB开箱
4L——用料和功能分析
5L——空盘从盘跑分
6L——进阶测试和虐待模式
7L——作为系统盘的测试
8L——总结及心得


首先感谢PCEVA举办此次试用活动。我承认以前的OCZ我打死也不敢用,想当年一个朋友曾经要买Agility 3 120GB被我阻止。但是被东芝收购的OCZ已经不是以前的OCZ了,要扭转一个品牌的口碑也许很难,但如今的OCZ愿意坦然面对,在PC不景气的今天肩负此重任,并且诚恳地重新做产品,这就是个好的开始。

评分

参与人数 2活跃度 +10 收起 理由
Pale_Cheung + 5 很给力!
frontwing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number198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年OCZ的故事

相信大家还记得当年OCZ白片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还记得OCZ抛弃传统的内存业务专心只做SSD,还记得国外媒体统计返修率榜单上OCZ的SSD满满一箩筐,还记得OCZ收购了Indilinx后来又被东芝收购……

OCZ这个做了十几年的品牌最后落得被东芝收购这个归宿,其实也并不算差。因为至少OCZ的品牌和研发团队得以保留下来,继续专注于存储SSD部分,依靠着东芝背后的强大资金和技术实力,NAND用的都是第一手的东芝原厂颗粒,至少不会再使用白片,颗粒上的质量问题应该无需再担心了。

OCZ的LOGO也有改变,新设计了四条杠图案,根据OCZ的说法四条杠分别代表SSD产品的四要素——主控、固件、闪存和软件。品牌下方的标注也从之前的OCZ Technology变成了OCZ Storage Solutions,A Toshiba Group Company,So,一个后台是东芝,试图改过自新的OCZ出现在我们眼前,大家不用再对它闻风丧胆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number198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箱

PCEVA这次举办OCZ Vector 150 240GB试用活动,让我也对OCZ重新有所关注。我曾经犹豫了很久是否要报名,不过看到二级精华就可以白拿,还有五年质保,而且我预先搜索了一下这个盘上市到现在网上也没有什么重大问题反馈,我就决定还是参与一下,看看OCZ是不是真的变得靠谱了。


OCZ Vector 150有120G、240G和480G三种规格,标称速度在包装盒背面都有写了,其中240GB的持续读是550MB/s,持续写是530MB/s,随机读取最大IOps是9万,随机写入最大IOps是9.5万,基本都达到SATA6Gbps SSD的最高性能水准了。


撕开外包装的处女膜拿出所有配件,OCZ还挺厚道,送了一个2.5寸转3.5寸支架。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机箱都预留了2.5寸硬盘仓位,这个支架已经不是必需品。


盘体外壳风格已经大变样了,和之前媒体评测的上蓝下黑的老款OCZ LOGO的版本不一样,而是以黑色为主,加上醒目的LOGO,四条杠的意义上面已经介绍过。


背后的标签上告诉我们该盘固件版本为1.2,耗电量为5V 1A,这个耗电量在同容量的SSD中算小的,看来Toshiba的19nm闪存功不可没。二维码扫描结果如下:VTR150-25SAT3-240G,5E83A97100006431,A21WM061422000402,140580835.08,VTR150-25SAT3-240G-01,1.2,我还以为是官网呢。


保修贴贴住了一颗螺丝,商家跟我说可以拆,但拆了就没保了……为了五年保我还是不拆了吧。


7mm厚度现在已经是主流,反人类的9.5mm该淘汰了。但是OCZ这个盘的分量很沉,手感是好,但放笔记本里可能会增加重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number198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料和功能分析

为了五年保,盘我就不拆了,所以拆解环节省略。不过网上能找到各种拆解照片,我就引用他们的图来说明吧。这部分我主要想说说OCZ LOGO上边四条杠所代表的四要素。

四条杠之一:主控。


OCZ收购了Indilinx之后就相当于有了自家主控。Indilinx的Barefoot系列主控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是SSD起家时的主流民用级主控之一,现在这颗主控可以算是Barefoot的第三代主控,推出时间应该是在2012年底,是OCZ收购Indilinx之后推出的。Barefoot 3主控是一颗双核ARM Coretex-A9 32bit处理器,工作频率400MHz,台积电65nm工艺制造,支持AES-256加密。

四条杠之二:闪存。


OCZ被东芝收购后,OCZ的SSD使用东芝原厂闪存颗粒就顺理成章了。这次Vector 150使用的是东芝19nm TYPE C闪存,属于Toggle DDR 2.0异步MLC闪存,标称是3000个P/E,16KB的Page,双8GB die封装,每个封装16GB。OCZ Vector 150 240GB应该是使用了16颗这样的闪存芯片组成256GB,实际可用容量大约为224GiB,其余的被用来当OP了。OCZ对Vector 150的保修政策是,5年,每天50GB的写入量,对于240GB容量来说就是一天大约0.2PE,5年算下来也就是不到400PE而已,但是一天你能写到50GB么?反正我写不到。

缓存颗粒使用的是美光的D9PFJ,在内存上很常见,256MB的DRAM颗粒,标称DDR3-1600的速度。OCZ Vector 150应该是正反面各有一颗,一共512MB的缓存容量。


四条杠之三:固件。

先看看这枚马甲。


这货是AMD的R7固态硬盘,也是OCZ Vector 150的马甲,背面赤裸裸的贴着OCZ的LOGO,不过注意一下,我的盘固件版本是1.2,而AMD的R7 SSD是1.0,AMD R7固态硬盘的标称速度也比Vector 150要差一点,所以可以认为1.2的固件比1.0还是有一定的性能提升的。除了AMD之外,还有其它厂家贴牌OCZ的SSD销售,例如松下,看来OCZ在OEM渠道的客户也不少,应该来说有自家主控的就有人抱大腿,这也算是可以为OCZ的靠谱度加分吧。


再者,OCZ固件继续奉行半容量的SLC Cache策略,可以用MLC模拟SLC模式,简单说来就是SLC模式就是只操作MLC闪存数据中后边那一位,用两倍容量的MLC合成应有数据,减少MLC的延迟以达到提速的效果,以达到在操作小部分磁盘容量时提高跑分的目的。但这样做闪存磨损会加快,所以当年OCZ使用不靠谱颗粒的时候玩这招无异于加速死亡模式。但现在OCZ有东芝靠背了,用的都是正牌颗粒,这招继续玩问题也不是那么大了吧。

我找到一个简单的软件写满整个盘,发现大约在57%的容量的时候速度就开始掉。SLC Cache写完之前都在500MB/s左右,写完之后掉到大约200MB/s。


但是SLC模式还有个问题,固件做不好的话SSD填到一半容量之后可能会失效,所以OCZ Vector 150留出一定的空间做OP,这样就可以把SLC Cache模式的空间“回收”出来了,如果一直在跑写入来不及回收,把SLC Cache跑完之后,速度就总归会掉。

四条杠之四:软件。

OCZ自己一直都有Toolbox,现在版本是4.7.1.350,界面很简单。


工具内可以更新SSD固件,可以主动执行TRIM命令。不过现在最新就是1.2的固件,没得更新了。


也可以执行安全擦除,当然在系统盘下是不能的了。


也可以看到SMART信息,但是我认为没有CrystalDiskInfo直观。


所以OCZ这个Toolbox算是比较简单的一个软件,操作界面其实还可以改善一下变得更友好。除了Toolbox之外,OCZ还附送了Acronis True Image HD数据迁移软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number198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空盘从盘跑分


下边是喜闻乐见的跑分环节。上次参加M5S的活动有幸获得了一块256GB的M5Pro,这是P家上代旗舰,用到现在没出现什么问题,最近得到消息说固件更新到1.08啦,不过我也懒得更新了。所以这次我把它挂到从盘,和OCZ Vector 150 240GB来做对比,但里边的数据不能删除,所以无法跑空盘,不好意思了。


OCZ的盘读写全是0,通电次数是2次,其实都是我自己干的,确认是新盘无误。


下面开始跑分。首先是AS SSD Benchmark,左边OCZ右边浦科特:


CrystalDiskMark,左边OCZ右边浦科特:


TxBench,左边OCZ右边浦科特:


ATTO Disk Benchmark,左边OCZ右边浦科特:


小结:M5Pro跑分能力非常出色,但OCZ凭借SLC Cache让持续写入也突破500MB/s,超过M5Pro。4K单QD读取,OCZ没有跑到30MB/s以上,对于Toshiba颗粒来说是比较慢的了,但这是OCZ固件算法策略,他们想要稳定态速度更快一点,就必须在突发传输速率上做一定妥协。4K写入同样有SLC Cache罩着所以非常快。多QD基本上都是跑主控吞吐量,闪存不成瓶颈,目前的主控跑到9万以上IOps的都是小cas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number198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umber1984 于 2014-10-31 18:25 编辑

进阶测试和虐待模式

1、4K QD读写测试。

接下来的环节是非常复杂的IOMeter测试了,其实用顺手了也很容易。首先要验证OCZ Vector 150在不同QD下的IOps表现。跑之前要做一个4K读取/写入、4K对齐的配置文件,方法可以参考以前我写的M5S测试的帖子:http://bbs.pceva.com.cn/thread-75759-1-1.html


小结:红线代表读取,绿线代表写入。OCZ Vector 150 240GB基本上在QD32时候达到IOps最大值,比官方标称的9万写入、9.5万读取还要高一些。

2、IOps离散度测试。

这个测试是带分区做4K QD32随机写入,1秒钟1记录。新版IOMeter已经有1秒1记录的功能了,只要在Result Display那一页把Record last update results to file勾上即可。这个测试我总共跑5000秒,属于高负载测试。


小结:上图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IOps,蓝色的点是每一秒的IOps记录,离散度测试可以代表一个SSD的稳定态表现。OCZ Vector 150的稳定态性能表现还算不错,大多数离散点分布在2-3万IOps之间,最低的也没有低于5000的,这点比浦科特好很多。但离散度波动还是太大,从延迟来看这表现只能算一般。

3、稳定态和TRIM性能恢复表现。

这个测试PCEVA的评测做过很多了,用IOMeter在SSD无分区状态下,TRIM指令不能生效的环境下做4K QD32的持续写入,SSD这时候只能靠自身OP做垃圾回收,长时间写入之后由于垃圾回收效率跟不上写入速度,就会掉速度,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稳定态。


上图是在无分区条件下跑两小时IOMeter 4KB QD32写入测试,记录IOps。最开始跑的是SLC Cache,速度稳定在9万IOps左右,当SLC Cache跑完时,速度掉到第二阶梯大约6万-6.5万IOps,这是东芝MLC搭配Barefoot 3的真实速度,当全盘容量被填满时,速度掉到第三阶梯,进入垃圾回收模式,这时候速度从5万IOps左右慢慢下降至2-3万,最终达到跟离散测试差不多的稳定态水平。

任务管理器里其实可以很直观看到写入速度。这是完成测试前1分钟截的图。


跑完2小时把盘写脏之后,我不让它停留休息,直接运行HD Tune写入测试,这时候OCZ Vector 150跑出一个非常肮脏的曲线,嗯,我把它跑残了。


不过格式化全盘TRIM之后立马满血复活,这点和浦科特挺像。


小结:OCZ Vector 150在有TRIM的情况下效能恢复很快,所以在一般使用条件下应该不需要因为担心长时间使用掉速度的问题,只要担心容量占用多了之后,SLC Cache跑不到的那部分掉速度的问题了。最后做一点说明,本部分三个测试,后两个都是虐待SSD的,个人电脑一般使用根本不会有那么高的负载出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number198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系统盘的测试

接下来我要在OCZ Vector 150 240GB里面装系统了。在装系统之前,我先跑一个PCMark 7从盘测试,脚本分数为5430,RAW分数为6279,基本上现在的SSD都是这个分数,也就几十分的差距,所以从实际使用来讲,OCZ Vector 150和一般的SSD区别不大。


然后到PE下安装系统,把Win8.1镜像复制到M5Pro里,部署镜像只要1分14秒,真心快,看着进度条每次一蹦就是涨8-10%的感觉真爽。加上后边的驱动安装,重启,新装系统在5分钟之内就能搞定,你还要用早就过时的ghost吗?


接下来就是作为系统盘的跑分了。

AS SSD Benchmark:


CrystalDiskMark:


TxBench:


ATTO Disk Benchmark:


小结:作为系统盘跑分依然笼罩在SLC Cache之下,没有什么影响。

下面我再把Windows 8.1镜像和NVIDIA显卡驱动作为样本,分别代表连续文件和零散文件,对拷看一下实际文件拷贝速度。

把Windows 8.1镜像从M5Pro拷到Vector 150:


中间有一个波谷,速度大约是300MB/s,可能是写到非SLC Cache的地方了。

从Vector 150复制回M5Pro,速度一直很平滑保持在大约450MB/s,这也是M5Pro的最大写入速度。


把包括好几个版本NVIDIA驱动的零散文件,从M5Pro复制到Vector 150,除了开头的系统缓存之外,速度大约在25-90MB/s波动,当中有一些文件是几KB级别的,所以剧烈有波动很正常。


从Vector 150反向复制回M5Pro,也差不多呈现一个状况。


作为系统盘的PCMark 7跑分,仅比非系统盘少了一点点而已,基本没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number198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umber1984 于 2014-10-31 18:34 编辑

总结及心得

由于我已经用上SSD有几年的时间,OCZ Vector 150并没有像当时从机械盘换到SSD那样给我带来革命性的使用体验改变。但是在两天的测试和使用过程中,Vector 150并没有出现什么奇怪的问题,所以目前给我的感觉是,OCZ改过自新之后还是靠谱的。但是这盘价格很贵,淘宝普遍一千以上,对240G-256G这个档次的SSD来说毫无性价比,如果要我全款买我肯定是不愿意的。你要说OCZ卖信仰?哦……满满的信仰啊,我都高潮了……

这些天测试下来,根据CDI的信息来看,我总共对这个SSD写入了大约2.5TB的数据,其中NAND写入3TB,所以写放大大约是3001/2538=1.182倍,在没有数据压缩而且还是带有SLC Cache的盘中,这个表现已经算是可以了。


最后对于SLC Cache,我是这样评价:这个东西除了跑分好看之外,在实际使用中确实也能带来速度提升,尤其是在复制大的文件,比如电影,镜像的时候,短时间应该能一直保持300-400MB/s的速度,还是要比没有SLC Cache的200MB/s快很多的,装系统时部署镜像仅用1分14秒也很快。但是话说回来,浦科特同容量、同样东芝家颗粒的SSD能在没有SLC Cache的前提下也能跑到400多MB/s的持续写入,还规避了因SLC Cache带来的写放大和丢数据的风险,是否值得OCZ再学习学习?

根据我们上边的测试,OCZ的盘在没有SLC Cache的时候,持续写入速度大约在200MB/s,随机写入IOps应该在6万左右。这个表现已经比最早开始使用SLC Cache的Vertex 4要好很多了,一般来讲不会影响使用体验,所以随着闪存颗粒速度越来越快,我觉得其实在MLC上使用SLC Cache也不是必须的东西了,应该留给更慢的TLC去用。

-- 全文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东芝现在的Q系列也是有slc cache的  发表于 2014-10-31 21:13
woyaoxiayi 发表于 2014-10-3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性能看着还不错
shx330 发表于 2014-10-3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希望能够摘掉返修王的帽子
啊哈~ 发表于 2014-10-31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芝现在的q pro不是模拟slc吗?
neeyuese 发表于 2014-10-31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SLC Cache模式下的速度也不止200MB/s的,因为此时后台在对之前写入的SLC Cache数据区域做垃圾回收,影响了性能才跑到200MB/s左右的。
batzxcboy 发表于 2014-11-1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1000 240g这个价格区间

淘宝intel 730搞起
donnyng 发表于 2014-11-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先。。。。被收购了为啥不换品牌名字。。。。
frontwing 发表于 2014-11-1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donnyng 发表于 2014-11-1 16:15
看看先。。。。被收购了为啥不换品牌名字。。。。

东芝看中的除了OCZ的主控还有它的渠道,白片和hynix烂颗粒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限于消费级市场,收购以后logo上加一句a Toshiba group company就足以将其淡化。
donnyng 发表于 2014-11-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frontwing 发表于 2014-11-1 17:18
东芝看中的除了OCZ的主控还有它的渠道,白片和hynix烂颗粒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限于消费级市场,收购以后lo ...

感觉也许企业级别产品带上东芝的形象会好点。
消费级别名号不是太响,不足覆盖ocz的破烂形象。。。
炎夏 发表于 2014-11-2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价格给我一个不买英特尔的理由
xudaifu 发表于 2014-11-2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价格定这么高,分明是让它慢慢死掉
tstx55dz 发表于 2014-11-2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啥装系统的方法,能教教我吗
yzy193993 发表于 2014-11-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颗粒有了保证就是不一样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