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标题: 技嘉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显卡评测 [打印本页]

作者: 橙黄鼠标    时间: 2018-9-30 16:52
标题: 技嘉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显卡评测
本帖最后由 橙黄鼠标 于 2018-10-23 12:25 编辑

图灵显卡
[attach]411014[/attach]
英伟达在8月20日晚上正式发布GeForce RTX 2000系列显卡,老黄非常自豪的把这一代显卡描述为飞跃式的提升,并将原本的“GTX”显卡之名改为“RTX”,其中的“R”代表的是这一代显卡中的革命性技术:光线追踪技术(Real-Time RAY Tracing),可见老黄对光线追踪技术有多看重。


[attach]411015[/attach]
RTX显卡的核心代号为Turing图灵,而Turing图灵是现代人工智能之父艾伦·麦席森·图灵的姓氏,可见RTX显卡除了光线追踪技术外也是非常重视将Tensor Core(深度学习单元)引入GeForce游戏显卡中。



NVIDIA从Maxwell走到Pascal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从Pascal走到Turing也差不多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但对于显卡本身而言,Maxwell走到Pascal是一小步,Pascal走到Turing的意义却是一大步。老黄这一代发布的图灵显卡其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弱化光栅化以及实现光线追踪技术,传统的渲染流水线中是先画几何(点、线、面),栅格化后填充像素,这样的流水线对于普通的贴图画面处理没啥问题,但对于反射、折射、穿透物体光线等涉及到大面积的光照效果,会做大量重复工作而仅仅为了三角形中一点点的光照效果,就显得吃力不讨好,这也是光栅化渲染流水线的弊端。



光线追踪技术渲染的并非几何,而是光线与几何碰撞的结果。首先模拟出视角投射出的光线,一个像素点即为一条光线,这条光线碰撞到几何物体,产生三种结果,反射、折射、阴影,RT Core记录下光线产生的进一步效果,并再由撞击的这个点产生更多的光线,更多的光线又会碰撞到更多的几何,再进一步产生效果,直到这条光线撞击到光源就会产生最终结果,做进一步渲染。


[attach]411016[/attach]
光线追踪技术以前的显卡能用吗?当然能,但是因为光线追踪的计算量十分庞大,如果用Pascal FP32流处理器计算会浪费太多的Draw Call并重复纹理填充、光栅化以及像素填充的过程,不单GPU会卡,可能连一些性能差点的CPU都会满载。而RTX显卡有专门的流水线和电路来实现光线追踪,计算出结果后再一次性填充,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光线追踪的性能,单比光线追踪的运算性能,RTX 2080 Ti能达到GTX 1080 Ti的10倍。


[attach]411017[/attach]
图灵架构除了光线追踪技术,还借助Tensor Core带来更先进的DLSS(DEEP LEARNING SUPER-SAMPLING)深度学习超级采样技术。虽然DLSS名字中有“采样”二字,但区别于一般的采样、抗锯齿技术,DLSS是通过内建的NGX网络来获得采样参数,而NGX网络是NVIDIA针对深度学习建立的超级计算机,通过前期对游戏的高分辨率渲染训练来获得游戏的采样参数,然后通过网络将采样参数发送给图灵显卡,图灵显卡再用这些参数渲染出低分辨率的图像,再通过Tensor Core的深度学习算法计算出高分辨率中的其他采样点,最后再做后期处理来实现低开销高分辨率的渲染效果。


[attach]411018[/attach]
NVIDIA公布的最终幻想15 4K分辨率下的TAA和DLSS的画面对比。


[attach]411019[/attach]
在图灵显卡上,英伟达低调推出GPU Boost 4.0睿频技术,在GPU Boost 3.0中,显卡的睿频频率是和温度、功耗、电压挂钩的,当显卡触及英伟达设定的上限后睿频就会被阻止,并出现降频来换取更低的功耗、温度、电压,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帕斯卡显卡在不同的游戏负载、应用负载中有不同的睿频表现,但这个频率是不可控的,我们能控制的其实是起始频率,超频也是超的起始频率+TDP上限的组合,而在GPU Boost 4.0睿频技术中,英伟达开放了睿频曲线的调整权限,虽然上限依然没变,但我们可以通过更改曲线获得游戏负载、应用负载的更高频率,直到触及最后的上限才会停止睿频。


[attach]411020[/attach]
RTX 2080 Ti搭载的是TU102-300A核心,采用12nm FFN工艺,和Quadro RTX 8000/6000的TU102核心相同,但并不全开核心,一共屏蔽4个SM单元。TU102拥有6组GPCs单元,每组GPCs里有12个SM单元,一共72个SM单元,每个SM单元里配备64个CUDA流处理器、8个Tensor Core、1个RT Core,所以总共是4608个CUDA流处理器,576个Tensor Core、72个RT Core。TU102-300A在屏蔽4个SM单元后的规格为4352个流处理器,544个Tensor Core、68个RT Core。


[attach]411021[/attach]
完整的规格表如图所示。


RTX 2080 Ti Gaming OC概览
[attach]411022[/attach]
基本规格
默认频率/Boost频率:
1350 MHz / 1665 MHz (OC Mode)
1350 MHz / 1665 MHz (Gaming Mode)
1480 MHz / 1582 MHz (Silent Mode)
显示核心:TU102-350A
显存频率:14000MHz
流处理器:4352个
显存位宽:352-bit
显存容量:11GB GDDR6
视频输出接口:DisplayPort 1.4 x 3 / HDMI 2.0 b x 1/ USB Type-C (support VirtualLinkTM) x1
热功耗设计(TDP):250W
外接供电:8+8Pin
厚度:2.5槽
显卡尺寸:286.5mm x 114.5mm x 50.2mm
保修:4年保修(需在线注册)


细节介绍
[attach]411023[/attach]
技嘉RTX 2080 Ti GAMING OC显卡是一张非公版显卡,配备技嘉风之力三风扇散热系统,外观上以黑色为主调,灰色做纹理配色,结合外壳的开槽和纹路更突显显卡的整体立体感。


[attach]411024[/attach]
技嘉风之力散热是技嘉主推的散热系统,采用三塔结构6热管设计,散热底座热管直触技术,三个8cm风扇均采用刀锋式扇叶设计,可在相同转速下提升进风量,支持风扇停转技术和抗扰流反转技术。



抗扰流反转技术是技嘉的专利技术,三风扇中的中间风扇采用反向同转设计,和两边风扇的转向相反,但和毗邻的扇叶同方向旋转,这样能避免风流互相干扰,影响散热效率。


[attach]411025[/attach]
顶部GIGABYTE支持RGB Fusion灯光效果,玩家可通过AORUS Engine工具自定义灯光颜色和效果。


[attach]411026[/attach]
双8Pin外接供电设计,理论上可提供300W的供电能力,背部有两个白色LED供电指示灯,当未接上供电时,指示灯会常亮提醒;当检测到目前的供电异常(过流、短路),会闪烁提醒,避免进一步损伤显卡;当供电正常且稳定时,指示灯会熄灭。


[attach]411027[/attach]
背部金属背板,保护背部PCB和电子元件,同时也能起到强化显卡的作用。


[attach]411028[/attach]
NV Link 2.0接口,NV Link接口经过数年的发展,终于下放到GeForce游戏卡上,TU102支持双通道NV Link 2.0 X8带宽,TU104支持单通道NV Link 2.0 X8带宽,每条通道可提供25 GB/s单向带宽,50GB/s双向带宽,换算过来RTX 2080 Ti的NV Link接口可提供100GB/s的双向带宽,RTX 2080可提供50GB/s的双向带宽,不过NVLink接口只支持双卡互联,不支持3卡或4卡互联,同时在RTX 2080以下的产品线中不会有该接口。


[attach]411029[/attach]
视频输出接口包括3个DisplayPort 1.4接口、 1个HDMI 2.0 b接口和1个 USB Type-C 接口,USB Type-C接口支持VitrtualLnik标准,可传输等效DisplayPort 1.4的32.4Gbps、4K@120Hz、8bps颜色视频数据,以及10Gbps USB 3.1 Gen数据,并且还支持15W-27W的功率输出,可一个接口满足VR设备的所有数据、供电传输需求。


散热器拆解与细节介绍
[attach]411030[/attach][attach]411054[/attach]
技嘉RTX 2080 Ti GAMING OC显卡采用风之力三风扇散热系统,三塔鳍片六热管设计,鳍片较为密集可增加散热面积,同时还可以看到在散热底座附近有专门为显存和供电元件设计的一体式散热底座,通过导热贴紧密连接热源,再利用鳍片和风扇进行散热,有效降低工作温度,避免出现元件过热影响显卡性能,从而提高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寿命。

[attach]411053[/attach]
散热鳍片之间的间距和角度经过精确的计算得出的弯折角度承接气流,减少气流损失,同时这一设计增大了鳍片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效率。
[attach]411031[/attach]技嘉风之力散热采用三塔鳍片设计,散热底座位于中间,热管为6根6mm热管,采用热管直触技术,利用压平的热管直接接触核心,可以更快的传导热量,减少包夹式热管的第二层热阻,6根热管中靠中间的四根热管贯穿整个三塔鳍片结构,靠外的两根热管180度回穿到中间的鳍片上,6根采用回流焊技术焊接在鳍片中,上下两层均有扣Fin设计加强鳍片稳固性,散热器的整体做工非常扎实。





[attach]411032[/attach]
热管和鳍片的细节图,毕竟是技嘉用了好多代的经典散热, 细节处理和做工上还是不错的。


[attach]411033[/attach]
显卡风扇用的三个8cm刀锋式扇叶风扇,可带来更大风量,并且支持待机智能停转技术以及抗扰流反转技术。


(左抗扰流反转技术,右传统三风扇)
通过气流成像测试,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抗扰流反转技术,显卡风扇的风量有了显著提升,而传统的三风扇在顺向旋转时,两个风扇之间的气流互相干扰,导致进风量锐减,不利于显卡的散热。

PCB及供电设计介绍
[attach]411034[/attach]
RTX 2080 Ti PCB裸照,因为TU102-300A的核心面积变大(754mm²:471mm²),核心改为横向设计,环绕在核心周围的是11颗D9WCW GDDR6显存,14Gb/s速率,单颗32bit/1GB规格,11颗GDDR6显存组成352bit、11GB规格。


[attach]411035[/attach]
技嘉RTX 2080 Ti采用13+3相供电设计,PWM芯片为两颗uP9512,可支持8/7/6/5/4/3/2/1相供电相数,支持NVIDIA Open VReg Type 4i + PWMVID技术,可精确调整输入/输出电压,集成SMBus为用户提供更灵活的参数设定,支持自动相数检测功能,在低耗或待机时,自动关闭多余相数,减少低耗损坏。


[attach]411036[/attach]
核心部分采用13相供电设计,通过一颗uP9512控制,其中有4相通过uP7561Q倍相,获得8相供电,所以从过流能力算,这张卡的核心供电是8+4相供电,也就是12相供电设计,加上1相核心I/O供电,总共13相供电,每相采用一颗安森美的SPS FDMF3170 MOSFET,最大可承载70A的电流;显存供电单独通过一颗uP9512控制,一共3相,每相采用一颗安森美的SPS FDMF3170,最大可承载70A的电流。


[attach]411037[/attach]
[attach]411038[/attach]
除了正面右侧的一颗uP9512,背面还有一颗uP9512,四颗uP7561Q分别位于PCB正面的左侧和PCB背面的右侧。


测试平台及GPU-Z识别信息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7 8700K OC 4.8GHz
主板:ASROCK Z370 TaiCHI
内存:G.SKILL F4-3200C14D-16GTZSW
显卡:Gigabyte RTX 2080 Ti GAMING OC 11G
硬盘:Samsung 960 PRO 512GB
电源:Enermax Revolution 85+ 1050W
散热器:DeepCool Castle 240
室温:26度
[attach]411039[/attach]


[attach]411040[/attach]
GPU-Z识别信息,核心频率1350MHzBOOST频率1650MHz,最大Boost频率1905MHz,如开启OC模式,Boost频率为1665MHz


[attach]411902[/attach]
使用NVIDIA的smi工具查看技嘉RTX 2080 Ti GAMING OC的最大TDP为260W。


性能测试数据汇总
[attach]411042[/attach]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RTX 2080 Ti的性能要比上一代的GTX 1080 Ti高10%-30%之间,在部分1080P分辨率的游戏性能表现中,RTX 2080 Ti发挥并不正常,基本只比GTX 1080 Ti的性能持平或高出1%-5%左右,但在4K分辨率中的性能还是要高出20%以上,性能波动较大,可能是受到驱动的影响,在低分辨率中性能发挥不出来。

在功耗表现上,虽然RTX 2080 Ti的晶体管数量以及核心面积都要比GTX 1080 Ti大得多,但受益于12nm FFN工艺的优良表现,RTX 2080 Ti的功耗还是要比比GTX 1080 Ti低一些,大概在5%左右。不过目前RTX 2080 Ti的功耗测试都是基于CUDA流处理器的测试,并没有用上这次占据大量核心面积的RT Core以及Tensor Core核心,如果RTX 2080 Ti开启光线追踪运算,功耗估计还会有所增长,如果增长幅度较大,可能会影响核心频率睿频幅度。


满载温度与超频性能测试
[attach]411043[/attach]
在Gaming模式下运行Furmark Burn-in Test,分辨率1920 x 1080,在Furmark的极限拷机下,GPU-Z显示Pwr TDP不够用,睿频频率也降到1395MHz,基本只比基础频率高45MHz,同时从NVIDIA SMI的监控工具中,我们可以看到RTX 2080 Ti的功耗呈现波动状态,TDP会不停在255W-260W之间波动,同时频率也会在1395MHz-1430MHz左右波动,但需要说的是Furmark是一种无脑做工的渲染工具,在正常的游戏过程中,是绝不会有这种GPU压力出现,在正常的游戏过程中,GPU的睿频大概会跑在1.9GHz左右。


[attach]411044[/attach]
我们录得的RTX 2080 Ti跑Far Cry Primal游戏的GPU睿频曲线图。


在Furmark这样极限的拷机环境下,技嘉RTX 2080 Ti GAMING OC的烧机温度为67度,并且风扇转速仅1700RPM左右,对于一个8cm风扇来说,1700转还是一个偏低的水平,不会带来强烈的风噪声,给予用户安静的使用环境。


[attach]411045[/attach]
在运行3DMark Firestrike EX时用热成像仪扫描显卡的正面、顶部和背板的温度情况,正面最高56度,顶部扫描到裸露出的部分供电元件为69.5度,背板则是64.9度,温度基本正常。


[attach]411046[/attach]
超频部分,我们使用技嘉自家的AORUS ENGINE软件进行超频,核心频率拉高110MHz,显存频率拉高2150MHz,TDP上限+11%,风扇转速开到最大,显卡核心频率最大睿频达成2055MHz,显存频率达成2018MHz,等效频率16144MHz,跑3DMark FireStrike Extreme模式,综合得分17054分,图形分18298分,性能提升约9.5%左右。


AORUS ENGINE使用教程
[attach]411047[/attach]
技嘉显卡也有自己的显卡管理软件,叫AORUS ENGINE软件,虽然挂着“雕”牌的名字,但全系技嘉显卡都是通用的。AORUS ENGINE界面非常简洁,打开就四个大大的“车速表”设计的UI,分别是“OC”模式、“Gaming”模式、“Silent”模式和“USER”模式,越左边的模式频率越激进,越右边的模式风扇转速就越保守,带来更安静的使用环境,“USER”模式则是用户自定义模式,可在专家模式中调整。

在软件的右下角是设置RGB灯的RGB Fusion以及风扇智能停转功能的开关。


[attach]411048[/attach]
进入专家模式,可调整显卡睿频、显存频率、GPU电压、风扇转速、功耗上限以及温度上限,适合比较熟悉显卡参数、会手动超频的用户进行超频,在GPU BOOST频率右边有自动扫描的功能,可以进入自动超频界面,点击后会有大约5-10分钟进行扫描和负载测试,扫描完后就会生产一个新的超频曲线,点击套用后完成自动超频。


如何评价图灵显卡?
[attach]411049[/attach]
相信评测写到这里,大家都对图灵显卡有了“一知半解”的了解,没错,的确是“一知半解”。图灵显卡发布后,有很多人问我图灵显卡性能怎么样?值得买吗?小编垫高枕头想了许久都没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如果是两年前的帕斯卡发布,我能告诉你“帕斯卡显卡性能提高了70%,价格提高了30%,是一张值得选购的高性能显卡”,但对于图灵显卡,抱歉,在微软没发布DirectX Raytracing(DXR)之前、在没有支持光线追踪技术、DLSS采样技术的游戏发布之前,我都没法给出大家一个准确的答复。


[attach]411050[/attach]
讲白了,图灵显卡的核心在于RT Core和Tensor Core以及其相对应的图形技术,这也是它和帕斯卡显卡最大的差距,但在目前系统和软件以及对应游戏都尚未发布的时候,图灵显卡的核心功能等于是没法使用的,在这种环境下测试出来的性能,自然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革新的技术不能测,只能测和帕斯卡显卡相同的CUDA核心性能,那就只能测出30%左右的性能差距以及12nm FFN工艺带来的能效提升,而相对而言RTX 2080 Ti的价格却比GTX 1080 Ti贵50%,一万块钱的显卡其实买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咋看之下就显得性价比差了些,比起GTX 1080 Ti时代的翻倍性能提升,缺了一分“惊艳”。


[attach]411051[/attach]
但是(对,后面总有个但是),图灵显卡正如老黄在发布会时的描述一样,是“飞跃”式的提升,对于图形行业、游戏行业都能产生深重的影响,往大了想,显卡的规模能提升到多大?堆CUDA晶体管是正确的方向吗?我想不出三年,纳米制程提升的局限加上显卡晶体管的功耗就能喜提真“火炉”显卡回家,光线追踪技术和深度学习核心的出现除了提升游戏的画质,其实还有很大程度是为了节省显卡开销,就如同移动处理器的大小核心的作用一样,RT Core做光线追踪的活,Tensor Core做深度学习运算的活,把光栅化的工作交给CUDA核心,把光线追踪的工作交给开销更小的RT Core,同时利用Tensor Core结合深度学习网络节省GPU资源,这样构建出来的画面既能达到更真实的效果,又能节省GPU的开销,这才是未来更有效率的游戏画面渲染模式,也给未来的显卡画出了一条道路(AMD咋办?)。但不可否认,RTX显卡目前还是太“未来科技”,英伟达这一步迈得有点大,游戏厂商和系统都需要时间才能完善,估计至少也得到明年图灵显卡才能物尽其用,发挥出它真正的效果,并且光线追踪技术能给游戏带来多大的画面提升以及怎样的影响,我们还不清楚,这到底是一种游戏的更好的特效还是革命般的画质提升,仍需时间来验证。


[attach]411052[/attach]
[iframe]//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aid=32513744&page=1[/iframe]
除了本文评测的技嘉RTX 2080 Ti Gaming OC显卡,技嘉还有更高端的AORUS RTX 2080 Ti XTREME即将来到我们的评测工作室,AORUS是技嘉旗下的高端产品线,配备WindForce 3 x 10cm散热系统、独特AORUS RGB灯、额外2 x HDMI视频输出接口,可提供7个视频输出接口,纯血非公版设计,拥有更豪华的供电设计,支持4年保修。






作者: kinno    时间: 2018-9-30 19:09
想起了radeon 5870,dx11急先锋,性能领先确无用武之地。好在便宜呀。
这rtx在传统性能上领先30%,开了光追说不定性能还得下降,价格暴涨50%,目前只能说是怪胎了
作者: pch0544    时间: 2018-9-30 19:26
我觉得这是一代失败的产品 基础性能不够强 再多的光线追踪也是白搭 起码能稳个 高效果2K 144 再谈别的
作者: 这不是坑爹么    时间: 2018-9-30 20:02
祖传风之力不太行啊……主要太丑了热管还不镀镍,颜值还得看雕牌
作者: tualatin    时间: 2018-9-30 23:17
后期会有鸡血驱动吗?

作者: nighttob    时间: 2018-9-30 23:38
现在显卡都集成USB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了,是不是设备管理器里面还得多个USB controller?
作者: wmk19700212    时间: 2018-10-1 00:32
當然‘飛躍’啦,價錢就已經‘飛躍’

作者: bubualex    时间: 2018-10-1 12:40
新技術、高價格,噱頭十足,股價可以提升,對股東有一個交代,亦可以完成所謂的‘穩步“更新,對AMD形成”更加大力“的衝擊……

至於性能提升不夠多、光追踪效果不夠好,對不起,那些不是股東和投資人感興趣的。
作者: cccp1922-1991    时间: 2018-10-1 14:43
本帖最后由 cccp1922-1991 于 2018-10-1 17:15 编辑

散热器依旧是热管直触不镀镍……
作者: CityVen    时间: 2018-10-1 21:17
cccp1922-1991 发表于 2018-10-1 14:43
散热器依旧是热管直触不镀镍……

华硕和技嘉都算是忠诚的热管直触技术拥护者了

作者: cccp1922-1991    时间: 2018-10-1 21:22
CityVen 发表于 2018-10-1 21:17
华硕和技嘉都算是忠诚的热管直触技术拥护者了

这个显卡定位无法接受热管直触和不镀镍。

作者: PC_MasterRace    时间: 2018-10-2 09:23
cccp1922-1991 发表于 2018-10-1 14:43
散热器依旧是热管直触不镀镍……

我用这卡有十天了,这散热很不错。默认情况下满载68度,拉功耗到23%超频到2.1G后满载80度,而且都很安静,是第一批2080Ti里散热数一数二的,没想到热管直触也不差。可能是因为这代核心大的缘故

作者: Honmi    时间: 2018-10-2 11:24
问个问题:
为啥2080的显存带宽才150GB,二1080的显存带宽有480GB呢?
作者: StormBolt    时间: 2018-10-2 12:47
PC_MasterRace 发表于 2018-10-2 09:23
我用这卡有十天了,这散热很不错。默认情况下满载68度,拉功耗到23%超频到2.1G后满载80度,而且都很安静 ...

游戏是跑不满的,因为游戏负载是动态的,网上很多说满载就6、70的估计都是这种,3DMark FSU 压力测试或FurMark才叫满载,那种是正常卡拷久了都短命,病卡拷几次就要挂的

作者: StormBolt    时间: 2018-10-2 12:49
FS和FSE刚好是我470的3倍,这几天流行个视频,讲2个矿卡470,1000块包邮,相当于一个1080的,嗯这个再加一张
作者: PC_MasterRace    时间: 2018-10-2 13:11
StormBolt 发表于 2018-10-2 12:47
游戏是跑不满的,因为游戏负载是动态的,网上很多说满载就6、70的估计都是这种,3DMark FSU 压力测试或Fu ...

GPU-Z里看都是100%load,我玩的是地平线4

作者: StormBolt    时间: 2018-10-2 13:53
PC_MasterRace 发表于 2018-10-2 13:11
GPU-Z里看都是100%load,我玩的是地平线4

没错,其实那个也没用,CPU100%同理,90%等待不空闲,10%在忙,这都是有可能的。试下FSU 压力20遍和Furmark noAA

作者: Tech    时间: 2018-10-2 23:26
温度控制的不错。

作者: airman    时间: 2018-10-5 19:37
这卡首发最实惠了,可惜京东首发没抢到,现在又涨了500元,等双十一了。
作者: Apache    时间: 2018-10-6 21:26
有钱人的玩具。等看看主流级别的吧

作者: Y6-0785    时间: 2018-10-21 21:47
性能测试数据汇总前一张图显示功耗上限280W,是拉过功耗吧,不够严谨
作者: eraser666    时间: 2018-10-21 23:54
nighttob 发表于 2018-9-30 23:38
现在显卡都集成USB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了,是不是设备管理器里面还得多个USB controller? ...

对,而且这个东西还没有win7驱动

作者: 橙黄鼠标    时间: 2018-10-23 12:22
Y6-0785 发表于 2018-10-21 21:47
性能测试数据汇总前一张图显示功耗上限280W,是拉过功耗吧,不够严谨

没拉过。。传错图了,那个是1080Ti的
作者: donnyng    时间: 2018-11-7 21:40
nighttob 发表于 2018-9-30 23:38
现在显卡都集成USB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了,是不是设备管理器里面还得多个USB controller? ...

是的,1803版重新安装后,发现那个usb/pci设备驱动掉了,得重装nv的驱动。。。。





欢迎光临 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https://bbs.pceva.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